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处置
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处置
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此类事件社会关注程度高,传播扩散时空快,且很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影响高校自身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认真探讨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概念、特点、类型及诱因,明确辅导员在处理此类事件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应对机制建设,不仅有益于维护高校自身的稳定,而且可以为高校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理论的形成做出积极探索。
一、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一)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概念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学校正常运行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偏离学校运行常态的、可能会对学校日常工作造成重大冲击或对师生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爆发性事件。高校突发事件
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内、外突然发生出人意料的,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干扰、冲击、危害,甚至造成公私财产损失或者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事件,如学生自杀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件、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等。高校危机事件就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或涉及大学生利益的,主要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的,对学校的声誉、秩序或部分成员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境。高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是危机事件的高发地方。从高校的层面上理解,高校危机事件主要是指那些“威胁到学校正常秩序”、“损害学校功能”的事件;而从大学生层面上理解,还应该包括更多出现的大学生伤害事件。在这里,我们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高校危机事件”的概念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加以区分,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人们通常将三者混淆,这样不利于我们更科学地认识“高校危机事件”。后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生和进展方面,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危机积累到一定量后爆发的一种表现,此类事件的解决是高校危机事件处理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把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归属于高校危机事件之下。通常情况下,高校突发事件更加强调事件的不可预测性,而高校危机事件更加突出其危险性,可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转危为安。综合以上三类事件,我们统称为“高校突发危机事件”。
二)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特点
1、群体性。由于高校大学生具有活跃性、敢为性和群体性等特征,所以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多以群体的规模出现,这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是密不可分的。
2、敏感性。高校是教学、科研、理论前沿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对社会的征兆反应比较敏感,容易带来高校的震动。新鲜事物的诱惑、个别冲动举动与外界的推波助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传染性。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与其他类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相比,其诱因往往较为单纯一些。高校大学生因其对某种现象的不满,时常会做出冲动的举动。而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其“示范效应”会较为明显,个别现象会产生严重的传染性。
4、突然性。此类事件来得突然,时间上无法预料,事出多因,在学校和学生本人意料之外,令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5、紧迫性。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处理,如果处理不妥当或不及时,对于学校和学生都可能会造成严重影响,产生不必要的后果,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6、危害性。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可能威胁到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对校内师生思想和心理造成影响,也可能会波及到其他学校,甚至全社会。而一些学生个体性事件,事件虽然可能小,但是其危害性有时却是更加持久的,会长期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会成为重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二、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类型和诱因
(一)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类型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我国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参照国家的分类标准,按照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在高校学生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危机事
件划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指在校园内有爆发倾向的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实验违禁用品保管不善以及食堂卫生(饮水)条件等引发的大面积的空气、食物、饮水中毒等严重影响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第二类:政治稳定事件
主要指学生群体面对国际、国内一些政治性敏感事件或校内的偶发事件作出激烈的自主反应,校内集中出现标语口号、群体聚集或游行示威等群体性事件。
第三类:治安、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事件
主要是指校园内学生参与人数众多的相互殴斗,或是校园内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发生众多人员参与的群体性殴斗事件;以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房屋倒塌、恐怖袭击等事件,造成众多人员受到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的事件。有关调查显示,近几年发生在高校的偷盗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案件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发生于高校及高校学生身上的如实验室安全、建筑物安全、火电气灾、户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如集体食物中毒)等事故类事件也是日趋频繁。由于高校人员密度大,聚集性强,一旦发生上述事故类事件就有可能造成很大损害。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近几年来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等事件在我国高校呈上升趋势。
第四类: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主要指由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或说明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因学生食堂卫生、饭菜质量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等,引起学生不满而举行的罢餐、罢课;因学生学籍管理等问题引发的学生及亲属无理滋事;以及数量较多具有攻击性的恶意匿名上访信、心怀恶意的手机短信群发和网络帖子等。师德学风类事件对高校及高等教育的形象损害大。近年来,学风及师德类事件在我国高校不断出现,高校及高等教育的声誉及形象受到很大损害。尽管有不良行为的教师在高校教师中属于
极少数,但他们对教师队伍及高校整体形象的损害是很大的。
第五类:自然灾害事件
主要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二)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诱因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面临着来自社会因素、学校管理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国际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的消极部分的综合作用往往是诱发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原因。
1、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
在和平、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逐步向多极化发展,国际经济的联系和合作日益紧密,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实现其政治企图和经济利益,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没有改变,“合作加防范”、“接触加遏制”的两手策略没有改变。高校历来是国内外敌对分子进行渗透和“心战”活动的重要目标,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渗透的主要对象是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经常利用人员往来、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捐赠资助等各种手段,通过各种媒体对高校师生特别是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企图从基础上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影响甚至造成颠覆,对我国的价值观念体系形成挑战。表现在高校突发危机事件这一具体问题上,就是利用价值观念的分歧为突发危机事件的形成准备思想基础。
2、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蓬勃生机,而且给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一方面高校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有利于增强师生员工的自立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因素,也会不可避免地对师生员工产生不利的影响。市场经济对高校多年来提倡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对以艰苦创业为荣、奢侈挥霍为耻的风尚;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廉洁自律的党风政风建设;对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健康的生括方式构成强烈的冲击。当前师生员工最为关注的问题有:
一是反腐败问题。从每年的学生假后返校座谈情况看,学生对党中央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取
得的成效是肯定的,并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各项反腐败举措。但也有部分农村学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