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药理研究进展
菊花抑菌作用研究报告
菊花抑菌作用研究报告
菊花(Chrysanthemum)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菊花的抑菌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究菊花对常见细菌的抗菌能力。
本文将介绍研究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并通过实验证据支持菊花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方法:
1. 实验材料准备:收集新鲜的菊花,通过冲洗去除杂质,并晾干备用。
2. 细菌培养:选择常见的细菌菌种,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琼脂平板上分别接种这些细菌,并进行培养。
3. 菊花提取液制备:将干燥的菊花研磨成细末,并用适量的无菌蒸馏水浸泡,静置一定时间,得到菊花提取液。
4. 筛选浓度:以不同浓度的菊花提取液进行抑菌实验,浓度范围从1%到10%。
结果:
1. 抑菌圈直径:在不同浓度下,菊花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出抑菌作用。
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也逐渐增强。
2. 最佳浓度:在菊花提取液1%的浓度下,对大肠杆菌显示了显著的抑菌效果;在10%的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了显著的抑菌效果。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菊花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特别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可能归因于菊花中的活性成分,如黄
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和多糖。
然而,具体的抑菌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其作用机制。
结论:
菊花具有抑菌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些发现为菊花在药用、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菊花的抗菌机制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药用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抗病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加快菊花的良种选育和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将对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介绍。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组织的细胞分化能力和再生能力,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再生植物的一种生物技术。
这种技术是利用植物体外培养的方式,将植物的部分组织或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诱导生长、再生植物,可以快速地繁殖植物,也可以实现植物的新陈代谢产物的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组织分化、再生和愈伤组织的诱导等过程。
愈伤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植物体外培养时产生的一种异常组织,具有再生植物的潜能。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适当的生长条件和外源激素的诱导作用,可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再通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和生长激素的供应,可以使愈伤组织分化成新的植物器官或整株植物。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对菊花茎、叶、花序等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分离培养,以及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和再生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1. 菊花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研究主要是以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为核心。
研究人员通过适当的外源激素的处理,成功地诱导了菊花茎、叶、花序等不同组织的愈伤组织的形成,为菊花的组织培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主要是通过外源激素的处理,如利用较高浓度的激素诱导,可以加速愈伤组织的形成;而通过适当的激素组合处理,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通过对不同外源激素的诱导处理,研究人员也发现了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形成的差异,为后续的再生和分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2. 菊花再生植物的培养与繁殖除了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再生植物的培养与繁殖。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药用菊花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和保健品等领域。
传统的药用菊花生产方式存在着种植周期长、生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成为提高药用菊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药用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是将菊花的组织或细胞以无菌的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外源激素的添加和培养条件的调控,促使菊花组织和细胞分化和增殖,最终得到大量的相同或类似的菊花植株。
二、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影响因素1. 培养基组成: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通常采用MS培养基,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添加和调整。
通常在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生长激素和适量的糖类,促进组织的增殖和分化。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药用菊花组织培养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培养菊花的愈伤组织时,添加较高浓度的激素,如NAA或IBA,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发生和增殖;而在菊花的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则需要添加较低浓度的激素,如BA或KT。
3. 光照条件:光照条件对菊花的组织培养也有影响。
通常情况下,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在光照强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菊花的正常生长和分化。
在培养菊花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光照强度为3000-5000 lx和光照周期12 h/12 h的光照条件。
4. 培养温度:菊花的组织培养通常在25-28℃的温度下进行,较高温度有助于激素的吸收和代谢,促进组织的分化和增殖。
三、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 菊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菊花愈伤组织是菊花组织培养中最常见和最基础的培养物质,可用于菊花的无性繁殖和多倍体的培育。
2. 菊花不定芽的分化和培养:菊花的不定芽分化是指在培养基上诱导和分化出菊花不定芽,进而得到大量相同的不定芽。
3. 菊花根系的诱导和培养:在菊花的组织培养中,还可以通过培养基的优化来诱导和培养菊花的根系,用于菊花幼苗的扦插和繁殖。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菊花是中国传统药材中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盛开的时节正逢秋季,因此被誉为“秋之花”,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美容品等领域。
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菊花的研究进展也越来越多。
一、菊花的化学成分菊花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挥发油、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粗蛋白、多糖物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其中,挥发油是菊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挥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α-蒎烯和β-蒎烯,此外还含有柠檬烯、萘醌、芳樟醇、桂皮醇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菊花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包括石楠素、石蒜素、杨梅素等。
它们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过敏等作用。
有机酸主要包括苹果酸、草酸、柠檬酸等,具有降低血糖、促进消化的作用。
而氨基酸则是构成菊花粗蛋白质质量的基本成分,它们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此外,菊花的多糖物质也被广泛研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
二、菊花的药理作用1. 抗氧化作用菊花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预防细胞氧化损伤。
实验证明,菊花提取物能够有效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 抗炎作用菊花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的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菊花提取物对不同类型炎症的抑制效果显著,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
3. 降压作用菊花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实验数据显示,菊花提取物可以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降低血管紧张度,从而起到降压效果。
4. 镇静作用菊花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焦虑、睡眠障碍、神经官能症等症状。
据研究发现,挥发油可以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发挥镇静的作用。
5. 美容作用菊花对于皮肤具有很好的护肤功能,特别是改善毛孔粗大、调节皮脂分泌、抑制黑色素沉着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引言
引言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花瓣,是一种 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上,菊 花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病症。随着现代医药 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测定菊花中化学成分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可 见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出不同化学成分的含量,为菊花的药 理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菊花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菊花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菊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 等的作用。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进展
01 摘要
目录
02 引言
03
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现状
04
菊花药理作用的研究 现状
05 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06 结论
摘要
摘要
菊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独特的化学成分。近年 来,随着人们对菊花药用价值的不断发掘,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取得 了显著的进展。本次演示将对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 期为菊花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结论
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发掘菊花的药用价值,为人类健康事 业做出更究现状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菊花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够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 压。同时,菊花还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免疫系统方 面,菊花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此外,菊花 还能够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对治疗一些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菊花能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一定的疗效。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进步,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为药用菊花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药用菊花的生物学特性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是菊科植物的一种,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挥发油,还含有花青苷、黄酮类、烷醇类等多种成分。
药用菊花具有止痛、镇痉、降压、解热、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保健领域。
1.芽分化培养芽分化培养是将离体苗培养在富含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其萌发芽尖并生长。
芽分化培养技术在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的菊花品种和实现对菊花形态、生理特性的改变。
2.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是体细胞向幼芽态转化的产物,能够快速增殖并形成组织。
药用菊花的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快速繁殖和改良优良的菊花品种、生产菊花活细胞浸膏等。
同时,愈伤组织培养也是进行基因工程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3.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药用菊花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通过调控培养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因素,使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得到提高。
例如,在合适温度条件下,加入一定比例的甘露醇,可以使菊花中挥发油的含量明显增加。
4.菊花的遗传改良药用菊花的遗传改良可以通过诱导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手段实现。
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菊花生物的转化和选择,是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性技术。
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其优良特性的快速繁殖、生产一定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生物转化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
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为药用菊花的遗传改良等方面提供基础条件。
因此,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在中药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一种广泛栽培的观赏和药用植物,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药用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燥湿、平肝明目等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头痛等疾病。
传统的药用菊花种植方式存在着种子传播慢、资源利用不充分、耕地占用大等问题。
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技术等。
愈伤组织培养是通过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菊花的受伤组织,使其再生出大量的愈伤组织,并通过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
目前,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应用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对菊花进行了高效的快速繁殖,实现了对菊花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
植株再生技术是指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使其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对菊花进行植株再生可以有效地提高繁殖效率、缩短繁殖周期,并保持种质的遗传稳定性。
研究表明,不同的培养基成分、激素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菊花的植株再生能力有重要影响。
优化培养条件是提高菊花植株再生效率的关键。
快速繁殖技术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使得菊花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并获取大量的种苗。
目前,常用的快速繁殖技术包括愈伤组织诱导、悬浮培养和生根培养等。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可以使菊花的愈伤组织快速繁殖,得到大量的幼苗。
悬浮培养技术可以使愈伤组织形成悬浮状态,进而实现大规模的快速繁殖。
生根培养则是通过在含有适量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使其形成根系,并最终形成苗种。
除了研究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将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相结合,通过基因转化技术对菊花进行改良。
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菊花中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转化,使得菊花的花色变得更加多样。
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并为快速繁殖和改良菊花提供了新的途径。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培养基优化、激素浓度调控和组织培养的产业化问题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
药物剂型与质量控制
剂型选择
01
根据疾病类型和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胶
囊剂、口服液等。
质量控制标准
02
制定严格的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料药的质量控制、生产
工艺的规范、药物稳定性试验等。
临床试验
03
在进行新药研发时,需要进行严谨的临床试验,以验证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
04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 作用的现代研究技术
细胞模型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细胞模型
细胞模型是研究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重要工具,通过培养细胞系或组织 切片,可以观察不同成分对细胞生长、凋亡、迁移等过程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探究菊花成分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关键 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了解其对细胞信号转导、代谢途径等方面的影响。
山奈酚
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药 理作用。
萜类化合物
01
02
03
熊果酸
菊花中含有一定量的熊果 酸,这是一种具有抗炎、 抗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的化合物。
齐墩果酸
齐墩果酸具有抗炎、抗菌 、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β-谷甾醇
这是一种植物甾醇,具有 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
其他类化合物
有机酸类
菊花中含有绿原酸、咖啡酸等有机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 、抗炎等药理作用。
详细描述
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具有明显的 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 白三烯等的合成和释放,同时能够调控免疫 反应,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聚集,从而减 轻炎症反应。
案例二:从挥发油角度解析菊花的抗肿瘤作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菊花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 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药用菊花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重要植物,其花朵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具有清热、消炎、镇静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
药用菊花的采摘季节短暂,且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产量和质量往往不稳定,这给菊花资源的供应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药用菊花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围绕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药用菊花的生物学特点药用菊花又名菊花,为菊科植物,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药用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酚酸类等,具有抗氧化、消炎、镇静、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传统的采摘方式使得菊花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药用菊花成为了一种新的途径。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繁殖模式的种种局限性,具有不受季节和环境限制、生长速度快、品质稳定等优点。
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药用菊花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目前,关于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工作。
1. 选择适宜的组织培养基质研究发现,不同的组织培养基质对于菊花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针对菊花的生长特点和生理需求,研究者通过改良培养基的配方,优化了培养基质的pH值、无机盐和有机添加剂的配比,使得菊花的生长速度和繁殖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 繁殖菊花的快速增殖技术在组织培养技术中,如何实现药用菊花的快速增殖是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者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激素含量、控制光照和温度条件等手段,成功实现了菊花快速增殖的目标。
还有研究者利用离体茎段培养、叶片培养等技术途径,进一步提高了菊花的增殖率。
3. 对菊花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菊花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存在着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者能够模拟和调控菊花的次生代谢过程,利用生物反应器和发酵技术,大规模地合成有益成分,这为药用菊花的产业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功能研究进展
OCCUPATION2011 8140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功能研究进展文/段崇霞菊花(Chrysanthemum)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菊花为常用中药,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至清朝《广群芳谱》已记载300~400个品种。
1983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76卷1分册,称菊花品种已逾千。
谈及它的药用价值,早在春秋战国,屈原的离骚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一、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1.菊花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菊花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质,主要有菊油环酮、菊醇、龙脑、单龙脑肽酸酯、乙酸龙脑酯。
中外学者对不同菊花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品种间差别极大。
刘伟曾对杭菊、怀菊、滁菊、亳菊四种菊花挥发油,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初步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烯类化合成分:α-侧柏烯、α-菲兰烯、γ-松油烯、1,8-桉叶烯、β-菲兰烯、叔丁基苯、α-萜品烯、蒲勒烯、优葛缕酮、樟脑、龙脑、异龙脑、醋酸冰片酯、芳樟醇、β- 石竹烯、β- 榄香烯,假紫罗酮、α- 松油醇、Dihgdro-khusilol 等。
他发现怀菊、亳菊挥发油中含单萜类成分较多,滁菊挥发油中含单萜少,怀菊中含有α-萜品烯、β-石竹烯、β-榄香烯等。
周维书等对祁菊挥发油分析,发现其成分以萜类和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为主。
2.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包括:芹菜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芹菜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木犀草素、槲皮素、金合欢素-7-O-(6'-鼠李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藤黄菌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甲氧基藤黄菌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黄芩苷、芹菜素-7-葡萄糖苷、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D-吡喃葡萄糖苷。
3.菊花中氨基酸的研究菊花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即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中药材,其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清热、消肿止痛、散血止血等功效,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现代研究开发新型中药材和传统中药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本文将着重探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菊花组织培养的研究历程早在197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盆栽菊花及其组织培养进行研究。
1980年代初,我国的研究人员开始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突变体选育、花卉组培快速繁殖、观赏花卉遗传转化等技术,对菊花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新品种育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如鲍达先等在20个菊花品种中筛选出胚性突变体,并以炮台绞推出的白花突变体为始祖株仍然广泛应用;1990年代,在菊花组织培养方面,研究人员主要将其用于花卉细胞微染、花卉基因转化和花卉产生多倍体等研究。
随着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发现,组织培养可以使菊花在不同生长条件下不断更新叶、茎、花、胚等各个部位的细胞,从而研究菊花的生长发育、培育功能菊花种质资源,也可用于药用材料的优化栽培及制备等研究。
目前,菊花组织培养已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切花花杆保存切花的耐水性、色泽、卫生度时效等是影响切花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切花上应以组织培养为基础,使切花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界定出不同部位的组织培养方法,如花茎直接悬挂于液体主基质中、塑料凹槽培养、饰扣下悬挂培养、浸泡与一般放置均可保证切花质量及生理活性。
2.组织培养繁殖简单有效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已是繁殖植物的理想方法。
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进行性状突变、繁殖育种、多倍体育种、同时进行栽培及配合试验等。
多倍体的实现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形态特征,使新品种的形态性状与性能发生明显差异,该方法可显著地提高新品种的生产速度和数量。
3.二次代谢产物制备菊花中含有多种二次代谢产物,包括黄酮类、芳香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
菊花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胡萝卜素还有保护视力明目等功效 [14] ꎮ 绿原酸、 咖
啡酸、 奎宁酸等少量有机酸也可以起到抗氧化、 消炎
止痛、 清热解毒的作用ꎮ 除此之外ꎬ 菊花还含有脂肪
酸、 脂肪醇类、 少量蒽醌类等活性成分ꎮ
2 药理作用
2 1 抗肿瘤作用
肿瘤为机体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ꎬ 常见的恶性肿
现ꎬ 汉防己甲素还可以抑制 NF - kappaB 与核蛋白的结
合活性ꎬ 降低 NF - kappa B 的转录活性ꎬ 从而抑制急
性炎症 [23] ꎮ Ming 等发现ꎬ 对菊花多糖 ( CIPS) 进行
磷酸化修饰ꎬ 体外实 验 结 果 显 示ꎬ 鸭 甲 型 肝 炎 病 毒
( DHAV) 感染的肝细胞存活率增加ꎬ 表明具有良好
化ꎬ 改善 肠 道 菌 群 和 提 高 免 疫 系 统 有 一 定 的 帮 助ꎬ
Wu D T 等在试验中发现ꎬ 雪菊花中的多糖在促进人
体消化 的 同 时 也 可 有 效 改 变 肠 道 菌 群 的 组 成 和 丰
度 [31] ꎮ 除 此 之 外ꎬ 菊 花 也 可 以 应 用 于 饲 料ꎮ
Gagandeep 等用万寿菊花粉作为日本鹌鹑饲料ꎬ 发现
萄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蜡样芽胞杆菌、 铜绿假单胞
菌等产生抑制效果ꎮ 诸多试验也已经证实了其抗菌活
性ꎮ Stanojevic P L 等 在 洋 甘 菊 花 ( Matricaria chamo ̄
milla L ) 中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以有效抑制
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34] ꎮ 刘光涛等发
的放松ꎬ 吸入菊花精油有助于降低血压ꎬ 并可能提供
精神和身体放松 [27] ꎮ 而菊花素还可以通过增加内皮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清肝明目、散风祛湿的药用功效。
目前,药用菊花的产量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种植方法,但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菊花的生长和品质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被引入到药用菊花的研究中。
本文将对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菊花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的再生和分化能力,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繁殖和培育新的植株。
菊花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用菊花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目前,菊花的组织培养主要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和离体培养等几种方法。
愈伤组织培养是菊花组织培养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切割菊花茎段、花蕾或叶片等组织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形成。
愈伤组织可以继续分化为根、茎、叶等不同的组织,并能够再生成整株植株。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菊花的繁殖速度和数量,并且对于品种的遗传纯度也有很好的保证。
悬浮细胞培养是另一种常用的菊花组织培养方法。
悬浮细胞是通过将菊花的细胞分散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而成的。
悬浮细胞具有较好的分化和再生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基的调控来诱导其分化为花芽、茎或叶等组织。
悬浮细胞培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菊花组织,并且对于菊花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和分离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离体培养是一种将菊花的组织完全分离出来进行培养的方法。
通过将菊花茎段、根等组织离体培养,可以有效地控制环境因素对菊花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对菊花的生理和生化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离体培养不仅可以提高菊花的繁殖速度和数量,还可以对菊花的品质进行精细调控和改良。
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菊花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菊花的产量和品质稳定性,并且对菊花的遗传背景进行改良和优化。
目前对于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组织培养方案,提高其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功能研究进展
菊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功能研究进展作者:段崇霞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8期菊花(Chrysanthemum)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菊花为常用中药,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至清朝《广群芳谱》已记载300~400个品种。
1983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76卷1分册,称菊花品种已逾千。
谈及它的药用价值,早在春秋战国,屈原的离骚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一、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1.菊花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菊花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质,主要有菊油环酮、菊醇、龙脑、单龙脑肽酸酯、乙酸龙脑酯。
中外学者对不同菊花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品种间差别极大。
刘伟曾对杭菊、怀菊、滁菊、亳菊四种菊花挥发油,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初步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烯类化合成分:α-侧柏烯、α-菲兰烯、γ-松油烯、1,8-桉叶烯、β-菲兰烯、叔丁基苯、α-萜品烯、蒲勒烯、优葛缕酮、樟脑、龙脑、异龙脑、醋酸冰片酯、芳樟醇、β- 石竹烯、β- 榄香烯,假紫罗酮、α- 松油醇、Dihgdro-khusilol 等。
他发现怀菊、亳菊挥发油中含单萜类成分较多,滁菊挥发油中含单萜少,怀菊中含有α-萜品烯、β-石竹烯、β-榄香烯等。
周维书等对祁菊挥发油分析,发现其成分以萜类和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为主。
2.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包括:芹菜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芹菜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木犀草素、槲皮素、金合欢素-7-O-(6'-鼠李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藤黄菌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甲氧基藤黄菌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黄芩苷、芹菜素-7-葡萄糖苷、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D-吡喃葡萄糖苷。
3.菊花中氨基酸的研究菊花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即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药用菊花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眩晕等症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用菊花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其中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应用为药用菊花的生产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将就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概述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培养和繁殖菊花的不定芽和愈伤组织,实现对菊花的无性繁殖。
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植株再生以及生长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菊花的大规模繁殖和化学成分的合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二、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方法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在外界刺激下发生增殖和分化的特殊细胞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
目前,药用菊花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主要采用茎段、叶片、花序等植物器官作为外植体,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长条件等因素,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
也有研究采用遗传工程技术,通过转基因方法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和增殖速度。
2. 植株再生培养植株再生是通过愈伤组织形成新的植株,是组织培养技术中最为关键和困难的环节之一。
对于药用菊花来说,其植株再生培养受到了外界因素和内部基因等因素的制约,研究者们通过对培养基成分、光照条件、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优化,逐步提高了药用菊花植株再生的效率和质量。
3. 生长调控研究生长调控是指通过外界因素对培养植物进行生长状态的控制,以获得高产、高质量的植物材料。
针对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者们通过添加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和有机溶质等物质,对植株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控,以获得更高效的组织培养效果。
三、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 生物制药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为其生物制药提供了可能。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药用菊花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品行业。
菊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萜类、酚类等化合物,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因此备受青睐。
由于菊花种植受限于地域、气候等因素,采摘成本较高,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药用菊花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药用菊花的生物学特性药用菊花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欧洲等地区。
其花朵呈现出菊黄色、白色、粉红色等不同颜色,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
药用菊花具有生长期短、耐寒性强、产量大的特点,但受制于生长环境,其生长和产量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研究菊花的生物学特性对于开发新的种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药用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微繁殖、转基因等技术手段,成功培育出了多个具有良好生长和产量特性的药用菊花品种。
这些研究成果为药用菊花的产量和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药用菊花的种植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3. 药用菊花的愈伤组织诱导与培养菊花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是利用其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能力,通过科学的培养条件和生长调控剂,使愈伤组织快速增殖并分化成植株的过程。
近年来,通过调控外植体的生长点、激素的浓度和种类等因素,已成功诱导出了多个愈伤组织系,并建立了菊花的组织培养体系。
这些愈伤组织系具有优异的生长和分化潜能,为今后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4. 药用菊花的微繁殖技术研究通过离体培养和组织再生技术,将药用菊花的茎段、叶片等组织培养成新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无性繁殖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具有相同遗传特性的离体苗,为药用菊花的种质保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可能。
转基因技术是在菊花的基因工程中引入外源基因,以改善其生长、抗病性、产量等性状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入抗病毒、抗菌素、抗逆境基因等,已成功培育出多个具有良好表型和耐逆性的转基因菊花品种。
菊花药理作用研究
菊花在临床常被用于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动脉 粥样硬化、糖尿病等。
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成分
菊花中含有一些黄酮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 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抗肿瘤机制
菊花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肿 瘤血管生成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临床应用
菊花在临床常被用于辅助治疗某些肿瘤疾病,如 肝癌、肺癌等。
药理作用
这类化合物在菊花中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对心血管系统 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研究进展
近年来,苯丙素类化合物受到广泛关注,其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其他类化合物
01
多种成分
菊花中除了上述三种类型的化合物外,还含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成分,
如脂肪酸、酚酸、挥发性物质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
02
研究主要关注菊花的药理作用,对于其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尚需
进一步探讨。
未来研究可以探讨菊花与其他中草药的协同作用,以及其在临
03
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未来研究方向
01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的菊 花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其药理作用的差异。
02
药理作用
这些成分中有些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等,对神经
系统和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03
综合作用
这些成分在菊花中相互协同作用,综合作用于人体多个系统,发挥菊
花的整体调节作用。
03
菊花药理作用研究
抗炎作用
抗炎成分
菊花中含有黄酮类、醇类和挥发油等抗炎成分,能够抑制炎症 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药用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药用菊花(Botanical name: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一种重要的观赏和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菊花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黄酮类、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具有祛风、清热、镇痛、抗菌等药理作用。
传统的菊花繁育繁衍速度慢,遗传稳定性差,且易受病虫害侵袭,品质难以保证。
菊花组织培养技术成为加快繁育速度、提高菊花品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综述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植物材料的选择、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条件的调控、植株再生、倍数体胚胎学和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植物材料的选择是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的关键。
选取健康的外植体作为材料,通常是以茎段、叶片、离体子叶和花蕾为外植体,其幼嫩组织发育潜力较大,易于组织培养。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快速繁殖优良的杂交品种,提取药用菊花成分,开展抗病虫害等研究。
培养基的组成对菊花组织培养的成功与失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包括植物激素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
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胚胎营养素,它们的类型和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培养基的pH值、硬度和添加物质质量浓度等条件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控。
培养条件的调控是成功进行菊花组织培养的关键。
通常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光照和湿度等条件对组织的生长和植株再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菊花组织培养一般在25-28℃下进行,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周期有助于维持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
第四,植株再生是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核心环节。
通过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可以实现植株再生。
对于菊花的组织培养来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增殖倍数是评价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
除了传统的愈伤组织诱导外,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学辅助手段对菊花进行改良和良种选育。
第五,倍数体胚胎学是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异源授粉和体细胞胚胎发生,可以获得新的菊花品种。
菊花的抗氧化作用及药理学研究
菊花的抗氧化作用及药理学研究在当今充满压力和环境污染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抗氧化物质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讨论的保健物质,而菊花由于其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菊花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菊花的抗氧化作用1. 菊花成分菊花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多糖等。
这些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2. 抗氧化活性菊花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
研究表明,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能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3. 抗氧化机制菊花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多个途径实现。
菊花中的多糖能激活机体的抗氧化酶系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此外,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能直接与自由基发生反应,中和其活性,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二、药理学研究进展1. 抗炎作用菊花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菊花提取物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有望应用于炎症相关的疾病治疗中。
2. 抗肿瘤作用菊花中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肿瘤活性。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菊花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潜力。
3. 抗衰老作用菊花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够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因此,菊花的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产品的制造中。
4. 抗糖尿病作用研究发现,菊花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
这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总结:菊花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有着广泛的药理学研究价值。
菊花的抗氧化作用已被证实,而在药理学研究中,菊花的抗炎、抗肿瘤、抗衰老和抗糖尿病作用也显示出潜力。
然而,菊花的药理学研究还有待深入,有关菊花的药用潜力以及抗氧化作用具体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亟待开展。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菊花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具有较为广泛的药用潜力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的药理研究进展
李英霞① 彭广芳① 王小梅① 刘 青① 马承严②
①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济南 250014; ②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
菊花为常用中药,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根据其产地,生境及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杭菊、亳菊、祁菊、贡菊、滁菊、怀菊、济菊、黄菊八大主流商品。
国内外对菊花的分类、鉴定、化学、药理、临床等方面报道较多,现就国内外菊花药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对冠脉的作用
浙江医科大学研究[1]菊花制剂具有明显增加离体兔心、在体狗心冠脉流量的作用,可使由刺激脑中枢引起的缺血性心电图ST 段压低的状况得到改善,提高小白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性。
杨学远等[2]发现杭白菊制剂的酚性部分可以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并对家兔的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
菊花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实验性冠脉粥样硬化或供血不足的实验动物,能增加血流量和营养性血流量,还有加强心肌收缩和增加耗氧量的作用。
2 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菊花水煎剂[3]能抑制大鼠肝微粒体中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HM GR)的活力,激活胆固醇7-2-羟化酶,从而起到加速胆固醇代谢的作用。
胡春等研究[4]菊花提取物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升高有明显改善作用,对于正常的基础饲料组大鼠,菊花提取物能保持血清总胆固醇基本不变,而提高有保护作用的HDL浓度,降低有危害作用的LDL浓度,在高脂膳食情况下具有抑制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的作用。
这对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疾病无疑是有益的。
3 抗菌作用
杭菊[5]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完全有抑制作用。
并对[6]金卜及Β-溶血性链球菌有抗菌作用。
对人型结核杆菌呈若干抑制作用[7]。
菊花水浸剂(1∶4)[8]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肥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好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 抗病毒作用
本所药理室对菊花八大主流商品进行了抗甲型流感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菊花均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以亳菊、怀菊作用最好。
国外研究发现[9]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H S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对照,空斑形成率减少50%。
另外菊花还具有抗艾滋病作用[11],它能抑制Z V 递转录酶和HLV复制的活性,从其中分离得到的金合欢素-7-
0-B-D-0比喃半乳糖甙是抗H Z V的新活性成分,且毒性相当低。
5 抗炎作用
本所对菊花八大主流商品提取物进行小鼠抗炎作用比较,发现济菊、滁菊、杭菊、贡菊、川菊具有明显抗炎作用,而怀菊、亳菊、祁菊、黄菊有弱的抗炎作用或不明显。
菊花提取物能影响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从而具有抗炎作用[7]。
6 解热作用
菊花浸膏灌胃,对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
7 抗诱变作用
菊花[11]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平板掺入法试验也证实菊花对由2-氨基芴诱发的TA98或TA100菌株的回复突变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
8 抗衰老作用
菊花能明显延长家蚕的寿命[12],可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降低[13]。
菊花提取物可以提高小鼠心脑耐缺氧能力,延长生存时间[4]。
杭白菊还有清除O2自由基的能力[14]。
胡春等[15],研究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菊花提取物可以进入细胞膜的甘油酯后而起保护作用,这一发现表明菊花有希望有新兴的功能性食品,特别是抗衰老食品中发挥作用。
9 抗肿瘤作用
从菊花中分离出来的蒲公英赛炮型3-羟基三萜类对由12-
0-十四酰大戟二萜醇-13-酯(T PA)引起的小鼠皮肤肿瘤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其LD50为0.03~0.m g ear[16,17]。
参考文献
1 浙江医科大学生理教研组.新医药学杂志,1997,(2)∶60
2 杨学远,孙礼富,奚毓妹,等.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9,18(6)∶282
3 王树立.生物化学杂志,1987,3(4)∶319
4 胡 春,丁霄霖,唐莉莉,等.食品科学,1996,(10)∶58
5 刘国声,张维西.C lin M ed J.1950,68(9)∶307
6 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生物学报,1960,8(1)∶52
7 王凤莲.C lin.M ed.J.1950,168(5)∶169
8 曹仁烈,孙在原,王仲德,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
9 蔡宝昌,潘 杨,吴 皓,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3)∶48 10 H u Chang Q i.Chen ke et al.J.N at.p rcd,1994,57(1)∶42
11 王增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6)∶16
12 李献平,刘世昌.中国中医杂志,1990,15(9)∶51
13 李献平,刘 敏,刘世昌,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8)∶486
14 苏祝成.食品科学,1995,16(2)∶60
15 胡 春,丁霄霖.食品科学,1996,17(2)∶7
16 Yasukaua.Ken A k ih isa To sh ih iro et al B i o l.phar m Bull,1996,19
(10)∶1329
17 Yasukaw a Ken.A k ih ise To sh ih iro et al O nco logg,1996,53(4)∶341
(1998-04-10收稿)
《实用特殊药品手册》出版
由张友干编著的《实用特殊药品手册》,由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此书系统收载了163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临床资料;中药包括来源、采集时间、炮制方法、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给药说明、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等;西药包括药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
此书不仅具有融中、西特殊药品于一体的特点,而且首次推出了每张处方最大量数据,解决了无资可依、无据可查的突出问题,适合于广大临床医药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使用。
每册14.00元(含邮费)。
需邮购者请汇款到湖北省鄂州市药检所鲁琴收(邮编436000),款到及时寄书。
085
时珍国医国药1998年第9卷第6期L ISH IZH EN M ED I C I N E AND M A T ER I A M ED I CA R ESEA RCH1998VOL.9NO.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