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6T11:13:32.10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7期作者:高娟[导读] 随着我国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工业经济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力做好水体防治工作。

高娟

山东斐然环保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摘要:随着我国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工业经济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力做好水体防治工作。以微山湖为例,分析了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问题及对策引言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人口也在逐渐增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也不断增加。但是工业、农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势必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给我国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和隐患。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威胁,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当前我国水资源日益重要也日趋紧缺,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的观念,将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可行措施不断推行以及实施,解决当前问题,实现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1我国水污染的基本现状

据权威统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m3,人均用水量仅占世界人口平均用水量的1/4。目前我国仍有多达300余座城市面临缺水、用水难的问题,有约2亿多人口存在年用水量严重不足的状况。为应对水资源紧缺以及污染严重的情况,国家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旨在建立完善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将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的水质实行全面把关,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把控水资源质量。例如,针对工业废水排放,制定收费办法,确立较高标准的收费准则;针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污水排放量制定相应的标准,如在全国范围内适时提高用水价格,提升人们节约用水、环保用水的意识。在城市中建立污水、废水处理工程,将水污染尽可能降到最低,缓解水资源污染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存带来的危害。在过去的十年内,国家建立了环境监督部门以及区域性的环保督查中心,并且在各个城市不同程度增加了环境监管团队建设,在水污染监管力度上不断加强。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环境污染水治理工作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水污染状况仍然比较严重。我国的七大水系总体呈现中度污染的状况,约1/4的淡水饮用水源水质没有达到较为安全的饮用标准。在水污染治理的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工作环节存在一些漏洞,包括利益诱惑或者资金投入问题,致使水污染工作难以有序进行。比如部分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经过调查已经关闭但仍有重新启动的趋势,都对水污染治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2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水污染防治工作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先发展,后治理”,但这种理念造成了地方政府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这种以牺牲环境来换得的经济效益在未来会暴露出严重的问题,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2.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水污染管理条例中规定不明确。由于水污染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使防治措施操作性不强,不能实现预想的效果。

2.3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加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使得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而生活污水如未科学处理则会严重污染环境。同时,近年来工业企业污染不断加剧,如:金属废液、印染和食品废水等都给水污染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2.4水污染防治技术水平较低

水污染防治工作是项艰巨的任务,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首先需要采取先进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较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依靠化学处理。虽然近年来化学处理污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水污染日益复杂,水污染防治技术水平还较低。

3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对策

3.1加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整治

城市污水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我国整体水污染中生活污水污染占比较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处理生活污水,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工业废水的处理对流域水污染治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废水按照科学的处理方法,经过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可以节约工业企业分散处理设施。对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还能够回用使用,极大的节约水资源。因此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工业企业需要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3.2完善相关法律

我国目前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许多地方存在空白和漏洞,因此急需完善水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一是出台流域水污染法律法规;二是对法律主体进行明确,防止出现问题追责不明确的情况;三是规范水污染防治工作,正确引导水污染防治工作;四是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并对不达标企业严格处罚,做到有法必依。

3.3提高公众的参与力度

目前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度较低,我国民众要提高水污染防治的意识,发挥民众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主体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将水污染的严重危害和治理的必要性告诉民众,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让民众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水污染治理工作,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建议,使民众成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核心力量。在宣传过程中,要做好信息的透明化,使民众及时掌握治理信息。同时,政府为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还应建立奖惩机制,对提供合理建设的个体进行奖励。

3.4加大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水污染防治技术,科学合理的水污染防治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水污染防治效果,实现污水处理目标。对于水污染防治技术,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对在污水治理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企业给予奖励,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同时,企事业单位要加大对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先进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我国水污染防治水平。

3.5协调经济发展,合理开发水资源

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则无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科学的水资源保护计划,维持水资源的平衡,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3.6各地方政府协调配合

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各地方政府领导应作出积极的工作表率,在基层以及群众中树立榜样。将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扛起保护水资源与防治水污染的重要责任。将水资源的保护与防治工作作为相关领导人员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的得当且有效的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同时对于工作疏忽造成严重问题的应严肃处理,在政策等多个层面加强有关地方政府领导层面的监督工作。对于相邻的不同管理区域的水源管理要实现通力合作,全面、积极地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到底。

结语

保护是治理的目的,治理是保护的措施。因此,只有保护与治理并重,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在水资源保护的实践中,科学的保护性措施可以减少日后治理的麻烦,正确的治理性措施则又可以使相关的保护产生积极的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浩.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2):114.

[2]李慧玲,李卓“.河长制”的立法思考[J].时代法学,2018,16(05):15-23.

[3]金燕卿.农村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1):132-133.

[4]黄宁湘.探究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

[5]赵坦.地方水污染防治监督制度的立法设计探析———以聊城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