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春中医养生篇PPT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芥菜
鸭血
春风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风,是天地之气,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最常见,它是春
天的主气。自然界万物的萌生都离不开春风的吹拂。我国古代诗 人自然也少不了对春风的描画。如唐代白居易的“春风先发苑中 梅,樱杏桃梨次第开”,唐代杜甫的“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 除”,宋代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清代 袁枚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等。
春风
《黄帝内经》中讲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就是说当 风邪侵袭人体时,人身体的上部最先受到损害。这是因为风是 阳邪,它有生发、向上的特性,当风邪侵入体内后,最先受到 损害的是人的头部等部位,引起头痛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等 症状。尤其是出汗后,又吹冷风,风邪更会趁机而入,感冒自 然不可避免。同时,因为风邪“善行而数变”,既能在经脉和 肌肉之间肆意游走,又能上窜抵达头顶,来去迅速,变化多端, 会出现游走性关节炎疼痛、皮肤风疹等病征。而且“春伤于风, 夏必飧泄”,所以,春风并非只送暖,千万不要太“春风得 意”!
黄芪
另外,梳头也能将风邪“拒之门外”。《圣济总录?神仙导引》 中这样记载:“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延寿经》也认为:“发多梳能明目祛风。”那为什么梳头能 祛风呢?这还得从人脑后面的三个穴位说起。这三个穴位中有 两个是风池穴,另一个是风府穴。风府穴位于脑后发际正中直 上1寸处,它是脑部最薄弱的受邪之地。风邪经常从这个地方 进入人体。由于风府穴位于总督一身阳气的督脉上,所以风邪 从此地方进入首先受到损害的是体内的阳气,轻则使人出现头 痛、恶寒、脖子僵硬的症状,重则引发中风偏瘫。在风府穴外 侧两寸许,各有一处凹陷,像两个蓄水的池子,这两个穴位就 是风池穴。风池穴也是风邪的入口,它位于足少阳胆经上,所 以风邪从风池进入,往往会令人口苦、目眩。由于这三个穴位 都在脑后,而且是风邪侵入人体的重要门户,所以,民间有着 “神仙也怕脑后风”的说法。
关于这句话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话说上古时期, 有一位神仙经常头痛,特别难受。后来他实在受不了了, 就去找彭祖。据说彭祖的一生经历了夏朝至殷末,活了 800多岁,是传说中的养生家。彭祖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 回事,后来他终于发现,是那个人睡觉的地方有个洞, 正对着他的脑后,而风正从那个洞口往屋里灌。于是, 彭祖让他拿东西把那个洞口堵住。不久以后,那位神仙 的头痛病就不再犯了,而“神仙也怕脑后风”也流传于 世。作为神仙都怕的“软肋”,风府穴和风池穴实在是 两大重要穴位,中医上又有着“风府、风池寻得到,伤 寒百病一时消”的说法。而经常地梳头,自然能刺激这 几大穴位,通畅气血,让风邪绕道而行。
PPT模板下载http://www.2ppt.cn/ppt/ PPT背景下载http://www.2ppt.cn/pic/ PPT课件下载http://www.2ppt.cn/kejian/ PPT图表下载http://www.2ppt.cn/ppttb/ 幻灯片下载http://www.2ppt.cn
打春和咬春的习俗。据文献记载,在周朝,立春这一 天,周天子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东方的八里之郊去迎接 春神——祭芒神。后来演变成了官员之间的互拜。而 打春,则是鞭打春牛,意为鼓励农耕。咬春主要是嚼 萝卜、吃春饼。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 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 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 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 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黄豆芽
韭菜
大葱
香椿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芽菜都适合生食凉拌, 凉拌豆类芽菜应先煮熟后再凉拌,而香椿芽最好先用 沸水焯烫5分钟左右再凉拌,而且香椿为发物,过多 地食用容易诱使痼疾复发,所以慢性疾病患者应该尽 量少食或不食。
除芽菜外,也可多吃些韭菜。说起韭菜,早在西 周时代就被当作蔬菜食用了。《诗经?尔雅》中将它 等同于稻米、羔羊,韭菜不仅叶嫩可食,韭菜苔也是 风味独特,韭菜花更是脆嫩可口的上等菜,被称为是 “菜中珍品”。六朝时代,文惠太子问周颐怡“什么 菜最好吃”,周颐怡的回答是“春初早韭”。而清乾 隆皇帝则在春季时节,总会吩咐御厨把韭菜包肉饺作 为御膳食用,可见其对于韭菜的钟爱。
俗话说:“打春冻人不冻水”,立春后天气 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力 减弱,应要注意保暖。《黄帝内经》曰:“春夏 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 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 得以宣达。
韭菜 大蒜
百度文库
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 初春时节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冬日的寒气并
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此时的人体犹如刚刚 发芽的幼苗,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外走了,毛孔也 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如果穿得少了,一 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 不到发散,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人体则表现 出咽喉干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等上火 症状。所以立春后,我们应该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 帮助体内的阳气进行发散,防止内热的产生。 什么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发散体内的阳气呢?适当地吃 一些能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等生发性的食物,有利 于肝气的疏泄。除此之外,春季最常见的生发性食物 莫过于芽菜和韭菜了。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自然界会使人致病的外邪 要及时躲避。而在风邪频繁侵袭人体的春季,我们怎样才能躲 避风邪的袭击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 防风食物——天麻。
天 麻
天 麻
天麻是一种古老的保健食物。著名诗人白居易《斋居》诗中便有 “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的诗句,其中“赤箭”在古代便指天 麻,可见早在唐代人们已把黄芪、天麻当食物熬粥煲汤了。唐代大 书法家柳公权有《求赤箭贴》,也是把天麻当食物,作扶老之用。 而天麻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防风了。
不放醋是因为酸味的东西有抑制收敛作用,不利于
阳气的宣泄生发,因此不仅仅是醋,所有带有酸味的东 西,比如果汁等都应该少喝。
而不放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滋补了一个冬天
的肉,到了春天还接着吃就过了。二是很多动物都是在 春天产仔、哺育,为顺应天地之生气,不应杀生。
因此春天芽菜的正确吃法,以凉拌、煮汤最佳,这些吃 法最能体现它幼嫩、爽口的特点。绿豆芽和黄豆芽性寒 凉,在做芽菜的时候,可适量放一些辛辣、芳香、发散 的调料,如姜丝以中和其寒性。而绿豆芽寒性更重,易 伤胃气,所以,脾胃虚寒和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不要多 吃。
大葱
香椿芽
开心芽
姜芽
绿豆芽
芽菜在古代被称为“种生”,常见的有豆芽、香椿芽、姜 芽等。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乏对芽菜的赞美。唐朝苏颂写 道:“椿木,皮细肌实,嫩叶甘香可茹。”赞美香椿的甘 甜可口。苏东坡的诗句“春社姜芽肥胜肉”,说的是春天 的姜芽肥硕鲜嫩,可与肉媲美。
立春吃芽菜有什么功效呢?《黄帝内经》中讲,春三
明代李时珍曾说过:“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眼黑头眩, 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之所以能防风,在中医看来,是 因为它与风的接触面不大。植株又较坚硬,即使遇上大风,摇摆也 不明显,所以又叫“定风草”。因此非常适合在风邪横行的春季食 用。
鱼头
关于天麻的健康食法中,当属天麻炖鱼头功效极佳。
传统的中医食疗理论有“以脏补脏”之说,即常吃动物脏器可补人 体某脏器。从这个观点来看,鱼头自然是补脑的,对风邪所引起的 头痛发热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称鱼脑髓为“补脑汤”。 最近荷兰的研究也发现,年龄在60~69岁之间,每周至少吃一次鱼 的人与那些不吃鱼的人相比,在往后15年内中风的机会要少一半。 鱼头
背景音乐:春天
立春助阳生发 (公历2月3~5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 【忌】吹风,刺激性食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字具
有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春季, 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时间变长了,天气也开始暖 和了。
立春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有迎春、
关于韭菜的科学吃法有多种,也可用韭菜煮猪血。 猪血是养血的,两者配合食用,补血效果更佳。韭菜 炒鸡蛋也是补肝肾、益气血的补阳美食。而韭菜与猪 肝共炒,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健忘、失眠的患者应 该多吃。
鸡蛋
鸡肝 芥菜
鸭血
菠 菜
不过,韭菜虽好,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食用。易上 火的人不宜多食或常吃,有腹泻和消化不良的人同样不宜 食用。特别需注意的是,韭菜属于发物,体内阴虚有热和 患有眼病、疮疡的人会加重病情,最好不要吃。
尽管风是春绿的信使,但《黄帝内经》中说:“风者,百病
之长也。”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中医认为: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春天阳气生发,皮肤的毛孔逐渐张 开,肌肤腠理变得疏松,人体内的正气抵御外部袭击的能力变弱, 风邪容易“钻空子”。而且风邪极少单独存在,它总是与其他邪 气并道而行。与寒同行称为“风寒”,与热同行称为“风热”, 与湿同行称为“风湿”,如常见的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立春 时节,寒气逼人,故多以风寒存在。所以,民间又有着“春风如 刀刮,死牛又瘦马”的说法。
当然,除了韭菜,我们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 红枣等温性食物。在五色饮食中,青色主肝,多吃一些菠 菜、芹菜等绿色蔬菜,能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由于酸味 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所以酸性食物应该 少吃。春季,我们也不能吃油腻和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不过,韭菜虽好,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食用。易上 火的人不宜多食或常吃,有腹泻和消化不良的人同样不宜 食用。特别需注意的是,韭菜属于发物,体内阴虚有热和 患有眼病、疮疡的人会加重病情,最好不要吃。
当然,梳头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先将头发散开, 用梳子先梳理散乱的发端,然后用梳子慢慢地旋转 着梳拢。开始梳头时,先从前额的发际向后梳,要 用全头梳,就是从发际梳到颈后的发根处。之后, 俯身从后颈发根梳到发梢末端。再从左、右耳的上 部分别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梳理。对于头发稀疏 的老人,则可以用手指代替梳子来“梳头”,从前 发际慢慢梳到后发际,边梳边按摩头皮。在梳头的 时候,身体可以稍稍往前屈或向后仰,以促进血液 循环。同时,用力要均匀,且不要过猛,速度也应 均匀缓慢。在梳头时,每个部位的梳头动作可重复 5~6次,整个头发平均每天梳理100次左右最为适 宜。
大枣
芹菜
大枣 鸡肝
菠 菜
当然,除了韭菜,我们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 血、红枣等温性食物。在五色饮食中,青色主肝, 多吃一些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能滋阴润燥、舒 肝养血。由于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 脾胃,所以酸性食物应该少吃。春季,我们也不能 吃油腻和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养阳忌静宜动,春季万物发陈,空气清新, 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应该多去户外锻 炼,打打球、踢踢毽子、练练气功等,不仅能怡情 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阳气疏散,减少疾病 的发生。但要避免运动量过大,以致大汗淋漓。中 医有“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之说,流汗太 多会损耗心血和阳气,而且容易诱发感冒,影响健 康。 总之,立春之后的养生应顺应阳气生发的天地之气, 帮助人体阳气发散,才能为健康加分。
黄豆芽
韭菜
猪血
芽菜
猪肝
韭菜和芽菜一样,也属于生发性食物,其实,立春之 后的韭菜也属于芽菜的一种,最为鲜美可口。《本草 纲目》对于韭菜的记载是,“春香、夏辣、秋苦、冬 甜”。因此,早春时节的韭菜最鲜嫩可口。
我们知道,韭菜有养肝功效,这是因为韭菜是辛温 补阳之品。辛温就是说韭菜具有发汗解表,让毛孔恢 复正常功能的功效。而补阳,则是因为韭菜被誉为 “补阳草”,所以韭菜同时还具有补足肝阳的功能。
月,此谓发陈。发是发散的意思,陈,就是陈旧的意思, 《黄帝内经》把万物发芽的姿态不叫发新而叫做发陈,是 因为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掉的功效。 所以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这些芽的力量来 帮助发散。
豆芽
营养芽
黄芽菜 狗芽菜
黄豆芽
绿豆芽
绿豆芽
当然,芽菜虽好,但它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人喜 欢在芽菜里面放点醋或拿它和肉一起炒,这两种做法都 是不正确的。立春吃芽菜切记两条规则:一是少放醋或 不放醋,二是少放肉或不放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