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人做人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孔子教育的性质是面向人生的,而非宗教的;他的培养目标是完美人格的人,道德高尚又是这种人的基本特征,故孔子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一)面向人生的教育
所谓“面向人生的教育”,从正面说,它是指孔子的教育服务人的一生,教育是使人的生命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反面说,它是指孔子的教育是非宗教的,它重人事,轻鬼神,不迷信。
1、“人生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受教育,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他还现身说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非宗教的教育。诚然,孔子谈过“天命”,不过他不信迷信。从他有关天命的言论看,所讲的天命多为自然之天,或者代表人的命运。
(二)人格的教育
孔子教人做人,主旨在于使人人格完善,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和他的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他曾经说过:“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认为人的人格力量比权势要大得多。
二、以社会为本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鲜明的特点,即以社会为本。他认为人不能离开群体,不能离开社会,连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不应该看成是个人独有的。他着意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心,鼓励他们积极入世,故有人称孔子的教育是“入世的教育”。
(一)人不能离群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孔子认为不应该把人看成是孤立的个体,而应视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他乐群,善于乐群,即使在处处碰壁的逆境中也不愿离群索居。孔子施教,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和了解他人,并以此作为道德教育的入手处。《论语.学而》开端便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孔子教育学生应该有乐群的情怀,他引导学生由只爱一己,或者只以与家人相处为乐,变为以有朋友为乐。这虽然是情感上的微妙变化,但它往往是一个由只知有己到也知由他人变化的开始。儒家后学对孔子教诲的深意颇为重视,故《礼记.学记》专门提出应当培养学生“敬业乐群”。
(二)积极“入世”和“从政”的教育
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同样体现了以社会为本的特点。他主张“君子务本”,而什么是“本”?孔门公认“孝悌”乃是做人的根本。有人认为“孝悌”只是处理家庭内部的道德规范,与社会无关,其实不然,中国的古代社会是宗治社会,所谓“家”,就囊括了族、宗以至整个社会。孔子希望建立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反对“犯上作乱”,而孝悌之教恰恰能使人安分守己。故有子说:“其为人者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孔子其所以如此重视孝的教育,是因为他直觉到宗法社会对孝悌的依耐性。他以此教人爱父母,至于爱其家庭,再至于爱天下国家。故古人曰:“忠臣出于孝门之子。”
正是从社会出发,孔子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作用。他明确提出了“德治论”,主张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其著名教育格言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三)已“礼”为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孔子重礼,要求人们的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的规定。他所说的礼,既包括人伦道德的内容,又包括等级名分的内容。但是,不论哪一方面,它都是社会性的道德规范。
三、富于理性精神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富于有理性的精神,这与他以服务社会、人生为直接目的分不开。对于人的欲望、情感,他一贯主张应当依据人的理智来驾驭,反对恣意妄为,为一时之利欲而忘却了道义。
(一)“以义抑利”的原则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善于理智地对待利欲的诱惑,做到“重义轻利”。这便是他评价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开我国义利之辨的先河。
(二)“以智驭情”主张
我们常说的智,是指能力和素质。孔子所说的智与此不尽相同,而是指在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品德,或者说是指深通君子之道的精神境界。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德智”,因为它可以使人知道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三)独立人格的理性精神
民族虚无主义曾经批评孔子实施人伦道德教化,泯灭了人的独立人格,是非理性的表现。其实这是站不脚的,它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实际不符。孔子曾经明确肯定人具有独立的人格,亦即独立的意志。他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此处的匹夫就是指贫民,所说不可夺之“志”,就是独立的意志,即独立的人格表现。
(四)据理设教的思想
孔子施教,以人之所以为人来施教,可谓“人道设教”而非“神道设教”。他以人的理性为教育的依据,而不以对超人力量的信仰为教育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