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历年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概述【圣才出品】
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2014年联考真题]A.应用层B.表示层C.传输层D.网络层【答案】C【解析】OSI参考模型中,下层直接为上层提供服务,而会话层的下层为传输层。
2.相对于OSI的7层参考模型的低4层,TCP/IP协议集内对应的层次有()。
A.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和物理层B.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C.传输层、互联网层、ATM层和物理层D.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答案】B【解析】OSI的7层参考模型从下至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协议的4层参考模型从下至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对应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对应网络层、应用层对应了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某以太网拓扑及交换机当前转发表如下图所示,主机00-e1-d5-00-23-a1向主机00-e1-d5-00-23-c1发送1个数据帧,主机00-e1-d5-00-23-c1收到该帧后,向主机00-e1-d5-00-23-a1发送一个确认帧,交换机对这两个帧的转发端口分别是()。
[2014年联考真题]A.{}3和{}1B.{}2,3和{}1C.{}2,3和{}1,2D.{}1,2,3和{}1【答案】B【解析】第一次交换机没有00-e1-d5-00-23-c1的信息,只能选择从其他端口全部发送,同时记录这个数据报源MAC地址的信息00-e1-d5-00-23-a1,确认帧发送时已经有00-e1-d5-00-23-a1的信息了所以只用从1端口转发。
4.假如正在构建一个有22个子网的B类网络,但是几个月后该网络将增至80个子网。
每个子网要求支持至少300个主机,应该选择()子网掩码。
A.255.255.0.0B.255.255.254.0C.255.255.255.0D.255.255.248.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子网划分的理解。
计算网络考研试题及答案

计算网络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计算机网络中,OSI参考模型的第四层是:A. 传输层B. 网络层C. 数据链路层D. 应用层2. TCP协议位于OSI模型的哪一层?A. 传输层B. 表示层C. 会话层D. 网络层3. 以下哪个协议是用于域名解析的?A. HTTPB. FTPC. DNSD. SMTP4. 在网络协议中,TCP和UDP的主要区别是:A. TCP是面向连接的,而UDP是无连接的B. TCP比UDP更安全C. TCP传输速度更快D. UDP支持广播和组播5. 以下哪个不是网络设备的名称?A. 路由器B. 交换机C. 网关D. 服务器答案:1. A2. A3. C4. A5. D二、简答题1. 简述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
2. 描述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
3. 什么是网络拥塞控制?请简述TCP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案:1. 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是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所必须的。
首先,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标志的数据包到服务器以建立连接,服务器收到后,回复一个SYN-ACK(同步确认)标志的数据包,表示服务器已准备好发送数据。
最后,客户端再次发送一个ACK(确认)标志的数据包,表示客户端已准备好接收数据。
至此,一个稳定的TCP连接建立。
2. IP地址的分类主要有A、B、C、D、E五类。
A类地址范围从0.0.0.0到127.255.255.255,通常用于大型网络;B类地址从128.0.0.0到191.255.255.255,用于中型网络;C类地址从192.0.0.0到223.255.255.255,用于小型网络;D类地址用于多播;E 类地址保留用于实验和未来使用。
3. 网络拥塞控制是网络协议中用于防止网络过载的一种机制。
TCP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监测网络的拥塞程度来调整数据传输的速率。
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来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当网络拥塞时,减少窗口大小,减少发送的数据量,从而减轻网络负担。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运输层(圣才出品)

第5章运输层一、选择题1.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B、4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号为900。
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1个和第3个TCP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2011统考]A.300B.500C.1200D.1400【答案】B【解析】首先应该计算出第二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第三个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为900,由于第二个段有400B,所以第二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为900-400=500。
由于确认号就是期待接收下一个TCP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所以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500。
这一题相对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理解TCP发送确认号的原理就可以了。
2.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段可能是()。
[2011统考]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答案】C【解析】首先,不管是连接还是释放,一般只要写出来,SYN、ACK、FIN的值一定是1,排除A项和D项。
确认号是甲发送的序列号加1,ACK的值应该为11221(即11220已经收到,期待接收11221),所以排除B项可得正确答案A项。
另外需要重点提醒的是,乙的SEQ值是主机随意给的,和甲的SEQ值没有任何关系,这里只是巧合。
3.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TCP最大段长度为1000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2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网络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传输层)【圣才出品】

第5章传输层5.1 考点归纳【考纲指定考点】一、传输层提供的服务1.传输层的功能;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3.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
二、UDP协议1.UDP数据报;2.UDP校验。
三、TCP协议1.TCP段;2.TCP连接管理;3.TCP可靠传输;4.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题型及考点分析】传输层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层次。
要求掌握传输层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地位、功能、工作方式及原理等,掌握UDP协议及TCP协议(如首部格式、可靠传输、流量控制、拥塞控制、连接管理等)。
其中,TCP报文分析、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机制,出选择题、综合题的概率均较大,因此要将其工作原理透彻掌握,以便能在具体的题目中灵活运用。
一、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传输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元一般用报文段(segment)来表示。
1.传输层的功能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传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它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提供了逻辑通信,而网络层提供了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
显然,即使当网络层协议是不可靠的,也就是即使网络层协议会使分组丢失、混乱和重复,传输层同样也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服务。
(1)传输层功能①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与网络层的区别是,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
传输层之间的通信好像是沿水平方向传送数据。
但事实上两个传输层之间并没有一条水平方向上的物理连接。
网络层是提供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而传输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②分割和重组数据将应用层的消息分割成若干子消息并封装为报文段。
③按端口寻址标识不同的应用进程,实现多个应用进程对同一个IP地址的复用。
④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首部和数据部分);⑤提供两种服务一种是面向连接的服务,由TCP协议实现,它是一种可靠的服务;一种是无连接的服务,由UDP实现,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应用层)【圣才出品】

第6章应用层1.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答:因特网的域名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电话号码分为国家号和结构分号(中国+86)、区号、本机号。
相同之处:都采用若干个分量表示,各个分量之间代表不同的级别;不同之处:电话号码网中级别高的域名写在最左边,级别最低的域名写在最右边;而域名系统则相反。
2.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服务器有何区别?答:(1)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2)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服务器的区别:①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域名服务器,也是最重要的域名服务器。
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级服务器的域名和IP地址;②顶级域名服务器:这些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在该顶级域名服务器注册的所有二级域名。
当收到DNS查询请求时,就给出响应的回答;③权限域名服务器: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
当一个权限域名服务器还不能给出最后的查询回答时,就会告诉发出查询请求的DNS客户,下一步应当找哪一个权限域名服务器;④本地域名服务器:当一个主机发出DNS查询请求时,这个查询请求报文就发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每一个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或一个大学,都可以拥有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有时也称为默认域名服务器。
3.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
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答:(1)假定域名为的主机想知道另一个域名为y.abc.tom的主机的IP 地址。
域名解析过程如下:①主机先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递归查询;②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它先向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③根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次应查询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④本地域名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⑤顶级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次应查询的权限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⑥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权限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⑦权限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所查询主机的IP地址;⑧本地域名服务器最后把查询结果告诉主机。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应用层(圣才出品)

第6章应用层一、选择题1.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图6-18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2012统考]图6-18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A.SMTP、SMTP、SMTPB.POP3、SMTP、POP3C.POP3、SMTP、SMTPD.SMTP、SMTP、POP3【答案】D【解析】电子邮件主要由3部分组成:用户代理、消息传输代理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SMTP: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定义邮件传输的协议,它是基于TCP服务的应用层协议,由RFC 0821所定义。
SMTP协议规定的命令是以明文方式进行的,SMTP协议用于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递邮件。
SMTP运行在TCP基础之上,使用25号端口,也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型。
SMTP通信的3个阶段如下:①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SMTP客户和接收主机的SMTP服务器之间建立的。
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②邮件传送;③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应释放TCP连接。
(2)POP3协议:POP3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是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3,POP3)。
POP3协议是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但它的功能有限。
POP3协议具有用户登录、退出、读取邮件以及删除邮件的功能。
当用户需要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下载到用户自己的机器时,POP3客户进程首先与邮件服务器的POP3服务器进程建立TCP连接(POP3服务器的TCP端口号为110),然后POP3客户进程发送用户名和口令到POP3服务器进行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就可以访问邮箱了。
所以本题中用户1使用SMTP向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向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2使用POP3协议从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中接收邮件。
2.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网络层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计算机⽹络考研题库-⽹络层章节题库(圣才出品)第4章⽹络层⼀、单项选择题1.路由器连接的异构⽹络指的是()。
A.⽹络的拓扑结构不同B.⽹络中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同C.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均不同D.数据链路层协议相同,物理层协议不同【答案】C【解析】⽹络的异构性指的是传输介质、数据编码⽅式、链路控制协议以及不同的数据单元格式和转发机制,这些特点分别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定义。
2.⼀个C类地址,采⽤了255.255.255.240作为⼦⽹掩码,那么这个C类地址可以划分为()个⼦⽹。
A.16B.32C.64D.128【答案】A【解析】先将⼦⽹掩码转换成⼆进制得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C类地址的主机号是8位的,⼦⽹掩码最后8位中⾼4位为1,说明现在⽤⾼4位来表⽰⼦⽹,因此可以得到16个⼦⽹。
3.下列地址中,不属于多播地址的是()。
A.225.189.123.43B.239.14.68.89C.240.32.22.12D.224.0.0.255【答案】C【解析】⽤⼆进制表⽰时,多播地址必定以1110开头,剩下28位⽤来表⽰多播地址。
⽤点分⼗进制法表⽰是224.0.0.0到239.255.255.255,240.32.22.12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4.⼀台路由器的静态路由表中有如下四个项:表4-1那么它们可以()。
A.聚合到202.87.96.0/21B.聚合到202.87.104.0/21C.聚合到202.87.96.0/19D.不可以聚合【答案】C【解析】因为它们的前两个字节都相同,转换为⼆进制后,第三个字节的前三位都是001,⽬的⽹络的地址前19位都相同,所以它们可以聚合成202.87.96.0/19。
5.假定⼀台主机的IP地址是222.205.74.56,⼦⽹掩码为255.255.240.0,该⼦⽹地址为()。
A.222.205.0.0B.222.205.64.0C.222.205.72.0D.222.205.74.0【答案】B【解析】⼦⽹掩码转换为⼆进制后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IP地址转换为⼆进制后为:11011110.11001101.01001010.00111000;两者相与后得11011110.11001101.01000000.00000000,即222.205.64.0。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应用层(圣才出品)

第6章应用层6.1复习笔记一、域名系统DNS(一)域名系统概述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因特网的域名系统DNS被设计成一个联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DNS使大多数名字都可以在本地进行解析(Resolve),仅少量解析需要在因特网上通信,因此DNS系统的效率很高。
(二)因特网的域名结构DNS规定,域名中的标号都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每一个标号不超过63个字符,也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标号中除连字符(-)外不能使用其他的标点符号。
级别最低的域名写在最左边,而级别最高的顶级域名则写在最右边。
由多个标号组成的完整域名总共不超过255个字符。
如图6-1所示列举了一些域名作为例子。
图6-1因特网的域名空间(三)域名服务器如图6-2所示可看出,因特网上的DNS域名服务器也是按照层次安排的。
图6-2树状结构的DNS域名服务器1.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采用递归查询(Recursive Query)方式。
所谓递归查询就是: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即替该主机继续查询),而不是让该主机自己进行下一步的查询。
因此,递归查询返回的查询结果或者是所要查询的IP地址,或者是报错,表示无法查询到所需的IP地址;2.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Iterative Query)。
迭代查询的特点是: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你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
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而不是替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如图6-3所示用例子说明了这两种查询的区别。
图6-3DNS查询举例:(a)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b)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递归查询二、文件传送协议(一)FTP概述文件传送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因特网上使用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计算机网络考研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计算机网络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链路层的特点的?A. 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B. 在点对点通信中建立连接C. 提供网络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D. 提供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的通信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互联网工作模式中的一种?A.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B. 对等网络模式C. 主从模式D. 集中式模式答案:D3. 在TCP/IP协议中,哪个选项提供了对数据的可靠传输?A. IP层B. UDP层C. TCP层D. HTTP层答案:C4. 在TCP协议中,滑动窗口是用来实现下列哪项功能的?A. 确认接收到的数据B. 控制发送端的数据速率C. 选择合适的路径发送数据D. 压缩传输数据答案:B5. 在IPv6地址中,下列哪个选项是合法的IPv6地址格式?A. 192.168.0.1B. FE80::ABCD:1234:5678:9ABCC. 10.0.0.1D. 255.255.255.0答案:B二、问答题1. 简述OSI七层模型,并列举每层的功能。
答案:OSI七层模型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协议按照功能进行分层的模型。
1) 物理层:负责定义物理介质和信号传输方式。
2)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3) 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4)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
5)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结束会话。
6)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
7) 应用层:负责提供网络服务和用户接口。
2. 简述TCP和UDP协议的特点以及适用场景。
答案: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具有如下特点:- 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采用滑动窗口和拥塞控制机制,实现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和对数据顺序要求较高的场景;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具有如下特点:- 不提供可靠传输服务,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丢失数据;- 传输速度快,延迟低;- 适合对传输速度要求高、对数据丢失可以容忍的场景,如视频直播、在线游戏等。
考研计算机统考辅导系列 计算机网络 章节题库 (物理层) 【圣才出品】

第2章物理层一、单项选择题1.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A.12kbpsB.24kbpsC.48kbpsD.96kbps【答案】B【解析】采用四个相位每个相位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后,每个信号可以有16种变化,每个信号可以传输log216=4bit的数据。
而链路带宽为3KHz,采样频率为带宽的两倍,即3kHz×2=6kHz,所以最大传输速率是6kHz×4bit=24kbps。
2.测得一个以太网数据的波特率是40baud,那么其数据率是()。
A.10 MbpsB.20 MbpsC.40 MbpsD.80 Mbps【答案】B【解析】以太网采用了曼彻斯特编码,意味着每发送一位就需要两个信号周期,即每发送一个信号相当于只发送了0.5bit,则数据率为40 baud×0.5bit=20 Mbps。
3.一种数据编码的海明距是7,那么使用这种编码最多可以纠正()个错误。
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D【解析】为了纠正d个错误,需要使用距离为2d+1的编码方案,2d+1=7,得d=3。
4.一个网络的物理线路上抓到011001位串的波形如下:图2-1请问该线路采用了()编码方式。
A.二进制编码B.曼彻斯特编码C.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归零编码【答案】B【解析】曼彻斯特编码每一周期分为两个相等的间隔。
二进制“1”位在发送时,在第一个间隔中为高电压,在第二个间隔中为低电压。
二进制“0”正好相反。
5.某调制解调器同时使用幅移键控和相移键控,采用0、π/2、π和3/2π四种相位,每种相位又都有2个不同的幅值,问在波特率为1200的情况下数据速率是()。
A.7200bpsB.4800bpsC.2400bpsD.1200bps【答案】A【解析】本题中,根据题意有4种相位×2个幅值=8种信号状态,波特率W=1200baud,根据奈奎斯特定理,数据速率C=2W×log2M=2×1200×log28=2×1200×3=7200b/s6.通常把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信号称为()。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应用层)【圣才出品】

第6章应用层6.1 复习笔记一、域名系统DNS1.域名系统概述域名系统DNS是互联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 地址;DNS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其协议运行在UDP上,使用53号端口。
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例如域名中标号www为三级域名,标号baidu为二级域名,标号com为顶级域名,类似于这种表示方法,互联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命名域名,如图6-1所示为域名空间结构。
图6-1 互联网的域名空间【注意】域名中的标号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标号中的英文不区分大小写;②每一个标号不超过63个字符,多标号组成的完整域名不超过255个字符;③标号按级别从低(左)到高(右)书写。
3.域名服务器(1)域名服务器的概念与分类①概念互联网的域名系统通过设置相应权限的域名服务器来保存相应范围主机的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②分类互联网上的DNS域名服务器是按照层次安排的,如图6-2所示。
图6-2 树状结构的DNS域名服务器根据域名服务器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域名服务器划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见表6-1):表6-1 域名服务器种类(2)域名解析过程①两种域名解析方式域名解析是将域名映射成IP地址或者把IP地址映射成域名的过程,如图6-3所示。
图6-3 两种域名解析方式域名解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a.递归查询方式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采用递归查询方式,递归查询过程: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即替该主机继续查询),而不是让该主机自己进行下一步的查询;b.迭代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迭代查询的特点是: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而不是替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数据链路层)【圣才出品】

第3章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链路是指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节点。
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往往要经过许多段这样的链路,因此,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是另一个概念,当需要在一条链路上传送数据时,除了必须有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
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
在物理连接的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
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功能主要包括: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
将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链路层的优点:通过重传,帧编号和确认机制为上一层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将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链路层的缺点:降低了通信效率。
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网络适配器的作用: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实现以太网协议,当适配器收到正确的帧时,它使用中断来通知该计算机并交付给协议栈中的网络层,当计算机要发送IP数据报时,就由协议栈把IP数据报向下交给适配器,组装成帧后发送到局域网,当适配器收到有差错的帧时,就把这个帧丢弃而不必通知计算机。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数据链路层协议有许多种,但有三个基本问题是共同的,即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1)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7章~第10章 【圣才出品】

第7章网络安全1.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截获、中断、篡改和伪造四种威胁。
这四种威胁又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更改报文流、拒绝服务和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他也可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流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等。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相结合。
2.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指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一直处于“忙”的状态而无法为客户提供正常服务;(3)访问控制:也称为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指通过授权,控制用户访问资源的范围,防止非授权访问,保证网络和系统的安全;(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5)恶意程序:通常是指带有攻击意图所编写的一段程序。
3.为什么说,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不仅仅局限于保密性?试举例说明,仅具有保密性的计算机网络不一定是安全的。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无线网络(圣才出品)

第9章无线网络9.1复习笔记一、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提供了移动接入的功能。
(一)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局域网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有固定基础设施的,第二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1.凡使用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又称为WiFi(Wireless-Fidelity,意思是“无线保真度”)。
IEEE802.11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件是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
一个基本服务集可以是孤立的,也可通过接入点AP连接到一个分配系统DS(Distribution System),然后再连接到另一个基本服务集,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扩展的服务集ESS (Extended Service Set)(如图9-1所示)。
图9-1IEEE802.11的基本服务集BSS和扩展服务集ESS2.移动自组网络。
另一类无线局域网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它又称做自组网络(Ad Hoc Network)。
这种自组网络没有上述基本服务集中的接入点AP而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如图9-2所示)。
图9-2由处于平等状态的一些便携机构成的自组网络即使在和因特网相连时,移动自组网络也是以残桩网络(Stub Network)方式工作的。
所谓“残桩网络”就是通信量可以进入残桩网络,也可以从残桩网络发出,但不允许外部的通信量穿越残桩网络。
(二)802.11局域网的物理层表9-1是这三种无线局域网(802.11b,802.11a和802.11g)的简单比较。
表9-1三种常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频段数据速率物理层优缺点802.11b 2.4GHz 最高为11Mb/s HR、DSSS最高数据率较低,价格最低,信号传播距离最远,且不易受阻碍802.11a 5GHz 最高为54Mb/sOFDM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同时上网,价格最高,信号传播距离较短,且易受阻碍802.11g 2.4GHz最高为54Mb/soFDM 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同时上网,信号传播距离最远,且不易受阻碍,价格比802.11b 贵(三)802.11局域网的MAC 层协议1.CSMA/CA 协议在无线局域网中,并非所有的站点都能够听见对方,如图9-3所示。
考研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考研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算机网络是指什么?A. 连接在同一个地理位置上的计算机系统B. 用于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向电视用户提供服务的设备和软件系统C. 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的互联网D. 仅限于使用Internet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网络答案:C2. 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协议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A. ARPB. ICMPC. RARPD. UDP答案:A3. 哪一项不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性能指标?A. 带宽B. 吞吐量C. 时延D. 压缩比答案:D4. 在TCP/IP协议中,UD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而TCP是一种有连接的协议。
以下选项中哪个协议属于TCP?A. HTTPB. FTPC. IPD. DNS答案:B5. 计算机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是指什么?A. 通过算法调整路由路径来优化网络性能B. 控制数据流入网络的速率,以避免过多的数据导致网络拥塞C. 提供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机制D. 重传丢失的数据包答案:B二、填空题1. 在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中,________ 提供了一种将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的存在。
答案:网络层2.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类似于家庭的________。
答案:住址或街道3. 在TCP/IP协议中,_______ 是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的协议。
答案:ARP4. DNS是一种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协议,DNS的全称是________。
答案:域名系统5. ________ 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识别不同应用程序或服务的端口号。
答案:端口号三、简答题1. 简要解释计算机网络的五层协议模型。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五层协议模型是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传输数据中的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装成帧并进行物理寻址和差错检测,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应用层负责提供特定的网络应用服务。
计算机网络考研题库-下一代因特网经典教材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1.NGI和NGN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即下一代因特网;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电信网,两者的主要区别如表10-1所示。
表10-1NGN与NGI的主要区别2.建议的IPV6没有首部检验和,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答:建议的IPV6没有首部检验和,这样做的优点:16位的首部检验和字段保证IP分组头值的完整性,但当IP分组头通过路由器时,分组头发生变化,检验和必须重算。
若无此段则使路由器更快的处理分组,从而可以改善吞吐率。
缺点:在可靠度低的网络里,容易出错。
3.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答:IPV4中的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运输层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将此数据提交给哪个进程,而在IP数据报传送的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都不需要知道这一信息。
实际上,在IPV6使用“下一个首部”字段实现了IPV4中的“协议”字段的功能。
当IPV6数据报没有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作用和IPV4的协议字段一样,它的值指出了基本首部后面的数据应交付给IP上面的哪一个高层协议(例如:6或17分别表示应交付给TCP或UDP)。
当出现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值就标识后面第一个扩展首部的类型。
4.当使用IPV6时,ARP协议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答:与IPV4不同,IPV6地址的主机号字段有64位之多,它足够大,因而可以将各种接口的硬件地址直接进行编码。
这样,IPV6只需把128位地址中的最后64位提取出来就可得到相应的硬件地址,而不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进行地址解析。
IPV6使用一个叫做邻站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使一个结点能够确定哪些计算机是和它相邻接的(在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新版本ICMPV6中使用这个协议)。
考研计算机统考辅导系列 计算机网络 章节题库 (数据链路层) 【圣才出品】

第3章数据链路层一、选择题1.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的(GBN)协议,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是32,那么至少需要()位的序列号才能保证协议不出错。
A.4位B.5位C.6位D.7位【答案】C【解析】在后退N帧的协议中,序列号个数>=MAX_SEQ+1,设序列号尾数用s表示,则2S>=MAX_SEQ+1,即2S>=33,即得s最小为6。
2.若数据链路层采用回退N滑动窗口字而已,发送帧的序列号用7bit表示,发送窗口的最大值为()。
A.7B.64C.127D.128【答案】C【解析】对于7位的发送序列号,采用回退N帧的协议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值应该是27-1=127。
3.一个在以太网中的主机试图发送一个帧,当它尝试了16次仍然失败之后,它应该()。
A.放弃发送,回复一个失败报告B.在0~1023个时槽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再次尝试发送C.在1023个时槽之后再次尝试发送D.在0~216个时槽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再次尝试发送【答案】A【解析】二元指数后退算法的过程是在第i次冲突之后,在0~2i—1之间随机选择一个数,然后等待这么多个时槽。
然而,到达10次冲突之后,随机数的区间固定在最大值1023上,以后不再增加了。
当重传达l6次仍不能成功时(这表明同时打算发送数据的站太多,以致连续发生冲突),则丢弃该帧。
4.与CSMA/CD网络相比,令牌环网更适合的环境是()。
A.负载轻B.负载重C.距离远D.距离近【答案】B【解析】CSMA/CD网络各站随机发送数据,有冲突产生。
当负载很重时,冲突会加剧。
而令牌环网各站轮流使用令牌发送数据,无论网络负载如何,都没有冲突产生,这是它的突出优点。
5.下列关于令牌环网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令牌环网络存在冲突B.同一时刻,环上只有一个数据在传输C.网上所有结点共享网络带宽D.数据从一个结点到另一结点的时间可以计算【答案】A【解析】令牌环网络的拓扑结构为环状,存在一个令牌不停地在环中流动。
计算机全国统考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和答案(2009-2014)

网络习题整理(09-14年考研真题)第1章概论选择题1.(09年考研33题)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解答】选B。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因此判断是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个节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称之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试题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到传输。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OSI模型及其各层的主要功能。
2.(10年考研33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解答】选C。
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的结构;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显然A、B、D强调的是各层的功能及其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不符合;【考查知识点】考察的是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的理解;3.(10年考研34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A.80msB.80.08msC.80.16msD.80.24ms【解答】选C。
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980000B,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当t=1M×8/100Mbps=80ms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1K×8/100Mbps=0.08ms,t=80ms+2t0当t=80.16ms 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概述
1.1知识要点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指独立自治、相互连接的计算机集合。
自治是指每台计算机的功能是完整的,可以独立工作,其中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不能干预其他计算机的工作,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
相互连接是指计算机之间在物理上是互联的,在逻辑上能够彼此交换信息。
确切地讲,计算机网络就是用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配置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定义:
①按广义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②按连接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③按需求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由大量独立的、但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机来共同完成计算机任务。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以下三类:
①在组成部分上,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大部分组成。
硬件主要由主机、终端、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等组成。
软件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规定了网络传输数据时应该遵循的规范。
②在工作方式上,计算机网络(主要指Internet)可分为核心部分和边缘部分。
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负责为用户提供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
③在功能上,计算机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是用作信息交换的节点计算机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交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资源子网是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①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以及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的传输,比如用户可以在网上传送电子邮件、发送消息新闻、电子购物、远程教育等。
②资源共享: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自身的资源,也可以共享网络上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软件和硬件资源。
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
③分布式处理:将一项复杂的任务划分成许多部分,由网络内的计算机共同协作完成该项任务,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地理范围划分
①个人区域网(PAN)。
个人区域网是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其范围大约在l0m。
②局域网(LAN)。
局域网是在局部范围内的网络,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小,在计算机数量配置上没有太多限制,少则两台,多则几百台,地理上则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km左右。
局域网特点是连接范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快。
③城域网(MAN)。
城域网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城市,将不同地理小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连接距离可以在5~50km。
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④广域网(WAN)。
这种网络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MAN)更广,它一般是将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连接广域网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2)按交换方式划分
①电路交换网络。
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用于传送数据,包括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三个阶段。
最典型的电路交换网是传统电话网络。
②报文交换网络。
报文交换网络是一种数字化网络。
将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码等辅助信息,然后封装成报文。
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交换机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发送报文,这种方式称作存储-转发方式。
③分组交换网络。
分组交换也采用报文传输,将一个长的报文划分为许多定长的报文分组,以分组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
这不仅大大简化了对计算机存储器的管理,而且也加速了
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
由于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它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主流。
【例】关于数据交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路交换面向连接
B.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具有更好的网络响应速度
C.报文交换无存储转发过程
D.分组交换有存储转发过程
【答案】C
【解析】数据交换方式的三种主要方式包括线路交换(即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面向连接的只有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
由于分组交换的灵活性,使其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
(3)按拓扑结构划分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电缆构成的几何形状,它能从逻辑上表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和互相之间的连接关系。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主要可以分为星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状形网络等。
星形、总线形和环形网络多用于局域网,网状网络多用于广域网。
①星形网络。
星型布局是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结点连接而组成的,各结点与中央结点通过点对点方式连接,中央结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结点相当复杂,负担也重。
星形拓扑结构的优点:网络结构简单,便于管理、集中控制,组网容易,网络延迟时间
短,误码率低;缺点:网络共享能力较差,通信线路利用率不高,中央节点负担过重,容易成为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则全网瘫痪。
②总线形网络。
用单根传输线把各结点连接起来。
总线形网络的优点是构建简单、增减结点方便;缺点是重负载时通信效率不高、总线任一处对故障敏感。
③环形网络。
环形网中各结点通过环路接口连在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形通信线路中,环路上任何结点均可以请求发送信息。
请求一旦被批准,便可以向环路发送信息。
环形网中的数据可以单向传输也可以双向传输。
④网状形网络。
一般情况下,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条路径与其他结点相连,多用在广域网中。
网状形网络可分为规则型和非规则型两种。
其优点是可靠性高,缺点是控制复杂、线路成本高。
此外,网络的分类还有其它一些方法。
例如,按网络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按网络的适用范围和环境可以分为企业网、校园网等;按传输介质分类,可分为同轴电缆网(低速)、双绞线网(低速)、光纤网(高速)、微波及卫星网(高速);按网络的带宽和传输能力进行分类,可分为系带(窄带)低速网和宽带高速网等。
3.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组织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特网的所有标准都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形式在因特网上发布。
RFC要上升为因特网正式标准需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此外,还有三种RFC(历史的、饰演的和提供信息的RFC)。
各种RFC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各种RFC之间的关系
尽管在世界各地存在着许多标准化组织,但是大部分的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标准主要是由以下一些机构制定并发布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ITU-T)、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以及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
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是从不同方面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带宽
带宽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传送数据的能力,是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是“比特每秒”(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