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标本馆现状与展望-环境生态论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物标本馆现状与展望-环境生态论文

我国生物标本馆现状与展望

文/张莉莉陈军乔格侠

生物标本馆是指保藏动物、植物、菌物、海洋生物及化石等标本的场馆,并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的功能。生物标本是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和档案,是物种多样性最直接的凭证,同时也蕴含着与生物物种相关的海量信息,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标本的馆藏、管理、研究和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水平和经济实力;作为保藏、研究生物标本的机构,标本馆的规模和水平,则是国家文明程度和文化实力的具体体现,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本文就我国生物标本馆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做一简述。

一、我国生物标本馆发展历史

我国的生物标本收藏与生物标本馆建设始于19世纪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开展的生物资源调查和采集,当时大量的外国传教士和分类学家以传教的目的深入到我国的广大地区,大量采集各类生物标本,并且基于这些标本发现并报道了大量新的物种,如大熊猫、珙桐等。他们将大部分的标本带回本国保藏,还有一部分留在我国。随着标本的大量采集,有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建立博物馆,旨在保藏这些珍贵的动植物标本,其中最早的是法国传教士韩伯禄(Le R. P.Pierre-Marie Heude S. J.)于1868年(清同治7年)在上海创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The Museum ofNatural History)”,以收藏动植物标本为主(1883年改名为“徐家汇博物院(le Musee de Zi-ka-wei)”,1930年该博物馆划归私立的震旦大学管理,后被称为震旦博物院(le Musee de Heude)。

我国自己建立的生物标本馆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生物标本馆事业才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得到发展和壮大。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中苏联合考察、青藏高原综合考察、横断山、天山托木尔峰、武陵山地区、南岭、十万大山、秦巴山地等一系列大型综合性科学考察,这些科学考察奠定了我国目前生物标本馆藏的基础和主体。根据我们开展的调查,目前我国已有300余家各类生物标本馆,收藏量达到近3500万号(份),主要集中在各科研机构、高校院校和自然博物馆,其中中国科学院系统的18个生物标本馆馆藏标本达1870余万号(份),约占我国标本收藏量的一半,包括了震旦博物院、静生生物调查所、北平研究院等我国最早收藏的动植物标本。

二、我国生物标本馆现状

(一)馆藏量增加,馆藏条件显著提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几代分类学家的努力下,我国生物标本馆的馆藏量大大丰富,尤其是馆藏标本在百万号(份)以上的标本馆已经有10个,其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馆藏已达到720余万号,其馆藏量已经位居亚洲之首。在各渠道经费的支持下,我国生物标本的馆藏量还在以每年约100万号以上的速度递增。同时,标本馆的馆藏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很多标本馆都进行了改扩建,扩大了保藏空间,改善了保藏环境;老旧的木质铁质标本柜替换为可移动密集柜,保藏器具如标本盒、瓶等也进行了更新,加强了防虫、防尘、避光等有利于标本安全保藏的举措;在温湿度控制、消防预警方面也提升了级别,全面提升了我国生物标本馆的保藏条件,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馆藏范围扩大,国际合作增强

作为本土生物资源保藏机构,我国生物标本馆馆藏的各类生物标本绝大多数采自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国家及地方自然资源本底编目、生物多样性研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标本资源作为战略生物资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生物标本馆在继续开展国内空白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的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外,还通过国际合作等途径,对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开展标本收集,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生物标本藏量和覆盖地区。我国生物标本馆工作人员在国际合作过程表现出的专业、敬业精神以及所秉持的平等互利原则也为我国在国际生物标本资源收集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标本数字化信息共享工作迅速推进

为打破传统的实物标本使用方面的局限,充分发挥标本的各种价值,为需求者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标本数字化信息共享工作正在我国生物标本馆中迅速开展推进。自2004年起,在科技部国家科技条件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对生物标本开展了大规模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在动物、植物、微生物、古生物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本馆均参加了该平台建设。在统一的标准要求下,各标本馆分别对馆藏标本进行系统的整理,对采集信息和鉴定信息进行核实,对标本实物进行测量、拍照,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汇总,将这些信息录入数据库,构建了我国生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并将这些数据上网共享,截至到2016年3月,已有1100多万份标本信息实现了共享。在提供标本信息数据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生物标本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

(四)服务科研,成果显著

生物标本馆中保藏的生物标本,是分类学家记录、描述和发现物种多样性

的基础,其本身携带的时空变迁信息及基因信息,也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材料。在支持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生物标本馆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根据标本馆藏,发现和描述新的分类学单元、对某一类群进行订正分类,探讨某一类群或某一地域的生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重要物种的分布规律等。这些研究工作和成果,不但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生物资源现状和本底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其他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真实的实物材料和可靠的基础数据。由我国科研人员编研的世界性系列巨著《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全部以生物标本馆的收藏为主,为摸清我国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和演化、外来入侵物种的预报预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最本底的资料和信息。

此外,生物标本馆还为我国乃至世界其他生物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标本实物和信息数据,为他们顺利开展各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仅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标本馆所在单位就有共计35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依托这些标本馆的馆藏来实施和完成,每年接待国内外科研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检视、借阅标本超过上万人次,有650余万人次访问这些标本馆的数据库网站。

(五)在社会服务中发挥多方面作用

生物标本作为一类重要的国家战略生物资源,虽然不像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可以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直接冲突,但通过对丰富的生物标本资源进行研究,可以为国家安全提供重要的信息,为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为其他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提供详实的数据。生物标本馆为我国农林害虫防控、外来物种确认、疫病防控、与生物有关的重大事件解释给予有力的专家支持、准确的标本比对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对馆藏珍稀、濒危生物标本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