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分制:尺寸是根据设计时对该建筑所选用某一等级的“材”及其相关尺寸为依据来确定的。

P242
斗口制:在大式建筑中用斗口宽度做建筑及构建尺度的计量标准。

斗口按建筑等级分为11等。

P282
铺首: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

他又可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横量标准。

P259
推山: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P262
收山: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
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长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P258课件-宗教建筑
叉柱造:其做法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推进半柱径。

大木作:指木构架建筑中的重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拱等。

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士和大木小式。

P277
大木大式:大木大式建筑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

面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桁。

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
瓦屋面、兽吻和斗拱。

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P277
大木小式: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

面阔三间至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五架为限。

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拱。

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
檐柱径为标准。

P277
驼峰:形如骆驼之背,一般在彻上明造梁架中配合斗拱承载梁栿,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别。

P263
梭柱: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六朝至宋官式建筑上见之,明代仍见于江南名居建筑。

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之外,再加一圈回廊(柱廊)。

P259
鸱尾:汉至宋宫殿屋脊两端之饰物。

P499
卷杀:宋代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P498 课件-宗教建筑
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二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在(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古镜:官式建筑多采用薄如镜面的石础,称为「古镜式」。

1.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里),在唐朝称(坊)
2.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午门)。

3.(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4.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5.(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6.(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从而使西周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而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7.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经过十年战争,终于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8.汉代建筑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发展。

9.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石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塔院型),即以塔为窟的中心,这种窟在大同云岗石窟中较多;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僧院型),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
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此外还有一种小窟,分布在一、三两类窟的周围,也属打坐用的禅窟。

11.(《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宋代将作监(李诫)。

12.元代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在内地出现了喇嘛教寺院。

如北京西四的(妙应寺白塔)。

13.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和(居民区)。

14.我国的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15.窑洞分为三种型式即:(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砖砌的锢窑)。

16."阿以旺"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大厅)。

17.坛庙主要有三类,即:(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

19.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著名和具有影响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20.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就已自印度经西域传来中国。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白马寺)。

21中国的道家思想,一般认为始于(老子)的《道德经》。

它在我国宗教中的历史地位,居佛教后的第二22.佛寺有两大类型:即:以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和以佛殿为主体,采用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式布局
23.(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24.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塔)、(墓塔)等两种类型。

25.(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

塔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26.我国的建筑屋顶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单坡)、(平顶)等几种,其中(庑殿)是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

27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

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28.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是(北宋)时期(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主要记录官家大式、大木等做法、系统反映出官式建筑的发展水平。

29.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桥)是(隋)代留下的著名的建筑物,它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

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李春)。

30.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朝都城内一座喇嘛塔,系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的。

32.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

33.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

34.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佛光寺)。

36.(雍和宫)是北京著名的喇嘛教寺院,规模宏大,佛像众多,有藏教博物馆之称。

37.山西应县(应州塔)是现存唯一的木塔,该塔建于(宋)代。

38.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

39.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干阑式建筑)、(木骨泥墙房屋)。

40.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防御工程)、(水利工程)、(道路与下水道)、(邮驿设施)。

41.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北京四合院)、(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河南巩县窑洞)。

42.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44.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以(东)岳(泰)山为首。

45.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观音)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

46.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鸣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

47.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孔望山摩崖造像)、(凌云寺弥勒大佛)。

1、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蒯祥))
4、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平江府图)
5、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青龙)
6、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北宋汴梁)城的风貌。

7、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营造法式》)
8、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西安钟楼)
9、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春秋淹城)
10、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第一)年开始营造皇陵。

11、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汉文帝灞陵)
12、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武当山建筑群)
22、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苏州虎丘塔)
23、天安门的屋项形式是(庑殿式)
升小方块,多为木造,用在栱上来支撑梁。

斗通常为木造方块,于柱子顶端,支撑上部构件。

斗栱柱子顶端的斗与栱合称,支撑主梁。

材依斗的宽度而定的测量单位。

枋水平构件,位于如窗户或走道之上,或是连接两柱或两框架的构件。

拱廊一连串由柱子支撑的拱形结构,有时成对,上有遮盖,形成走道柱身
柱廊建筑有列柱的门廊。

问廊半圆形或多边形的拱廊或走道
栱雕刻成的突出横梁,通常为木质,位于斗之上,支撑主梁。

开间量度中国建筑内部空间的标准单位。

暗层夹层,通常位于一楼与二楼之间。

椽屋顶的木件,通常由屋檐边缘斜铺而下,支撑表层屋顶。

墩长方形的基础;柱子或墙基部的支撑。

椁石造外棺,通常装饰精美。

闾里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

鸱尾屋脊的尖顶饰。

檩条沿屋顶长度分布的水平部件,位于主椽上,支撑次要屋椽。

悬臂梁突出的构件,用于支撑梁或檐口。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副阶: 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间: 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合角吻: 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经幢:①刻有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
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步架:檩与檩之间的距离称为步架,一般情况下一步架为22斗口.
檐不过步:指从挑檐檩到檐端的距离小于一步架(22斗口)
举折法: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
举架法: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
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叉柱造:将
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
雀台:飞檐椽头钉连檐及瓦口,钉时连檐需距椽头半斗口,称为雀台.
平身科:柱与柱之间的斗拱,清代称平身科,既为宋代的补间铺作.没有梁架在其上,没有受力.
角科: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
柱头科:一般柱子上的斗拱,清称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承托梁,受力斗拱
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

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

(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
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

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穿插枋:明清木构件(横向)之一,位于两柱子之间,起联结作用。

抱头梁:长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在檐口处的梁,有斗拱时叫挑尖梁,无斗拱时叫抱头梁
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这种做法叫侧角.
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增加了顺梁或扒梁和采步金梁架等)。

垂花门:是指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

屋顶用勾连搭。

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所开口的尺寸为一斗口,相当于材的九分,斗口分十一等,最大斗口用六寸,每一等级差半寸,十一等斗口则为一寸,如柱径为六斗口,柱高为六十斗口。

斗口制是单向模数,等分十一级,计算简化。

戗脊:歇山顶上连接两坡厦宇的脊称戗脊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干阑式: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为了避免贴地潮湿,使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防洪排涝,随形就势等原因.形成了一种上下两层的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
穿斗式构架:①又称立帖式.②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④因此,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抬梁式构架:①(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④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檩,枋.②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
圜丘:位于北京天坛的轴线上,祈年殿往南.坛三层,上层径26米余,底层径55米.天为阳性,故此一切尺寸,石料件数均须阳数.圜丘四周绕以圆形平面和方形平面的壝(音陪pei)墙各一重,高度甚低,不过一米余;壝墙内空阔不植树,壝墙外森林茂密,用以扩大形象来表现崇天.
祈年殿:它的形制,原是天地合祀时的大祀殿;平面正圆形,上为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外檐柱12根,内檐柱12根,象征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同时井口柱4根,象征四季,与内外檐柱和起象征二十八星宿.祈年殿立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底层径约90米),柱枋隔扇为朱红色,上为三重青(蓝)
色琉璃瓦檐,顶尖以鎏金宝顶结束,檐下彩绘金碧辉煌;整个建筑色调纯净,造型典雅.祈年殿用台基提高,用矮墙来扩大形象,表现崇天的境界.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位于山西应县,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它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67.31米(外观5层,暗层四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是现存最早的木塔.)
太和殿:明代原为重檐庑殿九间殿,清代改为十一间.它和明长陵祾恩殿并列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太和殿体量宏伟,造型庄重,具备故宫主殿应有的崇高庄严的形象.太和殿一切构件规格均属最高级.太和殿用于最高级隆重的仪式:皇帝登基,
溜金斗拱:一种复杂、高级的斗拱,自中线以外与普通斗拱完全相同;中线以内,自耍头以上,连撑头和桁杭,都在后面特别加长,顺着举架的角度向上斜起秤杆以承受上一架的桁或檩,因其秤杆是
以下金桁自上而下溜到檐部的,所以叫溜金斗拱。

挑金斗拱:一种用于殿阁檐宇四周的斗拱。

其外跳即中线以外与翘昂斗拱相同,有五、
三朝五门
舍宅为寺
样式雷:清代掌管设计和施工的官员称“样房”,因为由雷姓世袭所以称样式雷
面朝后市:意思是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和居住区
“借景”,并以实例说明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

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

如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时赏景,景象曼妙。

材分制:尺寸是根据设计时对该建筑所选用某一等级的“材”及其相关尺寸为依据来确定的。

P242
斗口制:在大式建筑中用斗口宽度做建筑及构建尺度的计量标准。

斗口按建筑等级分为11等。

P282
铺首: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

他又可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横量标准。

P259
侧脚:平面上各檐柱柱头向内倾斜。

P258课件-宗教建筑
叉柱造:其做法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推进半柱径。

P264
大木作:指木构架建筑中的重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拱等。

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士和大木小式。

P277
大木大式:大木大式建筑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

面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桁。

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
瓦屋面、兽吻和斗拱。

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P277
大木小式: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

面阔三间至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五架为限。

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拱。

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
檐柱径为标准。

P277
驼峰:形如骆驼之背,一般在彻上明造梁架中配合斗拱承载梁栿,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别。

P263
梭柱: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六朝至宋官式建筑上见之,明代仍见于江南名居建筑。

卷杀:木构件外轮廓端部采用转折的弧形艺术处理手法。

P498 课件-宗教建筑
生起:立面上,檐柱自中央明间向两侧逐渐升高。

P258
间: 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卷杀: 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法加工方.
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经幢: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
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步架:檩与檩之间的距离称为步架,一般情况下一步架为22斗口.
檐不过步:指从挑檐檩到檐端的距离小于一步架(22斗口).
举折法: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
举架法: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殿.有单檐,重檐两种,单檐又称五脊殿.
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
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
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音胡hu).
角科: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
柱头科:一般柱子上的斗拱,清称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承托梁,受力斗拱.
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
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

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

(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
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

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穿插枋:明清木构件(横向)之一,位于两柱子之间,起联结作用。

随梁枋:最长的梁下的枋,起稳固梁的作用,是个联系构件.
抱头梁:长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在檐口处的梁,有斗拱时叫挑尖梁,无斗拱时叫抱头梁.
戗脊:歇山顶上连接两坡厦宇的脊称戗脊.
足材: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高宽比为3:2.栔(音自zi)两层拱之间填充的木件断面尺寸."一材一栔"为足材.其中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可见一足材为21分.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9寸,相当于四个八等材.如柱径大小为2足材~3材,即42分~45分之间.
计心造:在一跳上置横拱的做法.
偷心造:在一跳上不置横拱的做法.
插拱:全部都是偷心造的做法.
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干阑式: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为了避免贴地潮湿,使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防洪排涝,随形就势等原因.形成了一种上下两层的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
单栱在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
昂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P261
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

栱是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