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头索动物亚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胚胎发育和变态
6~7月产卵,卵小而含卵黄少,均黄卵。卵裂为全分裂。受精卵经桑椹期、囊胚期、原肠胚、神经胚、幼体。
内陷法形成原肠腔,原肠腔后期胚体延长,产生中枢神经,胚层进一步分化及各器官系统的形成。Fra Baidu bibliotek精卵经20多小时孵化成为幼体。变态:幼体期3个月。图:文昌鱼的胚胎发育。图:文昌鱼幼体横切面示围鳃腔的形成。P345~346。
三、身体明显分节。
四、无分化明显的头、脑和感官,仍属于无头类。
第二节 代表动物----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一、外形和生活习性
习性:产于我国厦门、青岛等地。多栖息在浅海粗松的沙滩里,不适于在泥质或泥沙混合质里生活。平时很少游泳,大部分时间将身体埋在浅海沙里,只露出身体的前端,借水流将事物带入口中,主要食物为硅藻,夜间比较活跃,当钻出沙面后,借身体的左右摆动而游泳,泳速60cm/s,连续游50s,然后突然停下。盐度2%~3%,pH8.07~8.18。资源:P338
形态:文昌鱼一般体长5cm左右,产于北美圣地亚哥湾的加州文昌鱼可长达10cm,是已知的体形最大者。为一种半透明鱼形动物,无明显的头部。身体左右侧扁,两端尖细,故又称为“双尖鱼”、“海矛”,无偶鳍,只有奇鳍(背鳍、尾鳍、臀前鳍,三部连续),在身体前部的腹面两侧各有一条由皮肤下垂形成的纵褶,称为腹褶。在臀前鳍的前面,身体的腹部比较扁平,而背部较狭窄,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横切面将略呈三角形。
褐色漏斗(brown funnel):咽部后端背部的左右各有一个盲囊,称为褐色漏斗,有人认为有排泄功能,有人推测可能是一种感受器。
(七)神经和感官
神经系统:神经中枢:背神经管。前端内腔略微膨大,称为脑泡,神经管的背面尚未完全愈合,
留一裂缝,称为背裂。
周围神经:两对脑神经,由脑泡发出。脊神经,自神经管两侧发出,成对。背根一对,腹根一对,每一肌节相应部位发出。
二、内部结构
(一)皮肤:
表皮,单层柱状上皮;真皮,结缔组织呈冻胶状。整个皮肤无色素,因而为半透明,可以透见下方的肌肉。
(二)肌肉:
分节现象明显。肌肉呈“〈”形,尖端向前,前后相继排列,为一种原始的排列,无任何分化。每两肌节之间,有?构成的肌隔,借肌隔将肌节分开,并使每个肌节的肌纤维前后端都附着于肌隔。
第三节 分类及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一、分类
仅头索纲一个类群,纲内仅包括一个科,即鳃口科,约30种。两个属,文昌鱼属和偏文昌鱼属,偏文昌鱼属只在身体的右侧具生殖腺。
二、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文昌鱼的形态结构和胚胎发育为动物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类似脊椎动物:脊索,神经管、咽?、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过程。类似无脊椎动物:肾管、生殖腺。所以文昌鱼为动物发展史上的一个联系环节。据文昌鱼的胚胎发育推测,(A.H.谢维尔曹夫),头索动物的祖先(原始无头类):身体非左右对称,为围鳃腔。原始无头类自由生活进化为原始有头类,进而进化为脊椎动物,潜沙生活的进化为头索动物。
身体两侧的肌节并不是对称的,而是交错排列,即一侧的一个肌节位于对侧的两个肌节之间。这样的排列,文昌鱼可在水平方向作弯曲运动。
文昌鱼肌节数目引种而异,可做为分类依据。本种有63266个肌节。另有围鳃腔腹面的横肌,口缘膜上的括约肌等。
(三)骨骼:
尚无骨质的骨骼。
脊索为中轴骨是支持身体的主要结构。
脊索纵贯全身,直达前端,与其前端掘沙相适应。
身体上的开口:
口:身体的前端、腹面有一漏斗形的结构,称为口笠。口笠的边缘有触须环绕着,触须向口笠内弯曲成筛状器官,可防止粗物如大沙粒进入体内,口笠内的空腔称前庭,前庭的深处引向口孔。口周围有一环形膜为缘膜,其边缘有触手向前伸出指状突起,称为轮器,可搅水。
肛门:开口于尾鳍腹面的左侧,离身体末端不远。
腹孔:腹褶和臀前鳍的交界处,围鳃腔以次开口通向体外,也称为围鳃腔孔。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授课。
2、讲授、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为低等脊索动物,种类很多,约30种。
本亚门的主要特征:
一、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个特征,即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终生存在。
二、脊索纵贯身体全长,并且超过了神经管,一直达到最前端,因此称之为头索动物(区别于尾索动物)。
第十五章 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掌握文昌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3. 理解头索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重点:
1. 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文昌鱼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征
难点:
文昌鱼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学时:
讲授2学时,实验1.5学时。
感官:不发达,与少动生活方式相联系。
脑眼:许多,位于神经管两侧,黑色小点,光感受器。
眼点(色素点):神经管前端,单个色素点,较脑眼大,无视觉作用,有人认为为退化的平衡器官,有人认为遮挡阳光使脑眼免受阳光直射。
其它感受器:皮肤中,以口笠、触须和缘膜触手等处。
(八)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
生殖腺:26对左右,附生于围鳃腔两侧的内壁上,性成熟时,精巢为白色,卵巢为淡黄色,成熟精、卵突破生殖腺壁,入围鳃腔,随水流经腹孔排出,在海水中受精发育。
(五)循环系统
属于闭管式循环。无心脏,但具能搏动的腹大动脉,因而被称为狭心动物。腹大动脉位于咽的腹面。
(六)排泄器官
包含一组肾管,约有90~100对,位于咽壁背方的两侧,每一肾管是一短而弯曲的小管,一端以肾孔开口于围鳃腔,另一端连一些有管的细胞。有管的细胞紧贴特殊的血管,其盲端膨大,细胞具细的内管道,其中有一长的鞭毛。?
脊索:脊索细胞:特殊,又成层的扁盘状肌细胞组成。
脊索鞘:不但包围脊索细胞,且上包脊索上方的神经管,和肌隔也相联结。
鳃隔、鳍、口笠、触须中都有角质物支持。
(四)消化和呼吸器官
消化系统:消化管:口、咽、肠、肛门
消化腺:肝盲囊
摄食方法:被动、滤食。
口笠、触须。
咽部长,占整个消化管的1/2
咽部有内柱、背板等结构。
6~7月产卵,卵小而含卵黄少,均黄卵。卵裂为全分裂。受精卵经桑椹期、囊胚期、原肠胚、神经胚、幼体。
内陷法形成原肠腔,原肠腔后期胚体延长,产生中枢神经,胚层进一步分化及各器官系统的形成。Fra Baidu bibliotek精卵经20多小时孵化成为幼体。变态:幼体期3个月。图:文昌鱼的胚胎发育。图:文昌鱼幼体横切面示围鳃腔的形成。P345~346。
三、身体明显分节。
四、无分化明显的头、脑和感官,仍属于无头类。
第二节 代表动物----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一、外形和生活习性
习性:产于我国厦门、青岛等地。多栖息在浅海粗松的沙滩里,不适于在泥质或泥沙混合质里生活。平时很少游泳,大部分时间将身体埋在浅海沙里,只露出身体的前端,借水流将事物带入口中,主要食物为硅藻,夜间比较活跃,当钻出沙面后,借身体的左右摆动而游泳,泳速60cm/s,连续游50s,然后突然停下。盐度2%~3%,pH8.07~8.18。资源:P338
形态:文昌鱼一般体长5cm左右,产于北美圣地亚哥湾的加州文昌鱼可长达10cm,是已知的体形最大者。为一种半透明鱼形动物,无明显的头部。身体左右侧扁,两端尖细,故又称为“双尖鱼”、“海矛”,无偶鳍,只有奇鳍(背鳍、尾鳍、臀前鳍,三部连续),在身体前部的腹面两侧各有一条由皮肤下垂形成的纵褶,称为腹褶。在臀前鳍的前面,身体的腹部比较扁平,而背部较狭窄,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横切面将略呈三角形。
褐色漏斗(brown funnel):咽部后端背部的左右各有一个盲囊,称为褐色漏斗,有人认为有排泄功能,有人推测可能是一种感受器。
(七)神经和感官
神经系统:神经中枢:背神经管。前端内腔略微膨大,称为脑泡,神经管的背面尚未完全愈合,
留一裂缝,称为背裂。
周围神经:两对脑神经,由脑泡发出。脊神经,自神经管两侧发出,成对。背根一对,腹根一对,每一肌节相应部位发出。
二、内部结构
(一)皮肤:
表皮,单层柱状上皮;真皮,结缔组织呈冻胶状。整个皮肤无色素,因而为半透明,可以透见下方的肌肉。
(二)肌肉:
分节现象明显。肌肉呈“〈”形,尖端向前,前后相继排列,为一种原始的排列,无任何分化。每两肌节之间,有?构成的肌隔,借肌隔将肌节分开,并使每个肌节的肌纤维前后端都附着于肌隔。
第三节 分类及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一、分类
仅头索纲一个类群,纲内仅包括一个科,即鳃口科,约30种。两个属,文昌鱼属和偏文昌鱼属,偏文昌鱼属只在身体的右侧具生殖腺。
二、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文昌鱼的形态结构和胚胎发育为动物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类似脊椎动物:脊索,神经管、咽?、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过程。类似无脊椎动物:肾管、生殖腺。所以文昌鱼为动物发展史上的一个联系环节。据文昌鱼的胚胎发育推测,(A.H.谢维尔曹夫),头索动物的祖先(原始无头类):身体非左右对称,为围鳃腔。原始无头类自由生活进化为原始有头类,进而进化为脊椎动物,潜沙生活的进化为头索动物。
身体两侧的肌节并不是对称的,而是交错排列,即一侧的一个肌节位于对侧的两个肌节之间。这样的排列,文昌鱼可在水平方向作弯曲运动。
文昌鱼肌节数目引种而异,可做为分类依据。本种有63266个肌节。另有围鳃腔腹面的横肌,口缘膜上的括约肌等。
(三)骨骼:
尚无骨质的骨骼。
脊索为中轴骨是支持身体的主要结构。
脊索纵贯全身,直达前端,与其前端掘沙相适应。
身体上的开口:
口:身体的前端、腹面有一漏斗形的结构,称为口笠。口笠的边缘有触须环绕着,触须向口笠内弯曲成筛状器官,可防止粗物如大沙粒进入体内,口笠内的空腔称前庭,前庭的深处引向口孔。口周围有一环形膜为缘膜,其边缘有触手向前伸出指状突起,称为轮器,可搅水。
肛门:开口于尾鳍腹面的左侧,离身体末端不远。
腹孔:腹褶和臀前鳍的交界处,围鳃腔以次开口通向体外,也称为围鳃腔孔。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授课。
2、讲授、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为低等脊索动物,种类很多,约30种。
本亚门的主要特征:
一、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个特征,即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终生存在。
二、脊索纵贯身体全长,并且超过了神经管,一直达到最前端,因此称之为头索动物(区别于尾索动物)。
第十五章 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掌握文昌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3. 理解头索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重点:
1. 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文昌鱼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征
难点:
文昌鱼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学时:
讲授2学时,实验1.5学时。
感官:不发达,与少动生活方式相联系。
脑眼:许多,位于神经管两侧,黑色小点,光感受器。
眼点(色素点):神经管前端,单个色素点,较脑眼大,无视觉作用,有人认为为退化的平衡器官,有人认为遮挡阳光使脑眼免受阳光直射。
其它感受器:皮肤中,以口笠、触须和缘膜触手等处。
(八)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
生殖腺:26对左右,附生于围鳃腔两侧的内壁上,性成熟时,精巢为白色,卵巢为淡黄色,成熟精、卵突破生殖腺壁,入围鳃腔,随水流经腹孔排出,在海水中受精发育。
(五)循环系统
属于闭管式循环。无心脏,但具能搏动的腹大动脉,因而被称为狭心动物。腹大动脉位于咽的腹面。
(六)排泄器官
包含一组肾管,约有90~100对,位于咽壁背方的两侧,每一肾管是一短而弯曲的小管,一端以肾孔开口于围鳃腔,另一端连一些有管的细胞。有管的细胞紧贴特殊的血管,其盲端膨大,细胞具细的内管道,其中有一长的鞭毛。?
脊索:脊索细胞:特殊,又成层的扁盘状肌细胞组成。
脊索鞘:不但包围脊索细胞,且上包脊索上方的神经管,和肌隔也相联结。
鳃隔、鳍、口笠、触须中都有角质物支持。
(四)消化和呼吸器官
消化系统:消化管:口、咽、肠、肛门
消化腺:肝盲囊
摄食方法:被动、滤食。
口笠、触须。
咽部长,占整个消化管的1/2
咽部有内柱、背板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