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自己去“读思练”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灯盏小学马春来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一文,通过对聋哑青年观鱼、画鱼表现的细致描写,赞美了其勤奋、专注的品质。
作者观察细微、构思巧妙成文,写得有情有趣,有声有色,生动感人。
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很喜爱阅读的一篇课文。
“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虽很难做到,却在努力靠近它。
所以,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对“读思练”课堂导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练习,取得了一点儿效果。
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研读教材,把握重点,力求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目标明确
准确生动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
在文本解读时,我主要从普通读者、学生收获、教师教学三方面潜心研读教材。
并且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
在此基础上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部分,这些内核往往居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它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情感点。
我抓的是题眼“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课堂上就将此做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研读,力求成
为学生学习的创新点。
当然这一课特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不止一处,还可以抓“举止特别”“忘我的境界”“融为一体”,这些点,都能够引出本文的重点词句,但不管抓哪一个,目的就是提炼教材精华,使教学内容更简约。
根据学段要求、学情以及本文的特点,确我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青年人绘画时专注、勤奋的品质。
3、通过边读边想象,体会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者对人物描写的细致传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学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二、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贯彻新课标精神,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产生疑问入手,然后让学生质疑,再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己解决疑问,以问促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求知,主动完善,主动发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后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鱼明明是在水里游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师:是呀?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己读一读,把相关的语句用笔勾画下来。
学生读完以后,恍然大悟:原来“鱼游到纸上”,在文中是女孩夸赞聋哑青年的话,是说聋哑青年画鱼的技艺高超,画得活灵活现,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
师:这位聋哑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找答案。
这样带着问题,动情朗读,品词析句,实现师生、生生与文本多角度对话。
在教学中我还巧设两处“留白”,第一处读文前与读文后是大相径庭的结果,吸引了学生;第二处目的在于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给出时间、空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一层层地叠加,问题的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最后交流体会是水到渠成,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共鸣。
悬念的设置到最后解答,犹如文章的布局谋篇,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是学生思维的翅膀,因此教学中,在强调打好基础的同时,我还时常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讲课过程中我着重调动起他们对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我在指导朗读“聋哑青年观察金鱼”那段时,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那位看鱼的青年,正十分专注、十分入神地看,简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睁开眼睛,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来呢?“老师,我觉得应该小生地、轻轻地来读,因为声音大了把金鱼吓跑了。
”看着孩子们愉快的表情,我很欣慰。
是的,学生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我们应该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
四、感悟语言,让学生进行仿写的训练
本课的教学还要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用细节刻画的方法描写人物。
所以在教学完“聋哑青年特别的举止,观察金鱼入神着迷,作画全神贯注”这些细节描写后,让孩子们仿写。
一会功夫,孩子们笔下不乏灵动的文字:
“妹妹长得很小,头只有我的大洋娃娃那么大。
脸圆圆的,红红的,像只大苹果。
她睡得很甜,两只眼闭得紧紧的,像两条线;两根眉毛像两只弯弯的新。
小嘴巴经常一动一动,好像在吃奶。
她浑身被小被子包住,还用绳子扎紧,一动也不动。
”
“我先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烟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倒入锅中,只听见“嚓”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泡了起来,它的边缘犹如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
“我有一双普通的手。
手掌有点儿圆,软绵绵的,上面横竖交错着几条弯弯曲曲的手纹。
指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手指伸直的时候稍微有点弯,像一把拉不开的弓。
白嫩的手指肚儿中间凸了出来,指头尖尖的,上面深深地嵌着一片粉红色的指甲。
实践证明,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
实践活动的范本。
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
要善于找准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做到“从读学写、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虽然存在教学结构不够严谨、缺乏激励性等不足,但基本上体现了“读—思—练”的课堂主题导学模式,充分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练习,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