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峰值期将达15亿,目前为止,大多数仍然居住在农村;自然资源(主要指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等)相对贫乏,而资源要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不是城市建设所追求的。

【关键词】城市建设;人口;发展
引言
关于城市建设与发展问题,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

在这里仅引用与我们讨论的问题密切相关的两条。

1、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方针: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第五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已经并将进一步凸显出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一、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还要继续发展
为什么呢?
其一,国家要实现工业化,突出的任务就是发展城市经济。

大城市,特大城市是各种经济要素聚集的地方,必然要承担起国家经
济发展的重任,成为第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其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就是城市之间的竞争。

我国大城市的经济实力、竞争实力普遍较弱,特别是中西部的城市。

其三,我国城市化的过程,是数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

决定人口迁移方向的经济发展,能提供就业岗位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大中城市必然是吸纳流动人口聚集的重要载体。

不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大城市必须进一步发展。

但有两个基本问题必须解决。

1、城市建成后,要努力解决好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已成为大城市共同的问题。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国家已经制定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

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认真落实这个战略,为此要切实解决两大层次的问题:
第一,切实解决城市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进行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

从源头上处理好交通需求与交通资源相匹配的问题。

第二,要精心规划,整合资源,建立以公交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要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地面公交网络化,科学组织各种交通方式,合理配置各级交通路网,实行零换乘,无障碍出行,建设“公交城市”。

2、坚持紧凑型方针,实现城市建成区理性扩张。

城市建成区的扩张是必然的,但绝不能毫无章法地摊大饼。

必须坚持紧凑型发展
的方针,这是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城市紧凑型发展也是可能的。

从城市的平均容积率看,我国城市的平均容积率是0.5,上海高于全国,是0.78,而台北是1.2,香港是1.6,日本东京接近2.0。

如何实现紧凑型发展,境外有些城市发展的经验可以借鉴。

他们通过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线路走向,支撑城市轴向发展,同时对公交站点周围一定范围的土地实行混合开发和高效利用。

就是指居住用地与就业用地协调安排,使生活在该地区的人可以就地就业。

同时,规定较高的容积率基本达到城市中心区的容积率。

形成用地紧凑、功能配套、环境宜人的城市生长点,使城市空间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二、发展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形态
城市群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到中西部的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21个城市群,都在积极建设发展。

城市群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战略。

为推进城市群健康发展,国家组织力量编制各重大城市群的规划纲要。

纲要涵盖了城市和区域建设发展的各项重要内容。

包括:功能定位、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城镇系统发展整体思路;重点产业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等等。

比如,国家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为:1、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大的经济中心;2、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3、全球重要
的先进制造业基地;4、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且任务十分繁重。

抛开经济发展,仅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1、首位城市要进一步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区域内的每个城镇都要坚持紧凑发展的方针,通过城镇内部疏密有致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最优先使用。

3、要大力加强城市群区域内的交通设施建设,这是实现城市群内人、财、物等各项资源迅速流动,优化组合,发挥出整体优势的重要条件。

每个大的城市群都认真解决长江三角洲要解决的问题。

各城市群发达的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网络,与全国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相衔接,形成全国快速通达的交通网,这应该是未来20-30年之内要实现的宏伟蓝图。

三、小城镇要大力发展
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

具体来说,可以大量就近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降低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大中城市的风险和成本,缓解目前城镇化明显落后工业化的矛盾,促进协调发展。

中央十分重视小城镇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开始,就作出了一系列的决议、指示,并制定了大量的政策。

为了防止小城镇发展一哄而起,决定先在一批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开始试点,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

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国家在农
村电网改造、公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支持,要求地方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小城镇镇区道路、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中亟待解决、而小城镇自身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现行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公共产品的分配政策,是我国经济社会二元体制的产物,也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基本制度。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必将对这些制度产生冲击,也必然在冲击中、实践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很可能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建立历史性的
功勋。

四、注重生态环境,注重发展质量,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突出特点
在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全球掀起了生态城市的浪潮。

在我国,自然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威胁到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

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从中央到地方积极行动,做了大量工作:国家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活动,包括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测;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鼓励引导政策,并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活动;开展了“节水城市”活动、
“园林绿化城市”活动、“评选绿色交通城市”活动等等。

近些年来,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空前的历史高峰期。

(2008年底,有10个城市、29条线路、营运里程776公里;到2015年前后,将有22个城市、75条营运线路、2259公里营运里程)。

五、结语
我国的城市建设还要走一段较长的快速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充满矛盾和挑战的路。

我相信,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发挥特大城市的作用,推进城市群的建设,坚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规律的。

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通过不懈地努力,实现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