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河南省对口升学真题学前教育类语文
![2024年河南省对口升学真题学前教育类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5c38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e.png)
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教育类语文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是A. 昳.丽(yì) 忐忑.(tè) 杳.然(yǎo) 瞥.见(piē)B. 凫.水(fú) 岿.然(kuī) 木讷.(nè) 葳蕤.(ruí)C. 涔涔.(chén) 雾霭.(ǎi) 窸窣.(sū) 坼.裂(chāi)D. 盗跖.(zhí) 嗫嚅.(rú) 浚.理(jùn) 殷.红(yān)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B.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契而不舍,孜孜以求,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C.试飞员驾驶着战机冲向舰艄,以雷霆万钧之势,跃过滑跃14度甲板,猛地仰头拉起,直插云天D.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练出鲜明的政治品格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着(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A. 缠绕飞舞闪现B. 缠绞跳跃点缀C. 缠绕跳跃绽放D. 缠绞飞舞隐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愉快、最有成就感的一天B.看见他的照片,我就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玩C.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端正的学习态度和高效的学习能力D.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B.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C.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D.这里的雨,就像家乡的雨那样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6.下列作家、作品及人物形象对应正确的是A.沈从文———《边城》———香雪B.孙犁———《荷花淀》———水生C.曹禺————《祝福》———祥林嫂D.王实甫————《西厢记》——刘兰芝7.朋友受挫失意时,激励他积极向上的诗句是A.岂曰无衣,与子同袍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8.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A.路遥B. 阿城C.毕淑敏D. 铁凝9.《史记》中用以记述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的事迹的体例是A.本纪B.列传C.世家D.书10.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作家是A.莫泊桑B.高尔基C.雨果D.马克·吐温11. 《林黛玉进贾府》的解读,不恰当的是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指的分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B.通过记叙林黛玉进贾府的见闻感受,表现了封建大家族的奢侈生活C.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本章回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D.宝黛初会时都感到似曾相识、息息相通,但黛玉见宝玉是一“笑”,而宝玉见黛玉是一“惊”,不同的表现源于不同的地位所产生的不同心理1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A.外连衡而斗诸侯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14.第一本专为儿童编写的图画书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A.《世界图绘》B.《爱弥尔》C.《大教学论》D.《爱的教育》15.对幼儿文学的解读,错误的是A.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B.幼儿文学和幼儿读物是同一个概念C.幼儿文学的主要接受对象是3—6岁的幼儿D.幼儿文学具有很强的游戏性,是快乐的文学16.下列幼儿故事类型不是按内容划分的是A.民间故事B.动物故事C.生活故事D.历史故事17.中国第一部作家创作童话集是A.《大林和小林》B.《南南和胡子伯伯》C.《稻草人》D.《金宝塔银宝塔》1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安徒生创作的是A.《小鲤鱼跳龙门》B.《皇帝的新装》C.《丑小鸭》D.《卖火柴的小女孩》19.“它的身体像圆筒,浑身上下一片红,一见火焰便生气,口吐白沫倒栽葱。
河南对口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对口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1d57b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9.png)
河南对口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忖度(cǔn duó)蹊跷(qī qiāo)恣意(zì yì)B. 桎梏(zhì gù)踟蹰(chí chú)缜密(zhěn mì)C. 恫吓(dòng hè)缱绻(qiǎn quǎn)踌躇(chóu chú)D. 睥睨(pì nì)徜徉(cháng yáng)旖旎(yǐ n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古典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的演讲非常生动,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D.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3-1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
1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其中“岳”指的是________。
1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________》。
1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下》。
1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________》。
16-2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bdef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e.png)
2024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 后裔(yi)岛水(fu)殷红(yin)有恃无恐(shi). .B. 自诩(xu)刀俎(ju)遏止(仓)黯然失色(如). .C. 瞥见(pie)巢禀(ke)枙杆(wei)杳无音信(yao). .D. 颓记(pi)亵渎(xi仓)徘徊(hui)针眨时弊(bian). . .【答案】c【解析】A项,般红(y T n)为yan。
殷红[yan h 6 ng] : 发黑的红色。
B项,刀俎(j u)为zu。
刀俎[d a o z u ] : 刀和站板,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D项,徘徊(hu1)为hu6 i。
徘徊[p6 i h u 6 i] : 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针廷时弊(bi an)为bi an。
针及时弊[zh e n bi a n sh r b 1 ] : 发现或指出错误等,劝人改正。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旰陌踩蹑堆灿B. 炯娜窃宛惆怅C. 放诞渺茫贮藏D. 款待吞噬浩翰【答案】B 川流不息惊慌失措披荆斩刺没精打彩【解析】A项,“瑾灿”为"瑾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也用于人或事物。
项,“披荆斩刺”为“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披:拨开。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
D"没精打彩”为“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3. 下列作家、作品及体裁对应有误的是(A . 史铁生——《合欢树》——散文B. 路遥——《平凡的世界》——小说C. 曹禺——《《雷雨》——戏剧D . 老舍《我的母亲》诗歌【答案】D【解析】《我的毋亲》是老舍写的散文。
4.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扎中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2024年河南对口升学语文英语试卷
![2024年河南对口升学语文英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236d2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0.png)
2024年河南对口升学语文英语试卷语文部分一、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骆驼祥子》B. 《呐喊》C. 《子夜》D. 《边城》(答案)B(解析)《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包含 《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子夜》是茅盾的作品,《边城》是沈从文的作品。
二、下列哪个成语与“半途而废”意思相反?A. 坚持不懈B. 一蹴而就C. 浅尝辄止D. 功亏一篑(答案)A(解析)“半途而废”意指做事不坚持到底,中途放弃。
与之意思相反的是“坚持不懈”,表示持续不断地努力,不放弃。
“一蹴而就”表示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浅尝辄止”表示只是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深入钻研;“功亏一篑”表示事情即将完成时失败,都与“半途而废”意思不同。
三、下列哪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解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的 《春望》,描绘了战乱后国都的荒凉景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下列哪个词语与“琳琅满目”意思相近?A. 杂乱无章B. 井井有条C. 五花八门D. 寥寥无几(答案)C(解析)“琳琅满目”形容物品丰富,色彩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与之意思相近的是“五花八门”,也形容种类繁多,变化多端。
“杂乱无章”形容混乱无序;“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不乱;“寥寥无几”形容数量极少,都与“琳琅满目”意思不符。
英语部分五、下列哪个单词的发音与“book”中的“oo”发音相同?A. footB. cookC. goodD. look(答案)C(解析)“book”中的“oo”发音为/ʊ/,与“good”中的“oo”发音相同。
2023对口升学语文试题
![2023对口升学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05836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f.png)
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踟蹰.(chú)敕.造(chì)商贾.(jiǎ)纨绔.子弟(zhí)B.奖券.(juàn)打烊.(yàng)和煦.(xù)自惭形秽.(suì)C.蹂躏.(1ìn)戏谑.(xuè)濒.临(bīn)破釜.沉舟(fǔ)D.戮.力(lù)饥馑. (jǐn) 圭臬.(niè)曲高和.寡(h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遒劲弘扬龟裂安步当车B.惊诧彭湃滥用虚无漂缈C.大抵暗淡虹霓开天劈地D.笑靥灌溉维幕精疲力谒3.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有误的是()A.戴望舒——《雨巷》——散文B.关汉卿——《窦娥冤》——戏剧C.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D.艾青——《我爱这土地》——诗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是()A.关于这个议题,大家的意见大相径庭....,全票通过。
B.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
C.他们俩是住在同一栋宿舍楼同一层里的邻居,门当户对....,经常见面。
D.遇到亲友家中有喜事、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清清白白....,亲自去贺吊一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5.下列古诗词不正确的是()A.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羽扇伦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B.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有小说《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戏剧《项链》。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英语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英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899bfb7b4daa58da1114a56.png)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英语试卷语文(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古代白话长篇小说。
2.曹禺的成名作、代表作是。
3.在中国文学史上,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辙并称“三苏”。
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5.《蜀相》中的“蜀相”是指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6.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蛛丝马迹忧心仲仲息息相关孜孜不倦B.招摇过市面面相觑如火如荼独占鳌头C.赫赫有名反复无长变幻莫测悬崖峭壁D.逆来顺受获益匪浅谈虎色变探本朔源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南京的夏季是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
B.3月20日,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遭到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C.一个科学家能够以自己杰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非常荣誉的事情。
D.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9.与“沛公欲王关中”中“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五步之内,相如请以颈血溅大王B.三日不还,则立太子为王C.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矣D.若据而有之,则帝王之资也10.按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先后次序来安排的说明顺序属于()A.空间顺序B.时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11.下列句中“之”是动词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三、现代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2024河南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2024河南对口升学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cc7a58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c.png)
选择题下列哪个词语常用来形容关系亲密,无话不谈的朋友?A. 泛泛之交B. 金兰之交(正确答案)C. 点头之交D. 一面之缘“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维B. 李白C. 王昌龄(正确答案)D. 杜甫下列哪个成语表示“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A. 举手之劳(正确答案)B. 举棋不定C. 举目无亲D. 举世无双“这篇文章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这句话主要评价了文章的哪个方面?A. 语言风格B. 内容深度C. 结构布局(正确答案)D. 主题思想下列哪个词语与“坚持不懈”意思相近?A. 半途而废B. 锲而不舍(正确答案)C. 一蹴而就D. 浅尝辄止“他说话幽默风趣,总能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这句话中,“幽默风趣”描述了什么?A. 他的外貌B. 他的性格(正确答案)C. 他的行为D. 他的职业下列哪个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A. 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B.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旅行的趣事。
C. 他画蛇添足地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
(正确答案)D. 他温文尔雅地与人交谈。
“这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这句话主要评价了小说的哪个方面?A. 语言风格B. 情节设置(正确答案)C. 人物塑造D. 写作背景下列哪个词语与“实事求是”意思相近?A. 弄虚作假B. 脚踏实地(正确答案)C. 夸夸其谈D. 好高骛远。
最新--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参考答案精品
![最新--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参考答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9f5afc8804d2b160a4ec070.png)
2018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BA.优渥(wò)纶巾(lún)愀然(qiǎo)B.和煦(xù)肆虐(nüè)疏远(shū)C.鄙陋(pǐ)遁辞(dùn)踟蹰(zhí)D.囫囵(hú)吮吸(yǔn)斟酌(c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A.寒宣雍容华贵瓮牖绳书B.纨裤衣冠楚楚偶断丝连C.峥嵘潜移默化姹紫嫣红D.庇右自惭行秽锱铢必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A.体操队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B.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C.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怨报德,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D.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DA.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40%以上,比所有粮食都高。
B.多边关贸组织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之一,今后将负责商议国际间的贸易纠纷问题。
C.说不清经过多少天的冥思苦想,我才弄明白他为什么要带我回来的原因。
D.为了更好地掌握学过的知识,集中一段复习是必要的。
5.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DA.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散文B.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D.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戏剧6.下列古诗词默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1a6146c8d376eeaeaa31ef.png)
2016年河南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锱.铢必较(zhī)龟.裂(guī)暧.昧(ài)B.手胼.足胝(pián)罪愆.(yǎn)璎珞.(lào)C.自牧归荑.(yí)冠冕.(miǎn)喟.然(wèi)/D.羽扇纶.巾(guān)龃.龉(jǔ)城隅.(y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斩新红高粱恍然大悟B.嗫嚅凌宵花礼上往来C.苑囿黑黢黢苌弘化碧D.矫媚汗涔涔博闻强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_____,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_____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_____,一点情调。
—A.寂寞飘生气B.寂静飘生机C.寂寞驶生机D.寂静飘生气4.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科学小品B.鲁迅——《祝福》——小说C.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词D.宗璞——《废墟的召唤》——散文5.下列古诗词默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行道迟迟,再渴再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红高粱》等。
B.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20 世纪30 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
其代表作为《我爱这土地》等。
2022河南省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2022河南省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414d7a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b.png)
2022河南省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为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
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蔚,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幕,亦复不过三千人。
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
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夫能以大事小也。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对口招生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对口招生高考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f4eb7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5.png)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1. 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可知这种向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
2. 答案:B解析:原文提到“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说明科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认识世界深入的原因。
3. 答案:D解析:原文提到“然而,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说明科技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1. 答案:A解析:根据《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知,孔子认为学习后及时复习是令人高兴的。
2. 答案:B解析:原文“登鹳雀楼”中,诗人王之涣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
3. 答案:C解析:根据《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可知,诗人白居易认为即使在天涯海角,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也不必在乎曾经是否相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30分)1. 答案:A解析:根据语境,应选用“孕育”,表示在某种环境中产生。
2. 答案:C解析:根据语境,应选用“禁锢”,表示束缚或限制。
3. 答案:D解析:根据语境,应选用“寻觅”,表示寻找。
四、作文(共50分)题目:梦想的力量答案:梦想,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追求,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不断奋斗。
在我心中,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时候,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这个梦想伴随着我成长,激励着我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每当我想到我的梦想,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如今,我已经步入社会,我的梦想也逐渐变得具体。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研发出一种新的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个梦想让我在工作中充满激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梦想的力量不仅体现在个人成长上,还体现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
回顾历史,无数英雄豪杰正是凭借着对梦想的追求,才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近现代的孙中山、毛泽东,他们都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河南对口学校语文试题答案
![河南对口学校语文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ead0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9.png)
河南对口学校语文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拾掇(duó)绯红(fěi)应届(yīng)稔知(rěn)B. 峥嵘(zhēng)静谧(mì)翩跹(xiān)瞭望(liào)C. 蹒跚(pán)翩跹(xiān)应届(yīng)稔知(rěn)D. 拾掇(duó)静谧(mì)翩跹(xiān)稔知(rě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他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B. 他的话虽然有些直白,但是非常中肯。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再看。
D. 他的态度非常积极,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如同被冰冻了一般,感受不到任何温暖。
B. 她的笑容如春日的阳光,温暖而灿烂。
C. 他的勇气如同猛虎下山,无人能挡。
D. 以上全部都是比喻句。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
C. 《水浒传》以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为主线。
D. 以上全部正确。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中的“合”指的是树木茂盛,相互交错。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中的“倍”指的是更加。
C.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中的“骥”指的是老马。
D. 以上解释全部正确。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高其台榭,美其檐楹;使工师象其形,而为之记。
楼之兴废,岂独山水之景,而亦治乱之候也。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2023河南对口语文试卷
![2023河南对口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bc696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9.png)
2023河南对口语文试卷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有强大的战略定力,越是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中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漱荡中始终站稳脚跟。
(摘编自2022年7月7《人民日报》,蔡文成(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二: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动画就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成功塑造了诸多影响至今的典型形象。
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上映于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真正做到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
该片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小蝌蚪形象,在中国动画史上,为南齐画家谢赫所言的“气韵生动”留下最初的注脚。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旨在说明形象表达的不只是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意蕴。
《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的民族风格表现为浓重、绚丽的格调。
2023年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c676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e.png)
2023 年河南一般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 分,共 20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忖度〔duó)濒临〔pín)迁谪〔zhé)B.踽踽〔jǔ)殽函〔xiáo)够呛〔qiànɡ)C.沙砾〔lì)娇嗔〔zhēn)凝噎〔yē)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2.以下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对峙的双方心情感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准时赶到,才避开了一起暴力大事的发生。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上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全校师生齐心协力重建校园,使校园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3.以下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部话剧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演员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B.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C.这类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D.你对我态度恶劣,却期望我对你友好,这怎么可能?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学问大革命。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推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洛阳桥经受近千年的风流考验,至今仍平稳无恙,造福于人民的宏大业绩。
D.同学们以鄙视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报告。
5.以下作家、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戴望舒——《雨巷》 B.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C.鲁迅——《祝福》 D.汪曾祺——《离太阳最近的树》6.以下古诗词默写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023河南对口升学计算机类试卷语文
![2023河南对口升学计算机类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9d3cf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9.png)
选择题1、在计算机领域中,“CPU”是指什么?A、中央处理器B、内存储器C、输入设备D、输出设备(答案:A)解析:CPU即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
2、下列哪项不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的类型?A、机器语言B、汇编语言C、高级语言D、自然语言(答案:D)解析:计算机编程语言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自然语言是人类日常交流的语言,不是专门用于计算机编程的语言。
3、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是什么?A、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B、优化计算机性能C、破坏计算机数据和系统D、增强计算机安全性(答案:C)解析: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主要危害是破坏计算机数据和系统,如删除文件、破坏系统文件、窃取信息等。
4、下列哪项不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A、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B、提供用户界面C、编写程序代码D、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答案:C)解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以及协调计算机各部分的工作。
编写程序代码不是操作系统的功能,而是编程人员的工作。
5、在Word文档中,如何快速将选中的文字设置为加粗?A、按Ctrl+BB、按Ctrl+UC、按Ctrl+ID、按Ctrl+Shift(答案:A)解析:在Word等文本编辑软件中,Ctrl+B是快速将选中的文字设置为加粗的快捷键。
Ctrl+U 是设置下划线,Ctrl+I是设置斜体,Ctrl+Shift常用于切换输入法或选择不同语言布局。
6、下列哪项不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A、数据通信B、资源共享C、分布式处理D、数据备份(答案:D)解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
数据备份虽然是网络应用中可能涉及的一个方面,但不是网络的基本功能。
7、在Excel中,如何快速求和选中单元格区域的数据?A、按Alt+=B、按Ctrl+=C、按Shift+=D、按Tab+=(答案:A)解析:在Excel中,Alt+=是快速求和选中单元格区域数据的快捷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选择题(语文 1-10;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语文 1-10(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忖度(duó)濒临(pín)迁谪(zhé)B.踽踽(jǔ)殽函(xiáo)够呛(qiànɡ)C.沙砾(lì)娇嗔(zh?n)凝噎(y?)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C )A.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上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全校师生齐心协力重建校园,使校园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部话剧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演员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B.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C.这类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D.你对我态度恶劣,却指望我对你友好,这怎么可能?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洛阳桥经历近千年的风流考验,至今仍安然无恙,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业绩。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报告。
5.下列作家、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D )A.戴望舒——《雨巷》B.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C.鲁迅——《祝福》D.汪曾祺——《离太阳最近的树》6.下列古诗词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C)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低眉信手徐徐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D)A.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寻根文学”作家,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红高粱》、长篇小说《蛙》等。
B.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着有诗集《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C.在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窦娥冤》中,负屈衔冤的弱女子窦娥在押赴刑场时,发下了“血溅白连”、“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
D.战国末期的荀子在《劝学》中,劝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并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中心论点。
8.下列各句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B)A.往返于幸福和快乐之间,哪还有不好走的路呢?(反问)B.指导员讲课真来劲儿,张嘎子竖起耳朵听。
(夸张)C.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借代)D.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比喻)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A.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B.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D.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D )A.舍瑟而作.(站起来)B.吾与.点也(赞同)C.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 D.今之众人..(许多人)语文(80 分)二、文言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63 题。
于是张良至军中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6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每空 1 分,共 3 分)哙( kuai )乘(sheng )卮( zhi )6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 3 分,共 9 分)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只是灭亡了的秦国的继续罢了,我私下里认为大王您这样做是不可取的63.以上文段中流传至今的一个八字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它的引申义是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每空 2 分,共 4 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4~69 题。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
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
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
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64.以上文段节选自《合欢树》一文,作者是史铁生。
按结构方式分,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怀人散文。
(每空 1 分,共 3 分)65.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终于”、“还是”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 分)①"终于"是邻居们担心"我"伤感,表现了对"我"的关心和爱护.②"还是"表现了我对母亲那巨大的思念之情一直在心里抑制着,克制了几次的冲动,也是为了不让大家陪着自己伤感.66.从选文中邻居对“我”的态度,你得到了哪些信息?(4 分)对母亲的怀念,对”我”的关心爱护67.第二段提到“我没料到”合欢树还活着,为什么会“没料到”呢?(3 分).母亲去世后,合欢树无人照料,没想到它生命力那么顽强.68.第二段中加点字“竟”在这里起什么作用?(4 分)出乎意料,同时也表现了欣喜之情。
69.第二段中“叹息”、“高兴”表达了母亲对合欢树一种怎样的寄托?(4 分).母亲把合欢树看作是儿子病情好转的一种预兆,树枯母叹,树荣母乐,它寄托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希望.70.四、作文(40 分)7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戈壁滩上有两粒种子。
“天啊!”一粒种子惊呼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最后它在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地下扎去,用尽力气汲取着每一点水分,它自言自语:“我应该是一棵树,我的责任就是为大地添一份绿色。
”最后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几百年后,这里出现了一片胡杨林。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参考立意:这篇材料他用种子来表现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下,唯有任劳任怨,不抱怨,才能成功,也可以写一些在城市的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比如看门人,清洁工等,亦可以写一些勇敢与困难抗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