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光具座、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 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 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 不透过玻璃板, 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 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4、移到蜡烛的位置, 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
2.像和物左右
3.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5.平面镜所成像是像
【例题】. 如图14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 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
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和调整。
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②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 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平面镜成像_实验报告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实验方法: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合作三.实验过程(一)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二)猜想:①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在平面镜的(上/前/后);②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三)实验:1.探究时为什么用半透明的玻璃板代替生活中的镜子?2.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3.标记:镜前物体A,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镜后物体B,平面镜一般用MN 表示方案:使B与A’重合,找到像的位置,确定像与物体等大4.A与B为什么大小相同?6.移开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物体的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越过平面镜),看看白纸上是否有像?这又说明了什么?7.把A与B连起来,他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8.改变平面镜的距离,像与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改变?像的大小是否改变?9.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左右一致还是左右相反?像的上下与物体的上下是一致还是相反?10.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物体移动速度与像移动速度相等吗?11.光线是亮的时候像清楚还是暗的时候像清楚?(四)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4 .像和物体对镜面是【例题】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4)玻璃板倾斜放,则(5)玻璃板有厚度,则(6)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7)此实验适合在环境比较(“亮”或“暗”)下进行。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课题: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像与物大小可能__________________像和物的位置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3.设计并进行实验器材:平面镜、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直尺、白纸思路:主要思考如下两个问题过程:(1)把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竖立在这条直线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并记录下此蜡烛的位置。
(3)找到蜡烛的像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下蜡烛的像的位置。
(4)比较蜡烛与蜡烛的像的大小关系,将其填入位置1的相应表格中。
初步结论:像与物大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继续思考:1、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怎样用实验来验证?2、认真观察白纸上标记的蜡烛和像的位置记录,看看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之间有什么关系?4、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和同学们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称的像是2、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5、实验回顾(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2)用直尺测量物距和像距目的是:(3)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物体,并在所在位置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上(能或不能)接收到前面物体的像?。
(5)多次实验的目的(6)玻璃板如果没放竖直,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二篇: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600字“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方案【实验课题】1.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实验器材】玻璃板、支架、军棋子、三角板、铅笔、方格纸说明: (1)玻璃板:方便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支架:使玻璃板能竖置地立放在水平面上(3) 军棋子:一枚是用来成像的物体 ,另一枚用来代替像.(4)方格纸:方便测量军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步骤】1.将方格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2.将玻璃板插入支架,放在方格纸中间的那条实线上,玻璃板朝向自己的一面的底边与直线平齐;3.将一枚军棋子侧放在玻璃板朝向自己的一面前方某个方格内,并在方格内用笔标上记号A;4. 保持玻璃板前面的军棋子位置不动,将另一军棋子侧放在玻璃板背面的某个方格内;慢慢移动到这枚军棋子,直到它与像完全重合,并标上记号A′;5.观察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计算比较两军棋子与中间直线的距离;分析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将上述实验结果填入数据记录表格。
八年级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器材平面镜、物体(如钢尺等)三、实验原理平面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具有反射光线的能力。
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会发生反射,形成一个像,即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投影。
根据反射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入射光线与镜面的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3.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物体与像之间的夹角四、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桌子上,固定好。
2.将物体(如钢尺)竖立在平面镜前,调整其位置,使其与平面镜的法线垂直。
3.观察在镜中的物体像的特点,记录下来。
4.调整物体的位置,重复步骤3,观察并记录下不同位置的物体像。
5.对观察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第一次实验物体与镜的距离:30cm物体像离镜的距离:15cm物体高度:10cm物体像的高度:5cm2.第二次实验物体与镜的距离:20cm物体像离镜的距离:10cm物体高度:10cm物体像的高度:10cm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与其像在镜面上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1.物体与像的距离相等2.物体与像的高度相等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即物体与其像在平面镜上的位置和形状是相似的,只是方向相反。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根据实验结果,平面镜成像具有以下特点:1.物体与像的距离相等2.物体与像的高度相等平面镜成像的这些特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过程以及光线与平面镜的反射关系。
而通过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进行相关计算,求解物体与像的位置和形状的关系。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镜子的制作、光学仪器的使用等。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应用,我们将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副本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导学
【提出问题】(物像以及和平面镜角度进行分析)
【猜想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放于一张白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
4、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 ,
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所成像是 像 【例题】.如图14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
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
和调整。
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②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 确定出蜡烛A 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
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的像。
(4)实验过程是用平面镜做实验的吗?用的是?为什么?
图
14
图14。
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成像位置、成像大小、成像方向等;3. 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形成的。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法线上的夹角相等,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因此,平面镜成像呈现出虚像,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1. 器材:平面镜、蜡烛、火柴、直尺、白纸、铅笔。
2. 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实验桌上,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作为物体与成像的基准线。
(2)将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基准线上,调整镜面角度,使光线能正常反射。
(3)点燃蜡烛,将其放置在平面镜前方,观察蜡烛在平面镜中的成像。
(4)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蜡烛的成像位置,并用直尺测量成像与物体的距离。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3和4,观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四、实验现象与分析1. 成像位置:根据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位置在镜面的后方,且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
当物体向镜面靠近时,成像也向镜面靠近;当物体远离镜面时,成像也远离镜面。
2. 成像大小:实验中观察到,无论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成像大小均与物体大小相等,即成像不放大也不缩小。
3. 成像方向:平面镜成像方向与物体方向相反。
当物体向上移动时,成像向下移动;当物体向下移动时,成像向上移动。
4. 成像性质:实验中观察到,平面镜成像是虚像,无法在屏幕上捕捉到。
同时,成像与物体在镜面上的位置关系呈现对称性。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平面镜成像位置在镜面后方,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2. 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不放大也不缩小;3. 平面镜成像方向与物体方向相反;4. 平面镜成像是虚像,无法在屏幕上捕捉到;5. 成像与物体在镜面上的位置关系呈现对称性。
六、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在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测量精度、实验环境的控制等。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报告单
姓名
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通过探究物体和像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2.探究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3.感受并体会什么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玻璃板、刻度尺、白纸、相同的两截蜡烛、支架、铅笔、光屏
1.将白纸对折,然后打开,用铅笔把对折线画出来。
2.如图所示,组装仪器,把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的
对折线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
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
观察像是否呈现在光屏上。
3.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正立着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和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
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标
记物体的位置和像的位置。
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刚才的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5.拿去白纸上的物品,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相
应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
距离,把数据填入下表,并分析。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别日期。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日期实验教师组号实验地点
成员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对,刻度尺一把。
物理实验报告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
7.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8.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实验记录实验结论实验评价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年级:八年级
实验班级:
张金福第 组
实验室物理。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实验者:皮如龙、方彩英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目的:①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虚像、等大、对称、互换)②探究平面镜能否成实像③探究二块平面镜成一定角度能成几个像实验器材:蜡烛二支、平面镜二块、20cm边长的玻璃一块、光具座一架、光屏一只、刻度尺一把、凸透镜一只、火柴一盒。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一、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步骤:照图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它们一样吗?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实验数据: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等大或缩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第一次 5 5 等大垂直第二次10 10 等大垂直第三次15 15 等大垂直实验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且左右互换。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能否成实像步骤: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平面镜,并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凸透镜,使蜡烛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点燃蜡烛,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一定在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之内成一个实像,此时将平面镜移到蜡烛所成实像的内侧,并倾斜一个角度,根据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原本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实像即被平面镜反射后成了一个实像,用光屏在平面镜倾斜对侧移动即可得一实像。
实验结论:平面镜能成实像实验三、探究二块平面镜成一定角度能成几个像步骤:1、将二块平面镜成900放置,在前面点燃一支蜡烛,通过二块平面镜观察镜内共有几个像。
2、将二块平面镜平行放置,在前面燃一支蜡烛,通过二块平面镜观察镜内共有几个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让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知识准备(1)图甲、图乙分别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光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光照到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我们平时照镜子利用的是光射到光滑的镜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镜面反射漫反射(2)如图,点S发出两条光线,请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解析】分别过两个入射点垂直镜面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三、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玻璃板(及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8开白纸一张、笔、刻度尺。
(2)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当你站在平面镜前,就会看到平面镜里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你”,这就是你的像。
当你走近平面镜,它也向你走来;当你远离平面镜,它也随之远去;当你举起右手,它却举起了左手。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你的猜想: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②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填“比物体大”“比物体小” 或“与物体等大”)。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填“比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大” “比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小” 或“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设计实验取一块大的平面镜,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当人向前或向后运动时像如何变化。
根据这些观察设计实验,取一支蜡烛作为物体,另一支蜡烛作为像,并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
实验时为了寻找普遍规律,一定要改变物体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4)实验提示①为了能在实验中找到像的位置,一定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
(完整版)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最全(有答案)
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1)探究物体和像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2)通过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4个特点;(3)感受并体会什么是“虚”像。
二、实验原理: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三、实验器材:玻璃板、光具座、刻度尺、铅笔、两只完全相同的模拟蜡烛、光屏。
四、实验步骤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①在桌面上铺上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③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第③步。
⑤熄灭蜡烛,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五、实验处理用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出他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10 10 相同第二次15 15 相同第三次20 20 相同六、分析论证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四大特点):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七、达标检测反馈矫正(1)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研究方法。
(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_便于找到像的位置_2、用薄的玻璃的目的:_防止前后两个面各自反射成像_3、选两只相同的蜡烛的目的:_便于比较物体和像大小关系4、刻度尺作用:_测量物体和像到镜子的距离_5、白纸板作用:_相当光屏,探究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6、反复做三次目的:__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__7、玻璃板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是为了:防止成像在斜上方或斜下方,物象不能重合8、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或者说遵循的规律)是;光的反射规律。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报告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报告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报告范文篇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提出问题】1、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还是实像?【猜想或假设】1、像与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
2、像和物体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3.像和物体的对应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所成的像是只能用眼睛观测的虚像。
【设计实验】2、在一张白纸上用墨汁写上A、B、C三个字母,当墨迹未干时将纸对折,然后摊开,该实验是要探究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而所成的像只能在平面这样在纸上就有2个对称的图形,再将一块玻璃板沿纸的对折线垂直于纸面竖起放置,从玻镜中看到,其大小和位置并不能进行直接的测量,所以要通过一个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来代璃板前进行观察,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替镜中的像来完成该实验。
【分析和论证】从表中的测量数据可知,物体与像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所以,我们先取一块玻璃板,点燃一支蜡烛后立于玻璃板前,让蜡烛在玻璃板中成一个像,如图3-1所示。
然后,拿另一支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蜡烛与像2、在实验中,两只蜡烛的外形完全相同,从而能将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并记下两只蜡烛的位置。
这样,像与物体的大小,以及物体与镜面和像与镜面之完全重合,这说明了:间的关系就可通过实验得到。
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再一次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评估与交流】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用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所需器材:玻璃板、大白纸、水彩笔、直尺、火柴、两支相同的蜡烛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某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进行实验】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在纸的中央处画一直线,在直线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平面镜成像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平面镜成像作为光学基础中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平面镜成像的教学实践。
以下是对本次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镜,如穿衣镜、汽车后视镜等,引导学生观察平面镜的特点,并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实验探究:我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通过调整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观察成像的特点,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具有等大、等距、垂直、对称的特点。
(2)原理分析:我向学生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说明成像的原因。
(3)规律应用:我引导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简易潜望镜、设计平面镜成像实验等。
3. 课堂练习为了巩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练习题:(1)已知物体A在平面镜中的像为B,若将物体A向平面镜靠近,那么像B的变化情况是()A. 向平面镜靠近B. 向平面镜远离C. 不变D. 无法确定(2)一平面镜的宽度为10cm,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cm处,那么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A. 5cmB. 10cmC. 15cmD. 20cm4. 总结归纳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方面: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探究、讲授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方面: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平面镜成像规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初中实验报告[集锦15篇]
初中实验报告[集锦15篇]初中实验报告1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5自我评估。
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6交流与应用。
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初中实验报告2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二、实验目的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四、实验结果(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和实验总结等,可附页):1.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报告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材料和工具•平面镜•光源•直尺•白纸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平整稳定。
2.将光源置于平面镜的一侧,并调整角度使光线射向镜面。
步骤二:观察平面镜成像1.拿起直尺,在镜面前方保持一定距离,用直尺遮住部分光线,使光线仅能通过直尺的缝隙投射到镜面上。
2.注意观察直尺在镜面上形成的影像。
步骤三:记录观察结果1.将观察到的影像在白纸上进行标记,表示光线的射入方向和观察位置。
2.观察并记录多组数据,以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观察到的影像是倒立的。
•影像与实物的大小相等。
•影像在镜面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相等。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 平面镜成像是倒立的、实物和影像的大小相等、并且影像和实物之间的距离相等。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平面镜的倾斜,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2.注意观察光线的反射及其影像的形成,避免直尺阻挡光线的过多部分。
参考资料•高中物理课本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材料和工具•平面镜•光源•直尺•白纸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平整稳定。
2.将光源置于平面镜的一侧,并调整角度使光线射向镜面。
步骤二:观察平面镜成像1.拿起直尺,在镜面前方保持一定距离,用直尺遮住部分光线,使光线仅能通过直尺的缝隙投射到镜面上。
2.注意观察直尺在镜面上形成的影像。
步骤三:记录观察结果1.将观察到的影像在白纸上进行标记,表示光线的射入方向和观察位置。
2.观察并记录多组数据,以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观察到的影像符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影像是倒立的:无论实物是正立还是倒立,其影像都是倒立的。
- 影像与实物的大小相等:无论实物远近,其影像大小与实物相同。
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报告单(1)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班级
实验器材
平板玻璃、两只相同的蜡烛、一张白纸(或方格纸)、刻度尺、支架(或橡皮泥)、铅笔。
实
验
歩
骤
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二.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或瓶盖),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位置。
4、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报告单
6、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把数据填入下表: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
第一次第二次三.分析和证: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像和物的连线是否被镜面垂直平分?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_2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在平面镜成的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平面镜成像实验演示器一套(围棋棋子两枚, 玻璃板一块, 三角板一付, 有无记号玻璃板支架各一对)、白纸
四、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如图, 在白纸上画一直线, 用没有记号的支架将玻璃板放置这直线上, 与之重合, 并用三角板检查玻璃板是否与桌面垂直;在玻璃板前放一枚棋子(位置为A), 从玻璃板前观察棋子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 并试作用书或别的物体作做光屏去接收这个像, 能接收吗?说明了什么?
2.用另一枚棋子在玻璃板后移动, 直到与之前棋子所成的像重合(位置为B), 取下玻璃板将A.B两点用直线连接, 观察AB连线与玻璃所在直线有何关系?测出棋子A.像B到玻璃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两次并记录。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立的像, 像和物大小, 左右;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且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是以为轴的对称图形。
例:一个身高为1.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此时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为______ m,他与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m。
物理实验报告9(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光具座、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 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2
3 4、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 ,
2.像和物左右
3.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5.平面镜所成像是 像
【例题】.如图14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
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
和调整。
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②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 确定出蜡烛A 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
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的像。
图
14
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