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重要命题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哲学重要命题解读
一中国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想
(一)从先秦到近代,在中国哲学中存在着鲜明的唯我主义传统,这就是马哲中所称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

这是一种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为物质观的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在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它有两个缺点:第一,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但没有科学依据;第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原初物质”如火、水、原子、元气、五行等等,把问题简单化了。

(二)代表命题思想
1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相传伏羲氏画八卦时所用的方法,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人重视对于客观物质的观察,而八卦也是对自然界物质现象的概括,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再本质上是正确的,又具有直观性、猜测性、非科学性。

2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这是《左传》中评述《周易》象数体系的一段文字。

虽比1更明显的体现了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但依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两个缺陷。

3 “和实生物”、“以土与金、木、水、火、土杂以成万物”
这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的。

出于《国语》,它体现了在肯定物质客观实在性基础上,又强调了矛盾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自发结合的代表
4 “水是万物之本”
和古希腊哲学家泰乐斯观点相同,出自《管子。

水地篇》。

该观点和管子“精气论”一样,排除了神灵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干预,认为物质性的元素(水、精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

二中国哲学中的唯心主义
在中国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都有所表现,两者又常常交织在一起。

(一)客观唯心主义
概述:客观唯心主义就是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

即虚构出来的离开人和物质世界的“天”、“道”、“理”等等,说成是世界的基础,当作第一性的东西。

代表命题
1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这是汉代董仲舒的观点,其哲学意义是说天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它是脱离了人和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

董以次为哲学基础,处处伸张天意,建立了以天人感应、阴阳灾异为中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君权神授”、“人副天数“、”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这个唯心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2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这是晋时王弼的哲学观点,是他“以无为本“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代表命题,其哲学含义是说“无”生出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物最后又复归于无。

而这种无的本体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化的精神。

他把这种精神看作是万物特别是人生的归宿,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3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天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点,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

其哲学含义是理存于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又存在于天地万物完全毁掉之后,天地万物有生有死,有始有终,只有理是永恒的,绝对的独立的。

这样的理
即不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也不是从客观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只是虚构出来的一种精神。

把这种精神看作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封建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所体现的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二)主观唯心主义
概述: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在哲学中,表现在把“心”这类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事实。

代表思想:
1 “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
这是西晋傅玄的观点,认为心比万物更根本、主张以心去统摄万物,具体说来,这是承认世界统一性的一元论观点,但却是世界统一于心灵的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观点。

2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这是宋代“心学”创始人陆九渊的哲学观点。

其特点是把宇宙与心合一,哲学立场是用主观精神取代或抹杀客观存在的事物。

这和张九成的“天下万事皆自心中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刘宗周的“通天地万物于一心”一样,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三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概述: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相反的观点或方法,即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

中国哲学中有着悠久的辨证法传统,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还是唯心主义哲学家。

但由于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不彻底性,同时搀杂着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

代表命题:
1 “归根日静”
这是辩证法大师老子的命题,意思是把发展变化中一切事物都归结为静态,从而否认了运动视是绝对的观点,走上了形而上学,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不彻底性。

2 “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
这是韩非子的观点,它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矛盾双方的本质区别,确定了界限;缺点在于把这个区别绝对化了,从而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同一性,成为形而上学的观点。

3“旋岚(狂风)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
这是东晋僧肇的观点,它代表的是佛教中的形而上学思想,是指凡是从现实观点看来处于运动变化中的事物,甚至处于剧烈变动状态中的事物,他都认为安静异常,根本不存在运动变化。

这是典型的静止观点看问题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

另外,要注意这类观点的前提是唯心主义,佛教首先把整个物质世界看作幻象,佛教的形而上学自然会把运动看作幻象,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哲学观点。

四中国古代辨证法思想
概述:中国哲学史有丰富的辨证法思想,其特点是:1)同朴素唯物主义有机结合。

就是说,唯物主义在论述元气阴阳动静之理时,自然体现出辩证法思想。

2)同社会发展相结合。

就是说在社会历史观点上体现出强烈的辩证法思想,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通古今之变“。

许多哲学家本身就是改革家,他们总结改革思想,自然体现出辩证法思想。

如“变古易常”,“礼法以时而定”,“制度各顺其宜”,“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都是社会辩证法的具体命题。

3)和人生观自身修养的结合,体现出丰富的人生辩证法。

如“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

代表命题:
1 “无平不陂(不平坦),无往不复“
这是《周易》中提出的命题,具有矛盾转化思想的萌芽。

2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
这是《史记》中评价管仲的一句话,指出管仲把矛盾转化的思想运用到政治领域,从而在齐国的社会的改革中取得成绩。

它揭示了矛盾双方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这是《左传》中记载的齐国大臣偃婴论述肯定与否定关系的话。

它体现了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的关系。

体现了肯定和否定的辨证关系: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具有辨证否定观的萌芽。

4 “物生有两”,“皆有陪贰(次,辅)”
这是《左传》中记载的史墨的观点,含义是说任何事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对立的矛盾,而且矛盾双方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由主次两个方面构成,他们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

从马哲的角度分析,上述观点是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

将矛盾上升到事物的普遍原则,有相当的认识水平。

这种矛盾的对立观在哲学史上必然发展到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转化论。

5 “执两(两端)用中”
这是孔子的矛盾观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两即两端,也就是承认事物都有他对立面的矛盾,但空子的解决方法与史墨不同,是“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采取折中的办法,无过之,无不及,不要做的太过也不要作的不够。

可见史墨强调的是矛盾斗争的绝对性,而空子强调的是维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这是二人的根本差异。

6 事物发展中,“有因、有循、有革、有化”
这是汉代扬雄关于继承(因、循)和发展(革、化)的观点,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继承也有变革,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的统一,体现了即克服又保留的辩证法思想。

从而批判了单纯的因循守旧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7 “五行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
这是王安石论述矛盾问题的观点,他非常明确的表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并把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看作是事物变化的源泉。

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耦)。

但上述观点依然是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具有朴素的直观的弱点。

8 “动非自外”、“两不立,则一可不见;一可不见,则两之用息”
这是宋张载的两个哲学观点,前者体现了内因论的观点,认为事物内部的原因才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但该命题没有进一步揭示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

后者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同分割的观点。

这也是著名的“一物两体”的观点。

9 “动静皆动,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这是明末清初辩证法大师王夫之的观点。

肯定了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

10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这种变化日新的观点也是王夫之提出来的。

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哲学思想,并把它看作是宇宙的基本准则,到了近代这种发展进化的观点成了资产阶级哲学的法则。

该命题提出了新陈代谢的理由,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因为前者要“荣”,而后者则“枯”,是一个较为简明深刻的哲学命题。

五中国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中国再这方面的杰出思想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二是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即“知行观”。

(一)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中国哲学有对二者的说明。

也有对二者关系的朴素表达,但缺乏二者在实践基础上统一的哲学论证。

代表命题有“
1 “知,接也”、“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
这是战国《墨经》中对认识的简明定义。

他认为认识就是主体与客体相接触,并且在第二句话中进一步指明认识是主体与物接触并将无物反映(貌)出来。

上述观点是典型的反映论思想(注意:“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这个判断),他的基本精神是客观事物作为认识对象,肯定了认识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内容,以后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以不同的形式肯定了这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