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资源的广义概念: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精神上所需求的物质、能量、信息、劳力、资金和技术等“初始投入的”总称。

自然资源: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社会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资和精神财富的统称。

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与分类(P3 图1.1 )

3、资源的特点:

①整体性(综合性):指各种资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

②层次性:表现在资源的空间范围和构成两个方面;

③地区性:指由所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④适宜性与限制性:某类资源适合于作某种用途的特性称为资源的适宜性;

⑤有限性和稀缺性: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表现为资源的稀缺性;

⑥可增值性:资源的开发意味着它的价值增长,表现了资源可增值性特点。

4、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2)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3)自然资源是社会劳动的对象。

5、可再生资源:是指可连续而稳定地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人类的自身再生产及人类经济再生产的周期内不能再生的各种地质和半地质资源,这些资源是随着消耗而逐渐减少的,短时期内不能恢复。

6、硬资源: 是指主要在量上,或归根结底表现为量上地稀缺性地资源,比如,土地、矿产、劳动力、资本等。

软资源: 是指主要在质上表现出稀缺性,而量不可度地软件型资源,如技术、市场、信息、区位等。

软资源的特点:①软资源有知识性、创新性特征;

②软资源是无污染、可复制和

可再生的资源;③软资源具有共享性。

软资源的作用:

1)软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使自然资源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多;

主要表现在:

①使原先不为人们注意或不明其用途的资源得以利用;

②不但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的品位界限,使以前难以利用的低品位矿藏获得了工业利用价值;

③拓宽了资源利用的深度

3)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7、资源科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方法。

1)对象:资源科学是以人与资源关系为对象,研究资源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预测、调控、利用和保护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科学。

2)主要研究方法:传统的研究方法、资源的遥感调查、资源数据库、资源信息系统、投入产出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

3)任务:①阐明资源系统的发生、演化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②探索资源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平衡机理;

③揭示资源特征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④研究不同时期资源的保证程度与潜力;

⑤探索人类活动对资源系统的影响;

⑥研究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⑦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资源科学和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4)理论基础:

①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②物质循环原理;③地域分异规律原理;④因地制宜原理;⑤自然节律原理;⑥生态平衡原理;⑦林德曼定律原理;⑧最低因子限制原理;

⑨系统论原理;⑩价值规律原理

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区域增长极理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

思考:地域分异规律是什么?它如何影响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纬度地带性: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引起的,如太阳辐射吸收量经度地带性:大地构造和大地形引起的地域分异,如降水分布垂直地带性:山地高度引起的地方性分异: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下水埋深不同引起的

第二章气候资源

1、气候:是指某一个地区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往往是由某一地区的大气环流、地面特征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2、气候资源:是指气候条件中可被利用来产生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是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

气候资源的主要特性:

1)光、温和水的综合效应; 2 )时段的有限性和无限循环性;

3)时间上的节律性与波动性; 4 )空间上的区域差异性

3、光能资源:又称太阳辐射资源,主要是指被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

4、光质与光形态效应

1)光质:是指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及其各波段所含能量。

2)光形态效应:是指太阳辐射的不同光谱组成对植物的生命过程与生命特征产生不同的作用。

5、生理辐射:绿色植物能接受的太阳辐射在0.3~0.75 ym之间,这部分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有作用的辐射,称为生理辐射。

6、光合有效辐射:对植物光合作用有益的太阳辐射,即具有光合效应的辐射,称为光合有

效辐射(PAR,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

7、光周期效应:昼夜光照与黑暗的交替及其对植物发育,特别是开花有显著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光周期效应。

8、光能生产潜力:是指在水、土、气、热、肥等其它因素都能充分满足绿色植物生长需求的情况下,由某区域光能资源因素决定的理论最大产量。

9、》0C积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C后,农耕活动开始,喜凉耐寒植物开始萌动生长,此期间内的热量资源不仅影响作物品种选择,而且影响熟制。

10、无霜期:地面温度W 0C时,大多喜温植物将受到霜冻危害,所以将地面最低温度>0C 的日数(无霜期)衡量作物大田生长时期的长短。

11、中国气候区划:国家气象局按照》10 c活动积温及其天数、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

低气温等指标,将中国划分为9个气候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具体看PPT)

12、光温生产潜力:是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水分、二氧化碳供应充分,其他环境条件完全适宜的情况下,理想群体在当地光、温资源下,能达到的最高产量。

13、水分资源:包括大气降水、土壤水和地表水、地下水。

14、年降水量与植被类型和作物分布的关系

1 )降水年内分配表明作物各生长阶段的水分供应情况,水热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但过于集中会引起洪涝灾害。

2)降水年际变化表示水分供应的稳定程度,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特别是日均温》0C和》10 C

期间的降水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

15、蒸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总耗水量应包括植物蒸腾和株间蒸发两部分,合称为蒸散。

16、水分盈亏量:同一地区同一时段的降水量与最大蒸散量之差。

17、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其它环境因素和作物因素均处于最适状态时,在当地实际光、热、水气候因素作用下,单位面积内农作物达到的最高产量。

18、风能资源:是指能为人类利用的近地面风。影响因素:

1)受地形影响很大,加之形成风的环流条件各异,风能资源地区差异很大。

2)沿海及岛屿地区,风能资源比较丰富且稳定,如荷兰、埃及、中国沿海省份等;

3)环流系统交汇地区,有较大的气压梯度,产生丰富的风能资源,但不稳定,与环流系统的强度、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如我国西北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的交汇地区;

4)单一稳定的环流系统控制区或山谷盆地区,是风能资源匮乏区,如副热带高压控制区、我国四川盆地等19、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旱涝:是指在降水量显著减少或降水过多、强度过大的情况下,由于未能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或无力抵御,从而危害正常的生产生活的缺水或多水的灾害。

2)低温冷害:是指农作物生育期间,在重要阶段的气温比要求的偏低(但仍在0 C以上),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使生长器官的生理机能受到损害,造成农作物减产。

3)霜冻:是指土壤或植物株冠附近的气温降至0 C以下,体内水分发生冻结,代谢过程遭到破坏,细胞被冰块挤压所造成的危害。

4)冰雹:直径为5mm至100mm的^落向地面的冰球或冰块叫雹。直径小于5mm勺小冰雹又称冻雨或冰丸。

5)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

20、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1)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2 )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高防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

3)人工调控和改善农田小气候;4 )狠抓污染防治,搞好环保建设。

第三章水资源

1、水资源:是指在目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比较容易被人类利用的补给条件好的那部分淡水量,即大陆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地下淡水水体的动态水量。

2、对水资源概念的理解应该形成以下几方面的认识:①水资源是相对于人类需求有效用的,而且具有多用途性,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做到一水多用的综合利用;

②水资源是相对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可控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会引起水资源内涵的变化;

③水资源利用是以不引起水量枯竭和水质恶化为前提的,即必须维护水资源的再生性;

④水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具备了资产的特性,水权水市场的建立是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3、水资源的特性:有效性、可控性、再生性

4、以鄱阳湖为例说明水利工程的利害两重性。

以鄱阳湖为例,有关研究表明,三峡建坝之后,将对鄱阳湖的水情、动植物栖息环境等产生影响。

汛期可减少洪水下泄量5000~7000m3/s,使湖面水位下降0.8~1.3米,从而缓解鄱阳湖的洪涝危害。(水利)

10 月份下泄量的减少将加速鄱阳湖的退水过程,使相应高程的湖滩提前出露,减少了湖泊的淤积量。(水利)

1~4 月份泄流量的增加可使湖口附近的淤积量增加,造成入江过水断面的进一步缩小。(水害)

减少在江湖之间作半洄游的青、草、鲢、鳙等鱼类的产卵场,使其产卵条件恶化,进入鄱阳湖的鱼苗就会大量减少。(水害)

各种珍禽良好的栖息地将受到破坏或面积大量减少,导致珍禽向其它地区转移,寻找新的栖息地,不利于珍禽的保护。(水害)

5、中国水资源特征:

①时程分配不均,年际年内变化显著;②空间分布不均,水土匹配矛盾突出;

③天然水质差异明显,河流含沙量大;

6、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1)水资源开发程度大,农业用水比重高,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增长显著;

2)水资源紧缺与浪费并重;

3)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生态环境受损; 4 )地下水开采过量、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5)水环境污染严重; 6 )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7、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1)自然条件的影响:①淡水在地球上分布不均;②气候变化的影响

2)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

①世界人口趋向于集中在地球较小部分的城镇和城市:41.6%人口集中于占0.3 的土地面积

的城镇;

②城市及其周围大量建设工业区,集中用水量很大,超过当地水资源的供水能力。

8、水体污染: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9、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发展的危害;

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与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10、水资源评价:是指对于水资源的源头、数量范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其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

1)水资源评价的目的

①确定目前和预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和相互关系;

②分析和估计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各个阶段已经和可能出现的变化;

③确定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区域经济开发和工农业各生产部门服务;

④通过水资源评价,可以了解水资源供需的现状并预测今后若干年的发展,寻求解决水资源

短缺、水污染等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2)水资源评价的原则:水资源评价工作要求在客观、科学、系统和实用的基础上,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统一评价、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统一评价等原则。

3)水资源评价的内容水资源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

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指在水资源评价基础性工作,包括对评价范围内的水文、水文气象、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的统计和系统整理等的基础上对水数量的分析、计算与汇总。

水资源数量评价包括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评价和总水资源数量评价。

11、水环境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

1)水环境容量评价:是指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或纳污能力,它以环境目标和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为依据。

纳污能力:是指一定水文条件下,特定的水功能区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最大允许污染负缓冲弹性力:是指在满足其服务功能可持续正常发挥的前提下,水环境承受人类对其基本要素改变的缓冲弹性程度。

与水环境容量相对的是水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如一个流域、一个行政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的优化配置,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

12、水资源利用评价

①水资源开发程度分析;②可利用水量和工程可供水量分析;

③需(用)水量分析;④水资源供需分析;

13、水资源综合评价:在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利用评价基础上,遵循生态良性循环、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状况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所作的综合评价。

①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分析;②评价区水资源条件综合分析;

③分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分析。

14、水资源管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

1)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①形成能够高效率利用水的节水型社会;②建设稳定、可靠的城乡供水体系;

③建立综合性防洪安全社会保障制度;

④加强水环境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建成国家水环境监测网。

2)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①权属管理;②需水管理、供水管理和用水管理;③水质管理;④法制建设

15、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①需水增长,供需矛盾尖锐;②水工程老化失修,改造任务艰巨。

③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④水市场机制建设步履维艰。

⑤管理体制的分割,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16、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① 强化节约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

③保护水环境, 防止水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④综

合治理洪涝灾害, 保障生产与社会安全。 ⑤加强水资源管理, 保证水资源持续利用; ⑥建立水资源核算体系, 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

1、 土地: 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主要物质基础和基本资源。

2、 土地资源: 是指在生产上能够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利用需要的土 地。

3、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 2 3)土地资源面积有限性;

4

5)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与功能永续性; 7)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性; 4、 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 土地资源是人类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 ② 土地资源是人类获取主要生活资料和物质财富的源泉; ③ 土地资源是构成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客体。

5、 土地分类: 是指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 1)土地划分与归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 区别:

A 、划分是将不同的土地进行排序,寻找它们极端的或对立的特征,如在研究区范围内海拔

最高与最低,气温最冷与最热, 土壤最干与最湿, 地下水埋藏最深与最浅等,然后排列它们 的中间状态,近中间状态,根据土地的不同特征把土地划分开来。划分是分类的第一步; 归类 则是根据一定属性,把具有相似性特征的事物归纳为一类。

B 划分土地地段是此而不是彼,是根据土地的不同特征,甚至是对立特征;

而土地 归类 则是根据土地的相似特征,将它归入某一类。可见,划分与归类是不同的。 ② 联系: 对任何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辨识,然后再归类。没有辨识,就无法归类。

然而, 只有划分而不进行归类, 则会因为事物的纷繁复杂而杂乱无章, 不能形成科学的系统 的认识。因此,对土地划分与归类是土地分类必不可少的两个相关联的步骤。

6、 土地的分级系统: 反映的是具体地域的等级。 分级系统的单位,至少有四个特点: 1) 较高级单位是由不同等级的低级单位合并而成的; 2) 不同的低级单位必须在地域上相邻才能进行合并;

3) 分级的等级越高,所包含的低级单位越多,内部结构越复杂;

4) 土地分级系统从低级合并成较高等级的根据,是各单位间的区域联系,主要是地球化学 联系和地球物理

联系。

7、 土地分级系统与土地分类系统的区别

1) 土地分级系统从低级到高级是通过区域合并,土地分类系统从低级到高级是通过类型概 括;

2) 土地分级系统合并的低级单位必须是相邻的才能合并,而分类系统的概括、归纳、抽象 属性则不要求相

邻;

3) 分级系统的等级越高越复杂,而分类系统的等级越高,对属性的概括越简略;

②合理开发水资源,适度增强供水能力

第四章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 )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土地资源的承受性;

4)分级系统的分级依据是区域联系,而分类系统归纳的依据是特征的相似性。

土地分类体系的划分体系(书上

P86)

中国 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简介(书上

P87)

中国 1: 1000 000 土地资源图》分类简介(书上 P87) 8、世界土壤资源的现状 ①低质量的土壤资源比例大; ③ 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

9、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1、土地退化: 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其

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的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肥力下降等。

12、 荒漠化: 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

半干旱和亚湿润干 旱

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危害

①发展态势严峻,扩展速度快; 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民生存条件 ③

破坏建设工程,是阻碍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 ④

毁坏生产生活设施,是致贫的根源

13、 土壤盐渍化: 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 累的现

象或过程。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 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农业结构。水改旱,可有效防止次生盐化;

15、土地资源评价: 就是根据土地资源的特定使用目的,对土地的性状进行评估的过程。 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① 土地资源评价要针对具体的土地利用要求进行;

② 土地利用的效益与投入分析,是评价土地适宜性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③ 土地评价要切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④ 土地评价要以土地的持续利用为前提。

FAO 《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案( 1976年)简介 (看PPT )

16、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潜力评价的关系 1 )属于不同概念,但之间有相关性和可比性。

2)土地潜力评价必须事先规定土地利用方式或管理实践上的先后次序,目前大多采用农、 林、牧、其它或

农、牧、林、其它的顺序,即把潜力最高的土地首先分配给农业利用。但这 并不意味着潜力最高的土地只适合农业利用。

3)土地适宜性评价并不事先假设这种先后顺序,每一块土地均可针对农、林、牧、其它利 用方式作出适宜性

或适宜程度的评定,可谓机会平等。

②类型繁多,利用差异大 ④开发难度大,难以利用

①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 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低; ⑤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0、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

①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③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

⑤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② 土地资源丰富,但相对面积小; ④不同适宜性土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② 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 ④ 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

③ 精耕细作。多施有机肥,控制灌溉水质。

14、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①利用和保护相结合,防治土壤的侵蚀; ③ 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⑤ 扩大耕地面积,限制乱占农业用地;

② 采用多种措施,改良盐碱土及沙土 ④ 防治结合,减少土壤污染

⑥ 综合整治,合理布局

17、农用地分等与定级的差别

1)农用地分等:根据农用地相对稳定的农用地因素评定农用地的质量,划分等别。等别侧重于反映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分等成果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2)农用地定级:依据构成农用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根据地方农用地管理工作的需要,在行政区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农用地级别划分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现有的(或实际可能的)区域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定级成果只要求在行政区域内可比。18、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对城镇土地使用价值进行综合评定,并使评定结果等级化。

1)土地分等:反映全国或省、地级行政区域内城镇之间土地利用效益的地域差异,其顺序在全国或省、地级行政区域内统一排列。

2)土地定级:反映城镇内部土地的区位条件和利用效益的差异,其顺序在各城镇内部统一排列。土地定级有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两种类型。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中推荐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19、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①有效控制土地利用;②合理协调用地关系;

③切实组织土地利用;④严格监督土地利用。

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1)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和土地需求量预测等前期调研;

2)提出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土地利用方针;

3)制定各部门、各类用地的调整控制指标,确定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和范围;

4)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确定各分区的土地利用用途管制措施;

5)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并对规划实施的可行性与效果进行评价。

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

①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

②节约和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③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⑤占用耕地和开发复垦耕地相结合。

第五章生物资源

1、生物资源: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指对人类具有现实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

2、生物资源的功能

①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原材料等资源;②生态系统的核心,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③改造环境、修复污染、美化环境;④军事、科研等其他方面效用;

3、生物资源的特性

①生物资源的多样性;②生物资源的可再生性;③生物资源的地域性;

④生物资源的可解体性;⑤生物资源的周期性;⑥生物资源的相对稳定性;

4、最大持续产量原理:是在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系统以维持最高再生能力的原则。

5、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1) 遗传多样性:基因层次上 2 )物种多样性:物种层次上

3)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层次上 4 )景观多样性

6、生物资源量的测定

②种群密度;③生物量与生产力

①生物资源的分布区面积;

7、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①生物资源与生态平衡的协调;②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③遗传资源与环境污染治理

8、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9、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有 3 方面:

1)挽救:就(原)地保护、迁地保护

2)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

3)可持续地利用。

10、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1)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我国拥有陆地生态系统599个类型,有高等植物32800 种;

2)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全世界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生物物种极其丰富,特有性高,拥有大量的孑遗物种11、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1)为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中国政府编制了一系列的规划、发展和保护纲要;

2)积极承担和履行有关国际义务;

3)开展了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乱捕滥猎、走私贩运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4)加大建设各类各级保护区;

5)建立了多种专业性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6)为拯救濒危物种,我国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

12、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与结构特点

1)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达4.67 X 107 hm2,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2)中国森林面积已达1.58 X 108 hm2,但森林覆盖率仅居世界第104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3)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

4)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人工林为主;

5)中幼龄树种比重约占全国林场面积的7 1 %,人工林中的中幼龄树种比重高达87%;

13、简介我国生态林业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 、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14、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 )加强生物资源的科学经营管理;

2)制定法律和政策,保护生物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3)加强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4)制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

5)加强生物资源集约经营,不断提高生产量;

6)加强生物资源的科学研究;

7)开展生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的国际合作。

15、生态农业及其特点:

生态农业: 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特点:综合性: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多样性: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高效性

持续性

第六章海洋资源

1、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2、海洋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1)海洋资源开发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海洋资源的开发,促进和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3)海洋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3、海洋资源的分类,

①按资源属性分,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能源资源;

②按资源的来源分,来自太阳辐射(第一类资源)、来自地球本身(第二类资源)、来自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第三类资源);

③总体分: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空间资源、海洋能资源。

4、海洋资源的特点

①种类多,储量大;②开采技术难度高;

③地域差异性;④利弊两重性;

5、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

①过度捕捞;

②围海造地破坏,海涂生态系统;

③无节制的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6、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潜力

1)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巨大,海洋水产生物的资源丰富和物种丰富度高;

2)我国的海洋渔场是世界上重要的渔场之一;

3)我国沿海湾众多,水质肥沃,海水增殖条件优越。

7、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指导下的宏观调控,对鱼类的过量捕捞,导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海岸带的盲目开发,进一步加剧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远落后于生产需要。

8、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2)全面贯彻“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

3)保护海洋生物资源,防治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4)加强政策与法规的保障作用。

第七章矿产资源

1、矿产资源: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富集物。

2、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1)矿产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

2)矿产资源的生成期长、散布地域广;

3)矿产资源属有限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

4)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

5)矿产资源的地质特征差异性。

3、矿产资源的社会属性

1)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

2)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3)矿产资源是国民财富;

4)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5)矿产资源具有动态性;

4、矿产资源的特性

1、地壳,无生命; 2 、不可更新(能源危机,资源枯竭)

3、分布极不均匀,生产消费不均匀 4 、共生和伴生性(综合利用)

5、矿产资源的分类(P177 图7.1 )

6、稀土(rare earth):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 到71 的15 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

7、矿产资源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1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矿产资源对国家和地区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3、矿产资源及其产品是最重要的经贸对象。

8、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①地质研究程度;②可行性论证程度;③开发经济意义

基础储量:表示地质勘探程度较高,可供企业近期或中期开采的资源量;保有储量:是基础储量中可以立即经济开采利用的;资源量:则是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主要是预测和推断的资源量;资源总量=资源量+基础储量。

9、《总则》(92 年)的储量分级

根据储量分级三标准的控制程度的不同:准确、详细、基本、初步、大致,将储量分

为A、B、C、D、E 五级。

10、矿产资源的估算

矿体的圈定:在储量计算图上把矿体空间形态位置,即矿体边界线确定下来的工作品位:就是矿石中全属或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以%、克/吨、克/立方米、克/升等

表示),它是衡量矿石质量的主要标志。

与开采技术条件有关的工业指标

1)最小可采厚度:即在当前开采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对有开采价值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要求。

2) 夹石剔除厚度:指在储量计算时,允许夹在矿体中间非工业矿石

( 夹石) 的最大厚度。 3) 最低工业米百分值: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工业利用价值较高的矿产的一项关于矿体厚度 和矿石品位的综

合指标。

R=VdG

V--- 矿床(矿层)总体积 G -矿石品位 (元素重量/单位矿石重量) 11、 矿产资源评价的内容

1) 储量的现状和前景评价 , 地质评价;

2) 需求预测:回归分析,弹性系数,增长模型,社会调查;

3)承载力评价;

4)资产价值核算,经济评价;

5)战略评价(稀土);

12、 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见 PPT 考前看一遍就行了)

13、 我国矿产资源特点

①地大物博(薄)不够用; ②有潜力、很难找 ③ 我国矿产资源禀赋“三少、三多”,一是特大、大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 二是富矿少, 贫矿多。 三是单一矿床少、共伴生矿床多

④ 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渐增 ⑤能买到、代价高、有阻挠。 14、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 矿业粗放经营,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③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环节缺乏完善的管理手段;

估算矿产含储量的公式: R--- 某矿物成分的总重量

d--- 矿石容量(重量 / 单位体积)

(完整版)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目录: 1、生态系统 2、最适温度 3、生物资源 4、水体自净 5、全球变暖 6、积温(活动和有效) 7、光合作用 8、光照强度 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8、光照强度:指光照的强弱,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来量度。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 9、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0、气候生产力:以气候条件来计算的农业生产潜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术等都处在最优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农产品的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资源学导论复习

《资源学导论》复习提纲 一绪论5-10(数字为考分大概权重) 1.资源、自然资源的概念 理解资源的概念需要建立以下二种认识: 资源的概念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 资源的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水平而言的。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自然界中可被利用来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资源的基本分类 按属性把资源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类别,其中将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合称为社会资源 分类标准类别 圈层特征矿产资源(岩石圈)、气候资源(大气圈)、水资源(水圈)、土地资源(土壤圈)和生物资源(生物圈) 资源用途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 资源属性可替代资源、不可替代资源;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流动性或收入性资源、储藏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耗竭性资源 3.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流动性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最大资源潜力(在其它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能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持续能力(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吸收能力(或称同化能力、自净能力,是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承载能力(生存承载能力、最适承载能力、容限承载能力) 存储性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资源基础(用矿物的克拉克值乘以地壳的总重量)、探明储量(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资源藏量)、条件储量(已被查明的,在当前价格水平下以现有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远景资源(尚未查明,但渴望将来在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的地区发现它们)、理论资源(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4.悲观论、乐观派的主要流派与观点 悲观: 马尔萨斯主义: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鲍尔丁的“太空船地球”说: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就像太空中的一艘飞船。在这艘飞船里,人类能够使用的物质归根结底仅限于地球自然资源,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残留物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与人类一起共存。人类应该有一个适度的规模,致力于维持地球太空船内尽可能低水平的物质流和能源流,以适应“太空船”地球的资本储量,并能永续地均衡。

资源科学导论

上篇 1、资源:狭义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会经济条件下,能过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 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2、资源的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属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差别,资源的权属与流转的特性。 3、林德曼定律,即“十分之一定律”。又叫“百分之十定律”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的能量流动过程 中,后一营养级使用的能量均为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其余90%的能量因呼吸作用或分解作用而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小部分未被利用。 4、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规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地域分异规律,资源价值与价格规律,区位论原理。 中篇 1, 土地资源:是人类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综合性自然资源。它是指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人文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表现为面积有限,利用永续,位置固定,质量差异。 3,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表现为供给稀缺性,用途多样性,土地价值的增值性以及报酬的递减性。 4,土地资源的分类是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中国目前采用的分类体系主要是三大类:按照土地自然属性进行的分类(土地类型分类),按照土地利用属性进行的土地分类(土地利用分类),按照土地利用功能进行的分类(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5,土地资源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目的,对土地资源的性状进行质量鉴定的过程。它大致可以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土地经济评价。 6,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是,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较低,耕地退化现象严重,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水资源 1,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或者可能被利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更新的那部分淡水。 2,水资源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从人类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循环性与流动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多用途性;利弊两重性。 3,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在中国,水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人均,地均少,属于贫水国,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与其他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完全匹配。 4,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要因地制宜进行。对于资源缺水性地区,主要方法包括传统的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区域间调水,也包括虚拟水贸易(virtual water trade)发展策略。对于工程型缺水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水利建设,合理调剂水资源。对于水质型(污染型)缺水的解决办法是对各种污染源进行排污控制,改善水质状况。 气候资源 1,影响气候特征和变化的四大因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 2,中国气候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中国的光能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地理纬度、海拔和地形天气状况的影响,光能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其中青藏高原的光能资源量丰富,其次是中国的西北地区,而四川盆地光能资源稀少,中国由于地形差异较大和季风气候的影响,热量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性均较大,其一搬规律是由由北向南逐渐增加,中国将水分不呈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夏季温度最高的季节也是降雨量最多的时候,这种降水集中季节与高温生长期一致即水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其次是渤海沿岸及内蒙古,甘肃北部及新疆阿拉山口地区。 3,针对中国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进行农业布局时,充分利用中国的气候资源的策略,发展多熟制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降水,利用多层次开发山区气候资源,重点开发热带及热带地区。 植物资源 1,植物多样性一般分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2,从资源的角度来说,植物资源的评价包括植物资源的数量评价以及货币价值评价三种基本评价。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物质、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再燃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含义: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够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哥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hi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3.土地资源: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4.土地与土壤的区别:⑴从相互关系来看,土壤仅仅是一个土地的组成要素。⑵从本质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⑶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分化壳的疏松表层,而土地是由地表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大气圈)、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水圈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 5.国土:是归入某一个归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 6.土地的特征: ⑴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⑵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7.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利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 8.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9.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六个方面): ①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 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③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④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⑤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⑥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10.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①(土地)系统分析方法②现代技术应用方法(3s技术:GIS;RS;GPS)③景观生态分析方法④社会经济分析方法。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气候要素: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 2.评价某一地区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睛对0.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 3.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 4.具有重要意义的几条≥10℃积温的等值线: (1)1700℃等值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属冻土层的南界,此线以南耐寒熹凉作物可以生长;(2)3500℃等值线,沿长城一线,相当于冬小麦的北界,一年一熟,此线以南可种植小麦;(3)4500℃等值线,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3)6500℃等值线,南岭一线,以北可一年两熟到两年五熟。5.海拔高度:划分地貌形态的重要标志;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影响。 6.坡度:(对土地特性及其利用的影响):土壤侵蚀;农田的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机耕条件;建筑工程投资。 7.山地与丘陵的区别:山地高 差>500m;山地沟谷切痕深, 地形轮廓明显,陡坡难以利 用。丘陵则地形浑圆,形成缓 丘宽谷。 8.山地、丘陵在土地评价和土 地决策中应该注意: 坡度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的垂 直分布规律;水源问题坡度问 题。 9.平原的分类:山前、冲击、 湖积、滨海 10.母质种类:残积物、坡积 物、洪积物、冲击物、湖积物、 风积物、海积物。 11.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 泊、冰川、沼泽等 12.地表水资源对土地资源及 其利用的影响:(1)地表径流 的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形成具 有显著的影响;(2)地表水的 丰缺状况与农业灌溉以及干 旱、洪涝灾害关系密切;(3) 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 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4) 地表水资源的状况对城镇建 设用地的选址和布局也有显 著的影响。 13.包气带水:地面以下潜水 面以上的地带存在的地下水 (土壤水、上层滞水——土壤 肥力的重要指标) 14.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的, 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15.层间水:埋藏在地表以下 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 16.土壤:陆地上能生长植物 的疏松表层,是在生物、气候、 地形、母质、时间等五大因素 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 体。 17.土壤剖面:表层土;心层 图;底层图 18.土壤质地:根据不同粒径 的土壤矿质颗粒的百分比而 划分的土质粗细的类型。 19.土壤有机质:含有丰富的 矿质元素,经矿质化后可供作 物吸收利用的土壤重要组成 成分。 20.植被分布的四大区域:东 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 原区;西北干旱荒漠区;西南 青藏高原区 21.草原的分类:草甸;干草 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 22.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户 型的因素(1)社会美:人口、 社会需求、制度法规(2)经 济: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 投入水平(3)技术:科技的 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 23.土地所有制:人们在一定 的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经济 形式 24.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自 然、经济、交通 第三章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 分类 1.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 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 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使得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不 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 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 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 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 2.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资 源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 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 元集合。 3.土地类型划分:发生法、景 观法。(a顺序法 b两列指标 网格法c路线参考法)、参考 法。 4.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自然 发生学;综合性;主导因素; 实用性。 5.相、限区和地方的比较(前 苏联) 6.澳大利亚的土地类型分类: 土地系统;土地单元;土地点 7.英国的土地类型分类:土地 系统;土地面和土地素 8.我国的土地类型分类:(1) 土地纲:反映土地的光温水生 产力(2)土地类:反映景观 特征,关系到区域内的农林牧 用地规划(3)土地型 9.黄自立根据黄土高原的土 地资源特点分为:土地型;土 地组;土地单元 10.王深法:纲类型相面 11.土地利用类型特点:(1) 人类劳动干预而形成的(2) 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3) 明显的动态变化(4)反映土 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 12.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原 则:(1)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 状的特征(2)反映土地利用 的地域性(3)充分考虑生产 应运性(4)具有一定的科学 系统性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 1.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评价, 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特定 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 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 行评定的过程,也是对土地各 种自然构成要素以及与土地 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的 综合评定。 2.土地评价的依据:生产力、 适宜性、限制性。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针对 性原则;比较性原则;时效性 原则;地域分异性原则;综合 性原则;可持续利用性原则。 4.土地评价的特点:必须有特 定的目的针对一定的土地要 素;针对一定的时期;全面分 析评价对象;直接应用于实 践。 5.土地评价的作用:服务于土 地利用规划;服务于土地交 易;服务于土地税收;服务于 土地管理。 6.土地评价的类型:(1)目的: 适宜性、生产潜力、经济评价。 (2)方法和精确度:定性和 定量。(3)目标:单项和综合 (p123) 7.土地自然适宜性:是指某种 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 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土壤、 地貌、水文)的综合适宜程度。 8.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1) 不同的用途:宜农、宜林、宜 渔。(2)作物或土地的利用方 式:适宜、较适宜、勉强适宜、 不适宜。 9.FAO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 10.土地质量:是多种土地的 综合表现,一般是由一种或几 种具有共性的土地特征决定 的。 11.比配:是指将土地利用方 式所具备的土地条件(土地利 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 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 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和 适宜性程度估算相结合的过 程。 12.最小因子法:是指土地的 适宜性等级是由限制程度最 严重的(或适宜性最小)的那 个因子所决定的评判方法。 13.土宜:就是指某一地区的 土地资源条件对某些植物不 仅具有生理和生态的高度适 宜性,而且对该类植物的产品 经济性有着特殊的适宜性,表 现出与其它地方的同类产品 所不同的特有品质。 14.土地生产力:是指在一定 条件下能够持续生产出被人 类需要的生物产品的能力 15.土地生产潜力:指在一定 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 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 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 是土地潜在的生产力。 16.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土 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度土 地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 度,就土地在该中利用方面的 潜在能力对其作出等级划分 或者根据土地的属性进行土 地生产潜力的计算。 17.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给 评价系统分为:潜力级、潜力 亚级和潜力单元。 18.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在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基础上, 根据经济学的标准,应用分析 经济方法,评价土地利用方式 的适宜程度的过程。 19.土地经济分级:按土地的 自然、经济和社会性状,或生 产力(产值)的大小,以评价 为基础,将土地分为不同的等 级,如城镇土地(综合定级和 分类定级),农用地的分等定 级, 20.城镇土地定级的因素分 析:(1)繁华程度(2)交通 条件:道路的通达度;公交便 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3) 基础设施状况;基础设施完善 度;公共设施完备度(4)环 境条件:环境质量优劣度;绿 地覆盖度;自然条件优劣度。 21.农用地分定级的原则:综 合分析;主导因素;土地收益 差异;分层控制;定性与定量 分析相结合 第六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 力分析 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是 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 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 及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 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 能供养一定生活的人口数量。 内涵:生物生理特征的人口承 载力;给予显示条件的人口承 载量;土地资源的极限人口承 载量。 2.决定因素:土地资源的数 量;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投 入水平;生活水平;时间尺度。 3.AEZ法:是根据比例尺将地 面划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 气候和土壤大致相对一致的 生态单元,在同一生态单元 内,其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也 相似,因而其土地的生产潜力 进一步就决定于灌溉条件的 有无和投入的高低。 4.土壤修正:实际上是针对有 关土壤及相关地学因素所作 的生长限制性的分析或适宜 性评价。 5.影响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 力的重要问题:(1)耕地数量 持续减少,质量退化严重(2) 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 后,抗灾能力差,种粮效益低; (3)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 成为约束耕地生产能力进一 步提高的瓶颈因素日益凸显 (4)农业科技童亚茹少,科 技推广能力不足。 6.我国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 非农田建设压占良田;耕地财 产权利制度不完整;环境污染 影响;水土流失,沙化引起。 7.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 保障对策(控制耕地适量、保 护耕地地力、保护耕地环境): 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完 善耕地使用制度;增加对耕地 的基本建设投入;提高耕地的 利用效率 第七章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与管理 1.土地利用:是指人们以土地 资源为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 而从事的土地经营或经济活 动。 2.决定其方式和结构的因素: 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利益 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土地利用系统:一定时间和 一定空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 的土地利用单元,是一种自然 --经济--社会符合生物生产 系统。土地利用过程中3个基 本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特 征:复杂性、尺度性、自组织 性) 4.可持续土地利用:如果预测 到土地利用在相当长一段时 间内不会引起土地重要性的 变化,则认为这样的土地利用 时可持续。 5.可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 则(五大支柱):保持和加强 生产/服务(生产性);减少生 产风险程度(稳定性);保护 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 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具 有经济活力(可行性);社会 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6.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特 点:系统的复杂性;层次的开 放性;时空的动态性;主题的 多元性。 7.建立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是 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的关键: 采用PRS框架即压力、状态、 相应 8.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总体 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及 景观规划。 9.总体规划的任务:(1)对土 地利用实行政府干预和控制 (2)对土地利用矛盾的协调 (3)组织土地利用(4)监督 土地利用。 10.总体规划的原则:因地制 宜、系统分析、合理用地、保 护耕地、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 益最优化。 11.专项规划类型:开发、整 治、保护、整理、单项土地资 源利用规划。 12.土地动态监测:土地利用 空间动态监测和土地资源质 量动态监测 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合 1.土地生态系统: (1)是土地组成要素之间以 及人类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 用、相互制约构成的统一体。 (结构与功能是主题与核心) (2)基本特征:多层次结构 的复合系统;开放的动态系 统;自然过程最活跃的场所, 人类活动的基地;具有自我调 节和补偿的功能。 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 一定阶段其结构与功能、生物 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 比例以及能流与物流都处于 一种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生态 平衡。相对静止状态。动态稳 态、非平衡态。 4.土地生物设计的原则:适宜 性原则;结构优化原则;整体 协调性原则;公共利益最大化 原则。 5.土地退化:指由于人类不当 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理自然 因素的硬下疳,导致土地生产 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致 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需的 方向岩体的过程。分为水土流 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 渍化、土地污染等。 6.基本农田:从战略角度高度 出发,为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 定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 口增长虽农产品的基本需求, 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7.高稳产天仅反映耕地的生 产力水平和质量状况,大部分 归入基本农田;但基本农田还 包括中低产田;反之,有一小 部分高产稳产天出于特殊原 因还会转用为建设用天或其 他用田。 8.基本弄条保护区:是指国家 及各级地方政府根据自然、社 会和经济条件,按照人口、农 产品生产水平、建设用地发展 趋势的预测,随需要实行特殊 保护的耕地一招法定程序划 定的区域。 9.土地整理:在一定区域内, 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用 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 工程技术手段,对不合理的土 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和 综合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 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10.土地整理的显示意义:(1) 土地整理是我国土地国情的 选择;(2)土地整理是实现耕 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 (3)土地整理是促进社会经 济发证的动力。 11.土地利用的三个集中模 式: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 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地向 规模经营集中。 12.1996年,上海建立了我国 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 —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 第九章区域土地资源开发 1.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是指为 了满足社会生产建设和生活 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科 学技术手段,在一定区域内扩 大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范 围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 度和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2.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基本 原则:农用地(耕地)优先开 发原则;土地资源开发的生态 平衡原则;实行综合性土地资 源开发的原则。 3.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原则: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原则 (2)符合区域经济开发规划 的原则 (3)符合生态环境优化与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 (4)最佳利用方式原则 (5)可行性原则

土地资源学(新颖王秋兵版复习总结材料)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 2. 3. 1.整体性 2.生产性 3.面积的有限性 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 5. 时间变化性 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 7.多用途性 1.供给的稀缺性 2.位置的固定性 3.个体的异质性 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 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 6.流通的特殊性 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1. ——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降水资源 风力资源 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1.海拔高度 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3.地面坡度 1.扇形地平原 2.冲积平原 3.湖积平原 4.滨海平原 3.地下水的类 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 4. 5. A B A C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1. 2. 3.; 4.—— ————土地资源的 5.—— 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现在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方法 7.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发展速度同自然资源保护协调起来 8. 9. 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 质量、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条件 是指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包括地块的面积、宽度、长度、形状、坡度、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使用年限 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 1. 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2. 下划开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3. 的序列。 4.澳大利亚的土地分级 地点。他们认为土地系统分为三种:简单土地系统、复杂土地系统、复合土地系统。 5.前苏联和德国景观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沿用前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方法。采用地方、限区、和相作为基本的土地分级单位。20世纪70 土地类型制图中的土地分级逐渐趋向于采用前苏联景观学派和英澳学派相结合的三级分级系统。 7.土地分类 抽象与归并。 ②分异特性应具有尽可能多的斜边特性③分异特性必须是土地对象本身的性状 ④分异特性必须是易于观测或获取的土地属性 应用土地分异特性 体②不同大区域的同一等级土地分类需要不同的分异特性③土地群体中同一分类等级的所有类别应使用相同的分异特性划分④分异特性逐级积累的原则⑤分异特性的重要性应与概括水平相当⑥分异特性的间隔应保证类别的均一性⑦分异特性的定量化 1.确定分类的对象 2.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 ③参数法 8. 9.土地类型的命名<根据植被、土壤、地貌三因素命名或根据植被、地貌二因素命名; 国等在对土地系统命名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 1. 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 2. 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社会经济因素调查。

自然资源学复习

自然资源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综合研究的任务 答:现代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系统。它是一个包括自然资源系统,经济资源系统,社会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在内的巨系统,必须采用综合研究方法,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其研究任务,综合起来有:(1)研究系统平衡关系。即分析研究人口与资源,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以求得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时空关系。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就是研究自然资源经济(产品)的开发,就是要研究资源经济的区域配置和同一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配置。由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资源配置必须因地制宜。 2.土地和土地资源 答: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定区域,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岩石,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历史综合体。土地资源是指咋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是一个动态概念。 3.土地权属和土地制度 答:土地权属是指国家法律认可的,依法保护所有者或使用者对财产对象---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的权利。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制,使用制度,交易制度,登记制度,税收制度成为土地极为重要的特性,其中,土地所有制是土地制度的核心。 4.土地评价 答:土地评价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评价过程,包括对土地各个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 5.三个基点温度 答: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有三个基点温度,即最低温度(下限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上限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植物维持生命最适宜,生长发育最快,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时,植物将停止发育,如果气温小于最低温度或大于最高温度,植物将受到危害,甚至死亡。 6.农业界限温度 答:农业界限温度是指对农业生产具有指示意义的指标温度。这种界限温度的选择一般是以5或10 (摄氏度)为间隔的,具有平均意义的界限温度有日平均气温0,5,10,15与20(摄氏度),以及稳定通过这些界限温度值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

《土地资源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土地科学?土地科学的研内容有哪些? 土地科学: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相互联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土地功能与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用途转化的机理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土地行政等内容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4)土地关系。 2,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 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他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 土地的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4)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5)土地用途的多宜性与多用性 (6)土地的不可代替性 (7)土地的社会性 3.简述土地与土壤 ' 国土、土地资源之间的差别? 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括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国土: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1)土地与土壤 它与土地的区别在于它是土地的组成要素:单纯的土壤是土地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壤的肥力是土地生产力的一部分;土壤的结构是土地结构的一部分 (2)土地与国土 它与土地的区别:从范围看,国土包括领土、领空、领海,超过土地范畴;从目的看,国土强调主权意义,即国与国的关系,而土地是自然社会综合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土地与土地资源 土地的概念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外延最大的是数据,内含最丰富的是知识。 1.4 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为信息资源。换言之,只有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才是信息资源。 语法信息:即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化关系,这是最低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语义信息:即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逻辑意义,这是较高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语用信息:即主体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相对于某种目的的效用,这是最高层次的认识论信息。 第二章 2.1.2 1980颁布,《文书削减法》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里程碑,是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 2.1.4 CIO:信息主管,是90年代国际性大公司风行一时的管理职位。 2.2.2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IRM活动体现为一种过程管理 微观管理: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信息机构和企业等基层组织负责实施。 主要任务是认清组织内各级人员对IR的真正需求,合理组织、协调IR的开发利用。 从中观层面上来看,IRM活动是一种网络活动。 中观管理:一般各地区、各行业的IRM部门通过制定地区或行业性政策法规和管理条例,来组织、协调本地区、本行业内部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及本地区、本行业与其他地区、行业间的信息资源交流关系, 使本地区、本行业的IR开发利用活动在总体上与宏观层次的IRM活动不冲突,能更好地符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客观实际,并体现本地区、本行业的利益。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IRM活动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 宏观管理:一种战略管理,由国家IRM部门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主要内容是从宏观层次上通过的有关政策、法律、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IR 的开发活动,使IR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影响国家的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最有效的利用。 IRM宏观活动的主要内容 (1)通过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对信息资源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实施宏观调控与规范; (2)通过培育和完善信息市场来加速信息商品化和信息生产的社会化,从而进一步发展信息生产力; (3)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组织来协调IRM行业内部和IRM行业与其他行业

土地资源学复习问答题

土地资源学复习问答题 何为土地资源学?何谓土地?其立体空间垂直组合如何?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其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土地垂直结构包括地上层(气候)、地表层(土壤、地貌、水文、植被、动物)、地下层(岩石、水文地质)。 何谓土地资源?如何理解其有限性?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土地不像其他生产资料那样以通过人类再生产来增加其数量,因此人们只能合理开发利用它,而不能任意扩大其面积,但土地利用潜力又是无限的。 何谓气候资源?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主要气候要素有哪几种?气候资源主要指地球表面至1—12km高空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直接产生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和物理过程。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主要气候要素:光、温、水。 太阳总辐射可分哪两部分?其在我国的区域分布及其成分如何? 太阳总辐射由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所组成,主要受海拔、纬度、云量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高于高纬度地区,高原地区大于平原,西北地区大于东部,西藏最高,四川盆地最小。地球自转和公转又引起四季和昼夜变化:一年中夏季总辐射量最高,冬季最小;一天之内夜间总辐射为零,随着太阳上升而增加,至正午大最高值,运量多少可延后或提前此过程。 何谓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及光照质量?后者在我国有何分布区域? 光照强度是指指正常人眼对0.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光照长度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光照质量: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

资源科学导论考点整理.

资源科学导论 第一章资源概念 资源的广义理解: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精神上所需求的物质、能量、信息、劳力、资金和技术等“初始投入”均可称为资源。 资源的狭义理解:“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料。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的场所(辞海) 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前者包括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及其林木、草地、矿产和海洋等,后者则指太阳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机能、地球物理化学循环机能等(英国大百科全书) 自然资源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区别 自然资源是针对人类利用而言的; 自然环境属于环境的范畴,它是针对人类社会与经济系统作为中心而言的外部自然要素的总和。

资源的属性:空间与时间属性、数量与质量的差别(绝对、相对)、权属与流转的特性 环境的属性:空间与时间属性、利与害的差别、公益与转移的特性 第二章资源科学发展简史 资源科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短缺;世界人口增长对地球资源产生的压力。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有全球性。 世界人口增长对地球资源产生的压力:水分过少和土壤贫瘠成为影响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环境限制因素 生活水平提高对自然资源产生了更大的压力:资源的消耗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高收入国家对资源的人均消费量远远大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汽车的发明显著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显著地增加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对环境的破坏。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环境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区土地严重退化;化肥的广泛使用,在导致全球粮食产量显著增加的同时,其导致的污染也越严重;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 小结-资源科学产生背景

资源经济学导论

资源经济学导论 资源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学科,它涉及到经济学、 环境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背景介绍 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包括自 然资源和人造资源。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越 来越大,而资源的供给却是有限的。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成为了摆 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 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资源稀缺性原理、机会成本原理、效用 最大化原理等。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资源的供给有限,而人们的需求 是无限的,因此必须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机会成本原理指的是资源 的使用具有机会成本,即使用某种资源的同时,必须放弃使用其他资 源的机会。效用最大化原理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人们要通过有 效配置来实现自己的最大效用。 3. 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创新资源等。自然 资源是指自然界所存在的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人力资源是人们的劳动力和知识技能等,它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资本资源是指生产资料和设备等,它可以增加人们的生产效率。创新 资源是指技术和创新等对经济增长起到驱动作用的资源。 4. 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资源经济学采用了很多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数学模型、计量 经济学等。实证研究是通过对实际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来验证理论的正 确性。数学模型是将资源经济学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通过建立 模型来解决问题。计量经济学是利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对经济学问题 进行测量和分析。 5. 资源经济学的应用领域 资源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等。能源经济学研究能源的供求关系、能源价格和能源政 策等。环境经济学研究环境的经济价值、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等。农 业经济学研究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等。 6. 资源经济学的挑战与前景 资源经济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的短缺和环境问题等。人们需 要通过创新的理论和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经济学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资源管理和利 用方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结语:资源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 用问题,并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通过学习资源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第一章 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 2. 土地资源的“二重性〞是指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 3. 土地:由地球陆地外表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根底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4.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5.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联系:土地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土地资源那么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含义,他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什么样的土地资源;从概念的外延上讲,土地的范畴比土地资源范围大;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内容比土地更具体。 6. 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参照书本、展开论述〕 7. 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系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性之一。据估算,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供给,10%由草地提供,即人类食物的98%由土地的“生产性〞所决定。 8. 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9. 土地的商品特性是指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一种特殊商品,可以进入流通。 10. 土地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等。 11. 土地的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 12. 土地的四大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空间功能。 13.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自然资源学复习资料

绪论:自然资源学发展概述 自然资源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中可转化为生产、生存资料来源的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现代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势:全球化、战略化、管理化、定量化、现代化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自然资源概念的基本含义: 、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辟利用能力。 (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 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探明储量: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 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条件储量:指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远景资源: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辟而尚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 大的发现。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者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最大资源潜力: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实用 产品或者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持续能力: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实用产品或者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伤 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者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者人口)数量。承载能力的进一步划分:生存承载能力、最适承载能力、容限承载能力。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 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稀缺性: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 演变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