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精选ppt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37
Multiple tuberculomas Tuberculous brain abscess
Multiple tuberculomas
38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 成人
儿童
平均细胞计数 细胞数正常 中性粒细胞计数>50% 平均蛋白水平 蛋白在正常水平 糖低于2.5mmol/L或血糖40% 涂片阳性 培养阳性
• Focal neurologic signs
• Toxin-Mediated Syndromes
• Epileptic seizure
• Encephalopathy with Systemic Infection
• Post-infectious Syndrome
8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for CNS infenctions): • 地理分布(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 • 季节分布( Seasonal prevalence )
34
辅助检查( Auxiliary examinations )
➢ 血常规大多正常 ➢ 血沉部分增高 ➢ 注意将影像学检查安排在腰穿之前 ➢ 腰穿脑脊液检查很关键
35
Miliary tuberculosi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Reactivated pulmonary TB as a Diagnostic Clue
注意:上述临床表现均不具有特异性
21
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升高 人格、精神行为改变脑电图检查:弥漫性高波幅漫波
22
60岁,女性,急性起 病,表现为精神行为 改变为主要表现, PCR-proven HSE
23
68岁,男性,因病毒感染的前驱
Multiple tuberculomas Tuberculous brain abscess
Multiple tuberculomas
38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 成人
儿童
平均细胞计数 细胞数正常 中性粒细胞计数>50% 平均蛋白水平 蛋白在正常水平 糖低于2.5mmol/L或血糖40% 涂片阳性 培养阳性
• Focal neurologic signs
• Toxin-Mediated Syndromes
• Epileptic seizure
• Encephalopathy with Systemic Infection
• Post-infectious Syndrome
8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for CNS infenctions): • 地理分布(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 • 季节分布( Seasonal prevalence )
34
辅助检查( Auxiliary examinations )
➢ 血常规大多正常 ➢ 血沉部分增高 ➢ 注意将影像学检查安排在腰穿之前 ➢ 腰穿脑脊液检查很关键
35
Miliary tuberculosi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Reactivated pulmonary TB as a Diagnostic Clue
注意:上述临床表现均不具有特异性
21
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升高 人格、精神行为改变脑电图检查:弥漫性高波幅漫波
22
60岁,女性,急性起 病,表现为精神行为 改变为主要表现, PCR-proven HSE
23
68岁,男性,因病毒感染的前驱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PPT课件
欢迎参加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本课件将深入介绍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的定义、类型、病因和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以及结论和建议。
疾病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等组织炎症反 应的一类疾病。这类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和生命威胁。
头痛和发热
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穿采集脑脊液进行检查,可以确定感染 的类型。
意识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时,可表现为昏迷或意 识模糊。
影像学检查
如脑部MRI或CT扫描可帮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 损伤程度。
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
Hale Waihona Puke 抗病毒治疗2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病毒药物。
3
个人卫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入脑脊髓,引起炎症反应并 影响神经功能的一类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类型
细菌性脑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 球菌。
病毒性脑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炎症, 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脑炎病毒和单 纯疱疹病毒。
4
注意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生素。
抗真菌治疗
真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真菌药物。
结论和建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类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个人 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环境。
真菌性脑膜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念珠菌和曲霉菌。
欢迎参加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本课件将深入介绍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的定义、类型、病因和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以及结论和建议。
疾病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等组织炎症反 应的一类疾病。这类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和生命威胁。
头痛和发热
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穿采集脑脊液进行检查,可以确定感染 的类型。
意识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时,可表现为昏迷或意 识模糊。
影像学检查
如脑部MRI或CT扫描可帮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 损伤程度。
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
Hale Waihona Puke 抗病毒治疗2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病毒药物。
3
个人卫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入脑脊髓,引起炎症反应并 影响神经功能的一类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类型
细菌性脑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 球菌。
病毒性脑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炎症, 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脑炎病毒和单 纯疱疹病毒。
4
注意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生素。
抗真菌治疗
真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真菌药物。
结论和建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类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个人 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环境。
真菌性脑膜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念珠菌和曲霉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 CT:基底池和皮层脑膜对比增强或 脑积水
• 病原学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或胸片(+) CSF抗酸涂片 结核菌培养 PCR
诊断
• 结核病史或接触史,头痛、呕吐、脑膜 刺激征,结合CSF特征,病原学检查
鉴别诊断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 病毒性脑膜炎 • 细菌性脑膜炎 • 结核瘤者应与脑肿瘤鉴别
头疼是常见的早期症状。 • 90%的病人出现一侧或双侧的颞叶症状。
• 精神症状明显 • 40%的病人早期有癫痫发作 • 1/3病人有偏瘫 • 可有失语、上象限盲和感觉障碍
– 前岛盖综合征(anterio opercular syndrome)
咀嚼肌、面肌、咽肌和舌肌瘫痪(McGrath,1997)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概述
一、概念: 二、分类: ⑴ 起病和病程:
⑵ 感染部位: ⑶ 病原体: 三、感染途径:⑴ 血行感染
⑵ 直接感染 ⑶逆行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病毒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急性起病 数小时 ~ 数日内
死亡
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 4~8周时可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 • 类卒中样表现 • 类肿瘤样表现
• 体征:脑膜刺激征,颅高压体征 ,颅神 经损害,去大脑强直或去皮质强直
实验室检查
• CSF:压力通常增高≥400mmH20,外观 无色透明或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 WBC 50~500×106/L,单个核细胞为主, 蛋白增加(1~2g/L),糖、氯化物下降。 脊髓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可﹥5g/L
后遗症
决定因素:病毒特性、宿主年龄和免疫状况
HSE—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
神经病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44页】
4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5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6
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 --- DNA病毒 I 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成人 少数儿童及青年为原发性感染 II型疱疹病毒主要感染性器官
8
病因及发病机制
WHO建议应至少选择三种药联合治疗,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轻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停用吡嗪酰胺, 继续用异烟肼和利福平7个月。耐药菌株可加用第四种药如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利福平不耐药菌株,总疗 程9个月已足够;利福平耐药菌株需连续治疗18~24个月。由于中国人为异烟肼快速代谢型,成年患者日剂 量可加至900~1 200mg。药物副作用包括肝功能障碍(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多发性神经病(异烟肼), 视神经炎(乙胺丁醇)、癫痫发作(异烟肼)和耳毒性(链霉素)等。应注意保肝治疗,异烟肼可合用吡哆醇(维 生素B6)50mg/d
9
病理
脑组织水肿、软化、出血和坏死, 双侧大脑半球均可弥漫受累,常不 对称,以颞叶内侧、边缘系统和额 叶眶面最明显,脑实质中出血性坏 死是重要病理特征。镜下在神经细 胞和胶质细胞内可见包含有疱疹病 毒的颗粒和抗原的嗜酸性包涵体是 最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10
病理
11
病理
12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一般急性起病,也可亚急性起病 有前驱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 1/4患者有口唇疱疹史 脑实质改变的表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
17
诊断
• 发热、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抽搐及局灶性
神经体征
• CSF:红、白细胞数增多 • EEG:额颞为主的弥漫性异常 • CT或MRI:额颞叶出血性病灶 • 抗单纯疱疹病毒治疗有效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5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6
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 --- DNA病毒 I 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成人 少数儿童及青年为原发性感染 II型疱疹病毒主要感染性器官
8
病因及发病机制
WHO建议应至少选择三种药联合治疗,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轻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停用吡嗪酰胺, 继续用异烟肼和利福平7个月。耐药菌株可加用第四种药如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利福平不耐药菌株,总疗 程9个月已足够;利福平耐药菌株需连续治疗18~24个月。由于中国人为异烟肼快速代谢型,成年患者日剂 量可加至900~1 200mg。药物副作用包括肝功能障碍(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多发性神经病(异烟肼), 视神经炎(乙胺丁醇)、癫痫发作(异烟肼)和耳毒性(链霉素)等。应注意保肝治疗,异烟肼可合用吡哆醇(维 生素B6)50mg/d
9
病理
脑组织水肿、软化、出血和坏死, 双侧大脑半球均可弥漫受累,常不 对称,以颞叶内侧、边缘系统和额 叶眶面最明显,脑实质中出血性坏 死是重要病理特征。镜下在神经细 胞和胶质细胞内可见包含有疱疹病 毒的颗粒和抗原的嗜酸性包涵体是 最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10
病理
11
病理
12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一般急性起病,也可亚急性起病 有前驱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 1/4患者有口唇疱疹史 脑实质改变的表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
17
诊断
• 发热、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抽搐及局灶性
神经体征
• CSF:红、白细胞数增多 • EEG:额颞为主的弥漫性异常 • CT或MRI:额颞叶出血性病灶 • 抗单纯疱疹病毒治疗有效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消毒和卫生
保持环境卫生,对可能接触到病原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可 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疗保健工作者培训
培训医疗保健工作者如何识别、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高 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公众教育
向公众宣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疾病防范意识 。
公共卫生管理
监测和预警系统 国际合作与交流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下肢伸直,抬高时出现疼痛和屈曲受限。
伴随症状
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鉴别诊断
01
02
03
04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血肿等,可通过 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多见于 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
病等基础疾病。
脑膜炎
如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 炎等,常表现为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检查有相应病原体。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与体征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评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 述
0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
总结词
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详细描述
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 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即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该病进展迅速,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保持环境卫生,对可能接触到病原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可 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疗保健工作者培训
培训医疗保健工作者如何识别、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高 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公众教育
向公众宣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疾病防范意识 。
公共卫生管理
监测和预警系统 国际合作与交流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下肢伸直,抬高时出现疼痛和屈曲受限。
伴随症状
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鉴别诊断
01
02
03
04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血肿等,可通过 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多见于 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
病等基础疾病。
脑膜炎
如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 炎等,常表现为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检查有相应病原体。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与体征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评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 述
0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
总结词
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详细描述
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 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即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该病进展迅速,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医学课件
诊断
肠道病毒性脑炎: 夏秋多见\病初胃肠道症状\PCR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少见, 亚急性或慢性\体液见巨细胞\PCR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感染或接种疫苗史, 脑&脊髓受损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胸腰部带状疱疹史 \病情轻\预后好&CSF检出该病毒抗体
鉴别诊断
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
非对称性出血(常累及颞叶内侧&额叶下部)
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 神经元&胶质细胞 可见核内Cowdry A型包涵体
病理
1. 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40岁以上多见)
多急性起病, 潜伏期2~21 d(平均6d) 前驱症状: 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 \腹痛&腹泻等 口唇疱疹史(1/4患者) 病程数日至1~2个月
结核分枝杆菌
经血传播
软脑膜
蛛网膜下腔
脊髓膜
TBM
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70%)
病因
单核细胞渗出--颅底脑膜 结核结节--脑膜&脑表面 脑室扩张--脑积水 渗出或肉芽肿--室管膜
病理
急性头痛患者必须检查脑膜刺激征, 是快速诊断脑膜炎的重要临床体征 疑诊脑膜炎时应立即进行腰穿检查, 而不是影像学检查
introduction
本章重点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朊蛋白病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一、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 癫痫发作: 全身或部分性发作 精神症状: 淡漠\欣快\烦躁不安\视或听幻觉\虚构 智能障碍: 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认知力 等减退或丧失 二、局灶神经组织损害症候: 失语\偏盲\偏瘫\脑神经核性麻痹&肌张力增高等
肠道病毒性脑炎: 夏秋多见\病初胃肠道症状\PCR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少见, 亚急性或慢性\体液见巨细胞\PCR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感染或接种疫苗史, 脑&脊髓受损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胸腰部带状疱疹史 \病情轻\预后好&CSF检出该病毒抗体
鉴别诊断
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
非对称性出血(常累及颞叶内侧&额叶下部)
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 神经元&胶质细胞 可见核内Cowdry A型包涵体
病理
1. 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40岁以上多见)
多急性起病, 潜伏期2~21 d(平均6d) 前驱症状: 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 \腹痛&腹泻等 口唇疱疹史(1/4患者) 病程数日至1~2个月
结核分枝杆菌
经血传播
软脑膜
蛛网膜下腔
脊髓膜
TBM
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70%)
病因
单核细胞渗出--颅底脑膜 结核结节--脑膜&脑表面 脑室扩张--脑积水 渗出或肉芽肿--室管膜
病理
急性头痛患者必须检查脑膜刺激征, 是快速诊断脑膜炎的重要临床体征 疑诊脑膜炎时应立即进行腰穿检查, 而不是影像学检查
introduction
本章重点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朊蛋白病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一、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 癫痫发作: 全身或部分性发作 精神症状: 淡漠\欣快\烦躁不安\视或听幻觉\虚构 智能障碍: 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认知力 等减退或丧失 二、局灶神经组织损害症候: 失语\偏盲\偏瘫\脑神经核性麻痹&肌张力增高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33
三、其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病理
34
三、其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临床表现
35
三、其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辅助检查
36
三、其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治疗及预后
37
三、其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概念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
43
三、其他-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临床表现
44
三、其他-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辅助检查
45
三、其他-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治疗及预后
46
第二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
47
细菌感染性疾病
概念
由于各种细菌侵害神经系统所致的炎症性疾病 称为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48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一、化脓性脑膜炎
概念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髓炎症,是中 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 通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
主要传染源: 患者 健康带毒者
主要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 性接触
12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理
脑组织水肿、软化、 出血、坏死, 呈弥漫性
非对称性出血(常累及 颞叶内侧&额叶下部)
13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理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形成袖套状
神经元&胶质细胞核内可见 Cowdry A型(嗜酸性)包涵体
49
一、化脓性脑膜炎
病因&发病机制
50
一、化脓性脑膜炎
病理
蛛网膜下腔 充满脓性渗出物
三、其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病理
34
三、其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临床表现
35
三、其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辅助检查
36
三、其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治疗及预后
37
三、其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概念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
43
三、其他-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临床表现
44
三、其他-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辅助检查
45
三、其他-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治疗及预后
46
第二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
47
细菌感染性疾病
概念
由于各种细菌侵害神经系统所致的炎症性疾病 称为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48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一、化脓性脑膜炎
概念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髓炎症,是中 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 通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
主要传染源: 患者 健康带毒者
主要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 性接触
12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理
脑组织水肿、软化、 出血、坏死, 呈弥漫性
非对称性出血(常累及 颞叶内侧&额叶下部)
13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理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形成袖套状
神经元&胶质细胞核内可见 Cowdry A型(嗜酸性)包涵体
49
一、化脓性脑膜炎
病因&发病机制
50
一、化脓性脑膜炎
病理
蛛网膜下腔 充满脓性渗出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科普讲座PPT课件
这些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严重时 可危及生命。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常见类型
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有病毒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和脑炎。
病毒性脑膜炎通常较轻,而细菌性脑膜炎则相对 严重,需及时治疗。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影响人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以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但 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风险更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充足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
健康的身体更能抵抗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早期用药可 以显著改善预后。
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
对病毒性脑膜炎,抗病毒药物可能有帮助,但效 果因病毒类型而异。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支持性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补 液、退烧和观察病情变化。
综合治疗更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脑膜炎疫苗。
定期检查接种记录,确保接种及时。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保持卫生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和避免与感 染者密切接触,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特别是在流行季节,注意个人防护。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健康生活方式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癫痫、昏迷甚至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哪些症状? 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并及时就医是关键,尤其是出现典型症 状时。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常见类型
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有病毒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和脑炎。
病毒性脑膜炎通常较轻,而细菌性脑膜炎则相对 严重,需及时治疗。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影响人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以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但 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风险更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充足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
健康的身体更能抵抗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早期用药可 以显著改善预后。
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
对病毒性脑膜炎,抗病毒药物可能有帮助,但效 果因病毒类型而异。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支持性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补 液、退烧和观察病情变化。
综合治疗更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脑膜炎疫苗。
定期检查接种记录,确保接种及时。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保持卫生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和避免与感 染者密切接触,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特别是在流行季节,注意个人防护。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健康生活方式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癫痫、昏迷甚至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哪些症状? 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并及时就医是关键,尤其是出现典型症 状时。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培训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29
概念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 膜的非化脓性炎症, 是最常见的神经 系统结核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30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 发病有两个过 程: 首先结核杆菌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 植形成结核结节。 结核结节破溃, 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蛛网膜 下腔, 引起发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26
治疗
❖ 全身对症支持治疗, 加强护理。 ❖ 恢复期可行康复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27
第二节 结核性脑膜炎
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28
重点: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难点: 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及 辅助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 病
教学要求
❖ 掌握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 现、治疗原则。
❖ 熟悉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 鉴别诊断。
❖ 了解病毒性脑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 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2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是指:各种生物性病 原体(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 体和朊蛋白等)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管等 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 病。
42
WHO建议的一线用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43
激素治疗
可减轻中毒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及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和抑制纤维化,防止粘连。适用 于病情严重,颅内压增高,蛛网膜下腔阻塞, 伴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者。成人: 强的松 1mg/(kg·d)或地塞米松10~20mg,儿童: 强的松1~3mg/(kg·d)或地塞米松8mg (0.3~0.6mg/kg·d),上述剂量维持3~4周, 再减量2~3周后停药。
中枢神经系感染PPT
部分医生可能对中枢神经系感染 的警惕性不高,或对少见病原体 感染认识不足,导致误诊。
注意事项
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感染的患者 ,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综合分 析病史、体查和检查结果,以提 高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医生应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对各种中枢 神经系感染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04
中枢神经系感染的治疗
一般治疗
命。
长期后遗症
部分患者治愈后可能出 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
钝等长期后遗症。
03
中枢神经系感染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情况、伴随症状等, 以及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免疫功能低 下、头部外伤、脑部手术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测等,以明确感染的 病原体。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中枢神经 系感染可分为脑膜炎、脑炎和脊 髓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中枢神经系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其中,细菌性脑膜炎主要由脑膜炎奈瑟菌、流 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等引起,病毒性脑炎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 引起。
发病机制
功能评估
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了解 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影像学评估
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了解脑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预后评估提 供参考。
06
中枢神经系感染研究进展
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 2
基因测序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病原体,具有高灵敏度和 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相关检查。
药物或毒素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
传染病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94页PPT
传染病5中枢神经系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和糖含量正常,免疫球蛋白增高,可出现寡克隆 带,血清和CSF麻疹病毒抗体增高。 EEG:可见2~3次/秒慢波同步性爆发,肌阵挛期5~8秒出现一次。 CT:广泛性皮质萎缩、白质多数低密度灶和脑室扩张等。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典型病程、周期性同步放电EEG、CSF-IgG增高 及寡克隆带、血清及CSF麻疹病毒抗体增高等, 确诊根据脑活检发现细胞内包涵体或脑组织分离出麻疹病毒。 鉴别诊断:需与儿童和青少年痴呆性疾病,如脂质沉积病、肾上腺脑白 质营养不良、肌阵挛性癫痫、线粒体脑肌病等鉴别
病因及发病机制
85%~95%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 病毒科,有60多个亚型,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 埃可病毒等。虫媒病毒和HSV也可引起本病,腮腺炎病毒、淋巴细 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流感病毒少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美国每年病毒性脑膜炎发病数超过其他病原体导致脑膜炎病人数的总 和,我国尚缺乏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 少数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大部分病毒在下消化道发生最初感染, 肠粘膜细胞有与肠道病毒结合的特殊受体,病毒经肠道入血后产生 病毒血症,再经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
CSF检查正常 EEG:非特异的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 CT:白质内多灶性低密度区,无增强效应 MRI:T2均质高信号,T1低或等信号
诊断主要根据病人进行性弥漫脑损害典型临床表现、EEG、 血清学JCV抗体水平增高及神经影像学所见 确诊有赖于脑活检病理检查或CSF检出JCV-RNA
治疗
PML缺乏有效治疗方法,a-干扰素对自然杀 伤细胞多 • EEG:额颞为主的弥漫性异常 • CT或MRI:额颞叶出血性病灶 • 抗单纯疱疹病毒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
•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胸腰部带状疱疹史、病
变轻、 预后好、CSF查出该病毒抗体
• 肠道病毒性脑炎:夏秋、病初胃肠道症状、
PCR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感染或接种疫苗后、脑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INFEC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病学教研室
概述—概念与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各种生物体病原体侵 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急、 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
概述—概念与分类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真菌 寄生虫 螺旋体 朊蛋白
(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ecphalitis, SSPE)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2岁前常患过麻疹,经 6~8年的无症状期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不发热。 临床分为: ①早期:认知和行为改变,如健忘、学习成绩下降、 淡漠、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和坐立不安等 ②运动障碍期:数周或数月后出现共济失调、肌阵 挛(响声常可诱发)、舞蹈手足徐动、肌张力障碍、 失语和失用症,可有癫痫发作 ③强直期:出现肢体肌强直、腱反射亢进、 Babinski征、去皮层或去大脑强直,可有角弓反张, 最终死于合并感染或循环衰竭
癫痫发作、定位体征
辅助检查 脑电图
辅助检查 CT
辅助检查 MRI
辅助检查
• CSF:压力正常或增高,细胞数增多 • CSF 病原学检查:HSV抗原;HSV特异性
IgM、IgG抗体;HSV-DNA
• 脑组织活检:出血坏死 • 电镜: Cowdry A 包涵体 • 病毒分离、培养
诊断
• 发热、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抽搐及局灶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
HIV --- DNA病毒 I 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成人 少数儿童及青年为原发性感染 II型疱疹病毒主要感染性器官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一般急性起病,也可亚急性起病 有前驱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 1/4患者有口唇疱疹史 脑实质改变的表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
三、其他病毒感染性 脑病或脑炎
(一)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coencephalopathy, PML)
临床表现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表现偏瘫、感觉异常、 视野缺损及其他脑局灶体征,脑神经麻痹、 共济失调和脊髓病变较少见,随着病灶数量 增加可出现痴呆
诊断
CSF:压力可能增高,细胞数增多达10~1000×106/L, 早期以多形核细胞为主,8~48小时后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可轻度增高,糖水平正常 急性肠道病毒感染可通过咽拭子、粪便等分离病毒, PCR检查CSF病毒DNA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治疗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支持 疗法和防治合并症 对症治疗如严重头痛可用止痛药,癫痫发作可首 选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 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目前肠道病 毒的试验性用药是免疫血清球蛋白(ISG)和 leconaril(抗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药)。 如疑为肠道病毒感染应关注粪便处理,注意洗手
和脊髓受损
•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少见、亚急性或慢性、体
液、PCR
治疗
• 病因治疗:
–无环鸟苷(阿昔洛韦)15~30mg/kg/d –刚昔洛韦疗效是阿昔洛韦的25~100倍
• 临床在不排除HSE时,就应早期抗病毒
治疗
• 免疫治疗:干扰素、转移因子、肾上腺皮
质激素
• 对症治疗: • 全身支持疗法:
二、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CNS
脑膜 脑实质 脊髓 脊髓膜
概述—CNS感染途径
血行感染 直接感染 神经干逆行感染(嗜神经病毒, neurotropic virus, HSV)
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
临床表现
本病在夏秋季高发,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终年发病。儿童多见,成人也 可罹患。多为急性起病,出现病毒感染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畏光、肌痛、 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以及脑膜刺激征如头痛、呕吐、轻度颈强 和Kernig征等。患儿病程常超过1周,成年可持续2周或更长。 临床表现可因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和病毒种类及亚型的不同而异,如幼儿 可出现发热、呕吐、皮疹等,颈强较轻甚至缺如;手-足-口综合征常见于肠 道病毒71型脑膜炎,非特异性皮疹常见于埃可病毒9型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