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YY教研-浅谈如何提高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3)方法一:可以先从图中CD段计算出加热器的功率P: P=QCD/70%×tCD =100W 方法二:也可以从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计算出加热器的功率P: P= Q每分钟/70%×t1分钟 =100W
方法三: 还可以从 AD段55分钟吸收的热量计算出加热器的功 率P:
P=QAD/70%×tAD =100W (4)因为BC段是冰的熔化时间段
请带着这个问题,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观看 以下视频。
湖南卫视报道: 湖南省怀化市自从更换了智能电
表之后,用电器没有变化,用电时间 也没有变化,但电费成倍增长,是什 么原因?是电表不准吗?把电表送到 质检部门去检测,检测结果是电表没 有问题。
那问题出在哪里?
电力部门的解释是(原因一): 因为智能电表的灵敏度高了,例
●分析责任:谁承担责任? 供电部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
——依法维权,诉讼索赔,体现社 会责任感。
以上问题设计的理念:
1. 知识的应用紧贴本课两个知识点(电能表、 电功),而不是概念的拔高和规律的拓展。
2. 问题来源于实践中的困难或困惑,具有问题 背景,培养学生用物理学视角观察事物的意识。
解:(1)可以先从图中CD段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 QCD=Cm(t2-t1)=4.2×103J/kg℃×0.5kg×20℃=4.2×104J 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 Q每分钟=4.2×104J/10min=4.2×103J/min AD段55分钟吸收的热量:
QAD=4.2×103J/min=4.2×103J/min×55min=2.31×105J (2)因为AB段的加热时间是CD段的2倍,所以
结论:原因一不成立。
课堂讨论:原因二是否成立?
题目: 如果供电电压是220V时每个月电费100元,假 设用电时间不变、用电器电阻不变,供电电压变为 246V时,每月电费应该多少? 解答: 246 / 220 = 1.12,即电压变为原来的1.12倍 因电阻不变,因此电流也变为原来的1.12倍。所 消耗的电能便是原来的1.12×1.12倍,即1.25倍。
ƛ= Q每分钟×tBC×2=3.36×105J
一 、习题设计选编不够系统。
例:欧姆定律 I=U/R 实验探究的考点设计习题 考点1: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考点2: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考点3:电路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找出一处连接错误的 考点4:电流表、电压表读数 考点5:电路故障分析:两表指针反偏(开关闭合前后)、两表有没示数(电阻开路断路)、一表 增大另一表反而减小,滑动变阻器连接引起故障分析 考点6: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规格选取、实验数据不真实、无论如何移动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为2伏等 考点7:电流与电压、电阻结论写反
如手机充电时电流很小,原来的机械 电表是测量不到的,现在智能电表灵 敏了,手机充电的电能是可以测量的。
电视台调查后的解释(原因二): 电视台从当地一起因供电电压过高引起用 电器烧毁的现象得到启发:供电电压过高 是否是导致用电器消耗电能增加的原因? 为此,电视台展开了调查。 调查中的一个典型实例:电费原来一百元, 现增加至二百元,而现场测量的电压高达 246V。这就是耗电增加的原因。
质量/g
升温10℃所需 升温20℃所需 升温30℃所
要时间
要时间
需要时间
沙子
30
64

30
92
92
124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多少”或“加热时 间的长短”)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所以该实验还要用到的 测量工具是______。
一 、习题设计选编不够系统。
改编题:如图示质量为0.5kg的冰的熔化图像,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 (1)AD段冰和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计算出冰的比热容? (3)设加热器发出的热量有70%被冰或水吸收,求加热器的功率是多大? (4)若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根 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计算出冰的熔化热?
1.把现实中的真实情境引进课堂,紧贴教材,在 分析真实情境的问题中提升学生的素养
课例:初中物理新授课,学习了《电功 与电能》的知识,知道电功公式W=UIt 的意 义和有关单位后,根据一个真实事件设计简 单计算题,应用电功公式。
课例介绍
【演播事实】 湖南卫视新闻剪辑
湖南卫视报道了一则湖南新闻:湖南省怀化 市把机械电表更换成智能电表之后,用户所缴电费 激增。有的两口之家一个月用电1300多度、电费 1000多元,有的家庭每月电费由100元激增到200 元。这是什么原因?
2QAB=QCD 2C冰m(t2-t1)=C水m(t2-t1) C冰=1/2C水=2.1×103J/kg℃
一 、习题设计选编不够系统。
改编题:如图示质量为的0.5kg冰的熔化图像,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 (1)AD段冰和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计算出冰的比热容? (3)设加热器发出的热量有70%被冰或水吸收,求加热器的功率是多大? (4)若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ƛ,根 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计算出冰的熔化热?
由计算可知,合理的电费应该是125元。
结论:原因二也不成立。
课例介绍
【演播事实】 湖南卫视新闻剪辑 —— 两个原因 【课堂讨论】 对两个原因的判断 —— 都不成立 【质 疑】 你认为真实的电费是125元还是200元? 【推 理】 为什么电表显示的用电量是200元?
真实用电125元 电表示数200元
课例介绍
【演播事实】 湖南卫视新闻剪辑—— 两个原因 【课堂讨论】 对两个原因的判断
课堂讨论:原因一是否成立?
题目:
某华为手机锂电池容量为3000mAh,充电电 压5V,假设从0到充满,所需要的电能是多少?
解答:
W=UI t=5V×3A×3600s=54000 J 54000J 相当于0.015度电,以每天充电一次, 一个月耗电0.45度。
(1) 创设情境分析
①压强概念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压强大小所产生的效果是材料压缩形变的大小, 压强大则压缩形变大。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材 料就被破坏了。因此,在建立固体压强概念时,应该 让学生观察或感受物块在压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压缩形 变的大小或者是压力对物体的破坏程度。
概念教学怎样创设情境和思维加工?
创设情境和思维加工都要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进行 杠杆
概念教学怎样创设情境和思维加工?
2.建立压强概念的创设情境、思维加工分析 (1) 创设情境分析
●课例1:手托砝码判断哪个重
手托砝码
●课例2:沙滩上的男女脚印
沙滩脚印
●课例3:纸盒上蒙的纸巾被砝码压破 压破纸巾
概念教学怎样创设情境和思维加工?
2.建立压强概念的创设情境、思维加工分析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着物理学科教学存在着学生听懂、看懂 容易,而做题难的现状,因此高效的习题教学可以起到深化、 活化知识,巩固概念、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变能力、 在及时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习题设计选编不够系统。
(1)如何改编习题去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
习题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玲 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 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 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二 、习题教学应多重视物理概念的理解
1.物理概念教学的通常过程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关于物理的共同属性和本 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抽象。
两个关键词:共同属性、本质特征
新课 ●创设情境,获得感知
概念 ●思维加工,形成定义
教学 过程
●基础练习,熟悉概念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概括共同属性 抽象本质特征 表征定义 了解内涵
电表 不准
使用电压246V
电表的检测结果是准确的 检测电压220V
因为电压 过高导致 电表不准
课例介绍
【演播事实】 湖南卫视新闻剪辑 —— 两个原因 【课堂讨论】 对两个原因的判断 —— 都不成立 【质 疑】 真实用电的电费是125元还是200元? 【推 理】 是供电电压超过电表额定电压造成的 【下 一 步】 ●对以上推理的结论进行实验检验1、如盲目布置,随意训练; 2、就题讲题;只讲知识,不讲规范; 3、只讲思路,不重过程; 4、只求答案,不分析得分点等等。
寻找策略
老师走进题海,带领学生走出题海!
物理习题课
课程目标演变对物理习题教学的新要求
物理习题课
习题课的作用
在物理初中教学中,习题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效 果反馈的重要渠道。学生在新授课上初步掌握了所学的概念、 规律,但是在理解起来往往只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只 有通过适当的具体的物理习题的解决,才能从不同的侧面、不 同的角度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概念、 规律。同时物理习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条有效 的途径,通过习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 性、灵活性、全面性和独创性等。
2.建立压强概念的创设情境、思维加工分析 (1) 创设情境分析
①压强概念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② 三个课例是否体现了压强的本质特征?
●例2(沙滩脚印)体现了压强的本质特征。 ●例3(压破纸巾)没有体现了压强的本质特征。 纸巾是否被拉破取决于纸巾受的拉力,并非压强。
三、物理习题的设计、选取体现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生产、 科技的意识
3. 问题是真实的,不是为了解题而虚构的。 4. 弘扬相信科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不迷 信权威、认真分析传媒信息的科学精神。 5. 树立社会责任感,能基于科学、依据法制观 念维护群众利益。
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