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圈闭评价与探井地质设计(第三部分)

合集下载

《油气田勘探》名词解释简答题)(主管题资料)

《油气田勘探》名词解释简答题)(主管题资料)

《油气田勘探》名词解释简答题)(主管题资料)《油气田勘探》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石油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石油地质学是找油的理论指南,而油气田勘探是找油的方法论。

2.作为一项高科技的产业,油气勘探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高、利润高的特征。

3.盆地找油理论的实质,是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与圈闭找油理论的有机结合。

4.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用六个字可以概括为:寻找、发现、探明。

5.油气调查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地质调查、油气资源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6.非地震物化探是: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的简称。

7.总体上,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的磁化率较高,而沉积岩的磁化率较低。

8.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酸性岩,岩石的磁性具有依次降低的特点。

9.录井技术依据其学科原理的差别,可以分为基于地质学原理的录井、基于物理学原理的录井、基于化学原理的录井三大类。

10.随钻测量信息主要用于几何导向和地质导向等方面。

11.根据测试时机的差别,测试工作可以分为:中途测井和完井测试。

根据取样方法的差别,测试又可以分为:钻杆测试和电缆测试等。

12.勘探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勘探对象、地质任务、资源-储量目标。

13.油气勘探的对象包括不同级别的含油气地质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大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油气田、油气藏。

14.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择盆、选凹、定带。

15.工业勘探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发现油气田和探明油气田。

16.大区概查阶段应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重点研究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包括古纬度、古气候、古地理条件。

17.盆地普查该阶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勘探范围的广阔性;二是勘探任务的基础性,三是勘探阶段的初始型。

18.盆地普查阶段要以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油气的生成条件。

19.盆地“五史”模拟是指: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聚史。

圈闭识别评价

圈闭识别评价

圈闭识别评价
圈闭识别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学工作,其目的是识别、评价潜在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圈闭。

圈闭识别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各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构造、沉积、成岩、地质历史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圈闭类型、位置、规模和成藏条件等。

同时,还需要对圈闭的成熟度、可采储量、开发难度、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价和预测,为后续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圈闭识别评价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其精度和准确性对勘探投资和石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圈闭识别评价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需要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同时,还需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勘探开发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

总之,圈闭识别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做好圈闭识别评价工作,才能为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 1 -。

石油地质学-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PPT课件

石油地质学-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PPT课件

不整合覆盖圈闭


• 岩性圈闭

岩性尖灭圈闭
圈 闭
透镜体圈闭( 原生圈闭和次生成岩圈闭)
• 复合圈闭
• 特殊类型圈闭
水动力圈闭
固 体 水 合 物 圈第闭6页/共99页
4.圈闭的度量
①溢出点: 油气充满圈闭后,油气开始流出的点 ②闭合度(闭合高度):
圈闭的最高点与溢出 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③闭合面积: 通过溢出点的储层顶面构造等高线所 圈出的面积。
底辟幅度800m
第41页/共99页
江汉盆地潜江 凹陷
4. 披覆背斜圈闭和披覆背斜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覆盖在古突起上,存在差异压实作用 (2)基本特点:
①地层厚度顶薄翼厚,地层倾角顶平翼稍陡,背斜倾角向 上变缓
②背斜幅度下部层位大,上部层位 小;闭合度也是下部大,上部小
③闭合面积下小上大
(3)分布特点:
第12页/共99页
2、油气藏的特点
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 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单一圈闭” :单一的储集层(体)、
统一的压力系统、
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油气藏与油气田的区别
第13页/共99页
3.油气藏中油气水分 布
由于密度差异,油气分布在水之上.
(1)油气藏:
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 存在油-气界面、油-水界面
逆牵引
拉张作用在靠近断层附近形成了 空间,沉积物重力导致下滑。与 正常拖曳作用的结果相反。
(2)逆牵引背斜圈闭基本特点:
①位于同生断层的下降盘,与同生断层相伴生
②小型短轴背斜,靠近断层的一翼稍陡,另一斜圈闭和逆牵引背斜油气藏
(2)基本特点: ③背斜高点向深部偏移轨迹平行于断层面 ④常有反向调整断层 ⑤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大致平行,沿断层成串出现

石油地质学 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 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

③遮挡条件 ①储集层
遮挡条件?
遮挡条件
盖层本身的弯曲作为遮挡 断层遮挡(封闭)
地层不整合遮挡 岩性变化遮挡(封闭)
3、圈闭类型划分
划分方法:根据遮挡层的成因类型进行划分
• 因地层变形与变位形成的构造圈闭
包括:背斜圈闭、断层圈闭、刺穿接触圈闭
• 因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地层圈闭 (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包括不整合遮挡和不整合 覆盖圈闭) • 因沉积相变或成岩作用导致孔渗性变化而形成 的岩性圈闭 (包括岩性尖灭和透镜体圈闭,原生和和次生成岩圈闭) • 上述各种不同因素共同形成的复合圈闭 • 特殊类型(非常规)(如:水动力圈闭)
断层能否起遮挡作用取决于断层的封闭性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因素复杂
断层封闭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断层封闭性在空间上也是有变化的
1.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
①两盘地层的对接情况
砂-泥对接封闭性好 砂-砂对接封闭性差
对接情况与断距、地层厚度的不同配置有关
1.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
②断层断穿地层的岩性 泥岩发育封闭性好,砂岩发育封闭性差
(3)分布特点: 盐层、石膏比较发育的盆地
侏罗系泻湖相 巨厚岩盐活动 形成底辟
40km长 20km宽
布尔干油田
潜江组盐湖 相泥岩厚 3500m以上, 盐层153层之 多 底辟幅度 800m
江汉盆地 潜江凹陷
4. 披覆背斜圈闭和披覆背斜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覆盖在古突起上,存在差异压实作用
(2)基本特点:
第三章
圈闭与油气藏
气 油 水
背斜油气藏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一、圈闭
1.圈闭的概念
圈闭:地下适合于油气聚集的场所 从地质特征看,圈闭是周围被致密层所 限定的储集体。 从成藏动力学角度看,圈闭是周围被高 势区所围限的低势空间。

中石油18春《油矿地质学》第一二三阶段在线作业(全100分)

中石油18春《油矿地质学》第一二三阶段在线作业(全100分)

【石油大学】油矿地质学-第一阶段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1.(2.5分)从海平面至井筒中某一测点的垂直深度A、垂直深度B、补心高度C、海拔深度D、测量深度正确答案:C第2题,2.(2.5分)宝1井的井别类型A、预探井B、开发井C、评价井D、海上开发井E、开发检查井正确答案:A第3题,3.(2.5分)钻井平台至地面的高度为A、海拔高度B、补心高度C、补心海拔D、垂直深度正确答案:B第4题,4.(2.5分)从井口沿井轨迹至井底或者某一测点的井眼实际长度A、测量深度B、垂直深度C、海拔深度D、补心高度正确答案:A第5题,5.(2.5分)港28-4井的井别类型A、开发检查井B、评价井C、开发井D、预探井E、海上开发井正确答案:C第6题,6.(2.5分)从井口到井筒中某一测点的垂直深度A、垂直深度B、测量深度C、补心高度D、海拔深度正确答案:A第7题,7.(2.5分)渤108井的井别类型A、预探井B、海上开发井C、开发井D、评价井E、开发检查井正确答案:A第8题,8.(2.5分)钻井平台至海平面的高度为A、垂直深度B、补心海拔C、海拔高度D、补心高度正确答案:B第9题,9.(2.5分)从标志层开始,从取心井段顶部依次向下将岩性与电性吻合称为A、岩心归位B、岩心位置的绘制C、井壁取心D、乱心处理正确答案:A第10题,10.(2.5分)QHD32-6-D-12井的井别类型A、开发井B、预探井C、海上开发井D、开发检查井E、评价井正确答案:C第11题,11.(2.5分)岩心分析中的相标志A、岩石颜色B、岩石类型C、颗粒结构D、沉积构造E、沉积韵律和砂体厚度正确答案:A|B|C|D|E第12题,12.(2.5分)地质录井方法包括A、岩心录井B、岩屑录井C、钻井液录井D、荧光录井正确答案:A|B|C|D第13题,13.(2.5分)钻柱测试压力恢复资料的地质应用包括A、表皮系数计算B、地层流动系数计算C、非渗透边界距离的估算D、原始地层压力推算正确答案:B|C|D第14题,14.(2.5分)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的主要用途A、预测设计井的原始油层压力B、计算油藏的平均原始油层压力C、判断水动力系统D、计算油层的弹性能量正确答案:A|B|C|D第15题,15.(2.5分)岩心编号的基本原则A、编号密度原则上储集层按20cm一个B、按其自然断块自上而下逐块编号C、编号采用带分数形式表示D、放入岩心时按照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装入岩心盒正确答案:A|B|C|D第16题,16.(2.5分)取心现场观察油气水的方法A、含气实验B、含水观察C、滴水试验D、荧光试验正确答案:A|B|C|D第17题,17.(2.5分)钻柱测试(二开二关)压力卡片中的压力点A、初始静液柱压力B、初流动开始压力C、初流动结束压力D、初关井压力正确答案:A|B|C|D第18题,18.(2.5分)异常地层压力预测的方法A、地震资料预测B、钻井方法C、测井方法D、录井方法正确答案:A|B|C第19题,19.(2.5分)孔隙性储层含油岩心的含油级别A、荧光B、油迹C、油斑D、油浸E、富含油正确答案:A|B|C|D|E第20题,20.(2.5分)钻柱测试压力卡片各点压力A、初始静液柱压力B、初流动开始压力C、初流动结束压力D、初关井压力E、静液柱压力正确答案:A|B|C|D|E第21题,21.(2.5分)补心海拔为钻井平台至海平面的高度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第22题,22.(2.5分)港10井的井别类型为评价井错误正确答案:错误第23题,23.(2.5分)岩心收获率是实际取得的岩心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百分比)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第24题,24.(2.5分)应用钻柱地层测试的压力资料确定的地质参数有地层流动系数、非渗透边界距离、原始地层压力等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第25题,25.(2.5分)表示第10次取心中共有36块岩心,此块为第4块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第26题,26.(2.5分)井深是井口(通常以转盘面为基准)至轨迹上某点(测点)的井眼长度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第27题,27.(2.5分)垂深是指井口到测点的垂直深度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第28题,28.(2.5分)王3-2井的井别类型为开发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第29题,29.(2.5分)井斜角为井眼轴线的切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正确正确答案:错误第30题,30.(2.5分)井斜方位角为井眼轴线的切线与铅垂线的夹角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第31题,31.(2.5分)缝洞性含油岩心的含油级别由高到低可分为富含油、油斑、油迹、荧光。

石油地质学 第三章圈闭和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 第三章圈闭和油气藏
同时代地层下降盘厚度大于上升盘厚度 (生长指数>1)
逆牵引 拉张作用在靠近断层附近形成了
空间,沉积物重力导致下滑。与 正常拖曳作用的结果相反。
(2)逆牵引背斜圈闭基本特点: ①位于同生断层的下降盘,与同生断层相伴生 ②小型短轴背斜,靠近断层的一翼稍陡,另一翼稍缓
5.逆牵引背斜圈闭和逆牵引背斜油气藏
鼻状构造的上倾方向被断层所封闭
形成的圈闭称为断鼻圈闭
(2)断块圈闭和断块油气藏
由弯曲断层或多条断层配合,
形成两面、三面甚至四面为断
层围限的圈闭称为断块圈闭
3、断层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 有两方面:1)遮挡作用;2)运移通道作用
– 1)遮挡作用:断层封闭时,形成断层圈闭 – 2)运移通道作用:断层不封闭
逆牵引(滚动)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1.挤压背斜圈闭和 挤压背斜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由侧向 挤压作用形成 (2)基本特点: ①两翼地层倾角较陡, 呈不对称状,一翼陡、一翼缓; 靠近挤压力来源方向较缓 ②闭合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小 ③常有断裂(逆断层)伴生 (3)分布特点:
酒泉盆地老君庙背斜
挤压(压陷)盆地: 前陆盆地山前褶皱带; 成排成带出现
西西伯利亚 1966 西西伯利亚 1969
博瓦涅科夫
扎波利亚尔 什托克马诺夫 北极
俄罗斯
俄罗斯 俄罗斯 俄罗斯
西西伯利亚 1971
西西伯利亚 1965 西西伯利亚 西西伯利亚
背斜
背斜 背斜 背斜
K
K K K
砂岩
砂岩 砂岩 砂岩
4.385
3.532 2.762 2.762
阿斯特拉罕
格罗宁根 哈西鲁迈勒
背斜油气藏: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背斜学说”(I. C.White, 1885):早期找油理论

圈闭评价与探井地质设计

圈闭评价与探井地质设计

圈闭评价与探井地质设计圈闭评价是指对地下储集空间进行定量评价,确定其中岩石层或地层单元对流体(一般指油气)的储存和运移的能力。

而探井地质设计则是指在确定钻井目标和井址的基础上,对井身设计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并确定钻井工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以保证钻探顺利进行的过程。

圈闭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地震勘探、岩心堆取、测井和测试数据等综合分析。

其中,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震动波的传播和反射规律,通过测定地震波的速度、方向和幅度的变化,来研究地下岩性分布、构造特征和油气圈闭的空间分布情况。

岩心堆取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取得的地层岩心样品,通过对岩心样品的物性、岩石组成和岩相等进行分析,以获得地层的物性参数和圈闭发育情况。

测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通过各种仪器测定井深不同位置的地层电性、声波、核磁等参数,以获得井壁周围地层的物性参数和圈闭特征。

测试数据则是指通过地面或井下测试装置所获得的油气储量、油气产能和油气流动特征等参数。

圈闭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下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储集性能,以便进一步确定油气资源的储量和生产潜力,并为油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圈闭评价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油气圈闭形态、储层岩石性质、圈闭面积和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油气饱和度以及流体性质等。

探井地质设计是针对圈闭评价结果,根据勘探、采集和分析的岩心、测井和测试数据,来制定钻井策略和确定井身设计参数的过程。

探井地质设计需要考虑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程度、地应力条件、地层流体性质和钻井工程的技术要求等因素。

其中,地层岩性决定了井身设计的稳定性和饱满度,圈闭发育程度影响了目标井层的准确定位和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性,地应力条件对钻井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和井壁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地层流体性质则对井壁稳定和井液选择有一定要求,钻井工程的技术要求则决定了钻井过程中各项工程操作的选择和实施。

在进行探井地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勘探工程和测试数据的评价结果,以确定合理的钻井目标、井口选择、井身设计参数和钻井工程措施。

第三章第四节__构造圈闭和油气藏

第三章第四节__构造圈闭和油气藏

构造圈闭与油气藏[内容提要] 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

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等。

关键词:构造圈闭油气藏一.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1.圈闭圈闭是地下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继续向前运移,并且在其中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

(它实际上只是表明其中能够有油气,但无论其中是否有油气,都可以称为圈闭)圈闭的形成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1)储集层(2)盖层(3)一定的遮挡条件(封闭条件)。

而遮挡条件的形成,即可以是背斜,也可以是断层、不整合或岩石的物性变化引起。

这样,当组成圈闭的这三部分配合良好时,其中的储集层便处于上方或四周被不渗透岩层所包围或阻隔的状态。

一旦油气通过这里,它便能够起到捕获油气的作用,从而在其中形成油气聚集。

2.油气藏当圈闭中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就形成了油气藏(油藏、气藏)。

其定义为: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

不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即使位于同一面积上的油气聚集也不能看作是同一油气藏。

由此可见,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同时,圈闭的类型还决定着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勘探方法;圈闭的位置和埋藏深度是设计井位和井深的依据;圈闭容积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其中油气的可能储量多少。

这正是石油地质工作者十分重视寻找和研究圈闭的原因。

二.构造圈闭由于地壳运动使储集层顶面发生了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其中聚集了烃类之后就称为构造油气藏。

根据其变形或变位及储层的变化特点可分为:背斜圈闭和油气藏、断层圈闭和油气藏、裂缝性背斜圈闭和油气藏、刺穿圈闭和油气藏AAA一、背斜圈闭和油气藏1、概念背斜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发生褶皱变形,其上部又为非渗透性岩层所覆盖遮挡,底面或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或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即为背斜圈闭,聚集油气后,成为背斜油气藏。

《石油地质》第四章圈闭和油气藏

《石油地质》第四章圈闭和油气藏
1.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
①断层的性质 压性封闭性好;张性封闭性差
②断层的产状 倾角小封闭性好; 倾角大封闭性差
二、断层圈闭和断层油气藏
③断层断穿地层的岩性
泥岩发育封闭性好,砂岩发育封闭性差 断层泥
④断层带其他封堵物的形成
被沥青、矿物充填的封闭性好
⑤两盘地层的对接情况
砂-泥对接封闭性好
砂-砂对接封闭性差
背斜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挤压背斜圈闭和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隆升背斜圈闭和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圈闭和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圈闭和披覆背斜油气藏 逆牵引(滚动)背斜圈闭和逆牵引(滚动)背斜油气藏
1.挤压背斜圈闭和 挤压背斜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由侧向 挤压作用形成
(2)基本特点:
“单一圈闭” : 单一要素控制、 单一的储集层、
统一的压力系统、 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2.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
(1)油气藏: 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 油-气界面、油-水界面
(2)油藏: 油在上,水在下 油-水界面
(3)气藏: 气在上,水在下 气-水界面
3.油气藏的度量
(1)含油边界与含油面积 ①外含油边界:油水界面 与储层顶面的交线 ②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 储层底面的交线
第三节 构造圈闭和构造油气藏
构造圈闭: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 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构造油气藏: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构造圈闭
构造油气藏
背斜圈闭 断层圈闭
岩体刺穿圈闭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一、背斜圈闭和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由背斜作为遮挡条件而形成的圈闭 背斜油气藏: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续表

石油开发地质学-第5章 圈闭和油气藏

石油开发地质学-第5章 圈闭和油气藏
下,也可能是倾斜的。 这些分界面不是截然的分界面,而是一个过渡带。
(2)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 含油边界是油水界面与储层顶面的交线, 油水界面与储层底面的交线称含水边界。
含水边界
含油边界
背斜油气藏中油、 气、水分布示意

(2)底、边水 如果油层厚度不大,
或构造倾角较陡,油气 充满圈闭高部位,水围 绕在油气藏四周,即在 内含油气边缘以外,这 种水称为边水
同一背斜中有三个储集 层,分别组成三个圈闭,三 个不同的压力系统,不同的 油、气、水边界,就应该认 为是三个油气藏。
同一套储层, 四个油气藏
同一套储层, 三个油气藏
第一节 圈闭及油气藏的概念
四、油气藏的度量
(1)油水界面、油气界面 在油气藏中,由于重力分异,气在上,油居中,水在
下;形成油-气分界面、油-水分界面。 一般情况下,这些分界面是近水平的,在水动力作用
(1) 溢出点
流体充满圈闭后,开 始向外溢出的点,称该圈 闭的溢出点。
(2)闭合面积 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出的面积称该圈闭的闭
合面积。闭合面积愈大,圈闭的有效容积也愈大
(3)闭合高度 从圈闭最高点到
溢出点之间的海拔 高差称该圈闭的闭 合高度
背斜圈闭中,度量最大有效容积的有关参数示意图
油 气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 封闭作用:由于断层的存在,使油气在纵、横向上都被 密封不逸散,聚集成油气藏。
在纵向上,断层的封闭作用决定于断层带的紧密程度, 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A 断层性质及产状:压扭力作用产生的断层断裂带紧密,断 层面具封闭性质。张性断层断裂常不紧密,易起通道作用 。断面陡则封闭性差;断面缓则封闭性好
生物礁油气藏生物礁指由珊瑚层孔虫苔藓虫藻类古杯类等造礁生物组成的原地埋藏的碳酸盐岩建造生物礁圈闭指礁组合中具有良好孔隙渗透性的储集岩体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伏水体联合封闭形成的圈闭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储集条件好生物礁本身原生孔隙和次生溶洞都很发育加拿大的油气产量约有60产自生物礁油气藏墨西哥70

032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032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5、逆牵引背斜油(气)藏:由于逆牵引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闭,其中油
(气)藏为逆牵引背斜油(气)藏。注:逆牵引背斜可以是后生的,也可 以是同生的。
(四)背斜形态及其可能变化 背斜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图3-10
图3-10 背斜圈闭随深度可能出现的变化(综合Levorsen, 1954有关图文资料编制)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构造圈闭:构造变形(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形成的 圈闭。。
构造油气藏:处于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藏 。 构造圈闭和油气藏共有五种。
一、背斜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储集层及盖层形成的背斜构造圈闭中的油气
藏。。 (一)背斜圈闭形成机理
非渗透性盖层下方为层状储集层形成的背斜, 便形成 背斜圈闭。 在静水压力条件下,背斜核部为储集层顶面以 下的相 对低势区。 圈闭顶点即为储集层形成的背斜最高点;圈闭 面积为 通过溢出点背斜储集层顶面等高线所围限的面积 (图3-4)。
图3-15 加奇萨兰油田构造图和平面图(转 引自潘钟相等,1986)
图3-16 石油沟—东溪气田构造及剖面 示意图(四川石油管理局,1959)1. 气层;2.气显示;3.不整合;4.井位;
5.高产井;6.低产井;7.干井;
图3-17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 玛利亚谷地裂隙性蒙特雷 组地层对比及油田分布图
四个气田
图3-9 大庆油田构造和剖面示意图 (据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
1977)
(二)背斜油气藏类型
按背斜成因分:
1、后生背斜油(气)藏:储集层及盖层沉积、固结成为水平岩层以后, 发生褶皱作用形成的后生背斜圈闭,其中油(气)藏为后生背斜油(气) 藏。
2、同生背斜油(气)藏:储集层及盖层沉积在沉积作用的同时,发生褶 皱作用形成同生背斜圈闭,其中油(气)藏为同生背斜油(气)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勘探课程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勘探课程设计-

二、圈闭评价与井位部署
3.课程设计思路和成果
根据圈闭排队结果, 选一圈闭部署1口预探井, 简要说
设明部计署思的路依据:
圈闭综合评价排队选出最优圈闭 预探井部署原则 预计含油气的关键部位,如高点 ;
第一口井占高点, 部署在可能出油的 关键部位;
第二口井, 在一号井获得成果后, 部 署在能够控制圈闭的关键部位, 确定 是否整体含油;
一、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3.课程设计思路和成果 设计成果: 二级构造单元: 单元8—梁寨洼槽: FII-8, FII-6, FI-5, FI-7, FIII-7, FII-7及工区边界限定。 单元13—延津洼槽: FI-5, FII-7, FIII-7, FI-7限定。 单元11—白沙断裂构造带: FII-12, FIII-3, FII-4, FII-5, FI-1限定。 单元12—太平镇断裂构造带: FII-9, FI- 8, FIII-9, FII-8, FIII-10, F111-3限定。 单元14—鲁岗断裂构造带: FI-6, FI-3 限定。
3. 课程设计思路和成果 4. 为对圈闭进行地质评价,需确定圈闭的相关参数。请根据所给条件,读取不同圈闭的
相关参数填写到表4-1,其同圈闭配套条件的参数相同并已给出。之后,根据下式计算 不同圈闭的含油气概率,参数标准见表4-2。
5. 设计思路: 6. 依次次为每一个圈闭依据给分标准进行打分(geomap图件) 7. 作业一的圈闭图件 8. 3.
一、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3. 课程设计思路和成果 4. 根据构造单元划分结果,结合整个渤海湾盆地的含油气层系分布特点,以及该区的钻
探情况,预测有利的油气远带
5. 设计思路: 6. 渤海湾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7. 渤海湾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8. 研究区的油气远景区带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

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

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

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14、含油气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富集为工业油气藏的沉积盆地。

沉积盆地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表面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

031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第一节 圈闭和油气藏概述)

031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第一节 圈闭和油气藏概述)
因此,油气圈闭的概念本质上是指非渗透层和油气等势面所围限的相对 低油气势空间。
二、流体势计算及其与圈闭、油气藏的关系
(一)流体势概念 流体势(φ)有三个常用的概念: (1)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 Hubbert,1940)。 (2)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势能(流体头,如水(压)头)——地下水动力学
φig = g z +( po /ρg0 )Ln(1—ρw g z / po) (4-11)
(三)流体势的计算
将(4-3)(4-4)和(4-10)式两边同除g,得到水头(hw)、油头(ho)和等温理想气头 (hig)分别是(注意:P的意义与上述一致):
hw = z+P/(ρwg) ho = z+P/(ρog) hig =z+ po /(ρg0 g)Ln (P)
1、不可压缩流体
水和油近似地可以看作是不可压缩的流体。
根据(4-2)式,则水势(Φw)和油势(Φo)分别为:
Φw = gz+P/ρw
(4-4)
Φo = gz+P/ρo
(4-5)
(4-4)和(4-5)式中P=p-p0,为压差。
水势和油势存在下列简单关系:
Φo =ρw /ρoΦw-(ρw-ρo)gz /ρo (4-6)
4、确定圈闭内有效储集层比例
效储集层内可能夹有非渗透夹层,扣除非渗透夹层的储集层才 是有效储集层。
5、确定圈闭内有效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 完成上面头三个步骤就可以确定圈闭空间,进而利用有效储集 层及其有效孔隙度计算圈闭内的有效容积大小。严格做法应该 是,用变孔隙度代替常量孔隙度,用积分方法计算圈闭的有效 容积。
(1)静水条件
在静水条件下,对(4-3)式两边求关于z的导数,有:

油气藏地质 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

油气藏地质 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背斜学说”(I. C.White, 1885):早期找油理论
背斜油气藏在世界石 油储量上占重要地位
世界特大油田基本地质情况表
油田
国家
加瓦尔 布尔干 萨法尼亚 坎塔雷尔 扎库姆 马尼法 基尔库克 萨莫特洛尔 罗马什金 大庆 鲁迈拉 布盖格
沙特 科威特 沙特 墨西哥 阿联酋 沙特 伊拉克 俄罗斯 俄罗斯 中国 伊拉克 沙特
隐蔽油气藏: 一般指目前勘探技术手段尚不易识别的非构造 圈闭所形成的油气藏.
四、非常规油气(藏)
• 在目前(常规)技术条件下很难采出的油气资源。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 一般包括致密和超致密砂岩油气、页岩油气、超重(稠) 油、沥青砂岩、煤层气、水溶气、天然气水合物等 –储存在非常规储层(致密储层) 中的; –很难确定出传统意义上的圈闭特征,或不存在明显 的储盖层分界; –不存在浮力作用; –规模大,连续性分布。(连续型油气藏)
同生断层 边沉积、边断裂
同时代地层下降盘厚度大于上升盘厚度 (生长指数>1)
逆牵引 拉张作用在靠近断层附近形成了
空间,沉积物重力导致回调下滑。 与正常拖曳作用的结果相反。
(2)逆牵引背斜圈闭基本特点:
①位于同生断层的下降盘,与同生断层相伴生 ②小型短轴背斜,靠近断层的一翼稍陡,另一翼稍缓 ③背斜高点向深部偏移轨迹平行于断层面 ④常有反向调整断层 ⑤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大致平行,沿断层成串出现
岩性上倾圈闭的闭合面积由储层尖灭线与过溢出点 的构造等高线所围限的面积。
第二节 油气藏的概念与油气藏分类
一、油气藏的概念 1、油气藏:
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就形成油气藏。
若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则称为油藏;若其中只 聚集了气则称为气藏;若聚集了油和气则称 为油气藏。

中石化圈闭评价与技术规范 解读_77

中石化圈闭评价与技术规范 解读_77
地层圈闭(如:不整合面遮挡型、超覆不整合型、潜山型等圈 闭);
其他圈闭(如:水动力、沥青封堵型等圈闭)。
3、复合圈闭
构造-岩性圈闭(如:背斜-岩性、断层-岩性等圈闭); 构造-地层圈闭(如:背斜—地层、断层—地层等圈闭); 构造-流体圈闭(如:断层-水动力等圈闭)。
一、 相关名词解释与说明
22.22
20
10
10
0 背斜 断背斜 断块
岩性
地层
0 复合
圈闭总数(个)
工业油气圈闭(个)
圈闭钻探成功率(%)
不同类型圈闭成功率
构造 岩性地层
复合
51.06% 42.42% 41.38%
不同类型圈闭钻探成功率不同
圈闭数(个) 圈闭钻探成功率(%)
二、主要问题
(2)不同地区圈闭的成藏风险分析欠深入 ➢ 不同地区成藏关键因素分析针对性不强; ➢ 圈闭含油气性评价模式化,关键因素风险分析重视不够。 ➢ 圈闭资源量的计算问题
代表公司
埃克森、壳牌、雪佛龙、BP、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
不同油公司圈闭含油气概率评价参数体系及表征方法
公司 Chevron
Exxson
马来西亚 石油公司
中石油 中海油
概率因子
参数体系
圈闭、 a.圈闭:圈闭的存在、特征与盖层的完整性 烃源岩、 b.烃源岩:烃源的存在、质量、成熟度
储层、 c.储层:储层的存在和质量 匹配 d.匹配:运移通道、时间匹配 烃源岩、 a.烃源岩:有机质数量、类型、成熟度 储层、 b.储层:厚度、断层、孔隙度 圈闭、 c.圈闭:存在、类型 运移、 d.运移:输导层 时间匹配 e.时间配置
m n 岩性圈闭
浊积Pg砂体 圈闭(滩坝P砂ij体a圈ij 闭)

石油地质学 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讲解

石油地质学 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讲解

③遮挡条件 ①储集层
遮挡条件?
遮挡条件
盖层本身的弯曲作为遮挡 断层遮挡(封闭)
岩性变化遮挡(封闭)
地层不整合遮挡
3、圈闭类型划分
划分方法:根据遮挡层的成因类型进行划分
• 因地层变形与变位形成的构造圈闭
包括:背斜圈闭、断层圈闭、刺穿接触圈闭
• 因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地层圈闭 (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包括不整合遮挡和不整合
覆盖圈闭) • 因沉积相变或成岩作用导致孔渗性变化而形成
的岩性圈闭 (包括岩性尖灭和透镜体圈闭,原生和和次生成岩圈闭) • 上述各种不同因素共同形成的复合圈闭 • 特殊类型(非常规)(如:水动力圈闭)
部分圈闭类型示意图
圈闭的成因分类
• 构造圈闭
背斜圈闭
断层圈闭
岩体刺穿接触圈闭
• 地层圈闭(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
第三章 圈闭与油气藏
气 油 水
背斜油气藏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一、圈闭
1.圈闭的概念
圈闭:地下适合于油气聚集的场所
从地质特征看,圈闭是周围被致密层所 限定的储集体。
从成藏动力学角度看,圈闭是周围被高 势区所围限的低势空间。
2、圈闭要素
由三个部分组成(圈闭的三要素):
②盖层
②盖层
①储集层
③遮挡条件
构造油气藏: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构造圈闭
背斜圈闭 断层圈闭 岩体刺穿圈闭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一、背斜圈闭和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由背斜作用而形成的圈闭. 由于地层褶皱形成背斜遮挡层而形成的圈闭
背斜油气藏: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背斜学说”(I. C.White, 1885):早期找油理论

第7章 圈闭评价

第7章 圈闭评价
长垣、大隆起内的油气藏以层状背斜油气藏为主,也有 岩性尖灭、地层不整合和断层遮挡等类型的油气藏。岩性尖 灭油气藏多位于构造的翼部;断层遮挡油气藏则常见于构造 陡翼部分;当剖面中有不整合面存在时,在其上、下可形成 地层不整合和超覆型油气藏。
2.预探井部署方法
长垣、大隆起这一类多高点构造的预探,可以分两步来 完成。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挤压背斜油气藏
断鼻油气藏
底辟背斜油气藏 隆升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滚动背斜油气藏

古潜山油气藏
层 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油
气 藏 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岩 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性 油
透镜体油气藏
气 藏
超覆不整合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特殊类型油气藏
裂缝油气藏
刺穿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在此阶段,采用的主要技术就是圈闭地质风险 分析技术、圈闭资源量预测技术、圈闭经济评价技 术和圈闭优选决策技术。
三、待钻圈闭描述与预探井设计
1.进一步地震详查 在选出的圈闭上,迅速进行地震详查,测线网密度一
般要求达到1km×1km、0.5km×1km,对所得资料应用时 作特殊处理,进行岩性、地震地层学研究,查明构造内渗 透层(砂体)的分布情况,提高圈闭准备质量。
(2)二是赋存油气的条件,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孔 隙度、渗透率的储层。
储层、盖层、侧向遮挡物构成了圈闭的三个基 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二、圈闭的地质分类与勘探分类
1.圈闭的地质分类 从圈闭地质成因的角度,可以将圈闭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构造圈闭:构造运动成因(背斜圈闭、断层圈闭) (2)地层圈闭:风化、剥蚀成因(地层不整合、超覆不整 合) (3)岩性圈闭:沉积成因(岩性尖灭、透镜体、生物礁) (4)特殊圈闭:其他成因(裂缝性圈闭、水动力圈闭、刺 穿圈闭、深盆向斜)

第三章第二节 圈闭的度量

第三章第二节  圈闭的度量

第二节圈闭的度量
一、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大小,主要是由圈闭的有效容积确定的。

它表示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个圈闭的有效容积,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

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点位。

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闭合点:从另一角度来描述溢出点的特征,意即闭合的最低点,低于该点位置,圈闭就不存在了(不闭合),或超出圈闭的范围。

闭合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的等势面垂直的最大高度。

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的封闭区(面积)。

在动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盖层联合封闭的闭合油气低势区。

有效孔隙度:根据实验室、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求得。

储集层有效厚度:按照有效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分级的标准,扣除储集层中非渗透性夹层而剩余的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表3-2 某区新生代地质年代表


绝对年龄

(Ma)

第四纪 (Q)
全新世(Q4) 更新世(Q1-Q3)
0.01-0.00 1.64-0.01
新近纪 (N)
上新世(N2) 中新世(N1)
5.2-1.64 23.3-5.2
29.3-23.3
F
渐新世(E3)
CROSSLINE-243.0
XLINE-465.0
CROSSLINE-242.0
XLINE-468.0
CROSSLINE-240.0
XLINE-470.0
CROSSLINE-238.0
XLINE-468.0
CROSSLINE-237.0
XLINE-465.0
CROSSLINE-238.0
XLINE-462.0
32.0-29.3
E
古近纪 (E)
始新世(E2)
35.4-32.0
D
42.1-35.4
C
56.5-42.1
B
古新世(E1)
65.0-56.5
A
1号构造 地层岩性
泥岩为主,夹 薄层粉砂岩 浅色泥页岩 厚层砂砾岩 灰黑色泥岩
地层解释点
P0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表3-3 一号构造各点地震解释地层厚度数据表
总TTI
0.007519531 0.022949219 0.053417969 0.094042969 0.158105469 0.286230469 0.861230469 1.073730469 1.498730469 7.798730469 9.898730469 18.69873047 70.69873047 164.2987305 309.8987305 556.2987305
A
B
C
D
E
F
10
400
650
500
550
350
20
350
500
800
600
400
18
300
470
680
690
410
15
280
450
570
760
420
13
310
475
665
670
400
15
300
520
730
600
410
17
340
520
790
630
370
20
380
510
840
600
450
19
450
500
xline470 xline469 xline468 xline467 xline466 xline465 xline464 xline463 xline462 xline461 xline460
3 2
1
0
8 7
crossline243
4
crossline242
crossline241
5
crossline240
1、烃源岩演化史分析
温度
10
20
30
40
埋藏史图制作
50 60
(1)年代标注
70 80
(2)埋深标注
90
100
(3)曲线绘制
110
120
(4)地温网绘制
130
(5)生油窗标注
140 150
(6)生油高峰标注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1. 2. EXCEL 3.
应利通
分用过
生计
crossline239
6
crossline238
crossline237
F 350m E 550m D 500m
C 650m B 400m A 10m
C顶面埋深1400m
F沉积末 E顶面埋深350m D顶面埋深900m B顶面埋深2050m A顶面埋深2450m
E沉积末 D顶面埋深550m B顶面埋深1050m
850
550
400
表3-4 一号构造过 各解释点的地震 测线号
解释点 P0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联络测线(东西向) 主测线(南北向)
CROSSLINE-240.0
XLINE-465.0
CROSSLINE-240.0
XLINE-460.0
CROSSLINE-242.0
XLINE-462.0
第三部分 圈闭评价与探井地质设计
一、圈闭发育史分析 二、圈闭地质综合评价 三、探井地质设计
一、圈闭发育史分析
作业任务 (1)分析烃源岩埋藏史,确定生油窗和生烃高峰 (2)分析主要勘探目的层圈闭发育演化历史 (3)综合分析圈闭的时间有效性
表3-1 凹陷中心参数井解释的生油层(A层)埋藏深度数据表
距今年龄 (ma)
B顶面埋深1700m A顶面埋深2100m
D沉积末 C顶面埋深500m B顶面埋深1150m
A顶面埋深1550m
C沉积末 B顶面埋深650m
A顶面埋深1050m
B沉积末 A顶面埋深400m
点X
B末 A C末 C末 D末 D末 D末 E末 E末 E末 E末 F末 F末 F末 F末 F末 顶 B顶 A顶 C顶 B顶 A顶 D顶 C顶 B顶 A顶 E顶 D顶 C顶 B顶 A顶 Y深深 深 深 深 深 深 深 深 深 深 深 深 深 深
P0 465 240 400 650 1050 500 1150 1550 550 1050 1700 2100 350 900 1400 2050 2450
P3
P7
P1
P5
P2
P8
P4
P6
A B
C D 现今
时间间隔 (Ma) 3.85 3.95 3.9 2.6 2.05 2.05 4.6 0.85 0.85 6.3 1.05 2.2 6.5 5.85 4.55 3.85
指数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TTIi
0.007519531 0.015429688 0.03046875 0.040625 0.0640625 0.128125 0.575 0.2125 0.425 6.3 2.1 8.8 52 93.6 145.6 246.4
65.0 56.5 42.1 35.4 32.0 29.3 23.3 21.5 10.4 5.2
0
A层底面深度 (m) 0 345 1160 1860 2020 2600 2550 3200 3650 3900 4180
A层顶面深度 (m) 0 0 830 1570 1740 2320 2270 2950 3410 3670 3955
油算
层 顶 面 、
可 计 算
机 可 以 直
TTI
底 面 分 别
及 累 计
Δt
接 读 取
TTI


TTI值计算原始数据表
温度间隔 ℃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150~160 160~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