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二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店服务与管理》

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二稿)

为适应中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校于2010年开办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进一步明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建设,对本专业进行专业调查论证分析。

一、专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受“假日经济”、“入世”、“2008奥运会”、“2010世博会”的影响,我国的酒店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酒店业的持续发展,营业额和就业人数原始记录被不断刷新。同时,中国稳定的政治、繁荣的经济为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也为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随着酒店业的发展,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特别迫切。

本专业的设置,充分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对宾馆饭店、旅游公司等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也作了全面的分析。结论认为:在酒店业的发展进程中,对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而酒店教育、专业设施跟不上人才需求增长速度。所以,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为我院酒店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对外开放,出入境旅游及国旅游进一步深化,市场对酒店人才不仅要求业务精通、操作熟练、懂外语还要具有一定法律意识和旅游法规知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应运而生。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为:

1.各种类型和档次酒店的各服务、职能和基层管理岗位

2.社会娱乐和餐饮场所的各服务、职能和基层管理岗位

3.地区饭店协会、管理部门或相关行业管理机构的各基层、职能岗位

4.其它相关酒店企业的各服务、职能和基层管理岗位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容

依据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制定了全部课程的教学大纲。基础理论课程明确定位于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即为职业技能课程提供知识和理论支撑,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在教学大纲的制作过程中,把本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建立在以酒店专业基础理论为主的知识平台上,包括道德与思想课程模块、酒店英文语言课程模块、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模块、公关课程模块、饭店管理模块。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每一课程模块由三门以上的课程组合,并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其中,使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得到相互渗透。其中主要开设的课程有:

1.通识课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高职英语信息技术基础体育职业生涯等

2.职业基础课旅游英语口语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社交礼仪餐旅美学与文化酒店市场营销学等。

3.职业技术课酒店服务标准教程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教程酒店餐饮管理运行与服务教程等。

4.专业实践课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5.专业选修课酒水知识等。

所有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围绕职业技能的主线,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把握重点、难点问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素养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酒店的业务技能。餐饮、客房和前厅的基本操作和管理技能。实践教学制度规,体系设计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并能结合学科特点,按照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我们建立了实践体系中的“三个结合”: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基本技能与酒店上岗书相结合。为此,我们强化了学生三种基本技能训练:即饭店前厅与客房操作技能训练;饭店餐饮操作技能训练;酒店财务操作技能训练。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在教材的选择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贴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选择优秀教材。由任课教师对授课容进行调整,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印制讲义;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讲义。这样不仅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而且为编写教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基础设施

教学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等一体化教室,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2.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已与南国苑、宾馆、国际旅行社等星级以上酒店、旅行社,签订了实习与就业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具体实训方式,采取定期实训和不定期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不同,分赴不同的校外实习基地学习。平时根据企业和学校教学需要安排部分校外实训活动,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

我校已经建成客房、餐饮实训室和形体练功房等校实训室,制订了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了实验室管理人员,购置了较为齐全的餐饮、客房设施设备,布置了餐厅、客房等实训室,供学生进行摆台、做床、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练习。

五、专业教学师资力量

目前我校有本专业教师6人(舜飞、玉清、小刚、彦华、晓彬、王瑜珲),为进一步加快酒店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不断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采取派出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进入酒店挂职锻炼的方式,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技能、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培养出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不断从星级酒店中聘请一部分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兼任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教学与酒店实际脱节的局面。此外,还建立了规的听课、讲评制度,要求青年教师相互听课,通过比较,发现差距进行自我教育。不定期召开教学座谈会,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商讨对策。

六、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1.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根据实践性教学要求,针对学生入学成绩偏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现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互动,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兴趣。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除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外,还经常采取案例分析、开卷、实训等考试形式。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紧密结合,进行综合评分,综合实训课的考试方法也灵活多样。

根据“工学交替”计划安排与企业用人需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了较完善的教学实习方案和实习考核鉴定书,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分批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分别送到协议实习基地进行为期12个月的教学实习。这种模式的运行,既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适应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实践教学

为了保证实验、实训课的有效实施,一方面保证学时数的落实,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验、实训课的改革。教师贯彻“精讲多练”、“边讲边练”的教学理念,辅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校实训均在酒店专业实训室(客房、餐饮实训室、形体练功房)进行。校外分为课程实训、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三种形式,课程实训均在市协议酒店完成,实训期间指派带队老师负责学生的管理以及校企双方的协调;顶岗实习统筹安排在第五学期实施,按照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分别送到学校协议酒店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实习,同时安排教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的协调,顶岗实习结束返校递交实习报告,合格者准许毕业。

七、专业教学团队产学研结合

1.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我校先后与南国苑、宾馆、国际旅行社等星级以上酒店、旅行社签订了定向顶岗实习与就业协议。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得到实习与就业单位的充分肯定,学生对宾馆酒店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优厚的工资待遇非常满意。

2.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在做好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工作,撰写教科研论文,参与课题研究。

八、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1.推行了广泛的听课制度

教研室相关老师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课后与教师交流经验。教师之间坚持相互听课,每人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进步。

2.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作用

学校组成教学督导小组,由分管校长负责并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实际,传授教学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研究教学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

3.加强外聘教师教学的监控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