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语段内容要点(课堂PPT)
合集下载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PPT课件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1f7e204028915f814dc20d.png)
第1页/共20页
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2页/共20页
第3页/共20页
记叙文阅读
第4页/共20页
•写人类阅读分类
•记事类阅读 •绘景类阅读 •状物类阅读
第5页/共20页
• 写人类阅读
第6页/共20页
教学目标:
• 1、了解记叙文的四种基本类别; • 2、把握常考题型的出题方向; • 3、掌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12类常考题)。
鸣,有《孟东野集》。
第18页/共20页
1、背《游子吟》; 2、精英特训:《我要启程了》、《字字皆辛苦》
第19页/共20页
感谢您的观看!第20页/共2 Nhomakorabea页第13页/共20页
• 时间:除夕夜; • 地点:家中; • 人物:母亲、儿子; • 起因:母亲包好饺子,忘记放盐; • 经过:聪明的母亲逐个给饺子“打针”; • 结果:儿子吃到了可口的饺子。
第14页/共20页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答题方法: • 1、找出六要素; • 2、六要素串联法
第9页/共20页
《生命的价值》
•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 有什么意思呢?”
• 院长总是笑呵呵地不回答他。
•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 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的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 高.回到院内,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 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命运在那里?
一次去拜会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我问这个世 界到底有没有命运?他说:当然有啊。我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 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
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2页/共20页
第3页/共20页
记叙文阅读
第4页/共20页
•写人类阅读分类
•记事类阅读 •绘景类阅读 •状物类阅读
第5页/共20页
• 写人类阅读
第6页/共20页
教学目标:
• 1、了解记叙文的四种基本类别; • 2、把握常考题型的出题方向; • 3、掌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12类常考题)。
鸣,有《孟东野集》。
第18页/共20页
1、背《游子吟》; 2、精英特训:《我要启程了》、《字字皆辛苦》
第19页/共20页
感谢您的观看!第20页/共2 Nhomakorabea页第13页/共20页
• 时间:除夕夜; • 地点:家中; • 人物:母亲、儿子; • 起因:母亲包好饺子,忘记放盐; • 经过:聪明的母亲逐个给饺子“打针”; • 结果:儿子吃到了可口的饺子。
第14页/共20页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答题方法: • 1、找出六要素; • 2、六要素串联法
第9页/共20页
《生命的价值》
•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 有什么意思呢?”
• 院长总是笑呵呵地不回答他。
•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 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的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 高.回到院内,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 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命运在那里?
一次去拜会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我问这个世 界到底有没有命运?他说:当然有啊。我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 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
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 上课ppt
![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 上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be6dd9cfc789eb162dc8b7.png)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2019全国Ⅰ卷)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 不超过50个字。(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 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 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 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 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 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 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记叙类语段要点回顾:
主体(谁、什么)+怎样(人
或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经过、结果)。
“主体” 就是语段的陈述对象,即 具体的“人”、“事”或“物”。
“怎样”即记叙的要素。
堂上练习
【对点练习】1.做真题2019全国Ⅱ卷。
1.(1)(2019全国Ⅱ卷)请对下面时这段间新闻报道的文地字点进+行事压件缩。
一、记叙类语段 二、议论类语段 三、说明类语段 四、描写类语段
(题型一) 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 主要信息是:①叙述的主体(对象)
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 ③叙述意义及目的 次要信息:①详细情节 ②背景材料等 抓记叙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 象、身份等)、事件、过程和结果,概括起 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 事,怎么干的,有什么结果”,文中的中心 事件是主干,其他是枝叶。
关键信息: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 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参考 答案:中英联合考古研究结果表明,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 不晚于唐代,且“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三、压缩方法指导: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2019全国Ⅰ卷)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 不超过50个字。(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 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 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 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 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 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 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记叙类语段要点回顾:
主体(谁、什么)+怎样(人
或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经过、结果)。
“主体” 就是语段的陈述对象,即 具体的“人”、“事”或“物”。
“怎样”即记叙的要素。
堂上练习
【对点练习】1.做真题2019全国Ⅱ卷。
1.(1)(2019全国Ⅱ卷)请对下面时这段间新闻报道的文地字点进+行事压件缩。
一、记叙类语段 二、议论类语段 三、说明类语段 四、描写类语段
(题型一) 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 主要信息是:①叙述的主体(对象)
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 ③叙述意义及目的 次要信息:①详细情节 ②背景材料等 抓记叙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 象、身份等)、事件、过程和结果,概括起 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 事,怎么干的,有什么结果”,文中的中心 事件是主干,其他是枝叶。
关键信息: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 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参考 答案:中英联合考古研究结果表明,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 不晚于唐代,且“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三、压缩方法指导: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概括主要内容 全国通用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概括主要内容 全国通用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4a8d7fcc22bcd127ff0c95.png)
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 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 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 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 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 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 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 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 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
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 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 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 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课文
时间
人物
《我不能失信》 一 个 星 期 天
宋庆龄 和他的 爸爸
《奇怪的大 石头》
李四光和 他的父亲 以及老师
《小摄影师》
列宁和 小摄影 师
做了什么
结果怎么样
父亲要带庆龄去 因为讲诚信,小小
伯伯家
年纪的宋庆龄选择
信守承诺去小珍家。
玩耍时发现大 不断学习研究,
石头,产生疑问。 解开了奥秘,有了
询问老师和爸爸 很大的成就。
1 盘古沉睡 2 开天辟地 3 天地分开 4 幻化万物 5 创造宇宙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 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 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 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 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 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
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 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 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 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课文
时间
人物
《我不能失信》 一 个 星 期 天
宋庆龄 和他的 爸爸
《奇怪的大 石头》
李四光和 他的父亲 以及老师
《小摄影师》
列宁和 小摄影 师
做了什么
结果怎么样
父亲要带庆龄去 因为讲诚信,小小
伯伯家
年纪的宋庆龄选择
信守承诺去小珍家。
玩耍时发现大 不断学习研究,
石头,产生疑问。 解开了奥秘,有了
询问老师和爸爸 很大的成就。
1 盘古沉睡 2 开天辟地 3 天地分开 4 幻化万物 5 创造宇宙
如何正确概括语段PPT优秀课件下载(24张)
![如何正确概括语段PPT优秀课件下载(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fcab84537fd5360cba1adb28.png)
依据语段中心句概括
摘句法
直接摘中心句 累加中心句 摘句+提炼
分层概括法 抽象概括法
概括法
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
“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 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 (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 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即使门,又是窗,所 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的“洞口” (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 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 要内容 (不超过15字)
新华社讯 据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最新的检测结果,过量开采已导致柴达木 盆地盐湖卤水资源近年来呈急剧下降之势。 监测结果表明,察尔汗盐湖由于今年一些 盐湖钾肥生产企业滥采乱挖,产生一系列 地质问题:过量开采导致卤水补给不足、 资源匮乏;老卤、废卤就地排放或回渗导 致盐湖矿床污染;漏斗疏干区内大量的固 体氯化钾无法溶解采出。 柴达木盐湖卤水资源急剧下降
银杏全身都是宝。叶、果可以入药,果实
还可以做补品食用。银杏树树龄越长,结 果就越多。银杏树极具生命力,极少自然 死亡,即使主干已经枯干,也能从枯躯中 抽出新枝。据说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长 崎,一切生物荡然无存,惟有一株麦秸秆 粗的银杏树存活,且以后生机勃勃。 银杏全身都是宝并极具生命力
共同点: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0字)
令人瞩目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日 前已经正式公布,奖牌正面采用国际奥委会规 定的图案,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 科竞技场全景。背面镶嵌中国古代龙纹玉璧, 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北京奥运会会徽。 “金镶玉”的构思和设计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 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 “中西合壁”,是东方智慧为奥林匹克画卷增 添的一抹亮色。 北京奥运奖牌设计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 的完美结合
初中语文语段概括ppt课件
![初中语文语段概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91704ed15abe23482f4da2.png)
所提供的材料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个或者若干生活现象组合而成的材料,说 明性、议论性、记叙性文字都有可能。叙述性材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重要信息;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先找到其论点;说明性材料,则要抓 住其对象特征、范围等;若是几层意思并列,就要归纳这几层意思的共同性或 实质性。这种材料往往有若干条信息让考生去筛选和概括,所以要仔细审读, 分别把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加以概括。
.
类题·集训
[2013•荆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刻凝
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它为“凝结核”。 A.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 B.灰尘、烟粒之类是吸湿性微粒。 C.微粒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语段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提炼、概括的能力。这段话的第一 句是说成语的意义,第二句是作者的态度,第三、四句从两个层次具体来谈怎样“善待这份遗产”,最 后一句说明“善待成语”的原因。后三句是围绕作者的观点,即“善待这份遗产”来谈的。
【答案】示例: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自然界是天地大书!形成健全人格,在认真读“有字书” 的同时,还要多读、读好自然生适这本“无字书”,像泰戈尔那样,在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活 中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选其它角度,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即可。)
.
类题·集训
[2013•苏州]阅读下面信息,概括材料要点。 日前,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在南昌落下帷幕,由苏州祥韵檀香 扇有限公司创作的象牙雕刻——一宝篮馨香折扇在评比中获得金奖。该作品每一片扇骨都精挑细选, 由苏派牙雕师全手工拉花制作,耗时数月完成。折扇扇链都是用一块象牙料整体镂雕而成,连而不 断,令人叫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苏州牙雕作品获金奖。
.
类题·集训
[2013•荆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刻凝
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它为“凝结核”。 A.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 B.灰尘、烟粒之类是吸湿性微粒。 C.微粒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语段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提炼、概括的能力。这段话的第一 句是说成语的意义,第二句是作者的态度,第三、四句从两个层次具体来谈怎样“善待这份遗产”,最 后一句说明“善待成语”的原因。后三句是围绕作者的观点,即“善待这份遗产”来谈的。
【答案】示例: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自然界是天地大书!形成健全人格,在认真读“有字书” 的同时,还要多读、读好自然生适这本“无字书”,像泰戈尔那样,在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活 中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选其它角度,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即可。)
.
类题·集训
[2013•苏州]阅读下面信息,概括材料要点。 日前,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在南昌落下帷幕,由苏州祥韵檀香 扇有限公司创作的象牙雕刻——一宝篮馨香折扇在评比中获得金奖。该作品每一片扇骨都精挑细选, 由苏派牙雕师全手工拉花制作,耗时数月完成。折扇扇链都是用一块象牙料整体镂雕而成,连而不 断,令人叫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苏州牙雕作品获金奖。
《概括文章内容》PPT课件
![《概括文章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511ca9f61fb7360b4c65f7.png)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课文第一大段 主要写了: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国;第二大段主要写了: 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钱学森,阻挠他回 国;第三大段主要写了:在世界各国主持正 义的人们的支持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 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三个大段的 内容合并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 的主要内容: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到祖国,而美国当局 用种种手段迫害他,阻挠他回国。最后,在 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关心支持下,钱学森 终于回到了祖国。
• 根据题干的要求概括为:盼望—— 兴奋(激动) 伤心(绝望)——看到 希望——珍惜。
4.去粗取精法。
• 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 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的、 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 《母爱无知》第3题“弟弟在招工中得以过关的‘秘密’ 直到‘那年12月lO日’才被揭穿,其实前文已多处作 了铺垫,请找出来,并用自己语言加以概括。”根据题 干要求,在整体感知文章过程中,很容易找出相关句子: “谁都不知道母亲最后是怎么说服那位当事人的,反正 那天回来,她春风满面地告诉我们,从明天起,弟弟就 可以上班了。”“只是半年后。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这件奇怪的事情跟母亲有关——每当弟弟快发工资的日 子,母亲都会到皮鞋厂去一趟,并且,母亲好像不希望 我和父亲知道这件事,出发前她总会巧妙地躲开我们。”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课文第一大段 主要写了: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国;第二大段主要写了: 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钱学森,阻挠他回 国;第三大段主要写了:在世界各国主持正 义的人们的支持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 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三个大段的 内容合并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 的主要内容: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到祖国,而美国当局 用种种手段迫害他,阻挠他回国。最后,在 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关心支持下,钱学森 终于回到了祖国。
• 根据题干的要求概括为:盼望—— 兴奋(激动) 伤心(绝望)——看到 希望——珍惜。
4.去粗取精法。
• 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 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的、 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 《母爱无知》第3题“弟弟在招工中得以过关的‘秘密’ 直到‘那年12月lO日’才被揭穿,其实前文已多处作 了铺垫,请找出来,并用自己语言加以概括。”根据题 干要求,在整体感知文章过程中,很容易找出相关句子: “谁都不知道母亲最后是怎么说服那位当事人的,反正 那天回来,她春风满面地告诉我们,从明天起,弟弟就 可以上班了。”“只是半年后。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这件奇怪的事情跟母亲有关——每当弟弟快发工资的日 子,母亲都会到皮鞋厂去一趟,并且,母亲好像不希望 我和父亲知道这件事,出发前她总会巧妙地躲开我们。”
《概括语段内容》课件
![《概括语段内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84a3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2.png)
1
阅读原文
仔细阅读原文段落,理解其主旨和核心内容。
2
提取关键信息
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和关键句,用于撰写概括语段。
3
简明概括
将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形成概括语段。
概括语段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介绍读者在撰写概括语段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过于详细
遗漏关键信息
缺乏连贯性
问题:概括语段包含过多细
问题:概括语段没有准确概
问题:概括语段与原文内容
节,没有达到简洁明了的效
括原文段落的关键信息。
不连贯,导致读者理解困难。
果。
总结
回顾概括语段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撰写概括语段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和技巧。
通过使用概括语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章的核心思想,提高写作和阅读的效果。
《概括语段内容》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概括语段,包括概括语段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要素,以及如何
撰写概括语段和解决常见问题。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引人入胜的主题!
为什么需要概括语段
介绍概括语段的重要性,如提高阅读效果、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主旨等。
1
提高阅读效果
概括语段可以帮助读者更快速地获取文章要点,提高阅读效率。
介绍撰写概括语段时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如准确性、简洁性、连贯性等。
1
准确性 ✅
2
简洁性
3
连贯性
概括语段应准确表达原
概括语段应简明扼要,
概括语段应与原文内容
文段落的主旨和核心内
避免冗长或重复的表达。
相互衔接,形成连贯的
容。
逻辑关系。
如何撰写概括语段
提供撰写概括语段的实用技巧和步骤,帮助读者掌握概括语段的写作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d5195d6529647d262852b3.png)
或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有怎样的结果。
概括内容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题目扩展法 二、综合归纳法(要素串连法) 三、抓重点词句 四、段落大意串连法
.
6
几种方法
一、题目扩展法 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只要把题
目加以扩展就可以了。 《往事依依》:写了作者对几件十分留恋的往事
的回忆。 《社戏》: “我”与小伙伴们到赵庄看社戏的经过。
二、综合归纳法(要素串连法)
记叙文四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 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 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
旧篇重温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主要人物:哈尔威船长 时间:1870年3月17日夜晚 地点:“诺曼底”号船上 事件:“诺曼底”遇难,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营救全船人
⒀范老太急忙说:“哪里哟,我没事,你放心……” ⒁“哟,对不起啊范家妈妈,我忙呢!我不像你有福气,生得大孝子,还是有 本事的大孝子!”李大娘边说边敲打猪盆唤猪,“我喂猪了,不陪你了!” ⒂范老太脸上像烧了火,直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往家戳去。
试验结束后,周教授走上讲台,他指着那位男生和女生说: “今天的‘信任’试验,他们两人做得是最成功的。同学们, 什么是信任呢?信任便是像刚才这位男同学一样,心里对别 人没有丝毫的戒备和猜忌之心,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别人;而 这位女同学,则向我们展示出了最好的‘值得信任’的例证, 就是不管自己有多困难,都会把别人交付的事情办好。他们 两人之所以把这场试验做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相互信任演 绎到最为完美。”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 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 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 生活。
概括内容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题目扩展法 二、综合归纳法(要素串连法) 三、抓重点词句 四、段落大意串连法
.
6
几种方法
一、题目扩展法 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只要把题
目加以扩展就可以了。 《往事依依》:写了作者对几件十分留恋的往事
的回忆。 《社戏》: “我”与小伙伴们到赵庄看社戏的经过。
二、综合归纳法(要素串连法)
记叙文四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 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 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
旧篇重温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主要人物:哈尔威船长 时间:1870年3月17日夜晚 地点:“诺曼底”号船上 事件:“诺曼底”遇难,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营救全船人
⒀范老太急忙说:“哪里哟,我没事,你放心……” ⒁“哟,对不起啊范家妈妈,我忙呢!我不像你有福气,生得大孝子,还是有 本事的大孝子!”李大娘边说边敲打猪盆唤猪,“我喂猪了,不陪你了!” ⒂范老太脸上像烧了火,直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往家戳去。
试验结束后,周教授走上讲台,他指着那位男生和女生说: “今天的‘信任’试验,他们两人做得是最成功的。同学们, 什么是信任呢?信任便是像刚才这位男同学一样,心里对别 人没有丝毫的戒备和猜忌之心,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别人;而 这位女同学,则向我们展示出了最好的‘值得信任’的例证, 就是不管自己有多困难,都会把别人交付的事情办好。他们 两人之所以把这场试验做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相互信任演 绎到最为完美。”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 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 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 生活。
概括段落内容要点PPT课件
![概括段落内容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c72fca31b765ce0408148c.png)
3
2、什么是概括段落内容要点呢?
是指在阅读文章或者语段时,能总览所提 供的文字材料,依据作者的思路,从整体上把 握段落的内容,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或者把具 体的内容抽象化。
例子:“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低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 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那一天为止出来不可。 莫非他造塔的时候,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这段文字共四 个句子,陈述的对象是谁呢?第一个句子可以抽象成什么?后三个 句子可以抽象为什么呢,那么把你想到的语言组织一下,这段文字
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
是并列的,就把几层的
意思串连起来从而归纳 出段落的意思。
10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 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 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 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 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 以前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 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 次,生长分裂及其旺盛,至今已传了几十代,仍没有死 亡的征象。海拉已死亡多年,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 里的奥秘何在呢?
作者介绍了两种细胞形成了并类关系。这样就可以对
它们进行归纳:介绍两种永生的细胞。
11
4、概括法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也没有中
心词也找不到一些语言标志就要把 段落中个个句子的意思分析研究一 下,根据各个句子的语意的疏密程 度来归类进而概括出主要意思。
12
例子:“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低下,法海禅 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 坐了。非到螃蟹断种那一天为止出来不可。莫 非他造塔的时候,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 么?”这段文字共四个句子,陈述的对象是谁 呢?第一个句子可以抽象成什么?后三个句子 可以抽象为什么呢,那么把你想到的语言组织 一下,这段文的主要意思就议是论:了白蛇娘娘和法海的截
2、什么是概括段落内容要点呢?
是指在阅读文章或者语段时,能总览所提 供的文字材料,依据作者的思路,从整体上把 握段落的内容,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或者把具 体的内容抽象化。
例子:“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低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 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那一天为止出来不可。 莫非他造塔的时候,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这段文字共四 个句子,陈述的对象是谁呢?第一个句子可以抽象成什么?后三个 句子可以抽象为什么呢,那么把你想到的语言组织一下,这段文字
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
是并列的,就把几层的
意思串连起来从而归纳 出段落的意思。
10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 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 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 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 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 以前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 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 次,生长分裂及其旺盛,至今已传了几十代,仍没有死 亡的征象。海拉已死亡多年,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 里的奥秘何在呢?
作者介绍了两种细胞形成了并类关系。这样就可以对
它们进行归纳:介绍两种永生的细胞。
11
4、概括法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也没有中
心词也找不到一些语言标志就要把 段落中个个句子的意思分析研究一 下,根据各个句子的语意的疏密程 度来归类进而概括出主要意思。
12
例子:“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低下,法海禅 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 坐了。非到螃蟹断种那一天为止出来不可。莫 非他造塔的时候,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 么?”这段文字共四个句子,陈述的对象是谁 呢?第一个句子可以抽象成什么?后三个句子 可以抽象为什么呢,那么把你想到的语言组织 一下,这段文的主要意思就议是论:了白蛇娘娘和法海的截
语段概括 ppt课件
![语段概括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56ab79910ef12d2bf9e759.png)
• A.美国 发现 两种 重子 B.美国 两种 重子 周期表
• C.美国 利用 对撞机 重子 D.美国 预测 两种 重子
• 四、归纳方法
• 1.查找法(找关键句)
• 例8.下列对语段内容概括最 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 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18岁的诺贝尔参 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 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奈尔和鲁赛尔就是在 1851年世博会上结识的,设定了建造“大东 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 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 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的先驱; 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 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 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 重要的灵感。
常考题型
(一)记叙性材料
例1.下面是发掘杭州雷 锋塔的一段报道。对地 宫开启过程概括正确的 一项是( )
①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② 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 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 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③ 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 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④10 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⑤11时30分盖板绘 图完毕。⑥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 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⑦11时11分,最激 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 开盖板。⑧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 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考点说明
语段概括主要考查对有关信息的 抽取提炼能力,一般要求对一个或几 个语段进括提炼要点,归纳主旨,或根 据材料对某一概念下定义等等。
考查类型
(一)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 类(以新闻为主)
四阅读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课堂PPT)
![四阅读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339e1183d049649b6658b3.png)
4、“它们编成了一支漂亮的”V”字形队伍,地面上的人们望
见了,对它们钦慕不已。”人们为什么要钦慕它们呢?
__因__为__它__们__飞_得__逍__遥__自__在_,__同__时__它__们_的__飞__行__有__既_定__的__目__标__。__
美国一位现代诗人桑德堡也曾写过:“雾来了,附在小猫 的足上。”他的想象的确非常丰富,还有什么比猫更能表现出 那轻而且软、落地无声的雾呢?
10
在雾中,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是隐去了,我们徘徊雾中, 正如读到一首意境高远、含蓄深厚的诗,其妙处,只可以意会。 当你融着一片浓雾,忽然听到你熟悉的那条小河的潺潺水音, 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B(
)。
A 那份喜悦,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B那份喜悦,的确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到的。
C那份喜悦,是在阳光朗照时所体会不到的。
D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12
玉米与天空
冬天到了,一群野鸭正在天空向南飞去,它们编成了一支 漂亮的”V”字形队伍,地面上的人们望见了,对它们钦慕不已。
有时候,我们也会不堪忍受一直过“野鸭”一样的生活, 迁来飞去……在我们整个的生命旅程中,一路上会遇到各种诱 惑,如果我们忍不住只是想贪恋一粒玉米,那么,我们就会失 去整个天空。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羡慕----( 钦慕 ) 厌恶----( 厌倦 ) 迷恋----( 贪恋 )
15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3
它在那群被驯养的鸭子中间落地,开始也和它们一样摇摇
摆摆地走来走去,欢快地嘎嘎叫着,当然也毫不客气地吃起玉
米来了。与此同时,天上的那群野鸭仍编着队一刻也不停留地
概括语段内容 ppt课件
![概括语段内容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262ccd83d049649b665885.png)
解答“描写语段压缩”题的方法
1.找出对象与描写中心。
2.仔细探究描写层面,一一列出来。
3.去掉“枝叶”(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 保留主体或要点。 ),“忽视”景物描写 。因为景物描写只是用来渲染气氛或衬托 人物的,往往很具体,很优美,但大多不 是文段的中心,所以要敢于“忍痛割爱” 。
4.适当借用文中“定性”的词语,(一般 是形容词)
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
4. 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
过25个字)(4分)
定义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
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
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
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 原理 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
阅读下面这则报导,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尽管《橘子红了》的音乐被很多观众视为诡 异,但无论如何周迅低沉但富有个性的声音还是被 观众记住了。而《橘子红了》也打开了周迅的歌艺 生涯,据悉,由她主演的《射雕》剧组也在力邀她 和李亚鹏共唱主题曲,张纪中还透露,至少有一首 歌曲将是属于周迅个人的。记者近日从《射雕》剧 组获悉,《射雕》的音乐创作其实在年前就开始进 行,而制片人张纪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自 己最想让周迅和李亚鹏来演唱主题曲,由于周迅演 唱了《橘子红了》以后,观众已经接受了她的声音 ,在声势上更占据优势。
解答“议论性语段压缩”题的方法
第一步:找出关键语句,即能表明中心或主要 论点的句子。
第二步:理清原文的论证思路,注意文中的关 联词和必要的过渡句。
第三步: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往往可以舍 弃论据。
第四步:整合表达,保证语句通顺、简洁,符 合题干要求。
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fc8e4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2.png)
天盼着它发芽。 ❖ 第二句:半个月过去了,种子仍然没有动静。 ❖ 第三句:人们在议论不发芽的原因。 ❖ 第四句:小芽终于出土了。
❖ 四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归纳段意。 ❖ (种子种下后,人们天天盼着它发芽,过了
半个月,还没有动静。人们都在议论不发芽 的原因,正在这时,小芽终于出土了。)
意有哪些要求呢? ❖ 讨论,归纳: ❖ 意思准确、表述精练、语句通顺(板书)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判断下面概括一段话的段意是否准确? ❖ 练习6: ❖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趣味语文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yù"字。 荣( 誉 ) 犹( 豫 ) ( 愈 )合
( 预 )定 比( 喻 ) 相( 遇 ) 四、两两相对(写出相对的字、词) 有(福 )同享,有( 难 )同当 ( 日 )有所思,( 夜 )有所梦 ( 福 )无双至,( 祸 )不单行 当局者( 迷 ),旁观者( 清 ) ( 有 )则改之,( 无 )则加勉 ( 明 )枪易挡,( 暗 )箭难防 ( 招 )之即( 来 ),( 挥 )之即(去 )
❖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 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 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 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 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 ,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 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 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 四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归纳段意。 ❖ (种子种下后,人们天天盼着它发芽,过了
半个月,还没有动静。人们都在议论不发芽 的原因,正在这时,小芽终于出土了。)
意有哪些要求呢? ❖ 讨论,归纳: ❖ 意思准确、表述精练、语句通顺(板书)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判断下面概括一段话的段意是否准确? ❖ 练习6: ❖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趣味语文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yù"字。 荣( 誉 ) 犹( 豫 ) ( 愈 )合
( 预 )定 比( 喻 ) 相( 遇 ) 四、两两相对(写出相对的字、词) 有(福 )同享,有( 难 )同当 ( 日 )有所思,( 夜 )有所梦 ( 福 )无双至,( 祸 )不单行 当局者( 迷 ),旁观者( 清 ) ( 有 )则改之,( 无 )则加勉 ( 明 )枪易挡,( 暗 )箭难防 ( 招 )之即( 来 ),( 挥 )之即(去 )
❖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 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 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 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 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 ,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 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 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
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
业张贴海报5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志愿者
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3
方法点拨答:案再现
A说“网不友”为。了“拒绝1浪)费明”发确起叙了述“光主盘体行(动”对,象为行了向为舌)尖上的浪费 B 网友发布信息号2召)节理约粮清食事,件(并经发过起(光盘切行分动层,)次各)大网站纷纷
7
压缩下列语段,字数在40左右。 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
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 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得 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木,哗哗的声音好象海 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 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 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去。东北的森林, 十月就下雪了,松鼠不得不早做准备,好度过 漫长的寒冷的冬天。
12
解题思路:这是个议论类语段,具有议论文的某些特点。对
这类语段宜采用“寻找关键句”法。如果有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该段
话的内容,否则,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适
当改造、整合。读完一遍一般都能明白议论的话题,即语段的首句提
示的: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怎样的?首句里的“并不在于……”显然是为了引出“主要在于……”
其注意事项有:1抓住中心句、过渡句。2
内容要全面,不在片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关联词,
如“然而”“另一方面”“又”“其次”。
11
例1:压缩下列语段的内容(不超过60个字)。
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 并不在于它们的处理方法,或表现的风格,或题材 的选择等等,而主要在于绘画者所一心一意努力奋 斗的目标是否崇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画家的笔力 的壮阔或者纤细,手法的概括或者具体,以及他对 细节的爱好或者排斥等等,来判断他是否伟大。如 果他能向世人揭示出高尚的事物或激发起高尚的情 操,那么,不管他用了上面的哪种手法,他都同样 是伟大的。
文章的中心事件就是主干,其余为枝叶。如果题目对压
缩的内容另有要求,那么,把要求压缩的内容当成主干更合
适一些。本段材料中心事件显然就是“地宫开启过程”,内
容自然不仅仅如此,它还涉及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发现。按
照题目要求,不是写“地宫开启过程”的就是枝叶。②④⑤
⑦⑧五句话就是保留内容。为使答案保持在35个字以内,再
题型二:根据要求提炼语段中的信息。
压缩语段首先要看语段采用的表达方式。
语段类型
记叙类语段压缩 描写性语段压缩 议论类语段压缩 说明类语段压缩
1
1记叙类语段压缩
记叙性语段要看原语段写了什么事 情,有几个情节,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哪些情节对刻画人物紧要,哪些是 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之处,哪些是附带 东西。
关注和转载,活动参与者与城市自愿者在不同地方发放宣传资料。
C 网友号召节约粮3食),关新浪注网事发件起“意光义盘行动”,信息被大量转发, 其他网站纷纷支持4,)志表愿者达在:各对城市象宣+传经。历、 事件+经过
答D案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
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4
1.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
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
35个字。(2001年全国高考题)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
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
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
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
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
2
1.记叙性语段 2013年辽宁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
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
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
转发约5000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
用“剔除枝叶法”对这几句话进行压缩、整合,结合题目要
求“舍去”具体时间,便可得以下答案:
答案: 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 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6
2 描写性语段压缩
描述类压缩。其注意事项有:① 注意描述的要素和对象;②注意景 物描写;景物描写,或渲染气氛, 或衬托人物,或往往写的得很具体、 很优美,但许多不是文段的中心, 所以要敢于忍痛割爱。
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1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
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
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
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
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5
解题思路:压缩语段题材料以消息为多。消息,亦即新闻, 是对那些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上段 文字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记叙为主,属于记叙文。可运用 “剔除枝叶法”进行压缩。
8
[点拨];本题压缩的是描述性语段,景物描写 一般不是文段的中心,因而需要舍弃,若保留, 也要用精炼的词语来概括。本段描写的特点是 “秋天来到了森林”“秋天很美丽”,主要描 写了树、山果子和松鼠。这样分析,答案就出 来了:秋天来到了森林,树木的叶子颜色美丽, 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松鼠忙着储备果子。
•答案:秋天来到了森林,树木的叶子颜色美丽,各种 山果子都熟了,松鼠忙着储备果子。
9
方法点拨: 1)明确景物找特征 2)注意感情倾向 3)景、物+怎么样
10
3 议论类语段压缩
压缩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论点和论
据。其次要特别注意弄清原文的论证思路,弄清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和必要
的过渡句。
这一观点;第二句显然又是为了引出第二个观点即第三句话。找到了
“主要在于……”“如果……同样是伟大的。”
答案: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一心一意 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否崇高,能否向世人揭示出高尚的事物或激 发起高尚的情操。
13
3 议论类语段压缩
方法点拨: 1)抓话题、观点句(找中心句) 2)透过现象找观点 (提炼观点) 3)表达:话题+观点、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