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设计(含高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快速路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控制标高,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控制标高,与城市 设计相协调,与环境相协调。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地上、 设计相协调,与环境相协调。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地上、地 下构筑物、管线、水文、地质等条件,纵坡要均匀、缓顺。 下构筑物、管线、水文、地质等条件,纵坡要均匀、缓顺。 一、纵坡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要求 二、车行道 三、分车带 四、路肩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四、路肩
平地式断面机动车道路面边缘设硬路肩与土路肩。 平地式断面机动车道路面边缘设硬路肩与土路肩。硬路肩 宽度不大于2. ,土路肩宽度不大于0.75m。硬路肩宜 宽度不大于 .5m,土路肩宽度不大于 。 采用主路的路面结构。 采用主路的路面结构。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要求 二、车行道 三、分车带 四、路肩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 城市快速路的路段横断布置形式分为平地整体式、 城市快速路的路段横断布置形式分为平地整体式、高架 平地整体式 (隧道 分离式二种或上述两种的组合形式。 隧道)分离式二种或上述两种的组合形式。 隧道 分离式二种或上述两种的组合形式 应根据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选用, 应根据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选用,横断面布置应满 足交通组织与行车安全的要求。 足交通组织与行车安全的要求。
七快速路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楔型端端部后的过渡长度Z1,Z2,根据表的渐变率计算。 ,根据表的渐变率计算。 楔型端端部后的过渡长度
当主线硬路肩宽度能满足停车宽度要求时, 当主线硬路肩宽度能满足停车宽度要求时,偏置宽度可采用硬 路肩宽度。渐变段部分硬路肩应铺成与行车道路面相同的结构。 路肩宽度。渐变段部分硬路肩应铺成与行车道路面相同的结构。
七快速路设计
7.3 平面设计
与其它类别的城市道路一样,快速路平面线形也是由直线、 与其它类别的城市道路一样,快速路平面线形也是由直线、 直线 园曲线、缓和曲线三种几何线形构成 三种几何线形构成, 园曲线、缓和曲线三种几何线形构成,平面线形设计的原 方法也完全一样; 则、方法也完全一样; 但,由于快速路的特点,其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二种 由于快速路的特点,其直线、圆曲线、 几何线形的控制标准与其它类别道路有所不同。 控制标准与其它类别道路有所不同 几何线形的控制标准与其它类别道路有所不同。
七 快速路设计
快速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功能类似于高速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功 快速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功能类似于高速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功 高速公路 只是规模不同而已。 能,只是规模不同而已。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在我国大陆城市里出现,还是近十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在我国大陆城市里出现, 多年的事情, 通行能力分析、道路几何设计、 多年的事情,在通行能力分析、道路几何设计、地面与高架 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快速路设计
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7.2 横断面设计 7.3 平面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7.6 高架路设计
七、快速路设计
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道 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路服务水平分A~F六个等级。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可能通行能力 六个等级。 路服务水平分 六个等级 乘以道路给定服务水平的V/C(交通量/道路容量 比率。 交通量/ 比率。 乘以道路给定服务水平的 交通量 道路容量)比率
七 快速路设计
7.4 出入口设计
一、出入口位置 出入口一般情况下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 出入口一般情况下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入口位置应明 主线行车道的右侧 易于识别,因此,在设置快速路出入口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应注意如下几点: 显易于识别,因此,在设置快速路出入口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出入口附近的平曲线、竖曲线必须采用尽可能大的半径。 出入口附近的平曲线、竖曲线必须采用尽可能大的半径。 出入口附近的平曲线 (2)一般情况下,将出口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当设 一般情况下,将出口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 一般情况下 置在跨线桥后时,距跨线桥的距离应大于150。 置在跨线桥后时,距跨线桥的距离应大于 。 (3)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以便于重型车辆利用下坡加 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 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 并使汇流车辆汇入主线之前保持充分的视距,以利合流。 速,并使汇流车辆汇入主线之前保持充分的视距,以利合流。
七快速路设计
7.3 平面设计
快速路属于城市道路中级别最高的道路形式, 快速路属于城市道路中级别最高的道路形式,机动车 快车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快速交通系统。 快车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快速交通系统。 其平面设计包括: 其平面设计包括: 道路中线的线形设计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平面布置设计。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平面布置设计。
七 快速路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一、出入口位置 (4)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当需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时, 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当需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时, 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 行车道边缘应加宽一定偏置值, 行车道边缘应加宽一定偏置值,并用圆弧连接主线和匝道路 面边缘,偏置值和楔形端部鼻端半径规定如表所示。 面边缘,偏置值和楔形端部鼻端半径规定如表所示。
7.2 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要求 二、车行道 三、分车带 四、路肩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
七 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二、车行道 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应包括主路与辅路二部分。 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应包括主路与辅路二部分。主路 车行道宽度包括根据交通发展预测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二者 关系确定的车行道宽度、 关系确定的车行道宽度、紧急停车带宽度以及路线带宽度 之和。 之和。 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应采用3.75m,当城市中心区以小 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应采用 , 车为主时,可将小车道设为3.5m; 车为主时,可将小车道设为 ; 车行道还包括集散车道、变速车道、紧急停车带、辅路等。 车行道还包括集散车道、变速车道、紧急停车带、辅路等。
七 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2.两侧带 . 两侧带是主路与辅路的分界线,它由分隔带与左、 两侧带是主路与辅路的分界线,它由分隔带与左、右路缘 带组成。 带组成。 分隔带宽度不小于1.5m,可根据用地条件增加宽度以作为 分隔带宽度不小于 , 绿化隔离设施,临主路一侧路线带为0.5m,临辅路一侧为 绿化隔离设施,临主路一侧路线带为 , 0.25m,即两侧带的最小宽度为 ,即两侧带的最小宽度为2.25m。 。 两侧带遇市区人流集中处,应在辅路侧设隔离栅, 两侧带遇市区人流集中处,应在辅路侧设隔离栅,减少人 设隔离栅 流对主路机动车的干扰。 流对主路机动车的干扰。 公交车站应设在辅路上,可利用两侧分隔带设置停靠站。 公交车站应设在辅路上,可利用两侧分隔带设置停靠站。 但在主路一侧应加隔离栅,以确保人行安。 但在主路一侧应加隔离栅,以确保人行安。
7.3 平面设计
2.圆曲线半径 圆曲线半径
七 快速路设计
7.3 平面设计
3.缓和曲线 .
4.圆曲线超高 .
七 快速路设计
7.3 平面设计
5.平曲线长度 .
6.停车视距 .

快速路设计
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7.2 横断面设计 7.3 平面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7.6 高架路设计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要求
城市快速路车行道车道数一般应按交通发展预测的交通量与 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来确定。 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来确定。 高架路的车道数以6车道为宜,至少应为 车道 车道, 高架路的车道数以 车道为宜,至少应为4车道,并考虑增加 车道为宜 紧急停车带。 紧急停车带。
七快速路设计
七 快速路设计
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要求 二、车行道 三、分车带 四、路肩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要求 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平地式和高架 地道 分离式两类。 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平地式和高架(地道 分离式两类。 整体平地式和高架 地道)分离式两类 整体平地式横断面包括: 整体平地式横断面包括: 横断面包括 快速机动车道、 快速机动车道、 变速车道、集散车道、 变速车道、集散车道、 紧急停车带、中间带、两侧带、 紧急停车带、中间带、两侧带、 辅路(慢速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 慢速机动车道、 和人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 辅路 慢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 和人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
七 快速路设计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 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 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修建城市快速路是解决大城市机动车辆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 修建城市快速路是解决大城市机动车辆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 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 快速路特点: 快速路特点: 特点 主路具有单向双车道或多车道、 主路具有单向双车道或多车道、 全部控制出入、 全部控制出入、 通行能力大等。 通行能力大等。
七快速路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二、坡长
七 快速路设计
7.4 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7.2 横断面设计 7.3 平面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7.6 高架路设计
七快速路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快速路出入口在位置、间距及端部的几何设计上, 快速路出入口在位置、间距及端部的几何设计上,应保证不让 主线的直行交通受到干扰,并安全、迅速的实现分、合流交通。 主线的直行交通受到干扰,并安全、迅速的实现分、合流交通。 根据城市快速路的性质,其出人口分为两类, 根据城市快速路的性质,其出人口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立交匝 道相接的出入口(A型 ,另一类是与辅路相接的出入口(B型 。 道相接的出入口 型),另一类是与辅路相接的出入口 型)。
七 快速路设计
7.3 平面设计
1.直线长度 . 快速路平面线形中最大直线长度为20倍车速, 快速路平面线形中最大直线长度为 倍车速,同向曲线间 倍车速 最小直线长度为6倍车速 反向曲线间最小方线长度为2倍 倍车速, 最小直线长度为 倍车速,反向曲线间最小方线长度为 倍 车速。 车速。
七 快速路设计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要求 高架(地道 分离式包括: 高架 地道)分离式包括: 地道 分离式包括 高架式或地道式快速机动车道和地面辅路系统。 高架式或地道式快速机动车道和地面辅路系统。 其中快速机动车道由行车道、中间带、 其中快速机动车道由行车道、中间带、两侧防撞墙以及紧急 停车带、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等组成; 停车带、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等组成; 地面辅路由机动车道、中间带 桥墩 两侧带、 桥墩)、 地面辅路由机动车道、中间带(桥墩 、两侧带、非机动车道 及入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 及入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 二者依靠上 下匝道相互联系。 二者依靠上、下匝道相互联系。 相互联系
七快速路设计
七 快速路设计
七快速路设计
7.2 横断面设计
三、分车带 分车带 1.中间带: .中间带: 快速路上、下行快速机动车道之间必须设中间带予以分隔。 快速路上、下行快速机动车道之间必须设中间带予以分隔。 快速路的中间分隔带由中央分隔带及行车方向两左侧路缘 带组成。 带组成。 为保证快速路机动车的速度及行车安全, 为保证快速路机动车的速度及行车安全,中间带宜大于 3m。一般中央分隔带大于 ,两侧路缘带各为 。一般中央分隔带大于2m,两侧路缘带各为1.5m。快 。 速路上中央分隔带—般每 般每1km设断口一道。 设断口一道。 速路上中央分隔带 般每 设断口一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