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平衡

合集下载

3.5共点力平衡—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5共点力平衡—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5共点力的平衡〖教材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在以前的教材中没有单独成章节来学习,是混杂在其它章节内容里分散学习的,正交分解法,也是首次在课本中出现,与初中的知识是没有任何的联系的。

我们要运用等效替代法,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力按作用效果来分解,引入正交分解法,在此之前先要讲述力的平衡的几种情况,这样正交分解法就可以说成四力平衡,不会太难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能够解释平衡状态的含义,并能够判断一个物体所处的状态是否平衡。

科学思维:能够通过实验和练习归纳出应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能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到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使用正交分解法。

难点: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应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教学,并辅以问题法、演示法、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三个人两根竹竿,扛一块大石头,谁更累呢?或许都一样吧。

教学设计说明:把课本的问题变得更加形象。

我们把这块石头的受力分析可以简化,会和课本甲乙丙丁四个图,那个比较接近呢?也许是乙和丙吧。

图甲乙丙丁分别画出了重力为G的木棒在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这些力都位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每幅图中各个力作用线的关系,可以把上述四种情况的受力分成两类,你认为哪些情况属于同一类?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根据:平行没有交点。

我们上节课把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叫做共点力。

课本说甲丁就是共点力,根据定义我们容易看得出来丁是共点力,但是甲怎么看出来的?根据作用线相交于一点,我们把甲的作用力的线沿反方向延长,即可看得他们相交于一点。

在生活中常见的共点力很多,如挂足球。

那么顾名思义非共点力,就是它们的作用线是平行的,没有交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专题3 力的动态平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专题3 力的动态平衡

专题3 力的动态平衡
刷题型
题型3 相似三角形法解决三力的动态平衡
6.[湖南长郡中学 2022 高一上月考](多选)如图所示,一表面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截
面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环 D 固定在半球形物体球心 O 的正上方,一轻绳穿过小环 D 一端与放在半球形物体 上的小球 P 相连,另一端与一轻弹簧连接,用手拿住弹簧的另一端 A,DA 始终水平.现手拿着弹簧 A 端向 右缓慢移动一段距离(小球 P 未到达半球最高点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OB 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OB 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A 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OA 绳上的拉力不断减小
解析
对结点 O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结点 O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OB 绳和 OA 绳拉 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所以该合力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由图知 OA 绳上的拉力不断变小,OB 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D 正确,A、C 错误.
专题3 力的动态平衡
刷题型
5.[四川成都七中 2021 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
悬挂于 O 点,在外力 F 的作用下,小球 A、B 均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 OA 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保持 37°不变,则外力 F 的大小不可能为( A )
PO DO PD
DO
DO
位置拉到半球形物体最高点之前的过程中,DO、PO 长度不变,PD 长度变小,故 N 的大小不变,T 变小,
即弹簧的长度变短.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半球形物体对小球的支持力与小球对半球形物体的压力大小始终相
等,N 方向虽然变了但大小始终没变,因此小球对半球形物体的压力也不变,A、D 正确、B、C 错误.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专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课件)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专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课件)
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轻绳的一端系
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
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沿
球面由A到半球的顶点B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
力N和绳对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D )。
A、N变大,T变小,
B、N变小,T变大
C、N变小,T先变小后变大
FNG=M2gcot 30°= 3M2g,方向水平向右。
02
方法二 图解法
图解法求解的问题受力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图解法条件):
(1)物体受三个力;
(2)有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一般是重力);
(3)还有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另一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用图解法处理最简单:
处理方法:受力分析后,将两个变力进行合成或者将不变的力进行分
向左移动,A处于动态平衡过程,A所受合
力始终为零,A所受合力不变,故B错误;对A和B整
体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G、地面支持力FN,推力
F、墙壁的弹力N,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F=N+f,FN=G,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由于壁对B球的弹力N的不断减小,f=F-N,由于不知F
如何变化,f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还可能不变,故A错误;故选D。
于平衡状态,细绳AC段的拉力FTAC=FTCD=M1g
图乙中由FTEGsin 30°=M2g,得FTEG=2M2g。
所以


= 1。
22
(2)图甲中,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规律有
FNC=FTAC=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3)图乙中,根据平衡规律有FTEGsin 30°=M2g,FTEGcos 30°=FNG,所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2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学生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2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学生版)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明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2.学会三角形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3.掌握平衡条件下力的动态变化专题;4.掌握平衡条件下力的最值问题;5.熟练掌握与这部分知识相关的数学手段(平面几何、正弦定理等)。

一、共点平衡的两种状态:1、静态平衡:v=0,a=02、动态平衡:v≠0,a=0说明:(1)在竖直面内摆动的小球,摆到最高点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虽然速度都为零,但此时a≠0,不是平衡态。

(2)物理中的缓慢移动可认为物体的移动速度很小,趋于0,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即F合=0,在正交分解法时表达式为:ΣF x=0;ΣF y=0。

在静力学中,若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这三个力矢量构成一封闭三角形,在讨论极值问题时,这一点尤为有用。

具体地说:1.共点平衡(正交分解平衡);2.杠杆平衡;3.多个力平衡时,力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比较难)。

三、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3.据物体的受力和已知条件,采用力的合成、分解、图解、正交分解法,确定解题方法;4.解方程,进行讨论和计算。

四、可能涉及到的解题方法;1.几何法(矢量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正弦定理;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法等);2.整体法、隔离法;3.函数法;4.极值法。

类型一:整体法、隔离法静态分析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m2,如图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m 1+2M )gF B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 1、m 2、θ1、θ2的数值均未给出D .没有摩擦力作用解析:解法一(隔离法):把三角形木块隔离出来,它的两个斜面上分别受到两木块对它的压力F N1、F N2,摩擦力F 1、F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共点力的平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共点力的平衡


习 如图,已知物体的重力G为11N ,物体与墙 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物体在推力F 的
作用下沿竖直墙壁做匀速运动,且推力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θ=37°,求推力F 的大小。
θ
F
分 析F
F2
F1
F1= F cosθ ①
F2= F sinθ ②
v Ff=μFN ③ FN= F2
F1= Ff + G
三 力 物体受三个不平行外力作用而平衡,则这三 汇 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为共点力。 交 原 理
F1
F2
O
F1
F2
G
G
多 多力平衡条件:
力 平
物体受到几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时,其中
衡 的任意一个力必定与余下的其他力的合力等
大反向。
如图所示,某物体在四个共
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F1
若将F4=5N的力沿逆时针方
衡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FB= G cosθ B
A
FB= F2= G cosθ
FB F1
θO
θ
θ
FA F2
FA= G sinθ FA= F1= G sinθ
G
沿OA方向:F1-FA = Gsinθ-FA=0
沿OB方向:F2-FB = Gcosθ-FB=0
练 习
FN= G cosθ FN θ
G
cosθ+μsinθF1 v θ FfFN
θ
GF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7、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共点力的平衡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力下,如果

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2-2平衡-排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2-2平衡-排版

A. 24FB. 234F C. 4F D. 43F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重10N 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8N 的恒力F 推着沿斜面匀速上行。

在推力F 突然取消的瞬间,物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 8NB. 5NC. 3ND. 2N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恒力F 作用下,沿天花板做直线运动,物体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 )A .θsin FB .)sin (mg F -θμC .θcos FD .)sin (θμF mg -5.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如图所示,若稍稍增大推力,物体仍保持静止,则 ( )A. 物体所受合力增大B. 物体所受合力不变C.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增大D.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6.如图所示,在一木块上放一铁块m ,从水平位置开始缓慢地抬起长板一端,另一端保持位置不变,则此过程中铁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A. 随抬起角度α的增大而逐渐减小B. 随抬起角度α的增大而不断增大C. 与抬起角度α的大小没有关系D. 先随抬起角度α的增大而增大,当铁块开始滑动后,又随抬起角度α的增大而减小7.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 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力,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 .mg ,(M -m )gB .mg ,MgC .(M -m )g , M gD .(M +m )g ,(M -m )g8.重为40N 的物体与竖直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若用斜向上的推力F=50N 托住物体,物体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要使物体匀速滑动,推力的大小应变为多大?(sin37°=0.6,cos53°=0.8)9.氢气球重10 N,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N,用绳拴住,由于受水平风力作用,绳子与竖直方向成30°角,求绳子的拉力大小和水平风力的大小10.如图所示,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100N的物体,两绳AC、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和45°,求:绳AC和BC对物体拉力的大小。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7 力的动态平衡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7 力的动态平衡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3.7 力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 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 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
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大小将 ( D)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力的动态平衡
• 合力不变,一个分力的方向不变,改变另 一个分力的方向,研究两个分力的大小的 变化问题,称为力的动态平衡问题;
解决方法:先对物体作受力分析,确定不变量; 利用三角形定则或者平行四边形定则 作图判断各个力的变化;
力的动态平衡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有一块可绕其 下端转动的挡板P,今在挡板与斜面间夹有一重为G 的光滑球.试求挡板P由图示的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 水平位置的过程中,球对挡板压力如何变化?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62021/11/6November 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62021/11/62021/11/61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62021/11/6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5 共点力的平衡(共36张PPT)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5 共点力的平衡(共36张PPT)

(3)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支持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等于19.6牛顿,
方向竖直向上。)
结论: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3.5 共点力的平衡(共36张PPT)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 1.平衡状态
▪ 物体处于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的状态.
▪ 2共点力的平衡
▪ 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 处于平衡状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3.5 共点力的平衡(共36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3.5 共点力的平衡(共36张PPT)
▪ 是不是物体只有在不受力的时 候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呢?
N
N
N2
N1
f静
F
G
G
G
N
N
F
f
V
F
f

G
G
G
结论
▪ 可见平衡是普遍的,并非物体只有在不 受力的时候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也能处平 衡.
▪ 那么,什么才是共点力的平衡呢?共点 力的平衡需要哪些条件呢?怎样应用共 点力的平衡来解有关的物理问题呢?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中物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3.5 共点力的平衡(共36张PPT)
2.常见的几种平衡
二力平衡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共点力的平衡》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共点力的平衡》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共点力的平衡》1.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共点力的概念,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即合力为零。

•科学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或模拟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加深对共点力平衡原理的理解。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力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2.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首先展示一张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图片,提问:“为什么书本能够静止不动?它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平衡的条件。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讨论书本所受力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尝试用已学知识解释书本的静止状态。

•过程点评: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复习了力的基本概念,为学习共点力平衡打下基础。

3.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讲解共点力概念:明确共点力的定义,即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或虽不共点但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推导平衡条件:利用矢量合成法则,通过图示法展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时各力的关系,强调合力为零是平衡的关键。

•案例分析:选取多个典型例题,如斜面上的物体、悬挂的物体等,引导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应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派代表分享解题思路。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共点力平衡的关键概念和平衡条件。

•参与案例分析,独立或合作完成受力分析图,尝试求解未知力。

•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见解,相互纠正错误。

•过程点评: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共点力平衡的知识。

小组讨论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思维的碰撞与深化。

4. 板书设计•共点力概念:•定义:作用在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的力。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3.5共点力的平衡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3.5共点力的平衡 课件(共51张PPT)

二、动态平衡的处理方法(解析式法)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甲、乙两个物体系在一根通过轻质光滑定 滑轮的轻绳两端,甲放在水平地板上,乙被悬在空中,若将甲沿水平地板向左缓 慢移动少许后,甲仍静止,则 A.绳中张力变小 B.甲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C.绳子对滑轮的力变大 D.甲所受的静摩擦力变大
三、典例解析
【例题2】生活中常用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 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定悬吊物的位置。 如图悬吊重物的细绳,其O点被一水平绳 BO牵引,使悬绳AO段和竖直方向成θ角, 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G,则悬绳AO和水 平绳BO所受的拉力各等于多少?
三、典例解析
方法1:合成法 解析:F4为F1和F2的合力, 则F4与F3平衡,
2.分析步骤
①分析物体的受力及特点;
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三力 矢量三边形; ③根据矢量三角形和几何三角形 相似作定性分析;
二、动态平衡的处理方法(拉密定理法---正弦定理)
【例3】如图所示,两根轻绳一端系于结点O,另一端分别系于固定圆环上的A、B两点,O为圆 心。O点下面悬挂一物体M,绳OA水平,拉力大小为F1,绳OB与绳OA成120°,拉力大小为 F2.将两绳同时缓慢顺时针转过75°,并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始终不变,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 态.则在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我们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为一个力,最终把 三力平衡问题转化为二力平衡问题。即三力的合力为0。
思考与讨论
如果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作用, 你认为受共点力作用的物体,在什么 条件下才能保持平衡呢?
我们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各力的合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最终把多力平衡问题转化为二 力平衡问题。即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六节 第1课时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三力平衡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六节 第1课时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三力平衡问题




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1.明确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2.巧选研究对象.
3.受力分析(画出规范的受力分析图).
4.列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效果分解法、正
交分解法).
5.求解或讨论(解的结果及物理意义).
返回
Part 3
课时对点练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平衡状态与平衡条件 1.(多选)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B.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G cos
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以风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
T与F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竖直向
上,A、C错误;
由图可知,T一定大于F,B错误;
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T=
G cos
θ
,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 √D.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
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物体运动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选项错误;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时,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 不处于平衡状态,B选项错误;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 C选项正确;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则任意两个 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D选项正确.
37°(sin 37°=0.6,cos 37°=0.8),则a、b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共点力的平衡》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共点力的平衡》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共点力的平衡》评课稿一、引言《共点力的平衡》是高中物理必修课程中的一篇重要章节,它讲述了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等内容。

本文将对这一章节进行评课,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教学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二、教材内容细化《共点力的平衡》一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几何法和数字法2.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物体平衡的条件–杠杆的定义和原理–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以上内容涵盖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物体平衡的条件和杠杆原理的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理解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平衡条件与杠杆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力学提供基础。

三、教学目标细化根据教材内容的细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的定义和应用2.能力目标:–能够用几何法和数字法进行合力和分力的计算–能够利用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可以促进学生对力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方法细化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通过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结合实例,通过讲解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的应用2.示范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利用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的应用3.问题解决法:–设计一些思考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和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的应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必修一3.5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必修一3.5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课题共点力的平衡单元 3 学科物理年级高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概念.2.掌握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3.知道如何用实验验证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4.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1.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鉴别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物体受力的能力.3.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对周围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出力的平衡条件,再用这个理论来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图的绘画,使学生了解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重点 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熟练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平衡状态下有关力的计算.3.进一步熟练受力分析的方法.难点 1.物体的受力分析.2.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认为是受到共点力作用?3.物体受到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学生回忆共点力定义,并说出四幅图中哪几幅图是共点学生回忆共点力定义从而引出共点力平衡。

甲乙丙丁甲、丁中所受的力就是共点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受共点力平衡的情况。

力讲授新课一、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定义: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出示图片:桌上的书、苹果能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随传送带匀速运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注意:缓慢的直线移动可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思考讨论:v=0时物体一定能保持静止吗?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v=0时物体不一定能保持静止。

例如:单摆摆动时,当摆球摆动到最高点时v=0,但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还会继续摆动。

2、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思考讨论1: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出示图片:水平方向两个受平衡力图片教师总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平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2-重难专题8 动态平衡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2-重难专题8 动态平衡问题
斜面的压力逐渐变大,对挡板的压力则逐渐减小 C.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 D.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先变大后变小
三、相似三角形法
1.适用情况:在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个力是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外两个 力是变力,大小、方向均改变,且方向不总是相互垂直。 2.解题技巧:找到物体变化过程中的几何关系,利用力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 似,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通过分析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变化得到表示力的三角形 边长的变化,从而得到力的变化。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重难专题8 动态平衡问题
一、解析法
解题步骤: (1)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D A.腿部承受的弹力越来越小 C.脚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B.后背受到墙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D.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A
二、图解法
1.适用情况: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且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 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 2.一般步骤: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三角形法则将表示三个力的有向线段依 次画出(先画出大小、方向均不变的力,再画方向不变的力,最后画大小、方向均变 化的力)构成一个三角形,由题意改变方向变化的力的方向。由动态图解可知力的大 小变化情况。

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精品精讲精练 3-5 共点力的平衡

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精品精讲精练 3-5 共点力的平衡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3.5 共点力的平衡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三力平衡问题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平衡条件:合外力等于0,即F合=0.3.推论(1)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2)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多力平衡: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n-1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n个力等大、反向. 二:技巧归纳1.静态平衡问题的解题“四步骤”2.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1.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

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3.“两种”典型方法4: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内容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矢量三角形法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受力分析1.(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静止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

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受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C.受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受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2.(2020·山西晋中市·榆次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C、D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B .B 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C .C 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D .D 物体受到五个力作用3.(2021·浙江)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接触面光滑,球静止B .光滑斜面,球静止C .物体冲上粗糙斜面D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题型二:直接三力合成解决平衡问题4.(2021·浙江高一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斜梁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分析: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共点力的平衡》是位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是对力与力之间的作用联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是对前几节内容以及初中所学二力平衡的一个总结和延伸,同时也是为后续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编排上,教材以四根木棒的受力情况分析作为引入,首先对于共点力这一概念做出一个分析和说明,并和平行力进行了一个区分。

然后从平衡状态来分析,依据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与分解来推理得到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接着从共点力的平衡入手,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物理的实用性。

学情分析:知识和能力基础点:1.此前对于力和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够分析简单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2.在生活中对于共点力的平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知识和能力欠缺点:1.对于平行力和共点力的区分不够明确。

2.对于较复杂的物理情境难以正确受力分析。

3.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思路过于单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区分共点力和平行力。

2.理解平衡状态的含义。

3.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4.理解是如何从二力平衡得到共点力的平衡的条件的。

科学思维:1.运用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推理出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2.基于实际问题,运用共点力的平衡建构相应的物理情境。

3.基于受力分析,论证共点力和平行力的区别。

4.能用证据推理对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和批判。

科学探究:1.基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提出科学问题。

2.依据感知体验提出猜想,运用弹簧测力计获取证据。

3.运用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对共点力平衡条件进行理论解释。

4.根据对实例的分析,互相交流心得。

科学态度与责任:1.学会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体会物理的实用性。

2.通过对于例题的严密分析,感受物理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认识共点力和平行力的区别,理解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三力平衡特点可知:OA 、OB 对O 点的作用力T A 、T B 的合力T 与T C 等大反向,即:
T=T C =G ………… ①
在△OT B T 中,∠TOT B =900-α,又
∠OTT B =∠TOA =β,故∠OT B T =1800-(900-α)-β=900+α-β。

由正弦定理得: )90sin(sin 0
βαβ-+=T
T B ② 联立①②解得:
)cos(sin αββ-=
G T B
因β不变,故当α=β=300时,T B 最小,且T B =Gsin β=G/2。

点评:本题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受力分析,找出了应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关系,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情况来讨论应变量变化。

这种方法在讨论动态平衡问题中具有普遍性。

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或者力矩的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应变参量的变化
二、方法指导
(1)注意“死节”和“活节”问题。

例1、如图所示,长为5m 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m 的两杆的顶端A 、B ,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其下连着一个重为12N 的物体,平衡时,问:
①绳中的张力T 为多少?
②A 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绳与水平面夹角,绳中张力如何变化? 例2如图所示,AO 、BO 和CO 三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O 为结点,OB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悬挂物质量为m 。

①OA 、OB 、OC 三根绳子拉力的大小 。

②A 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绳中张力能保持不变吗?
解析:例1中因为是在绳中挂一个轻质挂钩,所以整个绳子处处张力相同。

而在例2中,OA 、OB 、OC 分别为三根不同的绳所以三根绳子的张力是不相同的。

不少同学不注意到这一本质的区别而无法正确解答例1、例2.对于例1分析轻质挂钩的受力如图35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T 1、T 2合力与G 等大反向,且T 1=T 2, 所以T 1sin α+T 2sin α=T 3=G
即T 1=T 2=αsin 2G
,而AO.cos α+BO.cos α= CD ,所以 cos α=0.8 sin α=0.6, T 1=T 2=10N
同样分析可知:A 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绳与水平面夹角,绳中张力均保持不变。

解析:本题有多种解法,正弦定理、相似三角形、正交分解等,此处用正弦定理.受力分析如图,等腰三角OAB 中,α=60°故∠OAB =∠OBA =60°则有几何关系得:三角形DCA 中,∠CDA =30°,∠DCA =120°由正弦定理有:
︒=
︒120sin 30sin 12g
m g m
所以:33
1
2=
m m 正确选项为A 2.重为G 的物体系在OA 、OB 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A 端和B 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BAD 上,如图2(a )所示,若固定A 端的位置,将OB 绳子的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 的过程中,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OB 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 .OB 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 .OA 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 .OA 绳上的拉力一直逐渐减小
解析:选结点O 为研究对象,结点O 受到重物的拉力T ,OA 绳子的拉力T A ,OB 绳子的拉力T B 三个力的作用。

在OB 缓慢上移的过程中,结点O 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三力的合力为零。

将拉力T 分解如图2(b )所示,OA 的绳子固定,则T A 的方向不变,在OB 向上靠近OC 的过程中,选B 1、B 2、B 3三个位置,两绳受到的拉力分别为T A1和T B1、T A2
和T B2、T A3和T B3。

从受力图上可以得到:T A 是一直在逐渐减小,而T B 却是先变小后增大,当OB 和OA 垂直时T B 最小。

故答案是B 、D 。

点评:这类平衡问题是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或可等效为三个力)而平衡,这三个力的特点: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另一个力方向始终不改变,第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可改变。

运用图解法处理问题,显得直观、简捷,思路明了,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简化解题过程。

3.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C )
A .A 受到
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

4.如图1-17(a )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 、B 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1θ,绳子张力为
1
F ;将绳子一端由B 点移动C 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2
θ,绳子张力为2
F ;再将绳子一端由C 点移至D 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3θ,绳子的张力为3F ,不计摩擦,则( ) A .1θ=2θ=3θ B .1θ<2θ<3θ C .1F >2F >3F D .1F =2F <3F
解析:滑轮和绳上都无摩擦,所以两边绳子中的拉力相等,故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相等,如图1-17(b )所示,设动滑轮和物体的总质量为m ,A 、B 或A 、C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d , A 、D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d ',线总长为
l 。

当绳系B 点时,将BO 延长至与竖直壁的延长线交于C 点,由几何知识可知O A=OC ,则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l
d arcsin
21
==
θα,则
α
cos 21mg F =
同理,当绳系C 点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β=,即1
2θθ=,2F =1F 。

当绳系D 点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l
d '==
arcsin
2
3
θγ,因d d >',则
αβγ=>,即123θθθ=>。


γ
cos 23mg F =
得123F F F =>,所以选D 。

答案:D
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
︒=30θ,一个重20N 的物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轻质弹簧原长为10cm ,现在的长度为6cm.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若斜面粗糙,将这个物体沿斜面上移6cm ,弹簧与物体相连,下端固定,物体仍静止于斜面上,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1) 对物体受力分析,则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