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狂风狂暴灵魂的独白_多多早期的诗与诗学_奚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声,省略了革命的血腥 八月像一张残忍的弓 恶毒的儿子走出农舍 携带着烟草和干燥的喉咙 牲口被蒙上野蛮的眼罩 屁股上挂着发黑的尸体像肿大的鼓 直到篱笆后面的牺牲也渐渐模糊 远远地,又开来冒烟的队伍(7)
首先,读者会惊讶于这首诗怪异、不合常理的 题目。如何想象一群人从一块干酪上站起来的画 面,的确是一个阅读上的挑战。“人民”是“文革”时 期铺天盖地、最熟悉最神圣也最被广泛使用的单 词,而“干酪”对一般中国读者而言显然是陌生的。 (8) 把这两个性质相悖且不成比例的意象并置在一 起,本身就充满了反讽。
史论
[诗论]
“狂风狂暴灵魂的独白”: 多多早期的诗与诗学
奚密
而我要让冷血的冰雪皇后听到 狂风狂暴灵魂的独白
多多:《当春天的灵车穿过开采硫磺的流放 地》(1983)
多多原名栗世征,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72 年 开始写诗。根据诗人自述,1985 年他才在正式公开 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作品。(1)此前,他曾以“白夜”的笔 名在《今天》发表过两首诗,并被选入多本当代地下 诗选和鉴赏辞典。(2)1988 年 3 月他出版首部个人诗 集《行礼》。尽管此书仅收录了 38 首诗,全长仅 82 页,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漓江出版社策划的诗集系 列中,多多排名第二,仅次于食指,而在较他年长且 更为知名的芒克 (1950 年生) 之前。同年 12 月 23 日,多多获得首届“今天诗歌奖”,并由《今天》编辑部 出版了一本较完整的油印诗集 《里程:多多诗选 1972-1988》。1989 年 6 月 3 日他远赴英国,参加早 已安排好的诗歌活动。但是当他走下飞机时,他却发 现自己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并自此开始了在 欧洲长达十五年的写作生涯。这是诗人意料之外也 无所选择的命运。
是二十年以来首次获得此奖的华文作家。多多最近 的一本中文诗集是 2005 年出版的《多多诗选》(花城 出版社),收入的作品起讫年份为 1972-1999,仍然 不够完整。
多多获奖不少,也广得欧美媒体的关注。同时, 他也是西方汉学家以专著研究的第一位中国当代诗 人。然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论在国内还是海 外,多多都算不上是一般读者耳熟能详的诗人。在迄 今创作生涯中他一直是位处于主流之外的诗人。与 其说是这一种偶然,不如说是他的个人选择。和 1970 年代末以来活跃于诗坛的同侪诗人不同的是, 多多几乎从未参与诗社的发起或诗刊的创办与编 辑,更遑论卷入诗歌论战或诗坛是非。但是,他的相 对“低调”和“沉默”并不妨碍其作品在同代诗人中得 到极高的肯定,并对年轻诗人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他实可谓“诗人中的诗人”。
继承,也是反叛。 当我们回顾朦胧诗的代表作时,它们反映的多
是对“文革”期间的不公的愤慨,对回归人性的渴求, 和对个人世界的重建。北岛(1949 年生)透过遇罗克 (1940-1970,因公开反对“血统论”而遭处决)的“面 具”沉痛道出“:我并不是英雄 /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 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宣告》)。江河(1950 年生) 缅怀另一位文革烈士张志新(1930-1975),形容她被 钉死在墙上时,衣襟飘飘像一面升起的旗(《没有写 完的诗》)。舒婷(1952 年生)在诗中歌唱爱情(文革 时期的一块禁区):《致橡树》把男人和女人比作两棵 各自独立却根柢相连的树;《自画像》 则把自己比作 “任性的小林妖”和“小阴谋家”。像以上这些主题和 意象在 1978 年以前都是难以想象的。此外,顾城 (1956-1993)的早期作品让他冠上“童话诗人”的称 号;他将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1875)视为导师,把 自己比作西班牙诗人洛尔迦(1898-1936)作品中那 个在一滴水里找到自己声音的“哑孩子”。自然给予 他梦与自由(《在大风暴来临的时候》),自然也为人 间苦难情伤落泪(《结束》)。
61 文艺争鸣 10 期
百度文库
2014/10·文艺争鸣·史论
埋在让他们恨的地点
他们把铲中的土倒在你脸上 要谢谢他们。再谢一次 你的眼睛就再也看不到敌人 就会从死亡的方向传来 他们陷入敌意时的叫喊 你却再也听不见 那完全是痛苦的叫喊!(11)
读者停下来思考。诗人没有像一般预期的说:“你所 珍视的一切,都是不会消逝的”。反之,他强调的 是,生命中的不快和挫折本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多多在中国诗坛所扮 演的孤独者或边缘者的角色,和他的诗学及作品风 格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下面我将聚焦于他创 作生涯头十年左右的作品,置其于中国新时期的两 波诗潮的历史语境里,即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的 朦胧诗和 80 年代后半的后朦胧诗,来探讨多多有别 于其同代人的独特之处。这段时期的多多在诗歌场 域中的处境可总结为“:名气”姗姗来迟,作品却超前 时代。作为一个醉心于艺术,孤独耕耘的创作者,一 方面他在新时期的第一波诗潮里有意无意地处在边 缘;另一方面,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他可谓第二波诗潮 的先行者,然而其作品在当时并未被广为接受,即使
准确地说,大部分的朦胧诗都可视为 70 年代 末 80 年代初出现的“伤痕文学”的一支。两者之间 的共同点在于对“文革”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 它们采取的语调或哀悼,或谴责,或悲痛。这种广 义的伤痕文学更多的建立在集体式的宣泄而非个 人理念的基础上。相对的,虽然多多早期也写了很 多以“文革”为背景的诗作,但是它们呈现了相当 不同的视角和调性。虽然它们的题材是公共性、政 治性的,但是它的语言风格却极其前卫,颇为另类。
然而,不像同时代的朦胧诗人,多多几乎从不站 在被压迫者或受害者的地位来发声。他的作品不从 黑白对立的视角来观察理解周遭的事物,而更多的 是冷静—— —甚至冷漠冷峻地—— —探讨压迫者和被压 迫者,迫害者与受害者,之间暧昧复杂的关系。《从死 亡的方向看》(198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死亡的方向看总会看到 一生不应见到的人 总会随便地埋到一个地点 随便嗅嗅,就把自己埋在那里
“陌生化”也存在于此诗的其他细节里。为什么 “儿子”是“恶毒”的?是他给牲口蒙上眼罩以免牠们被 发黑的尸体惊吓到吗?他和这些死者有什么关系,他 是施害者还是同情者呢?死者和“篱笆后面的牺牲” 是同义词吗?诗的结尾是否在暗示,新开来的队伍 将带来更多的毁灭和死亡?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诗中所有的意象都是负面的、不祥的。这首诗以农 村为背景(“农舍”),但是它描写的却远远偏离了 正常的农村生活,而上演着一场诡异恐怖的“革 命”。除了“干酪”, “牺牲”是全诗中最突兀的词。它 的字源和原始意义本指祭祀时的供品,从古早的 酒类谷物到后来的三牲五牲;而它的一般用 法—— —尤其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里—— —则充 满了道德和政治意涵。因此,这个词内在的歧义性
多多抵达伦敦后不久,他的第一本英译诗集在 英国出版,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又陆续出版了两本英 译诗集。(3)1999 年他与张枣(1958-2010)共同获得首 届“安高诗歌奖”;2000 年出版中文诗集《阿姆斯特 丹的河流》(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年回国担任海 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同年获得“华语传媒最佳 诗人奖”;2010 年荣获美国的“纽斯塔世界文学奖”,
二、多多早期作品
《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 是多多最早的诗作之
文艺争鸣 10 期 60
奚 密·“狂风狂暴灵魂的独白”:多多早期的诗与诗学
一。虽然这首诗常常被评论者讨论,但是并没有完整 深入的细读。我的切入点是,此诗运用高度“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的手法来处理一个读者熟悉 的题材:
59 文艺争鸣 10 期
2014/10·文艺争鸣·史论
今日仍不能说已得到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多多和朦胧诗
多多不是朦胧诗人。最早的朦胧诗选集并没有 把他视为朦胧诗人;例如最早的 《朦胧诗选》,1982 年辽宁大学中文系编印的油印本,和 1985 年春风文 艺出版社出版,阎月君等编的《朦胧诗选》,都没有收 录他的作品。1985 年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出版的 《青年诗人谈诗》涵括了所有代表性的朦胧诗人和多 位新生代诗人,但是也没有多多。如梁艳所引证的, “在 1985 年以前,多多并未被看做朦胧诗诗人”。(4) 诚然,朦胧诗没有严格清晰的定义。然而我们可以看 到,近年来随着多多的作品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在 诗人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评论家和文学史家也倾 向于把他和诗歌运动和流派挂钩,以便将他纳入某 种文学谱系。例如近十年来出版的一些诗选和文学 史多多少少修改了历史,把他归类为朦胧诗人。在大 众传媒里,多多也被认为是位朦胧诗人。(5)
在诗里制造了一种反讽的效果。 如果我们把诗中所有的形容词串起来:革命
的—残忍—恶毒—干燥—野蛮—发黑—肿大—冒 烟,它们仿佛构成了一幅“文革”的缩影。值得注意 的是,诗里的意象不仅是视觉、听觉、触觉的,也是 嗅觉的,包括烟草,硝烟,和炎夏里很快发黑肿大 的尸体。乍看之下,“八月像一张残忍的弓”似乎相 当抽象,但是从诗中意象群所烘托的氛围来判断, 我们仿佛在“八”字里看到一幅横放的弓—— —它隐 射张力,毁灭性的张力。文革初期才十五岁的多 多,当不会忘记 1966 年的“红八月”。虽然这个历史 典故对我们理解此诗并非必要的,但是放在全诗 的语境里,它确实呼之欲出。
此中悖论是,正是多多自己提供了这种归类的 依据。1988 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被埋葬的中国诗 人》的文章,追忆 70 年代初期到中期北京的地下诗 歌场景,以 1978 年底《今天》的创刊作为终结。(6)在 距离北京八十余里的渔村白洋淀,多多和其他有共 同兴趣的年轻人在热烈交流和友好竞争的氛围下开 始写作。可能因为这群诗人中的一位,芒克,成为后 来《今天》的两位创办人之一,可能因为多多曾在这 本地下文学杂志上发表过诗作,他也难免跟《今天》 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今天》发表过多位代表性朦 胧诗人的作品,它一直被认为是朦胧诗的摇篮。近十 余年来,白洋淀诗人群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染上传 奇色彩。随着许多相关回忆、访谈和学术论文的相继 出版,他们被命名为“白洋淀诗派”。作为朦胧诗的先 行者之一,白洋淀诗派已进入文学史的殿堂。
诚然,把多多和朦胧诗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并不 是晚近才出现的。最早的例子可能是 1988 年徐敬 亚、孟浪、吕贵品合编的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这本影响巨大的诗 选明白地将多多定位为朦胧诗人,但只收入他的两 首诗。这不仅暗示,在编者们眼中多多的重要性相对 较低,也体现出当代先锋诗歌的演变:从朦胧诗的经 典化到后朦胧诗的风起云涌,后者既是对对前者的
诗题的荒诞意象也提出一个语法上的挑战。 “当”标志一个从句,那么它的主句是什么呢?如果 我们假设此诗的第一行接续着标题的从句,那么 这 个 完 整 句 就 可 以 理 解 为 :“ 当 人 民 从 干 酪 上 站 起/歌声,省略了革命的血腥。”于是它就变得比 较可解了:前半句夸大的荒诞感和后半句含蓄的 荒诞感是一致的。
《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也让我们看到多多头 十年的作品里重复出现的意象,诸如血、战争、农 民、牲口等。(9)他 1973 年写的《年代》对农业社会的 崩解有更清晰的描写:
沉闷的年代苏醒了 炮声微微地撼动大地 战争,在倔强地开垦 牲畜被征用,农民从田野上归来 抬着血淋淋的梨……(10)
反讽来自诗中意象之间的不协调。“炮声”被“微 微”这个形容词修饰;牲畜被征用,农事被迫中断,然 而战争仍固执地“开垦”土地。原本正面的词(“开 垦”)在这里意味着持续的破坏;因此,农民只能靠原 始的人力耕耘来存活。血淋淋的犁既暗示农民的苦 难,也召唤大地之母所遭到的伤害:在战争带来的无 所不在的毁灭下,人与自然皆不得幸免。
总的来说,朦胧诗在集体话语中肯定个人的尊 严,在黑暗时代里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个取向在顾城 名作《一代人》中得到最简洁有力的表达:“黑夜给 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们 甚至可将这首诗当作“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的宣 言。同样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朦胧诗,梁小斌 (1954 年生)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以钥匙作为 纯真自我的象征,在文革的激进狂热中失落了,现 在诗人决心找回它。
首先,读者会惊讶于这首诗怪异、不合常理的 题目。如何想象一群人从一块干酪上站起来的画 面,的确是一个阅读上的挑战。“人民”是“文革”时 期铺天盖地、最熟悉最神圣也最被广泛使用的单 词,而“干酪”对一般中国读者而言显然是陌生的。 (8) 把这两个性质相悖且不成比例的意象并置在一 起,本身就充满了反讽。
史论
[诗论]
“狂风狂暴灵魂的独白”: 多多早期的诗与诗学
奚密
而我要让冷血的冰雪皇后听到 狂风狂暴灵魂的独白
多多:《当春天的灵车穿过开采硫磺的流放 地》(1983)
多多原名栗世征,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72 年 开始写诗。根据诗人自述,1985 年他才在正式公开 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作品。(1)此前,他曾以“白夜”的笔 名在《今天》发表过两首诗,并被选入多本当代地下 诗选和鉴赏辞典。(2)1988 年 3 月他出版首部个人诗 集《行礼》。尽管此书仅收录了 38 首诗,全长仅 82 页,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漓江出版社策划的诗集系 列中,多多排名第二,仅次于食指,而在较他年长且 更为知名的芒克 (1950 年生) 之前。同年 12 月 23 日,多多获得首届“今天诗歌奖”,并由《今天》编辑部 出版了一本较完整的油印诗集 《里程:多多诗选 1972-1988》。1989 年 6 月 3 日他远赴英国,参加早 已安排好的诗歌活动。但是当他走下飞机时,他却发 现自己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并自此开始了在 欧洲长达十五年的写作生涯。这是诗人意料之外也 无所选择的命运。
是二十年以来首次获得此奖的华文作家。多多最近 的一本中文诗集是 2005 年出版的《多多诗选》(花城 出版社),收入的作品起讫年份为 1972-1999,仍然 不够完整。
多多获奖不少,也广得欧美媒体的关注。同时, 他也是西方汉学家以专著研究的第一位中国当代诗 人。然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论在国内还是海 外,多多都算不上是一般读者耳熟能详的诗人。在迄 今创作生涯中他一直是位处于主流之外的诗人。与 其说是这一种偶然,不如说是他的个人选择。和 1970 年代末以来活跃于诗坛的同侪诗人不同的是, 多多几乎从未参与诗社的发起或诗刊的创办与编 辑,更遑论卷入诗歌论战或诗坛是非。但是,他的相 对“低调”和“沉默”并不妨碍其作品在同代诗人中得 到极高的肯定,并对年轻诗人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他实可谓“诗人中的诗人”。
继承,也是反叛。 当我们回顾朦胧诗的代表作时,它们反映的多
是对“文革”期间的不公的愤慨,对回归人性的渴求, 和对个人世界的重建。北岛(1949 年生)透过遇罗克 (1940-1970,因公开反对“血统论”而遭处决)的“面 具”沉痛道出“:我并不是英雄 /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 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宣告》)。江河(1950 年生) 缅怀另一位文革烈士张志新(1930-1975),形容她被 钉死在墙上时,衣襟飘飘像一面升起的旗(《没有写 完的诗》)。舒婷(1952 年生)在诗中歌唱爱情(文革 时期的一块禁区):《致橡树》把男人和女人比作两棵 各自独立却根柢相连的树;《自画像》 则把自己比作 “任性的小林妖”和“小阴谋家”。像以上这些主题和 意象在 1978 年以前都是难以想象的。此外,顾城 (1956-1993)的早期作品让他冠上“童话诗人”的称 号;他将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1875)视为导师,把 自己比作西班牙诗人洛尔迦(1898-1936)作品中那 个在一滴水里找到自己声音的“哑孩子”。自然给予 他梦与自由(《在大风暴来临的时候》),自然也为人 间苦难情伤落泪(《结束》)。
61 文艺争鸣 10 期
百度文库
2014/10·文艺争鸣·史论
埋在让他们恨的地点
他们把铲中的土倒在你脸上 要谢谢他们。再谢一次 你的眼睛就再也看不到敌人 就会从死亡的方向传来 他们陷入敌意时的叫喊 你却再也听不见 那完全是痛苦的叫喊!(11)
读者停下来思考。诗人没有像一般预期的说:“你所 珍视的一切,都是不会消逝的”。反之,他强调的 是,生命中的不快和挫折本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多多在中国诗坛所扮 演的孤独者或边缘者的角色,和他的诗学及作品风 格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下面我将聚焦于他创 作生涯头十年左右的作品,置其于中国新时期的两 波诗潮的历史语境里,即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的 朦胧诗和 80 年代后半的后朦胧诗,来探讨多多有别 于其同代人的独特之处。这段时期的多多在诗歌场 域中的处境可总结为“:名气”姗姗来迟,作品却超前 时代。作为一个醉心于艺术,孤独耕耘的创作者,一 方面他在新时期的第一波诗潮里有意无意地处在边 缘;另一方面,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他可谓第二波诗潮 的先行者,然而其作品在当时并未被广为接受,即使
准确地说,大部分的朦胧诗都可视为 70 年代 末 80 年代初出现的“伤痕文学”的一支。两者之间 的共同点在于对“文革”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 它们采取的语调或哀悼,或谴责,或悲痛。这种广 义的伤痕文学更多的建立在集体式的宣泄而非个 人理念的基础上。相对的,虽然多多早期也写了很 多以“文革”为背景的诗作,但是它们呈现了相当 不同的视角和调性。虽然它们的题材是公共性、政 治性的,但是它的语言风格却极其前卫,颇为另类。
然而,不像同时代的朦胧诗人,多多几乎从不站 在被压迫者或受害者的地位来发声。他的作品不从 黑白对立的视角来观察理解周遭的事物,而更多的 是冷静—— —甚至冷漠冷峻地—— —探讨压迫者和被压 迫者,迫害者与受害者,之间暧昧复杂的关系。《从死 亡的方向看》(198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死亡的方向看总会看到 一生不应见到的人 总会随便地埋到一个地点 随便嗅嗅,就把自己埋在那里
“陌生化”也存在于此诗的其他细节里。为什么 “儿子”是“恶毒”的?是他给牲口蒙上眼罩以免牠们被 发黑的尸体惊吓到吗?他和这些死者有什么关系,他 是施害者还是同情者呢?死者和“篱笆后面的牺牲” 是同义词吗?诗的结尾是否在暗示,新开来的队伍 将带来更多的毁灭和死亡?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诗中所有的意象都是负面的、不祥的。这首诗以农 村为背景(“农舍”),但是它描写的却远远偏离了 正常的农村生活,而上演着一场诡异恐怖的“革 命”。除了“干酪”, “牺牲”是全诗中最突兀的词。它 的字源和原始意义本指祭祀时的供品,从古早的 酒类谷物到后来的三牲五牲;而它的一般用 法—— —尤其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里—— —则充 满了道德和政治意涵。因此,这个词内在的歧义性
多多抵达伦敦后不久,他的第一本英译诗集在 英国出版,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又陆续出版了两本英 译诗集。(3)1999 年他与张枣(1958-2010)共同获得首 届“安高诗歌奖”;2000 年出版中文诗集《阿姆斯特 丹的河流》(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年回国担任海 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同年获得“华语传媒最佳 诗人奖”;2010 年荣获美国的“纽斯塔世界文学奖”,
二、多多早期作品
《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 是多多最早的诗作之
文艺争鸣 10 期 60
奚 密·“狂风狂暴灵魂的独白”:多多早期的诗与诗学
一。虽然这首诗常常被评论者讨论,但是并没有完整 深入的细读。我的切入点是,此诗运用高度“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的手法来处理一个读者熟悉 的题材:
59 文艺争鸣 10 期
2014/10·文艺争鸣·史论
今日仍不能说已得到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多多和朦胧诗
多多不是朦胧诗人。最早的朦胧诗选集并没有 把他视为朦胧诗人;例如最早的 《朦胧诗选》,1982 年辽宁大学中文系编印的油印本,和 1985 年春风文 艺出版社出版,阎月君等编的《朦胧诗选》,都没有收 录他的作品。1985 年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出版的 《青年诗人谈诗》涵括了所有代表性的朦胧诗人和多 位新生代诗人,但是也没有多多。如梁艳所引证的, “在 1985 年以前,多多并未被看做朦胧诗诗人”。(4) 诚然,朦胧诗没有严格清晰的定义。然而我们可以看 到,近年来随着多多的作品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在 诗人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评论家和文学史家也倾 向于把他和诗歌运动和流派挂钩,以便将他纳入某 种文学谱系。例如近十年来出版的一些诗选和文学 史多多少少修改了历史,把他归类为朦胧诗人。在大 众传媒里,多多也被认为是位朦胧诗人。(5)
在诗里制造了一种反讽的效果。 如果我们把诗中所有的形容词串起来:革命
的—残忍—恶毒—干燥—野蛮—发黑—肿大—冒 烟,它们仿佛构成了一幅“文革”的缩影。值得注意 的是,诗里的意象不仅是视觉、听觉、触觉的,也是 嗅觉的,包括烟草,硝烟,和炎夏里很快发黑肿大 的尸体。乍看之下,“八月像一张残忍的弓”似乎相 当抽象,但是从诗中意象群所烘托的氛围来判断, 我们仿佛在“八”字里看到一幅横放的弓—— —它隐 射张力,毁灭性的张力。文革初期才十五岁的多 多,当不会忘记 1966 年的“红八月”。虽然这个历史 典故对我们理解此诗并非必要的,但是放在全诗 的语境里,它确实呼之欲出。
此中悖论是,正是多多自己提供了这种归类的 依据。1988 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被埋葬的中国诗 人》的文章,追忆 70 年代初期到中期北京的地下诗 歌场景,以 1978 年底《今天》的创刊作为终结。(6)在 距离北京八十余里的渔村白洋淀,多多和其他有共 同兴趣的年轻人在热烈交流和友好竞争的氛围下开 始写作。可能因为这群诗人中的一位,芒克,成为后 来《今天》的两位创办人之一,可能因为多多曾在这 本地下文学杂志上发表过诗作,他也难免跟《今天》 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今天》发表过多位代表性朦 胧诗人的作品,它一直被认为是朦胧诗的摇篮。近十 余年来,白洋淀诗人群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染上传 奇色彩。随着许多相关回忆、访谈和学术论文的相继 出版,他们被命名为“白洋淀诗派”。作为朦胧诗的先 行者之一,白洋淀诗派已进入文学史的殿堂。
诚然,把多多和朦胧诗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并不 是晚近才出现的。最早的例子可能是 1988 年徐敬 亚、孟浪、吕贵品合编的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这本影响巨大的诗 选明白地将多多定位为朦胧诗人,但只收入他的两 首诗。这不仅暗示,在编者们眼中多多的重要性相对 较低,也体现出当代先锋诗歌的演变:从朦胧诗的经 典化到后朦胧诗的风起云涌,后者既是对对前者的
诗题的荒诞意象也提出一个语法上的挑战。 “当”标志一个从句,那么它的主句是什么呢?如果 我们假设此诗的第一行接续着标题的从句,那么 这 个 完 整 句 就 可 以 理 解 为 :“ 当 人 民 从 干 酪 上 站 起/歌声,省略了革命的血腥。”于是它就变得比 较可解了:前半句夸大的荒诞感和后半句含蓄的 荒诞感是一致的。
《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也让我们看到多多头 十年的作品里重复出现的意象,诸如血、战争、农 民、牲口等。(9)他 1973 年写的《年代》对农业社会的 崩解有更清晰的描写:
沉闷的年代苏醒了 炮声微微地撼动大地 战争,在倔强地开垦 牲畜被征用,农民从田野上归来 抬着血淋淋的梨……(10)
反讽来自诗中意象之间的不协调。“炮声”被“微 微”这个形容词修饰;牲畜被征用,农事被迫中断,然 而战争仍固执地“开垦”土地。原本正面的词(“开 垦”)在这里意味着持续的破坏;因此,农民只能靠原 始的人力耕耘来存活。血淋淋的犁既暗示农民的苦 难,也召唤大地之母所遭到的伤害:在战争带来的无 所不在的毁灭下,人与自然皆不得幸免。
总的来说,朦胧诗在集体话语中肯定个人的尊 严,在黑暗时代里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个取向在顾城 名作《一代人》中得到最简洁有力的表达:“黑夜给 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们 甚至可将这首诗当作“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的宣 言。同样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朦胧诗,梁小斌 (1954 年生)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以钥匙作为 纯真自我的象征,在文革的激进狂热中失落了,现 在诗人决心找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