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作者:吴桂英
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14期
【摘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基本理念是以培养化学学科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认为:化学学科素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目标分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本文以氮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为例,谈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下简称宏微辨析)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宏微辨析;培养策略
一、问题提出
最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宏微辨析實质是指:能通过宏观条件下对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等宏观现象的观察、辨识,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理论分类方法,并运用各种化学符号来表征;能从物质的微观角度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从而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构性相关的观念。平时的复习课教学,通常被认为只是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等,忽视对学科素养的培养作用,比如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使涉及甚少。笔者认为:从物质的分类观建构学习的知识框架,从物质的结构观认识物质的性质,从物质的转化观辨析物质的变化,都是培养学生宏微辨析学科素养的重要策略。
二、宏微辨析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策略
(一)从物质的分类观建构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系统
物质的分类观是认识物质的前提。物质的分类观是指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得到不同体系的分类结果。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科培养学生宏微辨析核心素养的基础通道和重要途径。比如氮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化合价复杂,化学反应变化多端,在复习课中可将有关物质进行分类。课前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列举含氮物质,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按物质组成是否单一来分类:纯净物有
N 、液氨、NO、NO 、HNO 、N H 等;混合物有氨水、NO 与N O4混合体系等。还可以进一步按组成元素和性质来分类,如下图:
另外,由于氮元素的价态比较多,在复习课时可以建立化合价与物质种类的“二维物质分类图”,进行分类总结,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