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公式
1.人口数量:指特定地区(如国家、城市)中居住的人口总数。

人口
数量可以通过统计机构、人口普查等方式进行测算和确定。

2.就业率:指在就业年龄段的人口中,正在从事工作的人数占总人口
数的比例。

就业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运用程度和就业情况。

就业率
可以通过劳动统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就业率=就业人数/人口数量(就业年龄段人口)
3.劳动参与率:指在就业年龄段的人口中,愿意参与劳动并实际参与
劳动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

劳动参与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情况。

劳动参与率可以通过劳动统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人数/人口数量(就业年龄段人口)
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人口数量都是就业年龄段的人
口数量。

就业年龄段的具体范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通常
是指15岁到64岁的人口。

例如,假设国的人口数量为1亿人,就业率为70%,劳动参与率为60%人口数量=1亿人
就业率=70%=0.7
劳动参与率=60%=0.6
以上就是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参数的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人力资源总量时,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失业率、劳动生产率等,这些因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添加或调整。

同时,人力资源总量的
计算也有其局限性,仅能提供一个相对的指标,不能完全反映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和决策。

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

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

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内容摘要:本文在农村人力资本估算的框架基础上,利用相关数据,对全国和各省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全国和各省的农村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支出占农村总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还不高,我国各地区农村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在扩大。

关键词: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框架本文借鉴了张帆(2000)采用的估算方法,并结合农村的具体实际,努力实现估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可实现性,具体估算步骤如下:首先,结合农村实际,综合考虑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各个途径,本文认为,农村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文化教育投资、健康投资、研究和发展投资。

其次,从投入的角度,用每年累计加总的方法(Aggregation Over Vintages,简称AOV)估算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

其中,运用累计加总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本估算时,所需的关键数据有:基期的人力资本存量、历年的人力资本投入、投资的价格指数、折旧模式。

其计算公式为:Ht=Ht+(1-δt)-Ht-1 (1)其中,Ht为t年农村人力资本存量;Ht为t年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量,δt 为t年的折旧率。

我国各省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样本的选择及相关的指标处理。

本文分析对象是我国各省(含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其中,样本指标主要有六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教育业”、“卫生、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文教娱乐和服务”、“医疗保健支出”。

数据的样本期为1999-2007年。

在此样本期内估算人力资本所需的统计资料齐全的省份有29个(西藏除外),因此本文中分析的省份有29个。

本文中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各省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及结果分析。

运用(1)式,可以对中国各省农村人均人力资本总存量进行估算。

中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比较

中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比较

中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比较作者:丁娟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10期[摘要]文章在对中国不同地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法对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丰裕系数;教育;健康[作者简介]丁娟,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方经济体制比较,四川成都,610068[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10-0033-0004一、地区的划分这里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划分采用中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最新的地区划分标准,即分为A、B 和C三个大类,其中A类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广东11个省(市);B类地区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和陕西10个省(市);C类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0个省(区)。

之所以选择这种地区划分方法,是因为该划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更反映了不同地区人力资本供求状况的不同。

二、人力资本丰裕系数的测算由于反映人力资本的要素是不同质要素,无法用统一的单位直接进行计算,因此考虑将各种数值转换成指数,然后计算求得最终的结果,用以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的丰裕程度,将其称为人力资本丰裕系数。

考虑到本文的研究需要,仅从教育和健康两方面构建人力资本丰裕系数。

在反映教育存量的指标的选取上,主要考虑反映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状况这两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反映正规教育的指标选择了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这个指标,而在职培训方面则选择了职工技术培训系数和农民技术培训系数两个指标。

除此之外,健康状况也是反映人力资本存量的必不可少的指标,人的知识和技能只有依附在健康的人体中才能发挥作用。

在衡量健康状况的多种指标中,寿命是健康存量变化的最重要的标志,而婴儿的存活率不仅可以体现妇女健康状况的改善,还可体现医疗水平的提高。

人力资本指数计算公式

人力资本指数计算公式

人力资本指数计算公式人力资本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和发展水平,进而评估其经济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人力资本指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其含义。

人力资本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人力资本指数 = 人力资本总量 / 人口总量其中,人力资本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的总数量,人口总量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数量。

人力资本指数的含义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包括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健康状况等因素,而人力资源的数量则是指劳动力的总量。

人力资本指数越高,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越高,其经济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也相对较强。

人力资本指数的计算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进行,例如国家统计局或相关机构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指数,从而进行比较和评估。

人力资本指数的计算公式简单明了,但其中涉及的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口总量的数据需要准确可靠。

因此,在计算人力资本指数时,需要依靠权威的统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处理,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人力资本指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

同时,人力资本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吸引外商投资、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力资本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简单明了,可以通过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人力资本指数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对于评估其经济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提高人力资本指数,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1952—2004年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1952—2004年
Ab ta tB c u e o e d fc fsait a aa O frt ee ae n aa a o th ma a i tc n C ia sr c : e a s ft ee to tt i ld t,S a h r l o d t b u u n c pt so k i h n . h sc l a


引言
重表示中国人力资本水平,不但违背了人力资本 的定
根据舒尔茨定义 , 人力资本是人们花费在教育 、 健 义 ,而且不能反映较长时期内人力资本质量和存量的
康、 训练 、 移民和信息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 的资本 , 之 变化。 第二种方法是用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来表示。 早 所以称为人力资本 ,是因为这些投资与其载体间是密 期 的实证研究者采用如适龄儿童入学率或文盲率来表 不可分的。人力资本是研究一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指标 示 。曼昆等人就曾使用成年人 中学人学率来表示一 国 之一。 内生经济理论认为 , 人力资本水平是~个 国家经 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 。 不过 , 这些指标只部分地反映 了 济长期 、 可持续性增长的基础 , 是使经济发展呈现规模 劳动力人 口的教育程度 , 更为重要 的是 , 这些指标是流 报酬递增的源泉, 因此, 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小已经成为 量指标而非存量指标 , 并不符合人力资本的本质含义。 许多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 本文在认识到上述估算的缺点后 ,从 中国可得的 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及相关问题 ,人力资本水平指 统计数据资料出发 ,采用各阶段毕业生数量来估算 中 标不可或缺 , 但令许多研究者颇为犯难 的是 , 中国统计 国人力资本 的水平 , 并且考虑到人力资本的延续性 , 基 资料并没有提供劳动力投资的详细资料。研究者大多 于永续盘存法 , 用存量指标代替流量指标 , 尽可能较为 使用其它相似的指标或资料来替代人力资本数据 , 或 准确地估算 中国人力 资本存量水平并作对 比分析。 利用现有资料 , 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归纳起来 , 运用 二、 估算方法和过程 对人力资本水平 的估计最常用的主要有两种方法 : 第 在具体估算人力资本存量之前 , 有必要对中国学 种方法是用劳动者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所花费的社 校教育体制作简单介绍 。 会和个人投资总量来表示。这种方法直接源于人力资 中国教育一般从小学开始算起 , 学前幼儿教育虽 本的定义 ,但是由于很难找到有关劳动者接受某种程 然在城镇非常普遍 ,但广大农村儿童并 没有条件接受 度的教育个人和社会的投资总量的统计数据 ,所以许 学前教育 , 而是直接进入小学。根据 18 年颁布的义 96 多研究者退而求其次 ,大多使用教育经费 占财政支出 务教育法规定 , 小学一般为六年制 , 但到 目前为止 , 许 的比重来近似表示。 然而 , 用教育经费 占财政支出的比 多农村地 区仍然实行五年制教育。为了下文估计 的方

我国1964~2010年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基于永续盘存法的视角

我国1964~2010年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基于永续盘存法的视角

计的 1 9 6 4年 ( 第 二 期 全 国人 口普 查 ) 作 为 基期 。基 期人 力资本 存量 的计算 方 法如下 :
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增速更快 ; 但 直至 2 0 1 0年 二 者 的人 均 受 教 育 年 限 均 低 于 义务 教 育所 要 求 的 9年 。
关键词 : 人 力资本存量 ; 永 续盘 存 法 ; 平均受教育年限 ; 学历 权 重 法 中 图分 类号 : F 2 4 9 . 2 1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 关 于 我 国 人 力 资本 存 量
测算 的文 献越 来越 多 , 测 算方 法也 呈现多 样 化 , 如 张
学历 为 初 中的人 数 , s e n i o r 表示 学历 为 高 中的人 数 ,
c o l l e g e 表示 学历 为大 学 ( 含大专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的人 数 , w o r k为劳 动年 龄 人 口数 , y o u n g为 7~1 4岁 人 口数 , o l d为 老年 人 口数 , b i r t h为 出 生 人 口数 , “ n —
育 。同时 , 估 算 的基本 思路 为永续 盘存 法 , 其核 心假


引 言
设 是采 取几 何递 减 的相对效 率模 式 … 。
人力 资本 概念 是 由美 国 经 济 学 家舒 尔 茨 在 2 0 世纪 6 0年代 提 出的… , 而 对人力 资本 存量 及其 对经
济增 长 的贡献 度进 行 系 统 经验 研 究 则 是 在 2 0世 纪 8 0年代 内生经 济增 长理 论创 立 以后 。
考 虑 到 我 国 相关 数 据 的 可 获 性 以及 连 续 可 比
性, 在此 , 笔者综 合学 历权 重法 与受教 育年 限法 来分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基于收入方法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基于收入方法
产 出进行 比较 。
常用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有成本法 、 收入
法和教育指标法三种。根据亚当・ 斯密的观点 : 熟练 工人的产生需要稀缺资源, 如教育、 学习的投入; 而
笔者沿用参考文献[ ] 7 的方法, 算我国 15 估 92

舒尔茨更明确地把教育置于核心地位 , 这种强调教
育的作用 , 引出一些代表性研究: 即将教育作为人力 资本的代表① 。我国绝大多数学者 的研究也仅限于
估计人力资本存量 , 于大多数 国家和地区都简单 对
适用 , 但它包括 了退休人 口和未成年人 口的收入 , 可 能高估 了人力资本存量 , 因为退休金 实际上包含在 工作期 间的工资收入之内。 另外 , 考虑失业率而没有
考虑收入增长都可能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G aa 和 web 17 ) rm h b (99 将经济增长率 、 教育纳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 于收入方法 基
王德 劲 刘 金 石2 向蓉 美2 一, ,
(. 1华南师范大学 旅 游管理系 , 广东 广 州 503 ;. 16 12西南财经大学 统计 学院 , 四川 成都 607 ) 104
摘要: 人力资本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分析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然而, 人力资本易于定义却难以计量。文章
投资之和; 从收入的观点看 :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凭借 其以获取收入的能力 , 体现为所有未来预期收入流 的现值 。因此 , 人力资本是无形的和不可触摸的, 其 存量不能直接得到, 所有的存量估计都是问接的和有
偏的。
力资本存量的估算 。虽然近来我国部分学者直接使 用政 府 教 育 支 出作 为 人 力 资 本。 比如, 曹晋 文 (04 、 映梅、 20 ) 徐 叶峰 (0 5 [ 等等, 20 )] 而王德劲 、 向蓉美(0 6 [则采用早期 的基于收入方法, 20 ) J 7 估算 了我 国各普查年份的人力资本存量数据 , 并将估算 结果与周天勇(94 的估算 、 19 ) 以及物质资本存量和

国内学者人力资本存量测算方法的比较与展望

国内学者人力资本存量测算方法的比较与展望

焦斌龙 也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我国人力资 本存量 , 他是从教育、 卫生 、 科研 、 培训 、 迁移 5 个类别分别
估计 , 然后 加 总得 到 总人 力资 本存 量 。其 人 力资 本 投资 价格 指 数采 用 的是 G 平减 指 数 , 据 “ 旧率= / DP 根 折 1
人力资本平均寿命= / 0一人力资本投入使用的平均时间)分别确定各类别的折旧率。 16 ( ” 基 于成 本 的人 力 资本 测 算方 法虽 然 能 够提 供 资源 流量 现 值 , 有利 于成 本效 益 分析 , 人力 资本 投资 往 但
(一 ) 1 一 确定人力资本存量 , 中, 其 具体指标值 的处理方法为 : 初始人力资本存量 。假设初始 资本 ① 存 量 是 过去 投 资 的加 总 , 资时 间序 列 近似 为 ) , , 投 = P I 为初始 资本 投资 。第 一期 资本 存量 为

XO:I(d I ; ( tt / 报告期人力资本投资 , ) I) = 以支出是否在原来一般劳动力基础上增加劳动力的人力
【+ l

,中 民 的 其 , 第年 实 居
为第 t 西 岁人 口的死 亡 率 , 年 +i 西为 t 年劳 动年 龄人 口的平 均 年龄 , 宫为 居 民实 际收 入增
的人 力 资 本存 量 测算 不 断 发展 。本 文 旨在 对 我 国学 者提 出 的人 力 资 本测 算方 法 进行 综 述 , 通过 比较说 并 明每 种测 算方 法 的优缺 点 , 学 者做研 究 时根据研 究 目的和条件 选择 恰 当的人 力资 本测算 方法 。 供
l 成本测算人 力资本存量
开相 关 研究 , 出基本 一 致 的结 论 : 力资 本是 我 国经济 可 持续 增长 的最终 源 泉 , 我 国的 经济 增 长 长期 得 人 但

中国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其指数化测算

中国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其指数化测算

《 生产率 和美 国经济增长 》 书中 , 战后 14- 17 一 对 98 99年间美 国的劳动投入 进行 了系统 的测量 。
在 国 内学 者 中 , 岳希 明和任 若恩 在 2 0 0 8年采 用性 别 、 龄 、 育程度 以及 行业 4个 属性对 从业人 员进 年 教 行 交叉分 组 , 编制 了可 以反 映劳动质 量 变化 的 劳动 投入 指 数 , 出 了包括 劳 动 质 量改 善 在 内 的劳 动投 入 给 增长 , 同时 明确 了单 纯从 业人数 增长 和劳动 质量改 善 在劳 动投 入增 长 中 的相对 重要 性 。他们 通 过分解 的 方 法进一 步探 讨 了劳动质 量改 善 的源泉 , 出 的主要结论 有 :9 2 2 0 得 18 - 0 0年 间 , 中国从业 人 数年 均增 长率
半 期 劳 动 质 量 的 增 长构 成 了人 力 资 本 增 长 的 主 要 因 素 。
[ 关键词 ]三次产业 ; 劳动投人 ; 受教育程度 ; 劳动投入质量指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0 04—1 1 ( 00 0 7 0 2 1 )5—05 0 0 8— 8
本研 究 的 目的是 按三 次产业 的划分 来考 察总量 生产 函数 中有 效 的劳 动投 入 问题 , 但在 测 度劳 动投 入 时, 如果 简单地 把从 统计年 鉴 中的就业 人员数 作为测 量 劳动 投入 的尺度 则存 在着 严 重 的缺 陷 。因为仅 仅 依据 就业 人员数 不 能反映 劳动质 量 的变化 。在就业 人数 不变 甚 至下 降 的情况 下 , 动投 入 的质量 完全 可 劳 以因从业 人员 中高学 历劳 动者 比重 的增 加 , 以及第一 产业 向第二 、 产业 的转 移 等结 构性 变 化得 到改 善 。 三 而这 种 劳动投 入质 量 的改善 作 为劳动 投入 不可 缺少 的组 成部 分 , 在测量 有效 劳动 投入 时是 必须 充分考 虑

全国及省际人力资本水平存量估算

全国及省际人力资本水平存量估算
公 室项 目“ 业 内收入 公 平 与 效 率 研 究” 2 1A 3 ) 企 ( 0 1 07
作者简介 : 培文 , 安徽肥 东人 , 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柏 男, 厦 管理学博士 。

8 ・ 2
第 4期
柏培文 : 全国及省际人力资本水平存量估算
各年全国人力资本 , 并对不 同方法估算 的结果 进行 比较 ; 其次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 方法全面估计
G n r ei o 2 2 e ea S r N . 1 l l a
全 国及 省 际人 力资 本 水 平 存 量 估 算
柏 培 文
( 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 , 福建 厦 门 3 10 ) 6 05

要: 估算 全国和省际人力资本水平是经济增长研究所不 能 回避 的问题 。当前力 资本 水平 。
在采 用多 种方 法估 算 17 20 98— 0 8年 全 国人 力 资本 时 , 鉴 柏 培 文 (0 0 、 海 铮 等 (00 、 借 2 1)李 2 1 ) 钱 雪亚 等 (0 8 等研 究 , 用如下 六 种 方法 ①: 20 ) 采 第一 种 是教 育 年 限 法 , 接 使 用 劳动 力 教育 水 平 反 直
映人 力 资本 。第二 种 方法 是物 质投 入法 , 要是依 据会 计 中无形 资产 计 量原 则 , 为 人力 资本形成 主 认
与物质 资本一 样 , 因此 , 用估 计 物 质 资本 存 量 的 方法 来 估 算 人 力 资本 水 平 。第 三 种 是生 产 函数 采 法, 即认 为人 力资本 影 响社 会产 出 , 此假 定规 模 收益不 变生 产 函数 Q 据 =A h
题 研究 却 明显不 足 。一般 来说 , 力资本 是 劳动者 知 识 、 能 、 验 、 练 程 度 以及 健 康 等 的 总称 , 人 技 经 熟

中国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的估算及其时空特征

中国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的估算及其时空特征
程度 、 大专 及大 专 以上 六个统计 项 目, 中, 其 不识 字 和识字
为估算 的结果 。正是基 于投 入法 的上述 不足 , 尔 茨提 供 舒
了一个 建议 , 就估算人 力资 本来 说 , 则上 由另 一 种可 供 “ 原 选择 的方 法 , 就是用 它 的产 量而不 是用 它 的成本来 进 行计 算 。 j ” 经过 明瑟等人 的发 展 , 此类方 法 的运用 目前 已较 为
定投 资转化 为人力 资 本 的 时 间 , 或者 说 , 于某 年 的人力 对 资本我 们无 法 区分 其分 别 在 多 大 比重 上来 源于 此 前数 年
乃至数 十年 的投资 , 进而将 各年 的有效投 资 累加 起来 作 并
1 8 20 年 的《 9 — 08 9 中国农 村 统计 年 鉴 》 。该 组 数 据共 分 为 不识 字和识 字很 少 、 学 程度 、 中程 度 、 中程 度 、 小 初 高 中专
(’ () 1
《 国农 村统计 年鉴》 自 20 年 开始 ,中 国农 村 统计 年 中 。 07 《
鉴》 不再 统计这 一数 据 , 与 此 同 时 , 中国 区域 经济 统计 而 《
式 ( ) 表 示 不 同受 教 育 年 限 下 的人 力 资 本 存 量 1 中, 水平 ; ( 为教 育收益率 , 示 多接 受一 年 的教 育所 带来 声 ) 表 的劳 动力 生产效率 提 高的程度 ; L为 一单 位 简单 劳动力 的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1 00年
第 9期
量而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代理变量 , 而非具体估算。那么
就具 体 的估 算 而言 , 目前 主要 有 两种 进 径 : 一种 是 用 对人 力资 本的投 资 , 即形 成人力 资本 的成本 来估 算人 力 资本 也

报告摘要

报告摘要

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估算和描述中国人力资本分布及发展动态。

我们运用大量数据和不同方法对中国国家和省级层面的人力资本进行了综合系统的度量并构建了多项人力资本指数。

除了传统基于教育的度量方法外,我们采用并改进国际上广泛应用的Jorgenson-Fraumeni收入计算法(以下简称J-F方法),对中国人力资本的存量进行估算。

与传统度量方法(如教育程度)相比,J-F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综合地反映人力资本的状况。

由于相关数据缺乏,J-F方法不能直接运用于中国。

我们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将微观调查数据及省级层面数据和Mincer方程相结合,改进了J-F方法,大大增加了该方法运用于中国数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在本报告中,我们计算了1985-2016年中国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基于J-F方法的人力资本存量,包括分性别和分城乡的人力资本总量及相应的人均人力资本等。

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传统上基于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

为了与人力资本进行对比,我们也计算了同时期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物质资本的存量。

并建立了跨省生活成本比较指数(即购买力平价指数),以便于基于货币价值的人力资本跨省比较。

我们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其它相应数据,包括在计算过程中收集的原始数据和处理过的中间数据,构建成中国国家及省级层面的人力资本面板数据库,以利于学术研究和政策分析。

我们将数据库无偿提供给公众使用。

用户可以在以下网站免费下载:/rlzbzsxm.htmI2018中国人力资本报告的主要结果:(如无特殊说明,以下数值均按1985年货币价值计算。

)一)传统的基于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1.2016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是37.3岁。

平均年龄最高的前五个省份是黑龙江、辽宁、重庆、吉林、内蒙古;平均年龄最低的五个省份是甘肃、新疆、海南、贵州、西藏。

2.2016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是10.0年。

平均教育程度最高的前五个省份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辽宁;平均教育程度最低的五个省份是甘肃、贵州、云南、青海和西藏。

人力资本测量与评估

人力资本测量与评估

人力资本测量与评估随着时代的变化,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一种资产,因为这些人才不仅仅是组织内的生产力,更是推动组织创新和发展的力量。

因此,人力资本的测量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人员的生产力,减少人力资本管理的成本和风险。

本文将会介绍人力资本测量和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如何优化人力资本管理。

一、人力资本的测量和定义人力资本的概念在学界和业界都是有争议的,但是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是指组织中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所构成的资产。

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说明员工对于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为了更好的理解人力资本,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比如美国经济学家麦金西的定义,他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劳动者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同时还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分类,包括教育、技能、健康等等。

此外,人力资本也可以从企业绩效的角度来定义,研究人员Agunias等人的定义将人力资本描述为组织的HR管理和背景,以及员工的技能和结构。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人力资本的内涵和测量方式。

二、人力资本的测量方法人力资本的测量和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组织形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1.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ROI)ROI是企业测量投资回报率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测量人力资本的回报率。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员工对企业的投入和产生的价值之间的比率来测量人力资本的效果。

也就是说,ROI可以通过员工的工作产出量和员工投资产出的产生的质量来计算。

2.人力资本流失率人力资本流失率指员工从公司离职的比例,也可以用于测量人力资本的管理效果。

下面就是公式:Employee turnover ratio = Number of employees who leave the job in one year / Average number of employees throughout the year如果一个组织或公司的离职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么这可能意味着有一些人力资本管理的问题需要解决,可以对内部流失率和外部流失率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留高价值的人力资本。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_1978_2007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_1978_2007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居民增收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存量估算也日益显得意义重大。

正确估量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对于把握人力资本的总量范围,挖掘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特点、探索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等起着基础性作用。

目前学术界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过相关的估算,然而在程序的严谨性、估算时间序列的长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尽完善之处。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1978—2007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重新进行估算。

一、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一)估算范围人力资本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名词。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即(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2)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5)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1]。

这种分析得到了很广泛的认同,也为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提供了基础。

但由于数据收集困难等原因,目前对人力资本的估算很少能按照舒尔茨设想的五部分来进行。

前期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人力资本的作用与我国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关系扩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CJY010)(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焦斌龙焦志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的学者们采取的人力资本估算范围各有差异。

侯凤云(2007)[2]35-36的测算中,人力资本的范围包括教育、文化、科研、健康、干中学和就业迁移六种类别;谭永生(2007)[3]71则把他测算人力资本的范围定义为教育、在职培训、卫生保健、迁移流动四个部分;钱雪亚(2008)[4]3则认为人力资本涵盖了教育培训投资、卫生保健类投资。

上海资本存量的估算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评价-中国科技统计

上海资本存量的估算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评价-中国科技统计

科技指标研究上海市资本存量的估算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评价朱平芳朱军浩乔居强(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上海)一、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存量估算的文献回顾引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来分析资本、劳动对经济增长影响,涉及到对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对中国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估算研究的文献较多。

张军扩(1991)援引美国经济学家帕金斯对1953年中国的资本产出比为3的假设,利用1952年中国的国民收入推导出1952年的物质资本存量为2000亿元(1952年价格);贺菊煌(1992)对生产性固定资本存量和非生产性固定资本存量进行积累法估算,假设资本在1964年至1971年间的平均增长率等于其在1971年至1978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估算出1952年的物质资本存量为946亿元(1990年价格);邹至庄(1993)利用1952年至1985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村集体企业、个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五个部门积累的年度数据,先估算出五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并由此测算得到1952年中国的物质资本存量为1030亿元(1952年价格);张军和章元(2003)用上海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估算出1952年中国的物质资本存量约为800亿元(1952年价格,不包括土地);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对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重新构造,建立起固定资本存量调整模型,计算了中国的物质资本存量;何枫、陈荣、何林(2003)通过拟合资本平减指数和商品零售指数的关系,推导出1996年至2001年的物质资本形成总额。

总之,现有的算法大都建立在永续盘存法的基础上,由于各种方法的假设及所处的背景各不相同,因此结果之间有较大差异。

本文准备在上述计算方法中寻求合理的折衷。

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测算是正确估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前提。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估 算 1 9 - 2 1 中 国人 力资 本存量 。 9 5 0 0年
Woman 20 ) 述 , b n (0 3 所 教育 指标 大 多 以 非货 币为 计 量 单位 , 在衡 量 与评价 人力 资本作 用 时 , 以与其 他 难
资本 比如 物 质 资 本 进 行 比较 。E ge E ( 8 3 、 n l, . 18 )
K n r kJ e di ,.W. 1 7 ,9 4 、 帆 ( 0 0 、 雪 亚 c ( 9 6 19 ) 张 20 ) 钱
பைடு நூலகம்
i c me meh d a d t e a ge ae c s t o t i p p rp t fr a d a mo e o si t g h ma a i l tc c o d n n o t o n h g r g t o tme h d, s a e u s o w r d l fetmai u n c p t o k a c r i g h n as
Th tm a in o u a Ca ia t c fChi e Esi to n H m n p t lS o k o na
Z agZ ajn& Z a o gh n h n h o u h oH n zog
Ab t a t T e g e t i e e c sa n h si t n o e v l e o u n c pt h n d c t e c mp e i f sr c : h r a f r n e mo gt e e t d f ma i n t a u fh ma a i i C i a i iae t o lxt o o h l a n n h y
t uma a ia a u e n ,h mpef cin o h e e rh meh dsa d tc i e . s d o h n lsso h u u e he h n c p tlme s r me t t e i re t ft e r s a c to n e hnqu s Ba e n t e a ay i ft ef t r o

关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贬损的估算

关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贬损的估算
的原 因 的多 样性 ( 学 英 ,0 7 , 研 究 选 用 多个 张 20 )本
G P指 数考察 劳 动生 产率 增 长情 况 , 职工 平 均实 D 用 际工 资指数 考察 收入 增长 情况 。
如 图 l 示 ,9 5 1 9 所 1 9 ~ 9 8年 是 中 国 由计 划 向市
指标 进行 估算 ( 文为 2 0 本 0 8年 天津 工 程 师范 学 院 科研 发 展基 金 资助 项 目(K 0 8 1 ) 中期 成 果 ) S 20 05 的 :
人 的能 力 、 展 收 入 空 间 能 力 的 弱 化 或 消失 , 实 拓 其 质是 承 载 者 无 法 获 得 既 有投 资决 策 时 点 的预 期 投 资收 益 。人力 资本 存 量贬 损 的原 因有三 : 收入 能力 弱化 、 力资本 闲置 、 人 人力 资本 报废 。鉴 于 引发贬损
人 力 资 本存 量 贬损 指 人 力 资 本 承 载 者 获 得 收
生产 率 增 长幅 度 , 判定 发 生 了存 量 贬 损 ; 实 际 则 若 工资 率 增 长幅 度 超过 生产 率增 长 幅 度 , 则贬 损 风 险 较小 。本 文选 用人 均 G P代表 劳动 生产 率 , 人 均 D 用

第期
Jnfbnr经c学 oa eii ni uluUeyEos o iv北济院报 r H 湖o学m sf c t o
关于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贬损 的估算
张 学 英 ( 津 :师范 , 津 3 2 ) 犬 1 程 学院 天 0 2 02
摘 要 : 力 资 本 存 量 贬损 指 人 力 资本 承载 者 获 得 收 入 的能 力 、 展 收 入 空 间能 力 的 弱 化 或 消 失 , 实 质 是 人 拓 其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使用类别 W1
W2
W3
C
T
S
M 待分
资源 人数

类别 人数
78 582 200 100 50
75
35
5
W1
50
50







W2
600 28
572






W3
200

8
192 —




C
100 —

— 100 —



T
60

2
8

50


—S80—源自————
75

5
M
35






35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升级的责任矩阵
最左列是任务分解后的WBS工作包,右列是参与项目的人 员,这是一个规模较小的项目,只有硬件工程师、系统软件工程 师和应用软件工程师参与,他们的角色和 职责用两个字母R和I 表示。这里R表示直接责任,也就是这个人负责具体执行该任务, I表示参与,也就是这个人参与任务的执行。
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中国现行的劳动年龄: 男性:16-60岁 女性:16-50岁
人力资源数量构成包括以下八个部分:
经济活动人口 就业人口
(1)适龄就业人口 (2)未成年就业人口 (3)老年就业人口 (4)求业人口 (5)就学人口 (6)从事家务劳动人口 (7)军队服役人口 (8)其他人口
素质与工作不相适应的人员,包括老弱病残人员、 知识技能不足的人员

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度量

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度量

⼈⼒资本存量和⼈⼒资本⽔平的度量⼈⼒资本存量和⼈⼒资本⽔平的度量。

⼈⼒资本⽔平是指⼀定区域内的劳动⼒具有的⼈⼒资本的平均⽔平, ⽽⼈⼒资本存量是指⼀定区域内的劳动⼒具有的⼈⼒资本的总和。

对⼈⼒资本的度量⽅法主要有⼊学指标法、学历权重法、教育经费法、⼈才与⾮技术劳动分解法和受教育年限法等, 本⽂采⽤受教育年限法。

上述产出指标、资本投⼊指标以及在业⼈⼝指标选取中所⽤到的数据均来⾃《2007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衡量⼈⼒资本⽔平的从业⼈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则⽐较复杂, 我们采⽤了以往学者⽂献中提供的资料, 并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了调整估算。

所有的数据资料见表。

2.教育存量法是⽬前很多学者常⽤的⽅法,该⽅法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采⽤“教育年限法”度量⼈⼒资本存量,虽然这种⽅法着重反映教育投资形成的⼈⼒资本存量,不够全⾯,但教育投资作为⼈⼒资本存量形成的主要来源,因⽽具有⼀定代表性,所以本⽂选⽤教育存量法测算新疆⼈⼒资本存量。

⼈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法借鉴许娟写的《新疆⼈⼒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研究》中第⼆种⽅法,⼈均受教育年限=(⼤专以上⼈数×16+⾼中及中专⼈数×12+初中⼈数×9+⼩学⼈数×6+⽂盲⼈数×2)/地区总⼈数, ⽽后⼈⼒资本存量等于⼈均受教育年限与就业⼈⼝数的乘积。

⽽采取与之类似的⽅法,⼈⼒资本存量的计算⽅法中,有些⼈使⽤就业⼈⼝数指标,还有些⼈使⽤经济活动⼈⼝数指标,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采⽤就业⼈⼝数指标。

3. 现在,计算⼈⼒资本存量的实际⽅法有许多种,主要包括受教育年限法、劳动报酬法、学历指数法、技术等级法以及教育经费法等,各种⽅法考虑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由于资料的收集存在客观的困难,本⽂使⽤受教育年限法来计算新疆的⼈⼒资本存量,该⽅法侧重于从要素投⼊⽅⾯进⾏计算。

依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法将劳动者即就业⼈员按学历层次分为六⼤类:⽂盲和半⽂盲、⼩学(包括普通⼩学、成⼈⼩学教育)、初中(包括普通初中、职业初中、初中级技⼯、⼯读学校、成⼈初中)、⾼中(包括普通⾼中、中等专业技术、职业⾼中、⾼中技⼯教育、成⼈中等技术教育、成⼈⾼中)、⼤学专科(包括普通⼤学专科、成⼈专科、专科⾃学考试)和⼤学本科以上(包括普通⼤学本科、成⼈本科、⾃学考试获得本科毕业证、研究⽣)。

北京市人力资本存量计算方法

北京市人力资本存量计算方法

北京市人力资本存量计算方法
北京市人力资本存量是指北京市范围内所有居民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它是一个衡量北京市人力资本水平的指标。

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衡量人力资本的指标:通常包括教育程度、职业、工作经验、健康状况等因素。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

2. 数据收集:收集北京市范围内各个年龄段、性别、民族、职业等不同群体的人口统计数据。

此外,还需要收集与人力资本相关的数据,如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健康状况等。

3.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处理,以便后续计算。

4. 权重分配: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为每个指标分配权重。

权重之和为1。

5. 计算人力资本指数: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和对应的数据,计算每个群体的人力资本指数。

6. 汇总:将各个群体的人力资本指数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汇总,得到北京市人力资本存量。

7. 更新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市人力资本存量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以反映新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可能因研究目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研究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isbmd(1961)、王德劲(2006)为例,WeisbD0d的 估算的公式为:
研究为例,其估算了1995—2005年中国的教育以及 医疗保健投入,剔除价格因素后利用永续盘存法得 到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序列数据。估算公式为:
(1) K=(1—6)一.1+,l 即报告期人力资本存量K等于前一期资本存
接近土地资源;王德劲(2007)认为人力资本折旧率 的大小更多地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的载体的勤勉和 努力程度,人力资本不仅不会折旧,反而有升值的可 能。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资本在 使用的过程中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会老化贬值,人 的体力与精力会逐渐下降。在估算人力资本存量时 许多学者如Ken商ck,J.w.(1974)、张帆(2000)、钱 雪亚(2008)考虑了折旧。之所以存在两种观点,本 文认为主要是对人力资本价值变动分析方法不同引 起的。下面按照公认的资本存量核算的永续盘存法 对此进行解释。一般永续盘存法可表示为:
1.基本假定。假设1:市场中劳动者收入是人
本文认为,劳动者收入不仅包括人力资本的补 偿价值,而且也包括人力资本增值的价值。 3.关于8。关于人力资本折旧理论界存在两种 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本是异质性的 资本不同与物质资本,不存在折旧与摊销。阎达五,
徐国君(1996)认为人力资本不因使用而摊销,性质
本可以“看作是资本的一种类型,看作是一种生产
性,通常需要给出某一假定的前提条件,来预测未来 各期劳动者收入。王德劲(2006)运用未来收入折现 估计人力资本存量时,对未来收入按照一个正的增长 率来估算,本文认为可能高估人力资本存量价值。一 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期人力资本会逐渐贬值,
因而由此带来的收入也会逐渐减少,收入的增长率应
收入法构成项目中的劳动者报酬实际发生数据,不 同于未来收益法中预期收入。
三、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
人力资本价值一般可以划分为潜在价值、实际 价值和期望价值。潜在价值是人力资本发挥最大作 用的价值,实际价值则是人力资本现实发挥作用的 价值,而期望价值则是一种预期的价值。人力资本 在进入企业时的事先定价只能是人力资本的预期价 格,本文研究的是人力资本交易后的事后价值,估算 生产中运行的人力资本实际价值。并且人力资本范 围是投人生产领域的人力资本,不包括学习以及未 就业闲置的人力资本,不考虑潜在的人力资本存量。 现实中人力资本价值最重要的显示信号是收入,人 力资本价值体现为收入的函数。本文将在参考文献 [10]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人力资本价值与劳动者收 入的内在逻辑关系构造人力资本存量价值的估算模 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作出解释。
该是负值;如果假定未来实际收人逐期增长,如果不 考虑价格因素,收入的增长是源于人力资本的不断投 入,那么在折现时每期收入中至少要扣除人力资本的 投入成本。②未来收益法中应该考虑人力资本退出 生产领域的余值。如同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一样,运 用未来收益法估算资产价值时必须考虑其余值,一般
出来的生产资料,看作是投资的产物”。教育、培 训、流动费用或其累计仅仅只是生产人力资本的生 产成本而非交易时的实际成本。企业合约中人力资

rnodel 0f髓timacjng hum蚰c印i“stock踮cordiIlg
we
me
i口te蒯109ic
t0
bemeen
the human capil且l

value姐d tlle income.And thu8
about tIle
estimte
d地BIock of human c印ital in
Chi旭肺m1995
Key
20lO,口d give
prelj面n町aIlalysis
hu删m唧ital
value in ClIi舱.
words:Hum∞C印ital;Physical Capi“;Hum¨caPital
Inv∞tmen‘;stock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在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定价 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 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大类:教育指标法、累计成本 法与未来收益法。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教育在人
嬲=专
(3)
其中,妇cS表示人力资本存量,尺为劳动者收 入,6为人力资本价值转移系数或折旧,r为资本收
益率。在具体估算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时,可以按行
因此,无论累计成本法还是未来收益法都不能 很好地满足人力资本计量的需要,正如Le等
(2003)等对成本法和收入法的评述:成本法与收入
业或劳动者职业划分。下面对模型中的劳动者收入 月、折旧占和资本收益率r分别给出说明并对相关的
量K一.减去当Leabharlann 折旧6K—l,加上本期可比价投资t
形成的资本增量。其他学者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核
屹2至篙等
.,
芒匕耽匕,
(2)
其中K为个体在年纪n的未来预期收入现值或 人力资本存量值,E和E分别是年纪z的平均收入
和就业率,只。为个体从x到a岁的生存概率,r为贴
算的范围有所区别。主张以累计成本法估算人力资 本的学者认为:累计成本法中教育、培训、医疗保健 等支出数据资料易于取得,具有可操作性,并且与现 行以取得成本计算物质资本的核算体系一致。
问题进行讨论。
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成本法可能低估人力资本,而 收入法则可能高估人力资本。
2.劳动者收入。劳动者收入是指劳动者因从 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 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 也包括实物形式的,但不包括晋升、休假、培训等非 货币薪酬收入。以及红利、利息、赠与等财产转移性 收入。模型中R可以直接取自予国家统计局GDP
但是,本文认为运用成本法估算的人力资本有
现率,退休年纪为75岁。王德劲(2006)在此基础上 作了改进,假定一国劳动力为整体,用平均收入增长 率预测未来的预期收入,用“l-死亡率”替代了就业 率,估算了中国1952~2003的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两位学者提出的人力资本未来收益法具体估算方法, 本文认为影响未来收益法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①如
The Estimation
on
H啪an
Capital
S觚k
of China
Zhang
ZhaDjun&Zhao Hon铲hong
e吼imation彻dle value 0f hun瑚l capital iJl China indicate the
on
Abst眦t:The greBl
tIle
di廿brenc∞锄0119 the
ⅣCS。=(1—6)・日CS。一1+PⅣC。 (4)
力资本的重要显示信号,劳动者收入与人力资本存 量价值线性相关,间接代表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
coBt
c鲫plexity
0f
hum扑c印i“me鹤u陀n地nt,the impe疵cti鲫“t}le r器earch metIlod6 aIld t∞hniques.Based
met}10d a11d t}le
t}Ie趴aIy幽0f the
futu此
ine咖e
t0
a蹲陀g吐e
met}lod,thi8 paper put8 fo州ard
何确定未来收入。由于影响未来收入因素的不确定
其致命的缺陷。首先,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并 非是同等的概念。人力资本投资一般是指劳动者教 育、培训、流动以及干中学所花费的支出,其本质是 货币资本或者物力资本的概念。而人力资本是基于 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知识与技能的一种能力,其表现 形态类似于无形资产或者称之为人力资产。其次, 资本核算的原则是以“取得资本的成本”计量,但其 并非指人力资本的生产成本,而是指一个组织接纳 人力资本或交易时的实际成本。物质资本如建筑物 的价值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直接费和企 业管理费、财务费、利润、税金等间接费两部分组成, 包含了建造建筑物增值的部分。舒尔茨认为人力资
(2007)等基于收入法对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虽
・本文获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lMSl008)。
①由于未收集到部分国外著作的原文.其方法的介绍转引自参 考文献[2]。
然累计成本法、未来收益法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克
万方数据
・42・
统计研究
加12年6月
身,而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智 力等,至少包含了如下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人力资 本的获取或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是由人力资本投 资形成的。投资的形式包括:教育、培训、劳动力流 动、卫生保健投资和“干中学”。其二,这种资本可 以为其使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可以为个人、家庭和 社会带来福利的增加。基于人力资本上述两方面的 不同考虑,形成了两类不同人力资本估值方法,即累
等(2004,2005)、焦斌龙,焦志明(20lo)等运用累计 成本法对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Farr(1853)、Dublin
和ktI【a(DL,1930)、Weisbrod(1961)、wickens
(1924)、Gra}I锄和webb(GW,1979)、Jorgens曲和
胁unleni(JF,1989,1992)、王德劲(2006)、朱平芳
计成本法、未来收益法。
本人股并不能依据教育、保健等投资费用多寡确定 人力资本数量的大小或股份比例,而是依据市场对 人力资本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确定。另外,以成本法 计量人力资本也忽视了人的天资以及勤奋的因素。 由此可见,运用累计成本法计量的人力资本价 值应该是人力资本投资存量的价值,并不代表人力 资本水平的价值。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人力资本一人 力资本收益的价值链条中,累计成本法计量的人力 资本可以用来分析人力资本收益以及建立经济增长 模型,其本质是分析货币资本投资于人力资本收益 的大小或对经济的贡献,但是在与物质资本进行比 较或核算社会资本时,累计成本法估算的人力资本
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1.累计成本法是依据投资于人身上相关支出 的累计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价值水平,人力资本的 价值等于花费于人(或劳动者)身上的相关支出的 总和。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运用累计成本法对人力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