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摘要: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资金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主要措施。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在分析内部控制依稀的概念能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水平。

关键词:内部控制;经营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2—0121—02
所谓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行成的经过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不断完善的企业内部自我监督和调整的体系,是企业内部各种控制功能的方式、措施和程序的总成。

内部控制体系既不同于规章制度,也不同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一种特殊的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各种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防止财务管理中弄虚作假行为,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虽然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企业领导对此缺乏有效的重视,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现在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内部控制环境还不完善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运行依赖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这里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的是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依靠法人治理结构来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以保护所有者、经营者和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从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来看,国内的一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极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股东大会还流域形式,监事会的设置形同虚设,懂事的监督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要素之间无法实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导致企业内部权力控制集中,内控制度中的很多措施在现代一些企业当中无法真正的实现,企业的内控制度成为企业当中的花瓶、摆设。

这种公司治理环境,根本不适合内控制度建设与发展,也制约了内控体系作用的发挥。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体系作用发挥的基础条件,只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力和作用。

但是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重视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虽然也有相关制度,但是所制定的制度极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制度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将各项规定细化到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操作领域。

一些企业尽管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但是由于内部权力分配不均衡、企业领导层的漠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在执行的时候有章不循,所谓的内部控制制度仅仅是被用来印制成册。

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之用,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还是一把手、一刀切的模式,根本没有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贯彻下去,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的一张空头支票。

3.缺乏监督和自我评估机制
为了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企业内部应该有与之配套的监督和自我评估机制。

但就目前来说,在企业内部形式监督职能的仅是内部审计机构。

由于同处一个单位,加上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建设部健全,职能范围和审计的范围受到企业很大的限制,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而自我评估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是监督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与评估运行效果的主要工具。

此外,自我评估机制在内控责任分配上具有举足轻重格的作用,它通过制度建设将运行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落实到公司的管理层当中,并且进一步将内控责任以岗位责任的形式体现在企业员工与内部审计部门当中。

但是就我国企业的自我评估机制建设来看,很多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机构,自我评估的大部分工作实际上是由内部审计机构承担的,由于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专业化的自我评估模型和机制,导致自我评估难以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位脚跟,必须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不断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
企业在内部环境优化的过程中,要促使现有的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的融合,为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规范和其它配套指引创造刚好的条件,使企业的内部环境贴近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要求。

这是因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多重目标的特征,其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和各项业务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体系必然的与企业内部现有的会计、财务、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产生联系。

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努力改进会计、财务、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规定,使其能够适应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和完善要求。

此外,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也会造成重要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使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能符合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特点,切忌教条式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2.要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已经不仅仅体现在财产保护等狭隘的
方面,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
(1)促进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并不是最终的实施目标,内部控制体系说到底是为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服务的。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企业管理层的职能的实现,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都是由每一级管理人员及其下属履行完成的。

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将内部控制措施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经营管理能全面的纳入到内部控制体系当中,利用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各级管理层授予下属各级的职责能够得到正确、全面的履行,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2)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现代企业要想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准确的、客观的、完整的财会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一方面,企业应该利用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各种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

这要求企业要做到:第一,企业应该利用内部控制体系,随时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中各个环节的经营活动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当前市场发展状况和企业所处的位置。

第二,企业应该利用内部控制体系监督财会工作者的工作,保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会计报表中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企业的管
理者能够依靠这些报告中的数据作出正确的决策,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3.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作用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一方面企业应该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不断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建立起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模式。

这就要求企业要重视股东会、股东大会的作用和地位,严格遵守股东会和股东大会的决议和要求,使股东会、股东大会能够真正起到监督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职权和行为的作用。

另一方面,企业应该不断完善监事会制度,不断完善监事会选举制度和程序,确保监事能够按照监事会的职权要求履行自己的监事职责,公司应该为监事会履行自己的职责创造条件。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池国华,赵丹,刘逢春。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解析与实施意见。

财务与会计。

2010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