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北林)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
第八章林分生长量的测定习题一、填空题1.林分生长的四个发育阶段、、、。
2.在阶段由于林木间尚未发生竞争,自然枯损量接近于零,所以林分的总蓄积是在不断增加。
3.林分生长量分为、、、、、等六类。
4.林分纯生长量是减去期间内以后生长的总材积。
5.应用材积差法应具备的两个前提条件是、。
一是要有经过检验而适用的一元材积表;二是要求待测林分期初与期末的树高曲线无显著差异6.林分表法的核心是。
7.、和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生长锥测定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和用经过检验符合调查地区使用的一元材积表来估算林分生长量。
8.双因素法的两个因子为、。
总断面积生长量和平均高生长量9.随机过程以其状态可分为、类型。
10.一元材积差法是将测定的,通过转换为,再由标准地每木检尺资料求得的方法。
二、名词解释1.林分生长2.材积差法3.林分表法4.双因素法5.林分直径状态构造函数三、简答题1.简述林分生长的特点2.固定标准地设置和测定要求3.林分表法与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的共性4.树木直径生长随机过程的定义和其重要的两个特征因子四、论述题1.试述在离散条件下,林分直径状态构造的转移2.试述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的步骤五、计算题1.某固定标准地分别于1990年,2023年测得(期间未采伐):M(1990)=155 m3;M(2023)=168 =12 m3,试计算毛生长量和纯生长量。
m3;M枯2.用林分表法计算林分生长量,试计算调查期末各径阶株数。
D(cm) Zd(cm) 期初株数期末株数12 1.2 514 1.6 1016 2.2 2018203.某林区 1995 年调查的蓄积为 5.3 亿 m3,2023 年调查的蓄积为 6.5 亿 m3,期间枯损量为0.5 亿m3,采伐量为 1.1 亿 m3,求该林区的净增量、纯生长量和毛生长量。
4.在面积为 10 hm2 的某山杨林分中,设置标准地一块,其面积为 0.1 hm2,标准地调查每木检尺结果如表 2 中所示,将本地区山杨一元材积表示于表1,请承受材积表法测算该山杨林分蓄积量。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2005
“测树学(含测量学)”试题(2005年07月04日)林业专业:本科生、2003级 班、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共计10小题)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林分年龄和( )而确定的。
3. 典型异龄林直径分布为( )曲线。
4. 一定期间内某调查因子的生长量即为( )生长量。
5. 伐倒木材积测定时,区分段个数越多,( )越小。
6. 角规测树时,Fg 越小,测量误差( )。
7. 材种材积比是各材种材积与( )比值。
8. 某解析木7.9米,用一米区分段区分,那么梢头长度是( )米。
9. 收获表的种类有正常收获表、体会收成表和( )。
10. 相对直径是林木直径与( )的比值。
二、概念与名词说明(共10分,每题 2分)1. 实验形数2. 材积表3. 角规操纵捡尺 4.树高曲线 5. 削度方程三、简述题(共20分,每题 5分)1.分级标准木法选取标准木的原那么。
2.最大密度林分每公顷株数与平均胸径之间关系(画图)。
3.一致性削度/材积比系统。
4. 林分生长量的种类及其彼此关系。
四、论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1. 试述同龄纯林直径散布的静态、动态结构规律。
2.全林分模型与单木模型的特点及其区别。
五、证明题(共20分,每题10分)1. 推导望高法计算立木材积的公式,并说明适用条件。
2. 推导说明Mistcherlich(单分子式)生长方程()1(kt e A y --=式中:A, k 为方程参数;y 为林木大小;t 为年龄)性质,绘出曲线形状,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何种生长曲线类型。
六、计算题(共20分,每题 4分)1. 已知某原木长4m ,0m 处断面积为0.0390m 2,2m 处断面积为0.0272m 2,4处断面积为0.0214m 2,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
2. 某一株树木进行树干解析时,3年和8年时的树高总生长量别离为0.6 m 和2.5 m, 试计算5年时的树高。
【课程大纲】《测树学》
《测树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测树学(英文):Forest Mensuration课程编号:14241017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测树学是论述树木、林分、大面积森林及其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为森林资源调查及其它林学相关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技术和方法,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单株木及林分的4大量(材积或蓄积、出材量、生长量、生物量)的调查测算,林木及林分各因子的调查测算,林分结构调查,林分密度及林地质量评价,角规测树原理及其应用,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熟练开展森林的外业调查以及内业分析处理工作,理解林业数表编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新技术(3S技术等)、新方法在林业中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及林学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分析服务,并进而为林学专业学生适应林业生产、成为合格的林业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理解测树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对林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了解测树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先验知识。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难点:测树学先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一、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二、测树学的目的、任务三、测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其在林业中的地位四、测树学发展简史五、测树学中的误差、精确度及准确度六、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七、本书调查因子使用的计量单位及符号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常见树木树高、直径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伐倒木及立木材积的常规测定方法;理解树干干形及其研究方法,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方法;了解测树新仪器、新方法,立木材积测定的其它方法。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考试大纲
《森林经营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测树学部分》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按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为了让考生比较详细地了解掌握有关考试的内容及信息、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1.基本测树因子与测定工具2.树干形状与一般求积式3.伐倒木的近似求积式与区分求积式4.形数与形率5.单株立木材积的测定6.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掌握树干形状的基本理论,伐倒木区分求积式,形数与形率,理解立木材积的测定方法,了解枝条、树皮及薪材的测定。
第二章林分调查1.林分调查因子2.标准地调查熟练掌握地位级、地位指数、平均直径、平均高、郁闭度、疏密度等调查因子,及标准地调查方法,理解出材级、树种组成、权属等基本概念。
第三章林分结构1.林分直径结构2.林分直径分布拟合方法3.林分树高结构4.形数、形率及材积结构重点掌握林分直径结构规律及其拟合法,理解林分树高结构规律,了解形数、形率及材积结构。
第四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1.立地质量及其评价方法2.地位指数表和地位级表的编制3.林分密度和林分生长4.单木竞争指标5.林分密度控制掌握立地质量及其评价方法、地位级表与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理解密度与林分生长的关系。
了解单木竞争指标的概念。
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定1.标准木法2.材积表法3.3P样木法4.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5.目测法本章是比较重要的考核内容,要重点掌握。
特别是标准木法、材积表法、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测算林分蓄积量。
理解目测法的依据,掌握目测的基本技能。
第六章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1.伐倒木材种划分和材种材积测定2.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3.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掌握材种划分及出材的概念,理解出材率表的编制方法、应用及局限性。
第七章树木生长量的测定1.树木年龄的测定2.树木生长量3.树木生长方程4.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5.树木生长率6.树木生长量的测定7.树干解析重点掌握生长量、生长率的各种概念及数学表述,熟悉树干解析的技术过程,理解树木生长方程及推导过程,了解树木年龄等测定方法。
测树学(北林)
“优势树种”。
在一个地区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最适合经营 目的的树种称作“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 目的树种有时为优势树种,有时并非优势树种。
当林分中主要树种与优势树种不一致时,若
两者蓄积相等,则应在组成式中把主要树种写
在前面。
例如,一个由落叶松、云杉、冷杉、白桦组成
的混交林,各树种的组成系数分别为:
确定树木年龄可靠的方法是伐倒树木,查数根颈部位 的年轮数。
对于轮生枝明显的树种,如油松、马尾松等针叶树种,
在年龄不大时,可通过查数轮生枝轮的方法确定树木年 龄。但应注意,我国南方某些树种,如思茅松,1年内
可生长出两轮以上的枝轮,在这种情况下,要认真判别
次生枝轮,否则难以确定树木的准确年龄。 在伐树比较困难的地区,也可以利用生长锥钻取胸高 部 位 的 木 芯 , 查 数 年 轮 数 , 此 为 胸 高 年 龄 ( age at breast height),再加上树木生长到胸高时的年数, 即为该树木的年龄。
为相对同龄林(relative even—aged stand)。
在异龄林中,又将由所有龄级的林木所构成的林分
称作全龄林(all aged stand),即全龄林的林木年龄
分布范围即有幼龄、中龄、成熟龄及过熟龄林木。
由许多树木构成的林分,林分年龄(stand age)必然 与树木的年龄有关,其具体的表示和计算方法为:
林分调查
掌握林分主要调查因子概念、表达和
计算方法。
标准地调查的相关技术
重点掌握标准地设置以及各调查因子的调查技
术,各林分调查因子的记录及计算表格)
将大面积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 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 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 区别的小块森林,这种小块森林称作 林分(stand).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
第九章角规测树习题一、填空题1.是以必然视角组成的林分测定工具。
2.角规测定林分原理是整个角规测树理论体系的基础。
林分每公顷胸高总断面积3.角规测树时,Fg越小,测量误差。
4.在角规操纵检尺条件下可测定、、和。
5.经常使用角规测器为角规和角规。
6.确信望点位置比较方便的仪器是。
林分速测镜7.扩大圆的半径与之比等于角规杆长与角规缺口之比。
8.当利用棱镜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时,镜片中的树干影象与镜片上缘外的实际树干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显现3种情形:、、。
9.在大面积丛林抽样调查中,角规点数的确信取决于调查整体的角规和的要求。
10.日本的平田种男(1955)提出用垂直角规绕测林分平均高的方式,被称为。
二、名词说明1.角规操纵检尺2.同心圆原理3.可变样地4.一致高5.进测木三、简答题1. 简述角规绕测技术。
2.简述角规测树当选择角规断面积系数的原则。
3.简述角规点整体更正法的缺点4.简述格罗森堡(1958)提出的边界样点处置方式5.简述一致高和法原理四、论述题1.试论述角规多重同心圆原理证明进程。
2. 试论述角规测树的扩大圆原理证明。
五计算题1. 角规测树中,Fg=4,某一株树=20.4cm,测点至该树间距离为10.2m,问该树计数多少。
第九章角规测树习题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角规是以必然视角组成的林分测定工具。
2. 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胸高总断面积原理是整个角规测树理论体系的基础。
3. 角规测树时,Fg越小,测量误差越大。
4. 在角规操纵检尺条件下可测定Dg、G/hm2、M/hm2和N/hm2。
5.经常使用角规测器为 棱镜 角规和 杆式 角规。
6.确信望点位置比较方便的仪器是 林分速测镜 。
7.扩大圆的半径与 树干直径 之比等于角规杆长与角规缺口之比。
8.当利用棱镜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时,镜片中的树干影象与镜片上缘外的实际树干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显现3种情形: 相割 、 相切 、 相离 。
9.在大面积丛林抽样调查中,角规点数的确信取决于调查整体的角规 计数木株数变更系数 和 调查精度 的要求。
【课程大纲】《测树学》
《测树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测树学(英文):Forest Mensuration课程编号:14241017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测树学是论述树木、林分、大面积森林及其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为森林资源调查及其它林学相关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技术和方法,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单株木及林分的4大量(材积或蓄积、出材量、生长量、生物量)的调查测算,林木及林分各因子的调查测算,林分结构调查,林分密度及林地质量评价,角规测树原理及其应用,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熟练开展森林的外业调查以及内业分析处理工作,理解林业数表编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新技术(3S技术等)、新方法在林业中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及林学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分析服务,并进而为林学专业学生适应林业生产、成为合格的林业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理解测树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对林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了解测树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先验知识。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难点:测树学先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一、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二、测树学的目的、任务三、测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其在林业中的地位四、测树学发展简史五、测树学中的误差、精确度及准确度六、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七、本书调查因子使用的计量单位及符号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常见树木树高、直径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伐倒木及立木材积的常规测定方法;理解树干干形及其研究方法,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方法;了解测树新仪器、新方法,立木材积测定的其它方法。
森林计测学(测树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
森林计测学(测树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农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本门课的学习口诀是:行万里路、测天下树。
森林计测如相助,资源调查我最酷。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胸高形数的公式为,式中 V为树干材积,g1.3为断面积,h为树高。
()参考答案:对2.望高法测定立木材积的公式为。
()参考答案:对3.实验形数法测定立木材积的公式为V= fꞫ g1.3(h+3)。
()参考答案:对4.当树高h=20-30时,丹琴略算法测定立木材积计算结果可靠。
()参考答案:错5.伐倒木木区分求积式区分段划分一般至少不少于5段()参考答案:对6.当长度误差率与直径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的误差对采集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2倍。
()参考答案:错7.一般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多为“正”误差,平均断面求积式多为“负”误差。
()参考答案:错8.当长度测量无误差时,直径测量的误差等同于材积计算的误差。
()参考答案:对9.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需要量测树干中央直径。
()参考答案:错10.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需要量测树干大头直径和小头直径。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根据林分的(),可将林分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
参考答案:林相2.划分林层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参考答案:各林层每公顷的蓄积量要大于30m3;主林层的郁闭度要大于0.3,其它林层的郁闭度应大于0.2;相邻林层之间林木的平均高要相差20%以上;各林层林木的平均胸径应在8cm以上3.分析林木粗度的变化或进行胸径生长比较,以及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林分结构时,一般采用林分的算术平均胸径。
()对4.从树高曲线上不仅可以得到林分的条件平均高,而且根据各径阶中值可查得相应的径阶平均高。
()参考答案:对5.随手绘制树高曲线时应使各点纵坐标值(实际值)与曲线值(理论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参考答案:对6.选择适当的回归模型用数式法拟合树高曲线很方便,但因树高曲线的变化很大,不能未经检验直接采用某一个模型拟合,而必须同时采用几个模型试验,寻求最优的模型。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测树学是研究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预估和计算的科学。
是林学专业的必修课。
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本课程是林木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测树学的任务是:一是为森林调查中的木材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生长规律、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是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森林、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
对自学者要按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试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了解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是否掌握测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否学会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要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重点掌握树木测定、林分调查、生长和收获预测的基本理论。
即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林分结构规律、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立地质量评价、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测定与预估的基本理论。
2.实验技能方面掌握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林分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测树学内容涉及树木、林分及森林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需要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还要建立许多数学模型,因此,测量学、数学、数理统计学、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森林生态学都是本学科的基础。
在自学考试中应突出本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以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基本概念;2.基本理论;3.基本技能- 1 -重点: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测定;难点:林分结构规律;立地质量与林分密度;角规测树原理;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模型。
测树学(北林)(课堂PPT)
②人工林采伐后萌生形成的森林也属人工起 源;
③实生林和萌生林的判断可以根据树种来进 行,同时也可以结合树干形状综合判断。
二、林相(林层)(storey) 1、基本概念
无论天然林或人工林,按起源还可以分为实 生林(seedling crop)和萌生林(sprout forest,sprout land) 。
④实生林:凡是由种子繁殖形成的林分,包括天 然下种、人工栽植实生苗或直播后长成的林分。 针叶树大多形成实生林。
⑤萌生林或萌芽林:由根株上萌发或根蘖形成 的林分。一些具有无性更新能力的树种,当原 有林木被采伐或受自然灾害(火烧、病虫害、风 害等)破坏后,往往形成萌生林。萌生林大多数 为阔叶树种,如山杨、白桦、栎类等;但少数 针叶树种,如杉木也能形成萌生林。
育时所依靠的媒介的不同来划分林分。通常划 分 为 天 然 林 ( natural stand ) 和 人 工 林 (planted forest)。
②天然林:由自然媒介的作用天然下种、人 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
③人工林:以人为的方法供给苗木、种子或 营养器官进行造林并育成的森林。
人工方法包括:人工直播(条播或穴播)、 人工植苗、分殖或扦插以及人工林采伐后萌生 形成的森林。
三、树种组成 在混交林中,常以树种组成系组成系数是某树种的蓄积量(或断面积) 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
树种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 组成系数之和等于“10”。由树种名称及相应 的组成系数写成组成式,就可以将林分的树 种组成明确表达出来。
木疏密度不小于0.2。
测树学(北林)
作为郁闭度的近似值。 2.树冠投影法: 在方格坐标纸上绘制标准树冠投影图,从图上求出投 影面积和标准地面积,用下式计算。
郁闭度 林冠投影面积 标准地面积
这种方法比较精确,但实际生产中很少采用,目前我 国多采用成数法。 (五)选伐标准木(样木)或解析木
1.根据平均木或不同的调查目的选取标准木或解析木, 将标准木所在林分状况记入标准木卡片。 2.选出的标准木测定其胸径、树冠东西、南北长度, 记载树木生长情况,然后伐倒,伐根不超过胸径 1/3 。查 数伐根上的年轮数,测定心材直径、被压期间年轮数和大 小及其病腐情况。 3 . 实测树高(精度 0.1 米)、树冠长度、树高 1/4 、 1/2 、 3/4处的带皮、去皮直径。测胸径和 1/2 处直径,最 近10年(或5年)的直径生长量及胸径最近10年(或5年) 的直径
调查表”。凡测过的树木,应用粉笔在树上向前进
的方向作出记号,以免重测或漏测。 在固定标准地调查时,一律采用 1 厘米一径阶或记实际 胸径,每木检尺要分别树种、健康木、病腐木或生长级记 录,每株树应编号,并在其 1.3 米处作上记号,以便下次 复测,测定精度为0.1厘米。 5.计算平均直径:
Dg 1 2 d i N
Dg 1 N
2 n d i i k
上式中:k——径阶个数;ni——第i径阶株数
(二)测树高 测高的主要目的是为确定各树种平均高,应分别树种 和径阶测树高。主要树种应测15—25株,中央径阶多测, 两端逐次少测,凡测高的树木应测其胸径和树高,将所测 结果记入“测高记录表”中,通过绘制树高曲线图,由林 分平均直径查出林分平均高。 对其它次要树种可选3—5株相当平均直径大小的树木测 高。 (三)测定树木年龄
记录后,再取下轮尺。 ③遇干形不规整的树木,应垂直测定两个方向的直径,取 其平均值。在 1.3 米以下分叉者应视为两株树,分别 检尺。
《测树学》教学大纲
《测树学》教学⼤纲《测树学》教学⼤纲⼀.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本课程以森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林分和⽊材产品的材积、重量、蓄积量、⽣长量的测算和收获预估的理论、技术与⽅法。
主要讲授伐倒⽊材积测定,⽴⽊材积测定、材种划分与材种材积测定,树⽊⽣长量测定,树⽊重量测定、林分结构、林分⽴地质量评价,林分密度指标,⾓规测树,林分蓄积量测定,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林分⽣长量测定,林分⽣物量,林分⽣长和收获模型等内容。
⼆、教学⽬标及任务培养学⽣掌握基本的森林调查技术和⽅法,掌握林⽊和林分蓄积量、出材量、⽣长量和⽣物量的测算以及⽣长和收获预估理论、技术和⽅法。
《测树学》是⼀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林业技术基础科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
三、基本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单⽊及林分材积(或蓄积)、⽣长量、材种出材量和重量测定等⽅⾯的基本理论以及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森林调查测定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并为将来从事林业技术、科研⼯作打下基础。
着重培养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测树学》(第3版),孟宪宇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测树学》,⽩云庆等主编,东北林业⼤学出版社五、教学进度安排⽅案1、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2、各章节教学⽬的要求及内容要点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测树学的内容、⽬的和任务,测树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测树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在林业中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的、任务记载及在林业中的地位;测树学发展简史。
第⼀章单株树⽊材积测定教学要求:掌握基本测树因⼦和常⽤测定⼯具;树⼲形状及孔兹⼲曲线在伐倒⽊材积测定中的作⽤;掌握⽴⽊测定的特点、⽅法及胸⾼形数、实验形数的意义;形率概念及与形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掌握望⾼法测定⽴⽊材积的基本原理及适⽤条件。
教学内容:第⼀节基本测树因⼦与测定⼯具第⼆节树⼲形状与⼀般求积式第三节伐倒⽊近似求积式与区分求积式第四节形数和形率第五节单株⽴⽊材积的测定第⼆章林分调查教学要求:掌握⼗个基本林分调查因⼦的概念及确定⽅法, 熟练地掌握标准调查⽅法(包括标准地的选设、外业调查、?内业计算等)。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6
东北林业⼤学测树学试题6第六章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填空题1.实际造材法中样⽊的确定⽅法可分为和。
2. 根据削度⽅程与材积⽅程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和。
3. 本材标准分和。
4. 原⽊检尺⼯作包括和。
5. 材种出材率曲线是以为⾃变量,为因变量绘制的。
⼆、概念题1. 原条:伐倒⽊剥去树⽪且截去直径(去⽪)不⾜6cm的梢头部分称作原条。
2. 造材3. 材种出材率4. 原⽊5. 材种6. ⽊材标准7. 杉原条8. 削度9. 削度⽅程10材积⽐三、简述题1.林分材种主要结构规律如何?2. 简述削度⽅程的作⽤四、论述题1. 伐倒⽊造材的主要原则有那些?2. 论述材种出材率表的实⽤性检验⽅法有哪2种?五、计算题1. 在⾯积为10 hm2的某⼭杨林分中,设置标准地⼀块,其⾯积为0.2 hm2,标准地调查每⽊检尺的结果如表1所⽰,已知林分条件平均⾼为23.2 m,现提供三株接近标准⽊的伐倒⽊的胸径、树⾼、胸⾼断⾯积及材积值(见表1),请根据选择标准⽊的条件及要求,标准⽊的胸径、树⾼各允许±5%的误差),从三株伐倒⽊中选择⼀株最符合条件和要求的伐倒⽊为标准⽊,采⽤标准⽊法测算该⼭杨林分的蓄积量。
表1 林分调查每⽊检尺结果及标准⽊资料表2. 在⾯积为10 hm 2的某⼭杨林分中,设置标准地⼀块,其⾯积为0.2 hm 2,标准地调查结果为:标准地林分胸⾼断⾯积G=5.5 m 2,林分条件平均⾼H=23.0⽶。
经查该地区⼭杨标准林分表得知:⼭杨标准地林分公顷断⾯积G 1.0=36.5 m 2,每公顷蓄积量M 1.0=360 m 3。
请根据上述数据条件,测算该⼭杨林分蓄积量。
3. 削度⽅程为222)()(H h c H h b a D d ++=,式中a =0.9125,b =-1.1521,c =0.2306。
当D =32cm ,H =24m ,h =20m 时,估计树⼲上任意部位h 处的直径d 值。
标准答案⼀、填空题1. 实际造材法中样⽊的确定⽅法可分为机械抽样法和径阶⽐例法。
测树学(北林)
3、正形率
树干中央直径(d1/2)与十分之一树高处直 径(d0.1)之比: q0.1= d1/2 /d0.1 不受树高影响,独立反映干形。 如把树干分成10段,用0.0, 0.1, …, 1.0树高 处的直径分别与d0.1相比,得正形率系列。 它可以完整而客观地表达整株树干形状。
二、形数
一般定义:树干材积与树干在某一处的比较 圆柱体的体积之比称树干在该处的形数。记 作f x.。见p27. 形数主要有: 1、胸高形数f1.3 2、正形数 fn
V ⋅ f∂ = g1.3 (h + 3)
三、形数与形率的关系
1. 采用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进行证明。
f 1 .3 g1 ⋅h V 4 2 = = = V 1 .3 g 1 .3 ⋅ h
2 = q2
2 f1.3 = q2
π
2 d1 2
π
4
d 12. 3
=
2 d1 2
d 12. 3
形数等于形率(q2)的平方,可通过形率求形数, 解决实践中直接计算形数的困难。
a、胸高形数定义:树干材积与以胸高断面积为
底、树高为高的圆柱体体积之比,即:
f 1.3 V V = = V1.3 g1.3 ⋅ h
形数是表示树干形状的指数,它说明树干 完满度。形数越大,说明越完满。
f1.3 的实践意义: v = f1.3 ⋅ g1.3 ⋅ h b、 把易测的比较圆柱体体积转换为树干材积的 换算系数。式中的胸高断面积,树高和胸高形 数通称为立木材积的三要素。
旋转体一般求积式
根椐微分学原理,将树干可看作许多小段,段长为dx, 当dx充分小时,每段可视为圆柱体,每小段体积为:
∆v = g × dx = π × y 2 × d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于绝对同龄林分,林分中任何一株林木的年龄
就是该林分年龄; (2)而对于相对同龄林或异龄林,通常以林木的平均 年龄表示林分年龄。计算林分平均年龄一般有两种方法,
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称为林分调查 因子(stand description factor)。
1.林分调查因子有哪些?如何调查、测 定及计算这些林分调查因子? 2.为什么说林分平均胸径( )是林 木胸径的平方平均数? 与 (算术平 均直径)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如何正确绘制树高曲线? 4.标准地调查法的主要工作步骤及调 查内容是什么?
红松=5÷115=0.045
组成式:Ⅰ: 7落(120)3云(100)
Ⅱ :10云+红
组成是指蓄积而言,有时断面积与蓄积呈正相关,也可用断 面积,在直径大小相近的人工林中,有时也用株数。
四、林分年龄
树木自种子萌发后生长的年数为树木的年龄(age of tree)。通常指林分内林木的平均年龄。 树木的年龄往往不是以一年为单位,而是以龄级表示。 龄级按小大依次由Ⅰ、Ⅱ、Ⅲ、Ⅳ…罗马数字表示。 针叶树和硬阔叶树20年一个龄级,云杉、红松。 软阔叶树和萌生林以10年为一个龄级,马尾松。 速生树种以5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杉木、桉树、泡 桐。
④实生林:凡是由种子繁殖形成的林分,包括 天然下种、人工栽植实生苗或直播后长成的林
分。针叶树大多形成实生林。
⑤萌生林或萌芽林:由根株上萌发或根蘖形成
的林分。一些具有无性更新能力的树种,当原
有林木被采伐或受自然灾害(火烧、病虫害、 风害等)破坏后,往往形成萌生林。萌生林大 多数为阔叶树种,如山杨、白桦、栎类等;但 少数针叶树种,如杉木也能形成萌生林。
落叶松: 300 0.55 550 云 杉: 220 0.40 550 冷 杉: 22 0.04 白 桦:
550 8
550
0.01
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应为:
6落4云+冷-桦
某复层混交林的测定结果及树种组成系数计算
林层 号 Ⅰ
树种 落叶松 云 杉 红 松 云 杉 白 桦
平均高 (m) 25 23 22 16 18
林木疏密度不小于0.2。
这些标准是人为确定划分林层的一般标准, 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就能划分林层。但在实际 工作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出 相应的变动,如在热带雨林中,林木树冠呈垂
直郁闭,很难划分林层,在这种情况下则就可
以不必划分林层。
4、林层的表示 林层序号以罗马数字Ⅰ、Ⅱ、Ⅲ、…… 等表示,最上层为第Ⅰ层,其次依次为第Ⅱ层、 第Ⅲ层……。
2、林层划分的意义 将林分划分林层不仅有利于经营管理,而
且有利于林分调查、研究林分特征及其变化
规律。
3、我国规定划分林层的标准 ①次林层平均高与主林层平均高相差20% 以上(以主林层为100%); ②各林层林木蓄积量不少于30m3/hm2; ③各林层林木平均胸径在8cm以上;
④主林层林木疏密度不少于0.3,次林层
三、树种组成 在混交林中,常以树种组成系数表达各 树种在林分中所占的数量比例。 树种组成系数是某树种的蓄积量(或断面 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 树种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 种组成系数之和等于“10”。由树种名称及相 应的组成系数写成组成式,就可以将林分的 树种组成明确表达出来。
同龄的或由阳性树种构成的纯林、立地条 件很差的林分多为单层林。单层林的外貌比较 整齐,培育的木材较为均匀一致。 单层林对雪压、雪折等对自然灾害的抵抗 力较小,对光照和生长空间的利用不够充分,
其防护作用也较复层林为弱。
异龄混交林、阴性树种组成的林分,尤 其是经过择伐以后,易形成复层林。 土壤气候条件优越的地方常形成多层的 复层林,如热带雨林的林层可达层。复层 林可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和光、热、水、养 分条件,防护作用和抵抗力都较强。
有时在组成式中要括上年龄
例:某复层混交林,
Ⅰ层:总蓄积量为360m3,其中落叶松250m3,年龄120年,云杉
110m3,年龄100年,
组成系数: 落=250÷360=0.69; 云=110÷360=0.31
Ⅱ层:总蓄积量为115m3,云杉110m3,80年;红松5m3,50年。
云杉=110÷115=0.955
2、确定林分起源的方法
考查已有的资料、现地调查或者访问等方式。
现地调查,根据林分特征进行判断.
人工林有较规则的株行距;树种单纯,或者几个树种 在林地上的分布具有某种明显的规律性;树木年龄基本
相同。
天然林则没有规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株行距、林木分布也不均匀, 若林分内有几个树种时,树种呈团状分布,一般林木年 龄差别甚大。
混交林是指任何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未达 起测径阶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株数)不 到65%的乔木林地。也以树种结构反映乔木林分 的针阔叶树种组成;
树种结构共分7个等级 表2-2 树种结构划分标准
树种结构类型 类型 1 类型 2 类型 3 类型 4 类型 5 类型 6 类型 7 划 分 标 准
针叶纯林(单个针叶树种蓄积≥90%) 阔叶纯林(单个阔叶树种蓄积≥90%) 针叶相对纯林(单个针叶树种蓄积占 65%~90%) 阔叶相对纯林(单个阔叶树种蓄积占 65%~90%) 针叶混交林(针叶树种总蓄积≥65%) 针阔混交林 (针叶树种或阔叶树种总蓄积占 35%~65%) 阔叶混交林(阔叶树种总蓄积≥65%)
1
2
3
4
5
6
三、树种组成 组成林分树种的成分称作树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 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或混有其他树种但材积都分 别占不到一成的林分称作纯林(pure stand) 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木在 林分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一成的林分称作混交林 (mixed stand)。
确定树木年龄可靠的方法是伐倒树木,查数根颈部位 的年轮数。
对于轮生枝明显的树种,如油松、马尾松等针叶树种,
在年龄不大时,可通过查数轮生枝轮的方法确定树木年 龄。但应注意,我国南方某些树种,如思茅松,1年内
可生长出两轮以上的枝轮,在这种情况下,要认真判别
次生枝轮,否则难以确定树木的准确年龄。 在伐树比较困难的地区,也可以利用生长锥钻取胸高 部 位 的 木 芯 , 查 数 年 轮 数 , 此 为 胸 高 年 龄 ( age at breast height),再加上树木生长到胸高时的年数, 即为该树木的年龄。
“优势树种”。
在一个地区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最适合经营 目的的树种称作“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 目的树种有时为优势树种,有时并非优势树种。
当林分中主要树种与优势树种不一致时,若
两者蓄积相等,则应在组成式中把主要树种写
在前面。
例如,一个由落叶松、云杉、冷杉、白桦组成
的混交林,各树种的组成系数分别为:
在组成式中,各树种的顺序按组成系数大 小依次排列,即组成系数大的写在前面;
如果某一树种的蓄积量不足林分总蓄积的
5%,但大于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号
表示;
若某一树种的蓄积少于林分总蓄积的2% 时,则在组成式中用“一”号表示。
在 混 交 林 中 , 蓄 积 量 比 重 最 大 的 树 种 称 为
林分调查(stand survey)和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 林分调查因子主要有: 林分起源、 树种组成、 林相(林层)、 林分年龄、
林分密度、
立地质量、
林木的大小(直径和树高)、
数量(蓄积量)和质量等
一、林分起源(stand origin) 1、基本概念 ①林分起源:根据林分中的树木在其最初发 育时所依靠的媒介的不同来划分林分。通常划
分 为 天 然 林 ( natural stand ) 和 人 工 林
(planted forest)。
②天然林:由自然媒介的作用天然下种、人
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
③人工林:以人为的方法供给苗木、种子或 营养器官进行造林并育成的森林。 人工方法包括:人工直播(条播或穴播)、 人工植苗、分殖或扦插以及人工林采伐后萌生 形成的森林。 无论天然林或人工林,按起源还可以分为 实生林(seedling crop)和萌生林(sprout forest,sprout land) 。
例如:
杉木纯林,则林分的组成式:10杉。
云南松和栎类组成的混交林,林分总蓄积为
245m3 ,其中,云南松的蓄积为190m3 ,栎类蓄 积为55m3,各树种的组成系数分别为: 云南松:
190 245 0.78 0.8
栎
类:
55 245
0.22 0.2
该林分的树种组成式:8松2栎
工林。
阴性树种构成的天然林,尤其是择伐后长起
的林分,通常为异龄林,多数天然林分,一般
为异龄林。 与同龄林相比异龄林的防护作用和对风、雪 等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但是经营 管理技术等复杂。
树龄完全相同的林分称为 绝对同龄林 (absolute even—aged stand);
组成林分的林木年龄相差不足一个龄级的林分又称
Ⅱ:l0云一桦
由于胸高断面积测定比蓄积量测定容易,所以
在实践中也常以断面积确定树种组成。
在实践中,一般林分内80%或80%以上的 优势木和亚优势木属于同一树种,除此还有
其它的伴生树种时,这样的林分仍视为纯林。
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中,将乔木 林划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纯林是指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未达起测径 阶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株数)的65%以上 的乔木林地;
为相对同龄林(relative even—aged stand)。
在异龄林中,又将由所有龄级的林木所构成的林分
称作全龄林(all aged stand),即全龄林的林木年龄
分布范围即有幼龄、中龄、成熟龄及过熟龄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