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絜矩之道的伦理价值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恕-絜矩之道的伦理价值思考
梁凤美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100088)
摘要:忠恕之道是儒家最根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而絜矩之道亦是相关于待人方面的学问,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探讨忠恕-絜矩之道无疑对人际关系的准则、社会关系的准则、和谐以及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建构的完善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忠恕絜矩伦理价值文化
文化空间有人说《论语》有大用,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可以治天下,一条是可以学道德,被治天下者治。
这两大用途,也可以说是一个用途,用道德治天下。
宋代宰相赵普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历代文人、大家都对这部著作给予较高的评价,所以这部著作很值得后人加以仔细研究,汲取营养。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性著作,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全书核心无疑是孔子的关于仁的学说,个人追求成仁,治天下者实施仁爱、仁政,目的在于尊卑有序、上下和谐,而忠恕之道则是成仁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有关孔子“忠恕之道”的思想。
一、忠恕的内涵
首先,关于“忠”。
古人拆字作解,有“中心为忠”之训[1],即忠和衷心有关。
可以看出,忠是人与人交往时遵循的一种规则,属于社会关系层面,强调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尽心尽意、坦诚相待,符合自己的内心,着眼于态度。
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忠心、忠诚、忠心耿耿之类的语词。
“忠”这个字在《论语》中共出现十七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为人谋而不忠乎”孔子强调,为人谋事,无论是谁,都要全心全意、真心真意,竭其所能。
“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论语·八佾》)这也说,臣子要忠心侍奉君主。
对待君主、长官之类的处于上位的人要尽忠,对待一般人要尽心尽意。
在《论语》中,“忠”字通常和几个概念相关,一是孝,“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孝顺父母、慈爱妻儿是忠的基础,由治小家推及治国家。
二是信,“忠者,主于心;信者,主于言”,强调做人做事要表里如一。
三是恕,忠是尽心,恕是将心比心,二者相通。
四是敬,忠者事人,敬者敬事,二者也不可分,“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意思是说,恭、敬、忠这些美好的道德品质无论如何都不可丢弃。
简单说,“忠”含有忠于自己的内心、尽心尽意、忠心不二的意思。
其次,关于“恕”。
古人拆字为解,有“如心为恕”之训[2]即将心比心。
古人所说之“恕”不是宽恕、饶恕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论语·卫灵公》)这里指的是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愿意、不希望的事物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公冶长》)子贡所说的正是“恕”,人心换人心,既不受人欺负,也不欺负人,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含有尊重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的意思。
最后,关于“忠恕”。
这二字最早见于《论语·里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认为,孔子之道可归结为“忠恕”二字。
南宋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为恕”(《四书集注》)。
忠恕被解释为尽己推己。
“忠”要求积极
为人,即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方面说的(《论语·雍也》);“恕”要求推己及人,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
(《论语·卫灵公》)。
二者彼此贯通,其动机目的都是“爱人”,都须对人有同情心。
《中庸》对此也有所阐发:“忠恕违道不远,诸施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认为人只要能做到忠恕就算是离所说的圣人之道不远了。
在孔子看来,“忠恕”是中国儒家的道德实践原则,是“仁”的基本内容和追求的道德境界,是“能近取譬”(《论语·雍也》)的实行仁的方法。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忠恕思想,提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忠”“恕”有各自的侧重点,都涉及行为主体和行为客体相互之间的关系。
“忠”强调守己尽职的道德自觉;“恕”要求行为主体在需要、欲望和目的等方面揣度他人,反对主体任意强迫、主宰和支配他人的行为,以免破坏既定的人际关系,这里都有重视自我、他人的含义。
二、絜矩的内涵
絜,原义为用绳子测量圆柱形物体的粗细,引申为衡量、约束之义;矩,制作方形的工具,引申为行为的原则规范。
在《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朱熹注云:“絜,度也。
矩,所以为方也。
”就是这个意思。
“絜矩”一词最早出于《大学》,它是这样说的,“所谓平天下在治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处在上位的人尊敬、孝顺老人,那么百姓就以此效仿,那么孝顺就出现了;同样,处在上位的人,尊敬长辈、体恤孤寡,那么百姓就会以此为“矩”,来要求自己。
这里强调当权者在治理国家时,其行为对社会道德行为起着示范作用,就象依絜矩可制圆方一样。
这是一种上行下效的示范作用,突出当权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孝、弟、恤”仍是道德意义层面的东西。
郑玄解释“絜矩之道”为:“絜,犹结也,絜也;矩,法也。
君子有絜法之道,谓常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意谓君子经常能执持一定的法则行为,因而不会产生失误。
这里的“矩”上升到法律地位,有更高的约束力。
儒家主要是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那么,何为“絜矩之道”呢?《大学》接着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此之谓絜矩之道。
”这一句进一步指出,自己不愿意要的、自己认为不好的,换位思考一下,都不要加诸于别人身上。
这实际上是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
认为絜矩之道就是推己以度他人他物,使其符合一定的规范。
由此看来,“絜矩之道”一方面强调当权者行为的样板作用,另一方面主张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对人们的道德实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中国古代伦理学说来说,是很可贵的思想。
此即儒家所倡导的由己推
(下转第104页)
2012年5月刊改革与开放
(上接第175页)
人的絜矩之道。
三、忠恕-絜矩之间的关系
(一)内外的关系
如果说忠恕之道是一种内在的衡量标准,那么絜矩之道就不仅仅停止于个体内心的衡量标准,它上升为一种规范、制度,具有一种普遍的特征,通过一种外在化的手段使其得以显现。
由个别上升为一般,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可衡量性。
(二)递进完善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孔子“忠恕之道”和《大学》“絜矩之道”基本内涵所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后者继承、发展了前者,从而使儒家的道德学说趋于完整,提高了其指导现实社会交往的普遍适用性。
孔子并未明确提出忠恕之道的内涵,但我们从其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忠恕由“己”出发,推及他人这样一种关系。
絜矩则是依循一定的道德原则,经“己”消化,然后推及他人。
很明显,絜矩进一步完善了它的涵义,有更多的合理性、普遍性。
二者同属于人际关系的调节范围,拥有内涵的一致性,构成了儒家忠恕-絜矩之道。
四、忠恕-絜矩的伦理价值思考
从伦理价值方面看,忠恕—絜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宽容、尊重、平等的关系以及规范的制定对调节、约束人们行为的指导意义。
儒家的忠恕—絜矩之道在当今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一方面具有提高人们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的热情,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突出强调个人利益和功利意识,具有自我生存与扩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性。
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及西方一些腐朽的道德观的涌入下,人们道德面貌出现了滑坡的现象,欺诈、人情冷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时有发生,这给我国价值道德问题带来不可忽视的后果,甚至酿成一些悲剧,像近些年出现的地沟油、瘦肉精、毒馒头、小悦悦事件等等,种种问题层出不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们不可以继续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熟视无睹我们的道德价值问题。
除了加强法制制度以外,利用儒家的忠恕—絜矩之道,并使之内化于人心,形成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无疑对解决此类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我们仍需承认,忠恕—絜矩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遇到一些阻碍,即它的具体执行层面,它的途径、方法仍有待探索。
参考文献:
[1][2]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73-774786
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企业员工的思想问题制定工作方案,并一一进行解决,这样才有可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因此,企业思想工作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等特征。
所以说,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必须处理好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使企业员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第五,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以及企业完善的工作创新机制,这样才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能够有足够的保障。
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过程中,必须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并在实际行动中,加深思想政治工作效力。
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是以企业党组织为中心,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与企业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努力促进企业形成团结、和谐、友好的文化氛围,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第六,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团结的、统一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可以促进企业员工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活动中,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就必须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另外,高素质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员工的思想政治动态,深入员工之中,倾听员工需要,并为员工解决困难,从而与企业员工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各个企业都在探寻创新的发展途径,制定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经济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而作为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只有保持积极的、与时俱进的心态,不断研究市场变化与企业员工实际需求,才能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效果不断提高,进而促使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促进企业各种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2).
[2]周阳,李智勇.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1).
[3]薛东青.对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今日科苑, 2010,(02).
[4]杨萍,曹晓毅,吴春艳.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电业,2010,(01).
[5]曾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冶金企业文化,2010,(01).
[6]张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开创新局面[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02).
[7]郭碧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沧桑,2010,(08).
[8]王俊芝,李利红,代晓辉.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信息,2009,(33).
[9]陈其鳌.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J].商业经济,2005,(01).
[10]徐莹.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代规定性与路径创新[J].学习月刊.2009,(16).
[11]李青奎.围绕企业发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中国军转民,2006,(09).
[12]曾令芬.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