第21章--感染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讲义第二十二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讲义第二十二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5b3d3f5c783e0912a2162a49.png)
第二十二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第一节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病原体抗原检测和宿主血清抗体检测。
患者样本中若有病原体抗原检出,即可表明有该病原体的存在;病原体感染机体时可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特异性抗体的检出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链球菌感染(一)链球菌链球菌感染最常用的免疫学实验室检查是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检测。
临床上常采用胶乳凝集试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ASO。
ASO增高常见于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猪链球菌猪链球菌的实验室检查有细菌培养、鉴定和免疫学检测等方法。
分子诊断技术是鉴定分型诊断方法,常用于猪链球菌的快速诊断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学技术主要应用患者血清学鉴定。
二、伤寒沙门菌感染沙门菌可致多种感染,轻者为自愈性胃肠炎,重者可引起致死性伤寒。
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于免疫学检测方法。
1.肥达反应伤寒沙门菌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三者的抗体均非保护性抗体。
由于(O)与(H)抗原的抗原性较强,故常用于作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辅助临床诊断。
产生凝集时抗体效价≥1:80为阳性,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作出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用于检测伤寒沙门菌的抗原和抗体。
目前有:①以伤寒沙门菌脂多糖(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抗原,用间接ELISA法检测伤寒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该方法有助于伤寒的早期诊断。
②以高纯度的伤寒沙门菌Vi抗原包被反应板,采用ELISA 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Vi抗体,有助于检出伤寒带菌者及慢性带菌者。
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方法有:1.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test)包括针对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两种菌体蛋白。
(完整版)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题库答案
![(完整版)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047892fad6195f302ba685.png)
一、名词解释第1章概论1.免疫学:2.免疫分子:3.补体:4.临床免疫学: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5.抗原抗体反应: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7.可逆性8.比例性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ofequivalence)10.最适比(optimalratio)11.带现象(zonephenomenon)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12.免疫原(immunogen)13.半抗原14.免疫佐剂15.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第5章凝集反应16.凝集反应17.直接凝集反应18.间接凝集反应19.明胶凝集试验第6章沉淀反应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1页(共13页)20.沉淀反应21.絮状沉淀试验22.免疫浊度测定23.凝胶内沉淀试验24.单项扩散试验25.双向扩散试验26.免疫电泳技术27.对流免疫电泳28.火箭免疫电泳29.免疫电泳30.免疫固定电泳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31.补体32.免疫溶血法33.补体结合试验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34.感染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5.超敏反应36.Ⅰ型超敏反应37.Ⅱ型超敏反应38.Ⅲ型超敏反应39.Ⅳ型超敏反应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0.自身耐受41.自身免疫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2页(共8页)42.自身免疫病43.自身抗体44.抗核抗体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5.免疫增殖性疾病46.免疫球蛋白增殖病47.本周蛋白48.血清区带电泳49.免疫电泳50.免疫固定电泳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51.免疫缺陷病5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53.肿瘤免疫学54.肿瘤抗原55.肿瘤标志物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6.移植5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58.移植排斥反应59.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60.血清学分型法二、填空题。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3页(共13页)第1章概论1.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战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ed8ab3f633687e21ae45a973.png)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病E.移植排斥反应答案C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B.肿瘤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病E.免疫缺陷病答案D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 B细胞E. T细胞答案B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4.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答案A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包括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答案D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5.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B. C3C. C4D. C5E. C4Bp答案B解析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7. 细胞因子不包括()。
A.单核因子B.淋巴因子C.生长因子D.抗体E.集落刺激因子答案D解析细胞因子是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体不是。
8. 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细菌最重要的抗体为()。
A. IgMB. IgAC. IgGD. IgEE. IgD答案C解析IgG是体内抗感染的最主要的抗体。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ppt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35b6515ef7ba0d4b733b61.png)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参与成分
➢抗体:特异性IgE抗体→变应素
13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抗体
➢IgE
• 含量最低,半衰期最短,分解率最高,对热最不稳定 • 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 亲细胞抗体
14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参与成分
➢细胞
•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IgE Fc受体 嗜碱性颗粒、生物活性介质
哮喘
过敏性 胃肠炎
皮肤 荨麻疹
25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二、常见疾病
26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三、免疫检测
皮内 试验
挑刺 试验
皮肤 试验
免疫 检测
IgE 检测
总IgE
特异 IgE
27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三、免疫检测
皮肤 试验
原理 方法
通过皮肤挑刺、划痕、 皮内注射等使变应原进 入皮肤
➢皮内试验 ➢挑刺/点刺试验
特异性IgE检测
某种抗原值 ➢RAST与变应原皮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符合率80%
评价
➢RAST费用较高、有放射性核素污染、 需特殊设备
➢免疫印迹法一次确定多种变应原
32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 或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超敏反应,指当 抗体与特异的细胞或组织表面的抗原结合,通过活 化补体系统或其他机制引起靶细胞的损伤。
5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特征
➢发生快,消退快 ➢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较少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特异性IgE介导,无补体参与 ➢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b026170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8.png)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白细胞异常形态中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江南博哥)胞核分叶能力减退的是A.Alder-Reilly畸形B.Pelger-Hüet畸形C.Chedialk-Higashi畸形D.May-Hegglin畸形E.毒性变化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Pelger-Hüet畸形,细胞核为杆状或分两叶,呈肾形,染色质聚集成块或条索网状。
掌握“第三章白细胞检查3”知识点。
[单选题]5.破伤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A.腹泻B.菌血症C.骨骼肌痉挛D.化脓性感染E.脑脓肿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破伤风杆菌可引起人类破伤风,对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它产生的外毒素。
细菌不入血,但在感染组织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其毒素入血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本菌产生的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痉挛。
掌握“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1”知识点。
[单选题]6.钩虫病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浆细胞E.上皮细胞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肠道寄生虫感染(尤为钩虫病及阿米巴痢疾时)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掌握“第十一章粪便检验3,4”知识点。
[单选题]7.ABO血型鉴定时引起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除了A.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B.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C.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性减弱D.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E.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CD都是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的常见原因,而E选项本身说法也是错误的,老年人一般血清效价会下降而非增强。
掌握“第五章血型和输血2”知识点。
[单选题]8.重症型军团病的主要特征是A.脑感染B.肠道感染C.上呼吸道感染D.肺感染E.胸腔感染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军团病重症型以肺部感染为主要特征,常导致多器官损害。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b013f50df18583d049645945.png)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一、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1.甲型肝炎人感染HAV后,血液中首先出现抗HAV-IgM,于发病后2-3周达高峰,4-8周后迅速下降,3个月后基本消失,因此,抗HAV-IgM是诊断甲肝早期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一般在急性感染后3-12周出现,滴度缓慢上升,至6个月后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可终身存在,因此抗HAV-IgG可作为人群甲肝既往感染的一个指标。
2.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免疫检测指标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及乙肝核心抗体IgM.表面抗原可作为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指标,与其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诊断表面抗原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急性和慢性肝炎患者。
表面抗原阴性不能完全排除乙肝感染。
表面抗体是机体感染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有效的标志。
定量检测表面抗体对于评估疫苗接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表面抗体浓度较低(≤10mIU/ml),应进行疫苗加强注射。
HBeAg 是病毒活跃复制的标志。
一般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伴随阳性。
HBeAb 多出现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患者,比表面抗体转阳要早,也可出现在慢性乙肝、肝硬化等患者,并可长期存在。
HBcAb 在乙型肝炎急性感染、慢性乙肝中均会出现,而且持续时间长。
HBcAb-IgM是新近感染和病毒复制的标志。
3.丙型肝炎丙肝抗体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先是IgM,然后是IgG.有ELISA法、胶体金纸条法、CLIA法。
临床意义:HCV是输血后肝炎和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HC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多种肝脏疾病。
抗HCV阳性常伴有(70%-80%)病毒核酸HCV-RNA的存在。
4.丁型肝炎HDV核心含单股负链共价闭合的环状RNA和HDV抗原,其外包括HBV的HBsAg不能独立复制增生,只有在HBV的伴随下才能造成感染,常用的检测为抗HDV-IgM和HDV-IgG。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4d1dea7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a.png)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A.血浆球蛋白(江南博哥)含量B.血浆白蛋白含量C.血细胞含量D.无机离子含量E.凝血因子含量及种类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血清与血浆的差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
掌握“第一章血液生理概要1,2”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肝脏是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器官B.肝脏可合成VLDLC.肝脏是利用酮体的主要器官D.肝脏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E.肝脏可生成HDL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肝脏与脂的关系。
肝细胞具有丰富的酶,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因而是脂的重要器官。
且肝脏是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器官,肝脏可合成VLDL及HDL,肝脏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使酮体进一步氧化分解,在长期饥饿或某些疾病情况下,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心、脑等器官也可转变来利用酮体氧化分解供能。
掌握“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2”知识点。
[单选题]6.关于纸片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哪项不正确A.平板厚度要求B.一般使用MH琼脂C.必须使用ATCC菌株作为质控菌株D.使用专用药敏纸片E.菌悬液相当于1麦氏标准的细菌浓度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纸片法药敏试验一般使用0.5麦氏标准细菌悬液。
掌握“第三十章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1”知识点。
[单选题]7.血钙升高可引起A.心率减慢B.心率加快C.骨骼肌兴奋性增强D.抽搐E.升高血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血钙升高引起心率加快和骨骼肌兴奋性抑制,高血钙常伴有血磷降低,二者浓度乘积为一常数。
掌握“第七章钙磷镁及微量元素2”知识点。
[单选题]8.判断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不包括A.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B.涂片上可见骨髓小粒C.涂片上可见脂肪滴D.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细胞如浆细胞、各类有核细胞E.骨髓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小于外周血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骨髓取材是否满意判断:①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②涂片上可见较多黄色小粒(骨髓小粒、脂肪滴);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细胞;④骨髓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于外周血。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b1a0cbe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2.png)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Rh血型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江南博哥).异嗜性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自身抗原E.外源性抗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同种异型抗原是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
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主要有:HLA抗原、ABO抗原、Ig的同种异型抗原、Rh抗原。
掌握“第五章血型和输血2”知识点。
[单选题]2.SDS-Hb测定法血红蛋白最大的优点是A.呈色稳定B.操作简便C.准确性高D.精确性符合要求E.没有公害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SDS-Hb测定血红蛋白法是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最大的优点是无公害。
掌握“第二章红细胞检查3”知识点。
[单选题]3.补体系统是A.异常血清中的多种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激活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合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含量与抗原刺激有关D.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不稳定E.存在人或动物血清及体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有自我调节能力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参与机体的防御效应和自身稳定,亦可引起免疫损伤。
掌握“第十九章补体检测的概述1”知识点。
[单选题]4.下列属于内毒素的是A.细胞内作用的酶类B.膜作用酶类C.诱导性物质D.脂多糖E.细胞外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细菌产生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内毒素为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
外毒素是革兰阳性菌产生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掌握“第三章细菌的生理1”知识点。
[单选题]5.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A.脂蛋白(a)B.VLDLC.IDLD.LDLE.HDL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CM和VLDL中都是以甘油三酯为主,所以这两种脂蛋白统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LDL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其胆固醇含量在一半以上,故LDL被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9a1f599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8.png)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血液一般检查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江南博哥)有性别差异A.白细胞计数B.血小板计数C.白细胞分类D.血细胞比容E.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血液检验中,有性别差异的指标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细胞比容测定、血沉。
掌握“第二章红细胞检查4”知识点。
[单选题]5.福氏完全佐剂的组成包括A.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B.石蜡油、氢氧化铝、卡介苗C.羊毛脂、卡介苗、氢氧化铝D.石蜡油、卡介苗、磷酸铝E.石蜡油、羊毛脂、磷酸铝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免疫佐剂是指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加入机体后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
常用有福氏佐剂和细胞因子佐剂。
前者又分为两种,福氏不完全佐剂由石蜡油和羊毛脂组成;福氏完全佐剂由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组成。
掌握“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3”知识点。
[单选题]6.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与七叶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是A.Cu2+B.Mn2+C.Fe2+D.NH4+E.Ag+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七叶素与Fe2+反应使培养基变黑。
掌握“第十章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1,2,3,4”知识点。
[单选题]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具有的特征性蛋白是A.白蛋白B.T-H糖蛋白C.免疫球蛋白D.免疫球蛋白轻链E.β球蛋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轻链(B-J蛋白)。
掌握“第十五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2”知识点。
[单选题]8.尿微量清蛋白的检测主要用于A.测定肾小球的滤过率B.测定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C.发现早期肾损害疾病D.发现肾脏浓缩稀释功能E.反映肾缺血性坏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尿微量清蛋白是指尿液中的清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低于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尤其是尿清蛋白排泄率超过20μg/min,常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f98ed41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0.png)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静脉采血法的采血部位首选A.股静脉(江南博哥)B.手背静脉C.肘部静脉D.颈外静脉E.内踝静脉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正确采集血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实验结果的关键。
静脉采血法:凡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采用,首选肘静脉,也可用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
幼儿可用颈外静脉采血。
掌握“采血方法3,4”知识点。
[单选题]2.积液一般为漏出液的是哪种疾病A.结核性感染B.乳腺癌C.细菌感染D.转移性肺癌E.晚期肝硬化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漏出液常见于静脉回流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晚期肝硬化等,而渗出液则常见于结核性、细菌性感染,转移性肺癌、乳腺癌。
掌握“浆膜腔积液检测的临床应用2,4”知识点。
[单选题]3.酮体是指A.β-羟丁酸、乙酰乙酸、乙酸B.β-羟丁酸、乳酸、丙酮酸C.β-羟丁酸、柠檬酸、丙酸D.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E.草酰乙酸、乳酸、丙酮酸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尿酮体是尿液中乙酰乙酸(占20%)、β-羟丁酸(占78%)及丙酮(占2%)的总称。
酮体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当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高,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酮体血浓度一旦越过肾阈值,就产生酮尿。
掌握“尿液化学检查各指标定义及概述1,3”知识点。
[单选题]4.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A.CD14B.CD19C.CD34D.CD38E.CD41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只有CD34是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
掌握“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1,3”知识点。
[单选题]5.主要功能是通过摄取Ch进入细胞内的是A.HDL受体B.LDL受体C.清道夫受体D.VLDL受体E.TG受体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查脂蛋白受体的生理功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能和LDL结合之外,还能和含有APOE的VLDL、β-VLDL、LDL残基等结合,将它们吞入细胞内,使细胞从所摄取的脂蛋白中获得脂质(主要为胆固醇)。
21.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21.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9f1114afc4ffe473368abf5.png)
感染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录CONTENTS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抗感染的免疫机制、类型和特点感染免疫标志物梅毒检测乙肝标志物检测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之间的斗争,是一种病理改变的过程。
病原体可以来自体内体和体外。
传染----病原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人体间相互传播的感染。
病原体来自体外。
感染性疾病----是病原体以某种方式进入到人体后,并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或导致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给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引起的疾病。
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传染病--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分类•细菌感染性疾病•真菌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其它病原体感染性疾病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1. 感染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如:再次应答2. 感染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免疫调节紊乱, 导致其他传染病、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如:HIV在免疫细胞内增殖、或是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抗感染免疫的机制固有免疫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标志物➢特异性标志物➢非特异标志物免疫检验病原体抗原和核酸、宿主血清抗体急性时像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机体对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足够多的病原体标志物反映疾病的产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检验方法: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免疫扩散,免疫印迹,免疫电泳,标记技术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等双抗夹心法/竞争抑制法/间接法/捕获法抗细菌特异性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抗细胞内细菌感染主要效应机制)B细胞和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抗细胞外细菌感染)细菌感染---------非特异性标志物(一)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炎症、细菌感染、组织损伤时C-反应蛋白在数小时内出现,而疾病治愈后又很快就消失。
h-CRP<3mg/L(新生儿)CRP<5mg/LC-反应蛋白(CRP)➢炎症指标➢炎症过程➢感染急性期显著升高➢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实验方法:免疫比浊➢超敏C-反应蛋白全程C反应蛋白(二)降钙素原(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显著升高➢与感染程度相关➢与预后相关➢鉴别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与病毒感染和无菌性炎症➢实验方法: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PCT :>0.5ng/L0.1-0.5ng/L<0.1ng/L性传播疾病(STD)◼性传播性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是指通过各种性接触而传播的疾病,简称性病(venereal disease)•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有20余种•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卫生部性病专家咨询组确认为性病的种类有8种: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和艾滋病。
医学免疫学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医学免疫学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4b3b362da38376bae1fae87.png)
1、SLE
SLE 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和抗 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器官血管壁上,激活 补体系统,由此产生血管炎。引起多器官、多系统病 变。
主要免疫学特征
1.抗核抗体(ANA)阳性,较为特异的抗核抗体为抗dsDNA 2.出现多种其它自身抗体,如抗磷脂抗体、抗Sm抗体等 3.IC和补体沿肾小球基底膜、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沉积 4.病情活动期,血清补体水平下降
终止感染
自身免疫或自身免疫病
一、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 自身免疫(autoimmune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 成分发生免疫应答,形成特异性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胞。
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意义:清除衰变的自身成分。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e disease) 自身免疫反 应达到一定强度,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引发临 床症状的疾病状态。
自身抗体和相应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 积在’肾小球、关节和其他器官的小血管壁,激活补
体,引起炎症,进而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 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 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等。
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RA是滑膜关节的慢性炎症
一、 主要免疫学特征
1.血清和滑液中存在类风湿因子(RF)、抗核周因子、抗角 质蛋白抗体等阳性。
2、增生的滑膜组织中,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如CD4细胞、 CD8细胞、浆细胞。
3.单核巨噬细胞的不断浸润,炎症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多见。 4.增生的滑膜细胞和新生增多的微血管长入软骨、骨组织
2)继发性AID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试题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c4604871fe910ef02df872.png)
2016 第二十二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一、A1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常见于哪类人群A、新生儿B、白血病人C、艾滋病患者D、器官移植受者E、以上都是2、链球菌感染最常用的免疫学实验室检查是A、肥大反应B、ELISAC、ASOD、结合菌素试验E、以上都不是3、流式细胞术可对单个细胞理化特性进行多参数的()分析。
A、定性B、定量C、直接D、间接E、定性及半定量4、哪项不属于产前诊断“TORCH"的项目A、弓形虫感染检测B、风疹病毒感染检测C、EB病毒感染检测D、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检测E、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5、流式细胞仪采用发光源系统为A、荧光B、激光C、射线D、白光E、单色光6、哪项不属于血吸虫感染的检测方法A、循环抗原检测B、环卵沉淀反应C、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D、乳胶凝集试验E、ELISA7、哪项不属于产前诊断“TORCH”的项目A、弓形虫感染检测B、风疹病毒感染检测C、EB病毒感染检测D、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检测E、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8、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叙述正确的是A、乙肝患者血清中最早出现的病毒标志物是HBeAgB、HBsAg和抗-HBS不可能同时出现C、HBcAb是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直接证据D、HBeAg是乙肝传染性的标志,在急性乙肝早期常有检出E、HbcAb-IgG属于保护性抗体9、以下不属于临床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学诊断项目是A、HBsAgB、HBeAgC、HBoAgD、HBeAgE、以上均不对10、下列关于HAV-IgM检测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B、HAV-IgM是感染的特异性标志,可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C、HAV-IgM一般于感染后4周出现,24周达高峰D、是急性HAV感染或复发的可靠指标E、以上均不对11、肥达反应用于诊断伤寒沙门菌感染时,其抗体效价为多少时具有诊断价值A、≥1:40B、≥1:80C、≥1:160D、≥1:320E、≥1:64012、临床上用于确诊疟疾的检测方法是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B、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C、ELISA法D、显微镜检疟原虫E、斑点免疫结合试验13、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免疫层析法C、免疫散射比浊法D、免疫荧光检测E、免疫组化14、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方法不包括A、结核菌素试验B、分支杆菌抗体检测C、循环抗原检测D、全血干扰素测定法E、以上均不是15、关于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析错误的是A、外周成熟的T细胞特有的标志TCR和CD3是重要的表面抗原B、按CD分子表达不同将T细胞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C、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Tc)D、外周血中成熟的B细胞特有的重要标志为BCR,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lg)E、目前临床上常用三色荧光抗体标记将CD4-CD16+CD56+淋巴细胞确定为NK细胞16、SARS的病原体是A、鼻病毒B、腺病毒C、冠状病毒D、呼吸道合胞病毒E、柯萨奇病毒17、免疫血清学方法检测深部真菌感染时的优点包括哪些A、简便B、快速C、敏感性高D、特异性高E、以上均是18、机体感染病毒后,其灭活游离病毒的主要方式是A、中和作用B、激活补体C、吞噬作用D、ADCC作用E、直接杀死病毒二、B1、A.循环抗原检测B.肥达反应C.环卵沉淀反应D.全血干扰素测定E.抗链球菌溶血素“O”<1> 、血吸虫感染检测A、B、C、D、E、<2>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A、B、C、D、E、<3> 、伤寒沙门菌感染检测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PCP常见于5类人群:①早产婴儿和新生儿;②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③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受者;④艾滋病患者;⑤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者。
临床免疫学: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临床免疫学: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53a16aae6c175f0e7cd137e9.png)
•
生活在泡泡里是怎样的生活?对有些人来说,这是指衣食无忧的生
• 重 症 联 合 免 疫 缺 陷 病 (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
• 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占SCID的50%, 属X连锁隐性遗传。其发病机制是IL-2受体 链基因突变,导致多种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异常, 使T细胞发育停滞于祖T细胞阶段。
• IDD患者自身免疫病(如SLE和类风湿关节炎) 和超敏反应疾病的发生率高达14%,而正常人 群仅为0.001%--0.0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是免疫系统的遗传缺陷或先天发育不全所致的 临床综合征。
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
primary B lymphocytes Deficiency • 是由于B细胞发育、分化受阻或B细胞不能接
机。航天局为他定制了一款特别的太空服,虽然穿上太空服 的过程极为复杂,但对David和妈妈都是值得的。1977年7
月29日,David6岁时,妈妈第一次把儿子抱在手上。
大卫长大后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九岁时他特别想知道自己 能否离开泡泡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由于缺乏与人的接触,加 上明白了自己过上正常生活的希望越来越小,他的情绪常常 不稳定。小的时候,他还能出于礼貌故做欢颜,长大后则变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 20%
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 10%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二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cf00ed0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3.png)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二[单选题]1.正常人每日排出的总尿量为A.5~6(江南博哥)LB.4~5LC.3~4LD.1~2LE.0.5L以下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成人每日排尿总量为1~2L。
儿童:按儿童每公斤体重计排尿量。
掌握“第七章尿理学检验1”知识点。
[单选题]2.PT测定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盖子颜色是A.红色B.紫色C.绿色D.蓝色E.黑色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蓝色采血管中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用于凝血检查(PT、APTT、因子测定)。
掌握“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3,4”知识点。
[单选题]3.属于在蔬菜中提取的酶是A.ALPB.脲酶C.葡萄糖氧化酶D.HRPE.β半乳糖苷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来源于蔬菜植物辣根中,分子量40kD,是由无色的糖蛋白(主酶)和亚铁血红蛋白(辅基)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掌握“第九章酶免疫技术的特点2”知识点。
[单选题]4.类白血病按细胞形态分型最常见的是A.浆细胞型B.单核细胞型C.淋巴细胞型D.嗜酸粒细胞型E.中性粒细胞型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型:此型最常见。
粒细胞显著增多,白细胞总数超过50×109/L,可伴有中幼粒、早幼粒甚至原粒细胞出现。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显著增高。
掌握“第十八章其他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知识点。
[单选题]5.关于半抗原的描述,正确的是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B.仅有免疫原性,没有反应原性C.仅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原性E.仅有部分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半抗原指某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这些物质称为半抗原。
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或高分子聚合物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
掌握“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3”知识点。
[单选题]6.门诊患者尿液常规检查多采用A.晨尿B.随机尿C.餐前尿D.餐后尿E.中段尿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随机尿这种标本不受时间限制,便于留取。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eafe47c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f.png)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A.增强抗凝血(江南博哥)酶Ⅲ活性B.抑制因子Ⅹ的激活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E.抑制血小板聚集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肝素可以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掌握“抗凝剂选择1,3”知识点。
[单选题]2.正常成年人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在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骨髓E.胸腺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
掌握“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1,2”知识点。
[单选题]3.米泔样便主要见于A.急性胃肠炎B.霍乱C.上消化道出血D.急性细菌性痢疾E.阿米巴痢疾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米泔样便呈乳白色淘米水样,多见于霍乱、副霍乱。
掌握“粪便的理化检查3,4”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哪种物质被公认为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A.血红蛋白B.白蛋白C.纤维蛋白原D.三酰甘油E.胆固醇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血浆中的一些大分子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尤其是长链状结构的纤维蛋白原对红细胞有显著的桥连作用,易使红细胞聚集成缗钱状。
掌握“红细胞形态检查原理1,3”知识点。
[单选题]6.ApoB100的生理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合成装配和分泌富含胆固醇的VLDLB.是VLDL的结构蛋白C.是LDL受体的配体D.不能调节LDL从血浆中的清除速率E.可作为HDL受体的配体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poB100参与合成装配和分泌富含甘油三酯的VLDL,是LDL的结构蛋白,是LDL受体的配体,能调节LDL从血浆中的清除速率。
掌握“第三章脂代谢及高脂血症的检查4”知识点。
[单选题]7.鳞状上皮细胞表面覆盖大量下列哪种细菌称为线索细胞A.大肠埃希菌B.铜绿假单胞菌C.军团菌D.加德纳菌E.变形杆菌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线索细胞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黏附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后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感染、TORCH综合征和性传播疾病
先天性感染:胎儿在母体内受到的感染,又称宫内感 染。
TORCH综合征:TOX、CMV、RV、HSV等病原体引起宫内 感染时,可导致流产、死胎、畸形、发育异常,或出现智 力低下、视听障碍等严重后果。
性传播疾病:可以通过亲密接触传播的传染病。
第二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
沙门菌感染
肥达试验 伤寒沙门菌抗O凝集效价≥1:80、抗H≥1:160、副伤 寒沙门菌抗H≥1:80才有诊断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常用检验项目有抗TB抗体和结核感染T细胞。抗 TB抗体常用ELISA和ICGT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使用TSPOT TB检测。
抗TB抗体多呈弱阳性反应。T-SPOT TB检测结核 激活的特异性T细胞分泌的IFN-γ,可避免接种BCG的 影响。二者均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HBV感染(6)
临床意义(抗-HBe) 抗-HBe可长期存在,无保护作用。HBeAg消失伴抗HBe出现称为HBeAg的血清转换。
肝炎病毒感染-HBV感染(7)
临床意义(抗-HBc) 抗-HBc IgM是HBV急性感染的早期指标和病毒复制标 志。 抗-HBc IgG是既往感染的标志,现症感染也可出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3)
初筛试验 初筛试验阳性反应,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 同原理(或厂家)的试剂,或另外两种不同原理或 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复检试验。两种试剂均呈阴性 反应,则报告抗-HIV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 ,或一阴一阳,需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试 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
重点提示
常用检验项目有G试验和GM试验,常用ELISA和CLIA检 测。
G试验在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 菌、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感染中均可升高。透析、链 球菌败血症、输入蛋白或使用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可导 致假阳性反应。
GM试验在隐球菌属、曲霉菌属、青霉/拟青霉等感染 中均可升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食物中的GM抗原、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可导致假阳性反应。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标志物及其应用
包括特异性标志物和非特异性标志物。特异性标志物 主要是抗原、抗体和特异性免疫细胞。非特异性标志物指 感染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其升高的标志物。
①特异性抗原是直接诊断指标;②IgM抗体常作为感 染早期的间接诊断指标;③IgG抗体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指 标,也是机体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时CRP>10mg/L。可作为细菌 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
白细胞介素-6:IL-6目前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辅助 诊断,常用ELISA和CLIA检测细胞外IL-6,用FCM检测细胞 内IL-6。
链球菌感染
ASO增高见于A族链球菌感染。常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 ELISA等方法检测,其中速率散射免疫比浊试剂可在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
临床意义(抗-HBs) 抗-HBs是HBV保护性抗体的一种,血清浓度大于 10mIU/ml才有保护作用。 阳性反应见于HBV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或乙肝疫苗 接种后。
肝炎病毒感染-HBV感染(5)
临床意义(HBeAg) HBeAg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者,阳性反表示HBV传 染性较强,患者处于高感染低应答期。
HEV均为急性感染。常用检验项目有抗HEV IgG和 抗HEV IgM,检测方法主要是ELISA。一般认为抗HEV IgM是早期感染的指标。
呼吸道病毒感染(1)
常见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和冠状病毒。
高危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SARS 冠状病毒。
呼吸道病毒感染(2)
EB病毒感染
EBV抗原有EA、VCA、MA、NA和LMP。初次感染后,体 内首先出现抗VCA抗体和抗MA抗体,其后出现抗EA抗体, 恢复期出现抗NA抗体。
IgA抗体与鼻咽癌关系密切,IgM抗体、短期存在的 IgG抗体和异嗜性抗体用于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 辅助诊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1)
第七节 其他病原体感染
重点提示
梅毒螺旋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 衣原体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
梅毒螺旋体感染(1)
TP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两类。 前者检测抗TP抗体,常用ELISA、CLIA和PA检测。后者检 测反应素,常用RPR和TRUST检测。
梅毒螺旋体感染(2)
临床意义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HCV感染
常用检验项目有抗-HCV和HCV核心抗原,常用 ELISA和CLIA检测。
临床意义: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仅作为HCV 感染的标志物之一,不能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 HCV核心抗原检测是HCV感染的直接证据,理论上可以 用于HCV现症感染的判断。
肝炎病毒感染-HEV感染
第六节 寄生虫感染
重点提示
疟原虫感染:外周血中疟原虫抗原和特异性抗体检测 可辅助诊断疟原虫感染,常用ELISA检测。
血吸虫感染:外周血抗原和抗体检测可辅助诊断血吸 虫感染,常用ELISA和COPT检测。
丝虫感染:抗原和抗体检测用于辅助诊断。 猪囊尾蚴感染:免疫学检测对病原学和影像学不能确 诊的可疑患者有重要意义。
人流感病毒:特异性抗原在感染早期即可呈阳性 反应,具有诊断价值。
禽流感病毒:H5N1被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IgM 抗体检测用于近期感染的辅助诊断。
呼吸道病毒感染(3)
副流感病毒感染:IgG抗体无保护作用。抗原用 于早期诊断,IgM抗体用于近期感染的辅助诊断。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抗原用于早期诊断, IgM抗体用于近期感染的辅助诊断。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常用检验项目有抗Hp抗体和Hp尿素酶。抗体常用 ELISA、IBT和ICGT检测。抗原常用ELISA和ICGT检测。
未进行Hp根治的人群,抗体阳性反应考虑Hp感染;进 行过Hp根治的人群,抗体阳性反应需要鉴别既往感染与复 发感染。
Hp抗原检测阳性反应结合临床症状可诊断Hp感染。
第三节 真菌感染性疾病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第二十一章 感染性疾病及其 免疫检测
李涛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真菌感染性疾病 第四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五节 TORCH感染 第六节 寄生虫感染 第七节 其他病原体感染
第一节 概述
重点提示
感染和感染性疾病 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响应模式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标志物及其应用 先天性感染、TORCH综合征和性传播疾病
第四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重点提示
病毒和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病毒和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引起病毒清除或病毒感染,取决于 侵入病毒的毒力和数量以及机体的易感性和免疫状态。病 毒侵入机体并在体细胞内增殖的过程称为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分型与传播途径
感染和感染性疾病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导致 机体发生病理改变的过程。
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体破坏机体正常机能后产生的各 种感染症状。
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响应模式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根据机体的反应不同, 免疫应答分为保护性免疫应答和变态反应。根据参与成分 和功能不同,免疫应答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CMV感染:若妊娠3个月内发生宫内感染,可引起流产、 死胎、早产、小头、智力低下等。新生儿IgM阳性反应提 示宫内CMV感染。双份血清IgG效价增高4倍以上或IgG低亲 和力,可辅助诊断近期活动性感染。
HSV感染:有HSV-1和HSV-2两个亚型,宫内感染可引 起流产、早产、死胎或畸形。新生儿IgM阳性反应提示宫 内HSV感染。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效价增高4倍以 上,提示有HSV近期感染。
支原体感染:检测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急性期和恢 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提示有支原体近期 感染。
衣原体感染:直接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急性期和恢 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提示有衣原体近期 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立克次体抗原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 抗体检测用于流行病学调查,IgG抗体是保护性抗体。
弓形虫和风疹病毒感染
TOX感染:可引起先天性TOX病。新生儿IgM阳性反应 提示宫内感染。双份血清IgG效价增高4倍以上或IgG低亲 和力,提示近期感染。
RV感染:可导致先天性RV综合征。孕龄期母亲筛查从 未感染过RV的个体,注射疫苗,使其获得免疫力,建议在 怀孕前检测。抗RV IgM作为近期感染的指标,新生儿IgM 阳性反应提示宫内RV感染。抗RV IgG单独阳性反应提示既 往感染,与抗RV IgM同时阳性反应,提示有近期感染。
确认试验 确认试验使用HIV-1/2混合型试剂进行检测, ①阴性反应,报告抗-HIV阴性(-)。②阳性反 应,报告抗-HIV阳性(+);③不是阴性反应, 又不满足阳性判断标准,报告抗-HIV不确定(± ),建议4周后随访检测,仍然不能确定者,继续 随访到8周。
第五节 TORCH感染
重点提示
弓形虫感染 风疹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典型的肝炎病毒有五种亚型,分别是HAV、HBV、HCV、HDV 和HEV。
传播途径分别是:HAV和HEV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 HBV和HCV通过血液、性途径和母婴途径等,HDV在HBV感染 人群中传播。
肝炎病毒感染-HAV感染
常用检验项目是抗-HAV IgM。抗HAV IgM是近期感染 的标志。抗HAV IgG具有保护性,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
呼吸道病毒感染(4)
SARS冠状病毒引起SARS,急性期传染性强,潜伏 期传染性低,康复后无传染性。急性期到恢复期出现 IgM抗体或者IgG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提示有近期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