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总结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由消化器官口腔、咽、胃、肠和分泌消化液的肝、胆、胰组成。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经过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的消化是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共同完成的,是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机械过程。

食物经过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成食糜,增加与消化酶、肠粘膜的接触,以利分解和吸收。

食物的吸收是由胃、小肠、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各种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最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经肠粘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中,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吸收的全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

消化和吸收是一个连续的以消化系统为主,多个系统参与调节和控制的综合性生物过程。

(一)咀嚼人体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咀嚼和吞咽。

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咀嚼磨碎,舌头的充分搅拌,与唾液混合成滑润的食团,经食管送入胃内。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这就是馒头在口腔中反复咀嚼时,甜味的来源。

充分咀嚼对食物的消化十分重要。

该过程将食物切磨成小颗粒,为下一步食物消化做好准备,如小颗粒可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对肠粘膜有保护作用;食物颗粒与肠粘膜接触面积可大大增加,营养物质可以充分被吸收。

咀嚼动作和食物的香味可反射性刺激胃肠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做好准备。

老年人、牙齿脱落不全、口腔疾患、吞咽困难等均可以降低咀嚼效果而影响食物的消化。

唾液是口腔分泌的一种无色的液体,全天约分泌0.8~1.5L,主要成分有99%的水,其他成分是K+、HC0 -、Na+、Cl-,其中K+’浓度是血浆浓度的7倍,呕吐、大量流涎等可丢失大量水和K’,也影响食物的消化。

(二)吞咽食物经食管送入胃的过程称作吞咽。

咽部、食管的组织结构完整、弹性良好和蠕动功能正常是完成吞咽的必备条件。

食管内呈弱碱性,食团的输送靠食管节律的蠕动,阻止食团反流是靠食管下段距胃入口2~5cm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该处的基础压力是2.0~3.3kPa(15~25mmHg),压力比胃内压力高0.6~1.3kPa(5~10mmHg),可有效防止胃内强酸性的食物对食管粘膜的伤害。

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和治疗

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和治疗

(八)胰
十二指肠小乳头
副胰管 胰颈
胰管
胰尾
胰体
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头
胰的分部:
30
(九)腹膜和腹膜腔
脏腹膜 壁腹膜 腹膜腔
31
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
小网膜
网膜孔 大网膜
32
系膜
横结膜系膜
肠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
阑尾系膜
33
陷凹
男性----直肠膀胱陷凹
直肠膀胱陷凹
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34
女性----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
肝左叶
镰状韧带 肝圆韧带 胆囊
25
2.脏面
胆囊
肝圆韧带 肝右管 肝左管
肝固有动脉 肝门静脉
肝门 下腔静脉 静脉韧带
静脉韧带
26
脏面:
方 叶
右叶
尾 状 叶
左叶
27
3.肝的位置
肝大部 分位于右季 肋区和腹上 区,小部分 位于左季肋 区。
28
4.肝外胆道
肝右管 胆囊
肝左管
肝总管 胆总管
输胆管道
29
基础医学综合实训 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和治疗
1
一、消化系统正常大体结构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咽、 上 消 食管、胃、 消 化 化 管 小肠 十二指肠 道 空肠和回肠 下 大肠 盲肠、阑尾 消 结肠、 直肠 化 道 肛管 消 大消化腺 唾液腺 肝、胰 化 腺 小消化腺 胃腺、肠腺
口腔 咽 食管
消 化 系 统
肝小叶
门管区
44
人 肝
猪 肝
45
人肝肝小叶界限不清,猪肝肝小叶界限很 清楚,很典型
肝细胞索
肝血窦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系统,主要负责将吞入体内的食物分解为可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将不能被吸收的废物排出体外。

它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器官,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1.口腔: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主要功能是进行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食物。

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牙齿用于咀嚼食物,舌头用于将食物推入咽喉。

2.咽喉:是食物通过口腔进入食道的通道。

它还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交叉点,在吞咽时会关闭气管,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

3.食道:连接咽喉和胃的管道。

它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部。

食道的内壁有平滑肌,能够通过蠕动将食物向下推进。

4.胃:位于食道下端,是一个扩张的腔体。

胃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机械研磨食物,将其分解为较小的颗粒;第二是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和胃粘液,将食物进行酸性消化和部分蛋白质的分解。

5.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

小肠分为三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是最短的一段,是胃与空肠之间的连接处,主要功能是接受胆汁和胰液,进一步消化食物。

空肠是最长的一段,主要是吸收营养物质。

回肠则是将未吸收的物质转移到大肠。

6.大肠:是小肠之后的一段,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

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被消化吸收的废物聚集起来形成粪便。

7.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右上方。

肝脏有很多功能,其中包括合成胆汁,负责将脂肪和脂溶性物质分解成微小的颗粒,方便消化和吸收;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无毒的物质;合成和储存营养物质等。

8.胆囊:位于肝脏的下表面,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

当食物通过十二指肠时,胆囊会收缩释放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9.胰腺:位于胃后方,分泌胰液。

胰液中包含多种消化酶,它们能够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进一步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和吸收能力。

(3)食道:是物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可以蠕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如图):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 4 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 5 ~6 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壁也分为 4 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

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

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

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系统,主要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

要深入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我们需要对解剖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口腔部分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它由唇、齿、舌、颊等组成。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和研磨食物,舌头则用于推动食物向下咽喉。

二、食管部分食管是连接口腔与胃的管道,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部。

食管在解剖结构上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顺利送达。

三、胃部分胃是位于食管下端的一个袋状器官,它起着暂时存储和混合食物的作用。

胃内壁有许多褶皱和胃腺,能够分泌胃液,帮助食物消化。

消化后的食物会逐渐进入小肠。

四、小肠部分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它主要负责对食物进行吸收和消化。

小肠内壁有许多细小的绒毛,能够增加吸收表面积。

同时,小肠还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

五、大肠部分大肠是小肠后续的一部分,它主要负责吸收残留的水分,并帮助形成粪便。

大肠分为阑尾、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分,其中盲肠与阑尾是最末端的部分。

六、肝胆系统肝胆系统包括肝脏和胆囊,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它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解毒素、合成胆汁和储存营养物质等。

胆囊则主要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以便消化脂肪。

七、胰腺胰腺是消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腺体器官,它分泌胰液,包含多种酶,帮助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同时,胰腺还分泌胰岛素和葡萄糖升高素,对血糖进行调节。

总结起来,人体的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道、肝胆系统和胰腺等器官组成。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协作,确保食物的顺利消化和吸收。

深入了解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合理调节饮食习惯。

消化系统课程心得体会(2篇)

消化系统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我选修了消化系统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了深入的了解,还让我对医学这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下是我对消化系统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论知识的丰富性消化系统课程涵盖了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我对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及其诊断治疗有了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几个重点知识点的体会:1. 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等。

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分泌激素和排泄废物。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以便人体吸收利用。

3. 消化系统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包括炎症、肿瘤、结石、感染等。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技能的培养消化系统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以下是我对实践技能培养的体会:1.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技能对于医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 消化系统疾病的处理: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处理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有助于我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 沟通与协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患者、家属、其他医务人员等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课程学习,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与其他医务人员协作。

三、医学伦理的思考消化系统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医学伦理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医学伦理的思考:1. 尊重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

2. 保密原则:医生应遵守保密原则,保护患者的隐私。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责消化食物、吸收养分的重要器官系统。

它由消化道和消化辅助器官组成,整个系统相互协作,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对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详细总结。

一、消化系统的结构1. 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长度约25-30厘米。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传输至胃部。

2. 胃胃位于食道下部,是一个呈马蹄形的消化器官。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混合食物,并将其转化为半流体状态,形成食物的胃液。

3. 小肠小肠是一个长约6-7米的螺旋状器官,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4. 大肠大肠位于小肠后部,主要由盲肠、结肠和直肠组成。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固体废物,准备排出体外。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1. 摄食和咀嚼消化系统的第一个功能是通过口腔进行摄食和咀嚼。

食物通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较小的颗粒,方便后续的消化和吸收。

2. 分泌消化液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都会分泌不同的消化液。

口腔分泌唾液,胃分泌胃液,小肠分泌肠液等等。

这些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可以帮助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较小的分子。

3. 消化与吸收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食物在经过食道、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然后通过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使用。

4. 排泄消化系统的最后一个功能是排泄。

消化系统通过大肠,将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和废物形成固体粪便,并通过直肠和肛门排出体外。

三、消化系统的调节1. 神经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消化系统起到调节作用,促进或抑制消化液分泌和肠蠕动等功能。

2. 激素调节激素也参与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

例如,胃蠕动和胃酸分泌受胃动素的控制,胰岛素和葡萄糖素则参与血糖的调节。

3. 局部调节消化系统内部的细胞也能产生激素和介质物质,进行局部调节。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组学技术:研究消化 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 能,有助于深入了解消化 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消 化系统中的蛋白质表达和 功能,有助于发现新的治
疗靶点和药物。
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消化 系统中的代谢物和代谢过 程,有助于揭示消化系统 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
施。
肠道微生物组技术:研究 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 有助于了解肠道健康与消
消化系统的调节
消化酶的分泌:消化系统通过分泌不同的消化酶来分解食物,促进消化。
胃酸的作用:胃酸能够激活胃蛋白酶,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同时还能杀灭食物中的细菌 和病毒。
蠕动运动:消化道的肌肉通过有规律的蠕动运动,将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食物 的消化和吸收。
激素调节:消化系统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能够调 节消化酶的分泌和消化道肌肉的运动。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消化系统的结构 02 消化系统的功能 03 消化系统的疾病 04 消化系统的保健
05 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消化系统的结构
第一章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食物的起始,咀嚼 和初步消化
适合的运动方式: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等问题。
运动的注意事项:避免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消化。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 劳。 运动的频率和时间: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的运动,可以有效保健消化系 统。
药物保健
消化酶类药物:补充消化酶,促进食物消化 益生菌类药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 抗炎药:减轻肠道炎症,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肝固有动脉——肝的营养血管,血量占 1/4
肝静脉——出肝的血管。
门V → 小叶间V → 肝血窦 → 中央V → 小叶下V → 肝V →下腔V →肝A →小叶间A
·
18
输胆管道
分为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肝内胆道:胆小管、小叶间胆管等。 肝外胆道:左和右肝管、肝总管、胆囊与胆总管。左 右肝管由小 叶间胆管逐渐汇合而成,出肝门后两管汇合成肝总管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肝上面隆起贴于膈又称隔面,其 表面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
肝门右前方有胆囊窝,容纳胆囊。梨形囊状器官,末端变细成胆囊 管,与肝总管合成胆总管。
·
16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并富有弹性纤维, 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 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 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 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
20
肝细胞 →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 → 肝总管 → 胆囊管→ 胆囊→ 胆囊管→ 胆 总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胰壶腹
·
21
胰是人体中重要的腺体,位于胄的后方,相当 于第1、2腰椎高度,横位于腹后壁,呈长棱状 状,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头被十二指肠所 包绕,尾与脾接触。
胰有分泌胰液的腺泡,其导管汇入一条横贯胰 腺全长的胰管。胰管经胰头穿出,与胆总管汇 合,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
11
全长1.5m。分盲肠、 阑尾、结肠、直肠 和肛管5部分。
回肠以回盲口开口 于回肠。回盲口表 面覆以回盲瓣。
结肠呈方框状包围 于空、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横结 肠、降结肠和乙状 结肠。
·

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副交感神经
暮庙鞘缩懊鸵按饿钟犬贿梧醒汹缆占淡建品寒蛾铰能储干狠翘旭撵皑颧棉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双重N支配:(除口腔、食道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外)
交感神经支配
1)起源:T1-L2,3 2)支配:内在神经元、胃肠平滑肌、消化腺、血管平滑肌 3)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4)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道运动,抑制腺体分泌。
Ca2+内流 K+外流
洱床垄宙溺膝苇奖琶歌怎媒燥铣拖抑唆益诅赢墒何拱峭娶杯砒阑捻很搁埃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Innervation of alimentary tract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一、消化管 (一)消化管各段的解剖 1、口腔
刨僵蒋寓禹胶疡秦斯直毋厅礁垣鞠瓦哟鹊物酸棺鬃苇激帖朽了癸衣桐鬼汕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藤念误掇扛抛肄万幕丝瘤茫融哦筒每汕柿玫遣糯冰生绎衅亩蚌侩次腐进源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侧扣郝疡苹粘太傅蒸壳帅谷族脚池律兆浓袜狭蝶疮膜磋笛盗婪烃咙上八吸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脏约有5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板(肝细胞索)。肝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眼间有窦状隙和血窦。肝细胞间的管状间隙成毛细胆管。肝小叶是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血窦和相当于毛细淋巴管的窦周隙(狄氏间隙)所组成。
奥狱谆寇剥纤狮侧财们寻侯眠静地韧桥蚁和践嗜浚斤半琐搅扩溜厂每猿萌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废物的排出
废物经过肛门排出
废物通过大肠排出
废物排出过程受到神经和 激素的调节
废物排出的方式有排便和 排尿两种
05
消化系统的疾病和防治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黏膜炎 症,表现为胃痛、 胃酸、胃胀等症 状
消化性溃疡:胃 或十二指肠溃疡, 表现为周期性、 节律性上腹痛
胃癌:起源于胃 黏膜上皮的恶性 肿瘤,表现为上 腹部疼痛、消化 不良等症状
添加 标题
传输过程:在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之间通过消化 液和肌肉的协同作用进行传输
添加 标题
消化系统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 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等,供身体细胞利用
食物的消化过程
口腔:咀嚼食物,唾液分泌酶开始消化食物 食道:将食物运输到胃部 胃:胃酸和酶进一步消化食物,形成食糜 小肠:吸收食糜中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功能紊乱, 表现为腹痛、腹 泻、便秘等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进行体检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盲目使用药物或偏方
预防接种: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系统的工作流程:食物经过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的消化和吸收,最终形成粪便排 出体外。
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 物等。
吸收的方式:小肠绒毛通过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饮作用等方式吸收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和 淋巴循环。
吸收的物质:主要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为身体提 供能量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血糖素分泌增加以升高血糖。
07
总结与展望
消化系统的重要性
营养吸收
消化系统通过分解食物,将其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 糖和脂肪酸等,以便身体吸收和利用。
免疫防御
消化系统中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维护身体 健康。
内环境稳定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探讨饮食对消化系统健康的影响,制 定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预防消化系 统疾病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吸收水分
大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 收水分,使食物残渣逐渐 变得干燥,形成粪便。
形成和排出粪便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 推向直肠,同时分泌黏液 ,有助于粪便的润滑和排 出。
吸收部分电解质
大肠还能吸收部分电解质 ,如钠、钾等,以维持体 内电解质平衡。
肠道菌群及其作用
促进营养吸收
肠道菌群有助于分解食物 中难以消化的物质,促进 营养物质的吸收。
臼齿(磨牙):磨碎 食物。
犬齿(尖牙):撕裂 食物。
唾液分泌与消化作用
唾液成分
水、有机物(粘蛋白、球蛋白、 氨基酸等)和无机物(钠、钾、 钙等)。
唾液作用
湿润和溶解食物,便于吞咽;清 洁和保护口腔;唾液中的淀粉酶 可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食管结构与功能
食管结构
起于咽部,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进入 腹腔,与胃相连。食管壁由内向外分 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生理意义
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 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 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 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 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营养师)

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营养师)

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

其中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口腔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它们均借排出管道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腔内,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1、消化管(1)消化管的大体构造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

其前壁为唇,两侧壁为颊,下壁(底)软组织和舌,上壁(顶)为腭(前2/3为硬腭,后1/3为软腭),软腭后缘正中有乳头状突出称腭垂,其两侧各有两条弓形黏膜皱襞,前者称为腭舌弓,后者称为腭咽弓,前后两皱襞间的凹陷内有卵圆形的腭扁桃体。

软腭后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为口腔和咽分界线。

口腔内有上、下颌牙,是人体最硬的器官,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

在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一组称为乳牙,一般在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3岁初出全,共20颗;6岁开始先后自然脱落,并逐渐长出第二组牙(恒牙)替换全部乳牙,恒牙共32颗。

牙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对语言、发音亦有辅助的作用。

舌位于口腔底,具有协助咀嚼、吞咽、辅助发音和感受味觉的功能。

在舌背面及侧缘有不同形状的黏膜突起称舌乳头。

有些舌乳头上的黏膜上皮中含有味蕾,是味觉感受器,有感受各种味觉的功能。

口腔腺又称唾液腺,分泌唾液,有湿润口腔黏膜、清洁口腔、混合食物形成食团和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

咽是一个垂直的肌性管道,略呈漏斗形,前后略扁,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

其上方的顶接颅底,下方与食管相连,自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上部的侧壁上,左右各有一个咽鼓管口,咽通过咽鼓管和中耳鼓室相通。

食管是一前后扁窄的肌性长管,是消化管最狭窄的部分。

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续咽,向下穿过膈肌进入腹腔,与胃的贲门连接,全长约25 cm。

食管后贴脊柱,前与气管、支气管、心脏等器官相邻。

食管全长有三处狭窄,分别距切牙15 cm、25 cm 和40 cm。

消化系统归纳总结

消化系统归纳总结

消化系统归纳总结人类的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致的系统,负责将我们摄入的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和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本文将对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附属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是一个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组成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进行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附属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它们分泌消化液以帮助消化和吸收。

首先,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始点。

在口腔中,食物经过咀嚼和混合,同时被唾液中的酶开始化学消化。

唾液中的酶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为后续消化过程做准备。

接下来,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

胃是一个具有强大肌肉收缩能力的器官,能够将食物进行机械消化,并分泌胃液以进行化学消化。

胃液中的酸性环境和胃酶能够分解蛋白质。

在胃中,食物被混合和分解成为称为胃糜的半液体物质。

然后,胃糜通过幽门进入小肠。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它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小肠中,食物经过进一步的化学消化和吸收。

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酶,如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此外,小肠还分泌肠液,其中含有肠酶来帮助消化。

在小肠的内壁上有许多绒毛,它们增加了吸收面积,使得营养物质能够更好地被吸收到血液中。

最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

大肠主要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形成排泄物。

此外,大肠还维持着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还能够保护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消化系统中的胃酸和肠道细菌能够杀灭病原体,预防疾病。

此外,消化系统还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充当了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消化系统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例如,胃溃疡和胃炎是胃黏膜受损引起的疾病,常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有关。

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会导致肠道炎症和吸收障碍。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讲解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讲解
腺组织分为腺泡和导管 1.腺泡 是腺体的分泌部,呈泡状或管泡状,由单层立方上皮
细胞构成,按腺细胞的形态和分泌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型。 ①浆液性腺泡 由浆液性腺细胞构成,该细胞多呈锥体形,其内 粗面内质网丰富,顶部含许多酶原颗粒,分泌物为稀薄而清的 液体,富有酶物质(淀粉酶)和少量粘液。 ②粘液性腺泡 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胞质顶部充满粘原颗粒,。 核常被挤到基部压成半月状或扁平形,当分泌物排出时,核又 复圆或椭圆形。其分泌物为粘稠液体,主要为蛋白多糖。 ③混合性腺泡 由浆液性腺细胞和粘液性腺细胞两种细胞构成, 其分泌物兼有粘液和浆液。
三、食管(自学)
上与咽相续,下经膈的食管裂孔与胃的贲门相接。
食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组成。特点是: 粘膜较厚,并形成7~9条纵行皱襞;肌层上端为骨 骼肌,下端为平滑肌,中端混合。
四、胃
(一)胃的形态位置 胃大部位于左季肋部,小部在 腹上区;胃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二)胃的结构 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 膜组成,其特点是:
1肌层较厚,有内斜、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 2胃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窝
3 胃粘膜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和三种腺体。单层 柱状上皮细胞质充满粘原颗粒,排出后成粘液。 上皮下陷入固有膜形成胃腺:
(1)贲门腺 (2)幽门腺 (3)胃底腺:由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
未分化细胞和亲银细胞构成。
贲门 粘膜 幽门 粘膜
2.导管 是分泌物排出时所经过的管道,称排泄部。为上皮性管 道,可分为闰管、分泌管和排泄管。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理功能
➢ 摄取食物 ➢ 吸收各种营养 ➢ 排出食物残渣
消化管
从口腔 至肛门 的连接 续性管道 消化系统 消化腺
有唾液腺、 肝和胰以 及小消化 腺(消化 管壁上)等

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一、消化系统概述人类的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由多个主要器官组成。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将我们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出废物。

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等。

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口腔:食物初步消化与咀嚼口腔是消化系统最开始参与消化过程的部分。

在这里,我们进行咀嚼并将食物破碎成更细小的颗粒,同时唾液腺分泌唾液来湿润食物以便轻松吞咽。

唾液中含有酶类,如淀粉酶,可以开始分解淀粉为简单糖类。

三、食管:运输食物至胃部当食物被咀嚼并形成一团称为食团后,它将通过喉部进入食管。

食管是一个长而柔软的管道,连接口腔和胃部。

通过起伏的运动(称为蠕动运动),食管将食物向下推送,使其顺利进入胃部。

四、胃:储存、混合和分解食物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鼓袋状器官,主要用于储存、混合和分解食物。

胃壁含有多层肌肉,可以进行强烈的搅拌运动来将食物与胃液混合。

同时,胃也分泌胃酸和消化酶。

胃酸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来激活消化酶,例如蛋白酶,开始将蛋白质分解成更小的肽段。

五、小肠:主要吸收营养物质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由空腔较细小而起伏不平的十二指肠、空腔较粗大而辊道明显的空肠和多个回盲瓣组成。

在小肠内壁上存在着大量微绒毛和绒毛间隙。

这些微绒毛具有增加表面积的作用,并帮助吸收营养物质。

在小肠中,消化酶进一步分解食物,使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和其他简单糖类,脂肪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

此外,胰液和胆汁也在小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对食物进行更全面的消化。

胆汁则帮助吸收脂肪。

六、大肠:吸收水分与维持电解质平衡当已消化的食物通过小肠进入大肠时,其中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已被吸收。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它还参与电解质(如钾和钠)的再吸收和平衡。

人的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总结

人的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总结

人的消化系统完成汇报仅供参考消化系统包含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管又可分为功能和形态不同的许多局部,包含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消化腺分为大、小两类: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各段的管壁内,如唇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以外,如大唾液腺、胰和肝等。

它们以导管通连并开口于消化。

管腔内,其分泌物都进入消化管中,完成化学性消化。

大小两种消化腺的上皮细胞都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消化管壁的上皮开展分化而形成的。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人的消化系统完成汇报消化管壁除口腔以外均可分为四层。

由管腔内面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1.粘膜是消化管进行消化和汲取的重要局部。

其外表经常保持粘滑湿润,便于食物的输送、消化和汲取。

粘膜又可分为三层。

1〕上皮面临管腔,是消化管壁的最内层,由于消化管各段功能不同,上皮类型也不相同。

口腔、食管和肛门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耐摩擦,具有爱护作用;胃、小肠和大肠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利于消化和汲取。

有的上皮下陷形成消化管壁内的小消化腺,分泌粘液和各种消化酶。

2〕固有膜由结缔织组构成,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胃、肠的固有膜则含有类似网状结缔组织的成分,并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

淋巴组织弥散分布人的消化系统完成汇报或集合成淋巴小结,尤以咽部、回肠、阑尾等部位较多。

淋巴组织是身体对抗外来病菌、异物的第—道防线,其中淋巴细胞常穿入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免疫作用。

固有膜有弹性,除有联系上皮深层组织的作用外,对管壁在收缩运动时的牵引力的改变具有缓冲作用。

3〕粘膜肌层为一薄层的平滑肌,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

此层收缩时,可改变粘膜的形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汲取,腺体的分泌和血液的运行。

2.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拟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氏神经丛。

食管与十二指肠局部,分别有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此层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腔或髓腔:牙内部的空腔(牙根管与牙冠腔)
牙根管:牙根的内部
根尖孔:牙根管末端的小孔
牙髓:位于牙腔内,由牙的 神经、血管与结缔组 织共同组成,当牙髓 发炎时常引起剧烈疼 痛。
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萌生
乳牙:第一次萌出的牙,一般出生后6个月 开始长出,约3岁出齐,6~7岁开始脱落。
恒牙:第二次萌出的牙,6 ~7岁开始长出 第一磨牙,13 ~14岁出齐并替换恒牙。
只有第三磨牙一般在17 ~25岁或更晚长出, 称智牙,也有终生不萌出智牙者。
(5) 舌
由横纹肌构成的肌性器官,表面被覆黏膜。
功能: 协助咀嚼 搅拌食物 吞咽食物 感受味觉 辅助发音
2.咽
咽为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 性管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 功用通道,分为鼻咽、口咽和 喉咽三部
鼻咽
两侧壁有咽鼓管咽口,鼻 咽腔经此口借咽鼓管通中耳鼓 室。咽部感染时,细菌可经咽 鼓管波及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一)消化道的解剖学构造 (二)消化道的组织学构造
二、消化腺
(一)肝 (二)胰
三、腹膜
一、消化道
(一)消化道的解剖学构造
1.口腔 2.咽 3.食管 4.胃 5.小肠 6.大肠
(二)消化道的组织学构造
1.黏膜层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层
1. 口腔
口唇 颊 腭 牙 舌
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以骨性 口腔为基础,表面覆以粘膜上皮和固 有层,无粘膜肌层。
固有层:小肠,形成众多绒毛,扩大了表面积,消化、吸收。
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多为内环外纵,其收缩可促进固有
层内的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行,利于物质吸收
粘膜为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粘膜下层:疏松CT,此层有小血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
肌 层:两端为骨骼肌,其余为平滑肌,多为内环形、外纵 行两层,其间有肌间神经丛,支配平滑肌的活动。
胃是消化道膨大成囊状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胃有 2口 2缘 4部
幽门部和 胃小弯是溃疡 的好发部位
胃的4部
5.小肠
小肠上起幽门,下接盲肠,是消化道最长 的部分,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
小肠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并具有某些内分泌功能。
(1) 十二指肠
依形态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上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胆汁 和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1)盲肠
位于右髂窝内
回盲瓣
防止内容物逆流回小肠 控制小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 速度,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 吸收。
(2)阑尾
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 远端游离。
(3)结肠
位于盲肠与直肠之间,呈 “M”形包围于空、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和乙状结肠。
(4)直肠
下段管径明显扩张,黏膜形成横皱襞,有承托粪便的作用。
粘膜下层有开口于粘膜 表面的肠腺,分泌肠液。胰 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酶,可 分解蛋白质、糖和脂肪。
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和吸收。
6.大肠
大肠是消化道的末段,分为 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盲肠和结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
结肠带 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而成, 有3条,汇集于阑尾根部。 结肠袋 两袋之间为横沟,结肠内面, 相当于横沟处,环形肌增厚,形 成结肠半月襞。 肠脂垂
(2)颊:颊肌为表情肌、 (3)腭:腭构成口腔的顶壁,包括硬腭(前2/3)
和软腭(后1/3)两部分。软腭后缘中 央有一乳头样突起叫腭垂。
(4)牙
牙嵌于上、下颌骨 的牙槽内,是人体最坚 硬的器官,弓状排列成 上、下牙弓。
主要功能: 咀嚼食物 辅助发音
牙的构造
牙冠 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 牙根 上下颌骨牙槽内的部分 牙颈 牙根和牙冠交界狭细部分
(2)空肠和回肠
长度 位置 环状襞
淋巴滤泡
管径 管壁 颜色 肠系膜 动脉弓
空肠
占空回肠近侧2/5 腹腔的左上部 密且高
只有孤立淋巴滤泡
粗 厚 较红 薄、脂肪少 级数少
回肠
占远侧3/5 腹腔的右下部
疏而低
有孤立淋巴滤 泡、集合淋巴
滤泡两种 细 薄
较浅 厚、脂肪多
级数多
小肠粘膜的环状皱襞和 绒毛,大大扩大了粘膜的表 面积。小肠有扩大吸收面积 的三级突起结构(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和微绒毛),有利 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是一条自口腔延至肛门的肌性管道
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消化道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阑尾、

结肠、直肠、肛管
成 大消化腺构成器官:大唾液腺、胰、肝
消化腺

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唇腺、胃腺、肠腺
•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 • 大消化腺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一、消化道
整个口腔被上、下牙弓(包括牙 槽突、牙龈和牙列)分隔为前后两部, 前部为口腔前庭,后部位固有口腔。 上、下牙列咬合时,两部可通过两侧 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在牙关紧 闭时可经此间隙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
口腔内有牙和舌,三对唾液腺开 口于口腔黏膜表面。
(1)口唇:上唇外面正中的纵行浅沟称为人中,
急救时常在此处针刺。
3.食管
食管是一个前后略扁的肌性管 道,位于脊柱前方,上与咽相续, 下续于胃的喷门。依其行程可分为 颈部、胸部和腹部3段
食管的狭窄部 第一狭窄:食管起始处 第二狭窄:左主支气管跨越食
管前方处 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
裂孔处
三个狭窄处是食管内异物容易 滞留及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4.胃(stomach)
外 膜:浆膜和纤维膜两种类型。
皱襞: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的突起。
二、消化腺
唾液的作用:唾液主要由下颌下腺分泌 唾液中的水和粘液起润滑口腔作用,唾液淀粉酶可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唾液中有溶菌酶和干扰素,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入,唾液腺间质内 的浆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随唾液排入口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5)肛管
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
肛管内的黏膜皱襞cap 丰富,是栓剂药物吸收的结 构基础。
肛门括约肌: 控制排便
(二)消化道的组织学结构
除口腔与咽外,消化道管壁 由内向外一般结构依次为
黏膜 黏膜下层 肌层 外膜
粘膜
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口腔、咽、食管及肛门,保护。 单层柱状上皮:胃,消化、吸收。
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对摄入的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机体 的新城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概述 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 第四节 胃内消化 第五节 小肠内消化 第六节 大肠的功能 第七节 吸收
第一节 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