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2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合集下载

第2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统计学-湖北经济学院,李智)

第2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统计学-湖北经济学院,李智)
单位分开,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 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作用 主要有三个方面:
⑴ 类型分组
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

单位:亿元
类 型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农业 14 106.2 13 873.6 14 462.8 14 931.5
林业
886.3 936.5 938.8 1 033.5
单项数列见例如下:
某厂第二季度工人平均日产量
工人平均日产量(件) 工人人数(人)
2
10
3
15
4
30
5
40
6
20
合计
115
二 组距数列的编制
组限 组距两端的数值。分为上限和下限。
组距 某一组的上限和下限的距离,分等距
和异距。 组距=上限-下
全距 分组数列中最大限值的上限与最小值的 组中值 下限组之的差上。限等和距下数列限的的组中距间 全值组距数。R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
1.确定调查的目的
—— 即调查些什么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 即向谁做调查
调查对象就是我们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 即调查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调查单 位所组成的。 作为调查单位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表现的直 接承担者。
3.拟订调查提纲和制定调查表
—— 即用什么方法调查
拟订调查项目时要注意几个原则:
普查为全面调查,后三者为非全面调查。
普查:为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用来 调查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现象的总量。 重点调查:对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 单位指的是这些单位数占总体的很少部 分,而研究的标志总量占绝大部分(或 绝大比重)。
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 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整理纲要: 包括一整套空白的综合表和编制说明。
综合表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 分组和相应的统计指标。
例:
2002-2003年某企业房屋基建竣工情况表
2002年
2003年
施工 面积
竣工 面积
房屋竣工率 (%)
施工 竣工 面积 面积
房屋竣工率 (%)
(甲)
分组
(1) (2) (3)=(2) (4) (5) (6)=(5)
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正确分组需考虑:
(一)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
(二)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 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三)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 条件来选择
分组标志也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有的较简单,有的较复 杂,复杂的品质分组称为分类。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按性别分组绝对数人数比重男女30107525合计40100某厂第二季度工人平均日产量工人平均日产量件工人数绝对数比重23456101530402087130261348174合计115100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表工人按完成生产定额分组工人数绝对数比重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3040603020167222333167111合计180100?二组距数列的编制?一组距和组数?在组距数列中是用变量变动的一定范围代表一个组每个组的最大值为组的上限最小值为组的下限
调查对象即调查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单位。 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详)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调查期限指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讫时间。
5、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保证 6、确定调查方法(详)

第二部分统计调查与整理

第二部分统计调查与整理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案 •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 第三节 统计分组 • 第四节 分配数列 • 第五节 统计表
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案
•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
• 1、统计调查的定义 • 2、统计调查的意义 • 3、对统计调查的要求
•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返回本章首页
第二章 统计调查和返整回理 首页
比重 (%)
8.7 13.0 26.1 34.8 17.4 100.0
41
组距数列举例 表2—9
工人按完成生产定额分 组(%)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合计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30
16.7
40
22.2
60
33.3
30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上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3、对统计调查的要求
(1)准确性—搜集的资料要符合客观实际情 况。 (2)及时性—时效性。及时上报各项统计资料 以满足各种需要。 (3)完整性—全面性。即在规定时间内对调查 资料毫无遗漏地搜集起来。 (4)经济性—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所要求的统 计资料。
返回本节首页
人数(万人) 比率(%)
男性
63629
50.98
女性
61181
49.02
合计
124810
100
各组名称 次数或频数 频率(比重)
2019/5/30
第二章 统计调查和整理返回首页
40
单项数列举例 表2—8
工人平均日产量(件)
工人数 绝对数
2 3 4 5 6 合计
2019/5/30

《统计学》课件第2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课件第2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特点: ⑴统一性
⑵全面性
⑶可靠性
2021/7/9
16
2、统计报表的种类:
按实施范围分为:国家统计报表 部门统计报表 地方统计报表
按填报单位分为:基层统计报表 综合统计报表
按报送方式分为:电讯统计报表 邮寄统计报表
2021/7/9
17
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分为:
定期报表
年报
日报
旬报
月报
季报
2021/7/9
29
5.选择调查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报告法
询问法
通讯法
访
网上调查法


2021/7/9
30
6.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 即在什么时间调查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点或时期); 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例如: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0
时”,
并要求在“2000年11月1日至10日完成普查的登
记工作”。
2000年11月1日0时就是调查时间, 2000年11月1日至10日就是调查时 限。
7.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调查工作完成的期限和工作进度。 (2)确定调查的方式与汇总的方法。 (3)组织领导。 (4)调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
调查目的
2021/7/9
43
2、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3、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统计学院教师学历结构
学士 31%
博士 15%
硕士 54%
身 高 与 体 重 有 关 系 吗?

“十五”期间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统计数据工作的三个中心阶段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组织、有对调查资描述性分计划地搜料去伪存析、推断分信资料。

要真、去粗取析、决策分求:准确、精、科学分析。

要求:完整、及时类、浓缩简定性化本章主要内容一、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与方法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三、资料整理的方法原则第一节统计调查的非政府方式(一)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制度化的经常性调查报表制度普查全面调查专门组织的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1非全面调查一、统计报表制度主要特点:由政府部门非政府,使用统一的表格,自上布下布置,自下而上报告。

基本任务:收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资料,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服务。

注重优点:①精心调密设计、高度统一、规范。

②回收率高,内容相对稳定,便于资料积累、对比。

③层层上报、逐级汇总,可以满足各级部门管理需要。

二、普查主要特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

基本任务:收集关键国情国力和资源状况的全面资料,为政府制定规划,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两种方式:①创建专门机构,搭载专门人员调查。

②利用基层单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发表调查。

特别注意原则:①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②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③规定调查的项目和指标三、重点调查主要特点:在总体中选择个别或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所指在总体中存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单位,其标值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据极多比重。

基本任务:及时了解总体基本情况,为主管部门指导工作服务。

两种方式:①一次性调查:专门设计和备配人员现场调查。

②经常性调查:同报表制度融合,用统计数据报表调查。

四、典型调查主要特点: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挑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现场调查。

基本任务:为研究某种特定的社会经济问题,收集详尽的第一手2资料,借此重新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果关系、变化趋势。

为理论和政策性问题研究提供更多依据。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表27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品质数列按性别分组绝对数人数比重30107525合计40100统计学原理表28某厂第二季度工人平均日产量单项数列工人平均日产量工人数绝对数f比重101530402087130261348174合计115100?单项数列在组数不多和组值变动幅度不大时采统计学原理表29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表组距数列工人按完成生产定额分组工人数绝对数f比重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3040603020167222333167111合计180100?组距数列在变量个数较多变动幅度较大时采统计学原理二组距数列的编制在组距数列中是用变量变动的一定范围代表一个组每个组的最大值为组的上限最小值为组的下限
统计学原理
三、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 准确性 ➢ 指统计资料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准确可靠。这是统计数据质量的生命之本。调查误差是指调 查得到的数字资料与客观现象真实数字的差别。
➢ 及时性 ➢ 及时性指统计资料应当具有时效性,是统计资料质量的活力之源。时效性关系到统计信息的使 用价值。统计分析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决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要求统计资料具有时效。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 理
统计调查部分(Statistical Survey) 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统计整理部分(Statistical Arrangement) 统计分组 分配数列 统计表
统计学原理
统计调查部分
统计学原理
问题: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生活比原来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也变
➢ 全面调查:对对象总体中所有单位全部进行调查。
➢ 如:人口普查、工业定期报表、经济普查
➢ 非全面调查:只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

统计学原理-2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原理-2统计调查与整理
• 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一般不宜经 常使用。
2重点单位进行调 查。
☺重点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 总量中有绝大比重。
•2.条件/前提
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状况与 基本的发展趋势
存在着重点单位
☺☺☺☺☺☺☺☺☺☺☺☺ 26
•3、重点调查的特点:
2. 原始资料:没有经过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 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
• (二)统计调查的意义
–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 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
4
• (三)统计调查的要求
– 准确性 – 及时性(时效性) – 完整性(全面性) – 经济性
以上要求中,准确性是基础,要在 准确中求及时,求完整,求效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员: 20
2.2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统计调查
被研究总体的范围 调查登记的时间 收集资料的方式
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 经 一 直 采 报 问 网
常 次接
卷上
典 重 抽 普 全 调 性 观 访告 调 调
型 点样
面 查 调察
查查
调 调调

查 法 法法 法 法
查 查查查 表
※ ※ ※※
5
二、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方案的内容

调查
调查

对象
项目


与调
和调

查单
查表


6
(一)确定调查目的
• 调查之前必须明确:
1. 调查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2. 回答“为什么调查?”
7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 调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 调查单位:需要对之进行调查的单位。 • 回答“向谁调查?”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新_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新_统计调查与整理

以上处理方法那些正确?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 时,普查现场登记工作从11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前 结束。调查员到过的几家遇到情况并作出处理: • (1)11月2日到1号家,这家11月1日中午生个小孩, 调查员把关于诞生小孩的材料填入调查表; × • (2)11月3日到2号家,这家11月2日一成员死亡,调 查员把关于死亡者的材料填入调查表; √ • (3)11月4日到3号家,11月2日新婚夫妇到户籍登记 处登记自己的婚姻,统计员登记调查表中的”婚姻状 况”为“已婚”; ×
对全部单位 进行调查
可以为抽样调查提供抽样框 作用
可以收集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反 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信息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宜经常进行 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调查 利用基层单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发 表调查 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 规定调查的项目和指标
局限 方式
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 经常性调查 不连续调查 重点抽样 典型抽样 任意抽样 配额抽样
统计调查的种类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 普查 随机抽样调查 非随机抽样
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 一、普查 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④容易引起火灾 ⑤破坏家庭团结 ⑤破坏家庭团结 ⑥其他 。
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主题明确 提问科学 逻辑性强
问题的提出要紧扣主题 问句和标准答案要易于理 解和回答 先易后难、先封闭后开放、 先基本问题后派生问题
容量适度 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在统计调查中,如果所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 规定调查资料所反映的起止日期。 调查2012年第一季度的钢铁产量,调查时间是从1 月1日起至3月31日止3个月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课件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课件
复查:2000.11.15 质量抽查:11.30 快速汇总资料上报:2000.12.31 全部汇总资料上报:2001.9.30 完成全部工作:2001.12.31
14
(六) 选择调查方法
⑴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深入现场对调查对象直接进行 点数和计量而取得资料的方法。
⑵报告法:它是指要求被调查者以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 为依据, 向有关单位提供统计资料的方法。如报表制度。
6
❖ (一)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 为什么要调查,通过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搜集什 么样的资料以及怎么样去搜集所需资料。
调查目的决定着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方法。 例: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为了科学地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制定人口政策,统筹安排人民的物 质和文化生活,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0
问卷调查的方法 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入户访问、街头拦截、 电话调查、厅堂调查、留置问卷调查、邮寄调 查、固定样本组连续调查等。 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新型调查方法:计算 机辅助个人访问(CAPI)、计算机辅助电话 访问(CATI)、传真(FAX)调查、电子邮 件 (E-mail) 调查、自动语音电话调查、网上 (online)调查等。
7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而确定所要调查研究的现 象总体。 举例:2000年人口普查规定:“人口普查对象是具有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具体单位,即总体单 位。需要进行登记的标志(项目)的承担者。说明谁来提 供资料的问题。举例:人口普查中上述总体中的每个人。
❖ 调查表是表现调查项目的表格或问卷。
9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精品PPT课件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精品PPT课件

三、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种类: 1、概念: “分”:就是把同一总体中性质不同的总
体单位分配到不同的组里,突出组与组 之间的差异性。 “组”:就是把同一总体中性质相同的总 体单位归并到同一组里,突出组内的同 质性。
2、统计分组的原则:
• 穷尽原则: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 都应有组可归。
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目的:
普查的目的是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底 数,掌握全国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经济 构成、规模结构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及行 业分布、地区分布等情况,逐步建立和完 善覆盖全国的部门间相互衔接、互为补充、 信息共享且能动态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 系统,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监督、 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政策、规划城乡 建设等提供基础信息,并为开展其他普查 和各类抽样调查奠定基础。
2、确定用哪些统计 指标来说明总体
(1)、对所有调查项目全部进行汇总
(2)、根据统计分析研究的需要对调查项目 有选择地加以汇总。
• 根据汇总方案,对各个调查项目的资料 进行汇总。
• 通过统计表的形式,描述整理的结果。
(二)、数据整理的程序
• 统计资料的审核 • 资料的分组和汇总 • 编制统计图表 • 统计资料的积累和保管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1 统计调查方案 §2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3 统计分组 §4 分配数列 §的意义和要求 目的 科学的调查方法
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方式
1、直接向调查对象收集反映调查 单位的统计资料(原始资料)
2、收集已经加工、整理过的、说 明总体现象的资料(次级资料)
规律。
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 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
根据样本的数据 对总体做出具有 一定可靠程度的 推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统计调查就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
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资 料的过程。
正确理解社会调查:在人们认识中的地位;在 统计工作中的地位;
统计调查理论和方法:在统计学原理中的地位。
例:企业生存取决于市场。对企业来说,生产什么? 售价多少?何地销售?如何推广?产品市场份额多 大?产品发展潜力多深?竞争对手会有什么应对策 略?等等,一系列问题均要通过市场调查。
三 统计调查的设计(即统计调查方案)
1.确定调查的目的
—— 即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 即向谁做调查
调查对象就是我们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 即调查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 所组成的。 作为调查单位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表现的直接 承担者。例: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
3.拟订调查提纲和制定调查表
地块数 7 10 16 12 5
平均收获率(斤/亩) 400 460 540 620 680
二 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
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
的标志
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
济条件来选择
例,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标准界定为“2、3、4”, 即员工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资 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由此标准,我国目前的大 企业仅1948家,99%以上为中小企业。
2.作用 主要有三个方面:
⑴ 类型分组
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

单位:亿元
类 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农业 13 873.6 14 462.8 14 931.5 14870.1
林业
936.5 938.8 1 033.5 1239.9
牧业 7 393.1 7 963.1 8 454.6 9538.8
下限之差。
等距数列的组距
全距R 组数
组中值 组的上限和下限的中间值。
因数列两端组限形式不同分:
开口式组距:最低组与最高组不封口。例: 成绩60分以下,90分以上。
闭口式组距:例40-60分,90-100分。
1.确定组距和组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 若将考试成绩仅分为不及格与及格两组, 则可编成如下组距数列:
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表 考试成绩(分) 人数(人)
45-50
5 10
10
合计
- 230
-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
3.4 5.6 8.0 14.0 6.5 2.0
-
例 直方图
人数 频数密度
70
14
60
12
50
10
40
8
30
6
20
4
10
2
0
0
10 15 20 25 30年龄35 40 45 50 55
折线图
在直方图的基础上连接各条形顶边的中点成 折线图。 如下图红笔围成的,即为次数分配曲线图:
第四节 分配数列
一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
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分组以后, 用以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 统计数列,称分配数列,又可称 次数分配,或次数分布。

月工资分组(元) 工人数(人) 占总数比重(%)
2000 以下
210
39.6
2000-2500
187
35.3
2500 以上
133
25.1
重点调查:对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指 的是这些单位数占总体的很少部分,而研究 的标志总量占绝大部分(或绝大比重)。
例: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 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80%的五个 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属于重点 调查。
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 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2.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一般次数分布呈正态分布曲线,或称正态 曲线
对称型
很多是偏态分布曲线,或称偏态曲线
Y
右偏型 (上偏型)
X
Y
左偏型
(下偏型)
X
还有其他形态
U型分配曲 线
J型分配曲线
双峰曲线
第五节 统计表
一 统计表的结构和内容

横 行 标 题
2005年某月某公司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单位____
(下限)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2
5.0
2
5.0
40
100.0
7
17.5
9
22.5
38
95.0
11
27.5
20
50.0
31
77.5
12
30.0
32
80.0
20
50.0
8
20.0
40
100.0
8
20.0
40
100.0
-
-
-
-
向上累计次数(上限)——即较小制累计。
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统计报表分为:
日报
旬报
定期报表月季报报
半年报
年报
2. 专门调查 分为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普查为全面调查,后三者为非全面调查。
普查:为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用来调查 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现象的总量。
例: 每5年进行一次的经济普查,包括工业普 查、三产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建筑业普 查。这种普查制度在周期安排上和国家编 制五年计划相衔接。
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小于该组上限 (变量)值的次数共有多少。
向下累计次数(下限)——即较大制累计。
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下限 (变量)值的次数共有多少。
⑵ 图示法
即用统计图来表示次数分布
直方图
折线图
曲线图
直方图(或次数分配曲线图) 仍以上例考试成绩数据,画成如下直方图:
次数 比率(%)
12
个变量值分别列组编制数列,适用于 不连续变量或变量能以整数表示,其 变动范围不大时。
组距变量数列(组距数列)—— 按组
距分组编制数列。适用于连续变量或 变量可用小数表示,其变动范围较大 时。
单项数列见例如下:
某厂第二季度工人平均日产量
工人平均日产量(件) 工人人数(人)
2
10
3
15
4
30
5
40
6
20
种卡片上。这便于容纳较多的项目,且便 于整理、分类,缺点是繁琐。
4.确定调查时间
—— 即在什么时间调查
要区别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的不同:
-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点或时 期); - 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四 统计调查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报告法
采访法
网上调查法
对连续变量,组数也要连续。在登记次数 时,习惯上遵守: 上组限不在内
适用于越大越好的变量,如产值。
下组限不在内
适用于越小越好的变量,如成本。
对不连续变量,组与组间是间断的。
⑵ 关于组中值问题 闭口式分组的组中值求法:
组中值
组的上限
2
组的下限

下限
上限
2
下限
⑵ 关于组中值问题
开口式分组的组中值求法:
缺下限的开口组的组中值
上限
1 2
邻组组距
缺上限的开口组的组中值
下限
1 2
邻组组距
三 次数分布的特征
1.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⑴ 表示法—— 即用统计表来表示 次数分布。

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次数分配
考分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次数
向上累计次数 向下累计次数
(上限)
56-60
2
60-100
38
合计
40
若把上表改变为如下统计表,则基本上能准确反 映总体的分布特征。
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表
考试成绩(分) 人数(人) 比重(%)
50-60
2
5.0
60-70
7
17.5
70-80
11
27.5
80-90
12
30.0
90-100
8
20.0
合计
40 100.0
2.确定组限和组中值
⑴ 关于组限问题
例 已知组距为5,组数为7,最大值39,
最小值5,怎样分组?
(a)
(b)
(c)
1-5
3-8
4-9
5-10
8-13
9-14
10-15
13-18
14-19
15-20
18-23
19-24
20-25
23-28
24-29
25-30
28-33
29-34
30-35
33-38
34-39
按分法(c)较合适
三 分组标志的种类
1.按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分为 :
品质标志分组 —— 反映事物属性差异
- 简单分组。如人口按性别分组。 - 复杂分组,亦称分类。如人口按职业分组。
数量标志分组 —— 反映事物数量差异
- 单项式数量分组 —— 运用于变量变动幅度 小、项目少的分组。
- 组距式分组 —— 运用于变量变动幅度大、项 目多的分组。
渔业 2 712.6 2 815.0 2 971.1 3137.6 合 计 24 915.8 26 179.6 27 390.8 29691.8
⑵ 结构分组
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