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整理:
一、选择题:
1. 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DELETE FROM表名”表示(从基表中删除所有属性);
2.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事务的四个特性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3.在数据库理论中,用二维表结构表示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4.在数据库系统结构中,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称为(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冗余
B.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D.数据库具有完全的数据独立性
6.在关系数据库中,用于关系代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除运算);
7.封锁机制主要用于实现(并发控制);
8.转储的冗余包括(日志文件、数据库后背副本)
9.在局部视图设计中,分E-R图之间的冲突包含下列哪一个(A);
A.属性冲突
B.实体冲突
C.联系冲突
D.关系冲突
10.关系演算是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
11.并发控制:把关系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一致状态;
12.转储方式可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
13.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实现分组查询的子句是(GROUP BY);
14.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返回是(逻辑值真“true”假“false”);
15.在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中,实现“投影”操作的语句是(SELECT);
16.SQL语言提供的功能不包括(A);
A.修改表结构
B.删除属性列
C.删除元组
D.授权
17.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G*);
18.下面列出的关于“视图”的条目中,不正确的是(C)
A.视图是外模式
B.视图是虚表
C.加快查询语句的执行速度
D.简化查询语句的编写
19.事务定义不正确的说法是(C)
A.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
B.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C.就是程序D一条或一组SQL语句、或整个程序
20.关于函数依赖,正确的是(A)
A.若X→Y,Y→Z,则X→YZ
B.若XY→Z,则X→Z,Y→Z
C.若X→Y,Y→Z,则Y→X
D.若X→Y,Y→Z,Y’包含Y,则Z→Y’
二、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死锁属于(事务故障);
2.在数据库设计中,(需求分析)表达了数据和处理的关系;
3.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表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4.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包括的操作要么都要做,要么都不做,成为事务的(原子性);
5.在并发操作中,产生数据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并发操作破坏了事务的(一致性);
6.(一致性)是指数据库中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
7.对并发执行而言,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
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相互干扰,成为事务的(隔离性);
8.(E—R)模型是关系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的一个有力工具;
9.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是使数据库设计方法走向完备的理论基础;
10.(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机构,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四.设计题:
某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需要如下信息:
科室:科名、科地址、科电话、医生姓名;
病房:病房号、床位号、所属科室名;
医生: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工作证号;
病人: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主管医生、病房号;
其中,一个科室有多个病房,多个医生;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可以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一个病人的主管医生只有一个。完成如下设计:
⑴设计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E—R图;
⑵将该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图;
⑶指出转换结果中每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
答:⑴画图;
⑵科室:科名、科地址、科电话、医生姓名;
病房:病房号、床位号、所属科室名;
医生: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工作证号;
病人: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主管医生、病房号
⑷科室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组)为:科地址或科名;
病房关系模式的候选码为:病房号;
医生关系模式的候选码为:工作证号;
病人关系模式的候选码为:病历号;
注:候选码为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
课本内容整理:
1.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分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三个基本特点:永久储存、有组织、可分享;
4.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5.DBMS功能:a.数据定义b.数据组织储存和管理c.数据操纵d.数据事务管理和运行管
理 e.数据的建立和维护 f.其他功能;
6.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7.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他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
题;
8.数据库系统的特点:a.数据结构化b.数据分享型高,冗余度低,易扩充c.数据独立性高;
9.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10.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a.数据结构b.数据操作c.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1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具有的某一特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化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12.元组: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n);
13.关系模型完整性:a.实体完整性 b.参照完整性 c.用户定义完整性;
14.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
15.三级模式:a.模式 b.外模式 c.内模式;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内模式也称储存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一个内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16.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17.二级映像保证数据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8.若关系中的某一个属性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该属性组称为候选码,候选码的诸属
性称为主属性;
19.实体完整性:主属性不能为空;
20.运算的三大要素:运算对象、运算符、运算结果;
21.传统集合运算:a.并 b.差 c.交 d.笛卡尔积;
22.专门的关系运算: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除;
23.视图是导出表的虚表;
24.SQL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数据控制于一身;
25.SQL特点:a.综合统一 b.高度非过程化 c.面向集合操纵 d.同一种语法多种使用
方法 e.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6.数据查询SELECT;
数据定义CREATE DROP ALTER;
数据操纵INSERT UPDATE DELETE;
数据控制GRANT REVOKE;
27.SQL中,一个关系对应一个基本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储存文件,一个表
可以有若干索引,索引也可以存放在储存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