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探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摘要:当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呈现出新趋势,在经济建设、资源勘探、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拥有丰富的资源。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物探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物探技术在多种领域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物探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我国是石油、天然气生产大国和消费国,在这一领域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石油、天然气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不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相对于其他勘探技术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
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作为一种勘探技术手段,已经从初级走向高级阶段,并且正在朝着“高精度、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现状
(一)物理勘探技术
我国的物理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震勘测及反演技术、地球物理测量技术和地球物理探矿技术等[1]。
在地震勘探中,使用最广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电磁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主要包括地震探测、震源控制等技术。
根据地震波形可分为电法(以电阻率为例)、磁法(BT)等两种方法。
电法勘探技术是用电磁波在地下传播,实现探井勘探井开发目标的地球物理技术[2]。
它包括电磁勘探和地震勘探技术。
电磁勘探是将地球电信号通过电磁波传播介质进行采集的勘探技术,它具有很强的探测能力;如可以实现实时勘测目标地质现象。
其可以通过对地质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得到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及分布信息,进而为地质勘探活动提供依据。
因此,地震勘探具有无电磁干扰强、高速度成像、高分辨率、地质剖面、成像技术等优势[3]。
(二)国内地震仪制造技术
与国外相比,我国地震仪的制造技术与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能基本满足国
内地震勘探现场需要。
其中,震源测控、数据处理与可视化软件系统等部分产品
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国内仪器制造厂家对地震仪的研制和生产都较为重视,并且对相关技术有所发展。
如地震仪在研制中涉及四个阶段,即从传感器到
计算机的设计研发阶段;从仪器的生产制造到产品检测、试验研究;从检测数据
再到软件开发阶段;对其关键部位进行检测监测。
地震仪制造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以满足国内不同区域物探的需要。
此外,我国对地震仪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研制成功基于GPS技术的自动跟踪卫星测量地平线数据系统、基于北斗卫星定位、跟踪北斗定位监测高精度大地电波信号采集设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等设备
取得较好效果;研发成功应用于地震测量技术上的自动地震测控器、高精度地震
测量机和综合抗干扰抗电磁干扰型仪器。
(三)地表测井测量技术
地表测井测量技术是利用地面反射原理,在地下介质中采集反射波,并利用
反射波的波形特征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测井资料快速分析、定位、评价的一种技术。
目前,地面测井测量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基于地震资料的反射测井技术和基
于地层资料的反射测井技术。
其中,基于地震资料的反射测井技术主要由井下测
井技术(井下探头法)、井身结构测井技术(旋转探头法)、井内高精度测井技
术(井眼导向法)、井间电磁测井技术(井间电磁感应法)等组成。
而基于地层
资料的反射测井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地层反射原理和测井技术。
其中,基于地层反
射原理主要包括岩石层反射原理、沉积母岩反射原理、含水层反射原理等中所涉
及的一种井下电法测井技术。
而基于地层电阻率原理主要包括井眼导向技术、井
眼导向与电磁场原理。
其中,井眼导向法可以实现井下测矿工作,并将数据实时
传输至地面处理分析计算。
二、未来发展方向
(一)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基于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物探综合技术体系;二是研究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油气
成藏模拟仿真实验。
在勘探过程中,如何避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误差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成熟的方法,如高程三维物探技术及基于三维物探技术发展的多维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大地电磁勘探技术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都有自己特色,例如地震的勘探就有从被动探测到主动识别,从定性到定量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物探技术应以适应不同领域对于物探技术的要求,同时发挥物探技术在该领域内所发挥的作用。
(二)建立综合物探技术体系
地震勘探的目标主要是解决找油找气问题。
为解决油气勘探的目的,应建立包括高精度地震采集、地球物理勘探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技术体系,从而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率、保证效果。
在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例如,加强对地震采集数据处理、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模型建立与数值模拟和分析处理以及成果展示等不同内容之间的结合及完善,并对各种地质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实验。
研究具有三维和多维地震采集特征的地震参数模型与各种地下剖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相互影响规律。
加强地震参数模型、三维物探模型与多维地球物理模型之间,三维地震采集数据处理模型之间的衔接互动等。
(三)进行油气成藏模拟仿真实验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实验,将不同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油气成藏模拟实验技术体系。
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物探技术进行相应的应用方法开发,例如,利用模型模拟法来分析油气藏类型、地震反射特征以及油气物源特征等。
也可以对多个不同勘探技术进行组合,实现物探技术和地震波的更好地结合与利用;同时,利用多种物探技术进行油气成藏模拟仿真实验。
在利用模拟实验进行实际油气勘探开发时,需要将物探结果进行相应的应用,避免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形成误差问题,还可以进行油气成藏模拟仿真实验,对储层变化规律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和恢复作用。
为了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得到更好地应用,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油气田、砂
岩、页岩等油气资源类型。
通过开展石油天然气相关勘查、勘探开发过程中各种
方法研究,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油气成藏模拟仿真实验工作中,可以有效
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现油气资源,从而避免误差。
(四)加强高端物探技术人才培养与储备,优化物探项目管理制度和人员激
励机制
物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大量实践经验,而且需要强大的理
论功底和综合素质。
因此,高端物探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物探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而且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物探项目管
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为确保物探项目实施进展顺利,物探人必须具备良好的
精神风貌和职业道德素质。
因此需要加强高端物探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在项目实
施中,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目组人员的工作量;建立物探项目的
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让项目经理和各个项目组成员共同承担物探项目任务,共同分享物探项目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已经从原始的物理勘探转向更加复杂的
地球物理勘探。
例如,在探测地震波上就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能够探测地下的
储层信息,而且能够精确地计算地质构造。
同时还能够探测地下的油气储量,也
可以探测出地下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我们应该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紧跟地球物
理勘探技术的前沿,研发出更好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并能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平松,欧元超,李圣林.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
煤炭科学技术,2021,49(07):1-15.
[2]吕姗姗.我国石油物探技术现状及环保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
标准与质量,2021,41(04):144-146.
[3]王晓蕾,王晶,姬治岗,郭向前,蒋大鹏,张森.中国煤矿资源勘察及开采过程中的物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04):1237-1248.
李丽: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人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