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的现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育种的现状与未来
玉米是我省粮食生产中的高产稳产作物。在玉米的“双高一优”综合开发中,施肥、灌水等一系列耕作管理、规范化栽培措施必须通过品种来发挥增产作用。因此,培育优良玉米新组合,繁育推广优良玉米新杂交米杂交种,是我省玉米生产上台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我国的玉米育种工作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经过了由选育优良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双交种—单交种的过程。50 年代初,在收集评选农家品种的基础上,选育推广品种间杂交种和顶交种;50 年代末推广了双交种;60 年代末推广了自交系间杂支种;70 年代中、后期,由于优良自交系M017的引进以及黄早4、自330、武109等的育成,组配出了综合性状更加优良的玉米单交种中单2号、户单 1 号、陕单9 号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近年来,玉米育
种家根据“双高”杂交种
(即杂交种F1代产量要高,Fo代自交系的制种产量要高)的新要求,积极开展攻关研究。一方面,围绕国内的利质黄早4和国外种质MO17 的改良提高,选育成了优良自交系京7、502、天4、5003、5005、478 等,并组配了掖单系列、农大60、沈单7号、豫玉5号、户单 4 号等新组合,现已大面积用于生产;另一方面,选用MO17姊妹系MO1? 12
作制种母本,大幅度提高了用MO17组配的杂交制种产量,使中单2号、丹玉13 号、反交陕单9 号的制种面积有了较大的扩展。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石德权研究员认为,要使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再上新台
阶,必须重视热带亚热带外来种质,特别是攻良群体的研究利用,主张从美国及墨西哥小麦、王米中心的改良群体中选育自交系。
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玉米育种家李登海,充分发挥沿海开放的地理优势,广泛征集美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墨西哥等国家地区公力或私有研究单位的玉米杂交种,自交系进行鉴定、改良、利用,从中套选二环系或用做改良材料。与此同时他亦十分重视国内玉米种质的开发利用,选育的掖丹系列玉米杂交种推广面积约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1/6 ,其中掖丹 2 号成为我国黄淮夏玉米区的骨干品种。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玉米抗病育种课题组自交系选育的重点
放在骨干自交系的改良提高上。以三个群体为基础(黄早4、MO17丹340)为标尺(对照)二个杂交模式(黄应粒X长穗大粒、长穗大粒X 短粗多行)为目标,主攻夏玉米杂交系的培育,兼顾春玉米;当前主攻早熟抗三病(大小斑病、青枯病、矮花也病毒病)高产优质自交系的培育。对外来种质的利用,一是直接分离自交系;二是利用外来的美国种质与温带自交系进行杂交,以改良提高温带自交系多抗性,增加保戮度和子粒容重。培育的一系列“武”字号自交系及陕单系列杂交种,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承担陕西省攻关任务的强优玉米育种课题组,成功的将玉米数量遗传原理应用于玉米育种的基础组材及选育上,其理论基础是自交系本身棒子要大、配合力高,选配的杂交种也应棒子大,产量基础骨架大,即使遇到不良环境产量也会高于对照,因此重点在于选育材料的显性增产性状,并在此基础上重视株型的改良及多抗性的提高。育成的K字系列
自交系及陕单911等杂交种已大面积示范推广。
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及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玉米分布形成了从东北北部经华北平原和山地直至西部山区的主要种植带。我省地处中国玉米带地理分布及产量走势的中部,这种地理气候特点决定了我省玉米育种以选育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向东部(黄淮夏玉米区)、西南发展相对较易的战略态势。根据这一客观现实,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呢?笔者认为应从 4 个方面着手进行。
1明确指导思想
“陕西玉米杂交种种质资源利用之研究”表明,我省玉米杂交种的杂交模式为典型的国内种质北方硬粒(浅硬粒)X 美国兰卡斯特热带马齿。建国以来,我省玉米杂交种的推广普及从武105到武109、从陕单
11 号、陕单7号到陕单9号,再到陕单11 号、户单4号、陕单911。自交系的选育和杂交种的选配经历了3次大的改良提高,围绕武105、武109 及黄早 4 的改良提高及组配应用所开展的技术攻关,贯穿了建国以来我省玉米育种及推广普及的全部始终。其次,在自交系的选育中,应注意高配合力与高产、多抗、优良株型的协调关系,在强调配合力高及制种产量高的基础上。应注重杂交种的性状表现。目前玉米的骨干自交系武109、黄早4、MO17等抗病性有所减弱。株型不够理想,在国内外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种质基础狭窄、优异种质缺乏的现状。从农作物品种改良的根本目标出发,只要能大幅度地增产,主要玉米病害能够得到控制,使大面积生产损失及种子生产成本降低到最小程度,就
不必对株型和多抗性过分强调。近年宋,陕单9 号能在省内外扩大种植就是很好的例证。陕单9 号、陕单11号、户单 4 号、陕单911的育成推广表明,武109、黄早4 及其改良的衍生系和所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是我省玉米品种类型与生态条件相互适应的良好产物,是我们进一步开发选育更加高产稳产、“双高”多抗优良王米杂交种的物质基础;以武109、黄早4,特别是以武109 做自交系选育的牵头材料是今后我省玉米育种攻关研究的中心;围绕武109 及其系列杂交种的育成推广所总结形成的有关玉米高产稳产育种指导思想仍是我省今后五米育种攻关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2明确主攻对照品种要实现上述目标,应明确育种目标及对照品种。向东发展应以掖单
2 号为对照,主攻早熟、抗三病(大小斑病、青枯病和矮花叶病毒病)、抗倒、高产、优质自交系的选育。狠抓早熟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向西南发展,应以陕单9 号为对照,抓高产稳产、多抗优质,制种产量高,应在稳产高产上狠下功夫。
3自交系选育的基础组材起点要高选育方法上应以选育出配合力高、株型紧凑耐密植、多抗性好、制
种产量高的自交系为目标,不仅要重视显性性状的鉴定筛选,更应重视材料内在隐性的增产潜势的鉴定筛选,在杂交种的组配上,应参照国内种质北方硬粒(浅硬粒)X兰卡斯特热带马齿(国外种质)这一传统的杂交模式,尽可能选用高配合力的长穗大粒自交系,使组配的杂交种在一定穗行数的基础上,突出大粒、高出籽率,重点在大穗大粒上做工作同时在种质资源的利用上,应加强协作,广泛征集国内外的优异种质资源,特别是对热带种质的研究利用。日前在国内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