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地理分布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地理》课件

《动物地理》课件

1
洲际分布
动物种类在不同洲际之间的分布差异。
2
区域分布
动物种类在特定区域内的分布规律,受地理环境和生态因素影响。
3
局部分布
动物种类在具体局部地区的分布情况和变化。
III. 动物的迁徙
1 定义和分类
动物为了寻找食物、繁殖 或逃避恶劣环境,进行的 周期性长距离移动。
2 原因和影响
迁徙对物种生存、遗传流 动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 响。
3 路线和周期
动物迁徙通常具有固定的 迁徙路线和周期,受季节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IV. 动物的适应性
1
定义和类型
动物适应性是指动物对特定环境的适应程度,分为生理和行为适应性。
2
生态位和竞争
动物通过适应和调整生态位来进行资源竞争,并较好地适应环境。
3
普遍性和特殊性
对于某些环境条件,动物可能具有普遍适应的能力,也可能具有特殊适应的特点。
V. 动物地理对人类的意义
1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了解动物地理对保护生物 多样性、生态平衡和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对人类经济和文化的
影响
动物地理研究为旅游、农 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 了科学支撑。
3 未来发展方向
动物地理学将继续发展, 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推 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VI. 总结
《动物地理》PPT课件
动物地理是研究动物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涉及种类分 布、迁徙、适应性等内容,对环境保护、经济和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I. 什么是动物地理学
定义
动物地理学是研究动物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的学科。
内容和范围
包括种类分布、迁徙行为、适应性等诸多方面。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第一节 生物圈
❖ 概念:即生态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生物圈只占据地球面的一个薄层。
❖ 范围:海面下10km、地下300m; 地上垂直高度15km的大气层 。
❖ 组成: 大气圈 水圈
组成 土壤岩石圈 生物圈
一、水圈
占地球表面71.8%。 ❖ 水的作用: ❖ 1. 原生质的最主要成分:水生生物占70%-80%,水母
❖ 氧:一切动物呼吸和生存的先决条件。细胞代谢 中作为氢的最终受体而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 氮:机体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 CO2: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原料;构成大气外层紫外
线辐射和臭氧的屏蔽,碳酸起化学缓冲作用。
三、土壤岩圈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仅地壳表层与生命有关。
❖ 地壳:地球表面的薄层,由表层土壤和底层岩石 构成,厚度5~100km,占地球总体积的0.5%。 作用:
拿马与苏伊士地峡;南水北调后的长江、黄河。 ②滤道 仅允许有特殊适应能力的动物通过; ③机会通过 仅少数种靠机会通过,如遥远海岛动物种类少。
三、陆地动物群的地带性分布
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带内,分别分布着数量占 优势的代表性植物类型和生态地理动物群。
苔 原 地 带 地处极区附近; 温带草原地带 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 地带性分布 荒 漠 地 带 远离海洋; 针叶林地带 苔原地带以南阔叶林间; 阔叶林地带 亚热带温湿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地带 赤道附近。 垂 直 分 布:山地条件下,自然条件呈纬度带似的 垂直更替。
栖息地:满足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地方。 ——为生态学概念,是动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分布区 > 栖息地
分布区有连续分布和间断分布。 动物分布区能否向外扩展依赖于: (1)动物的扩展能力; (2)动物分布的阻限:非生物、生物阻限。 动物扩展的主要途径: ①走廊 是一种大陆桥,动物双向自由移动。如修筑运河前的巴

动物分布与栖息地

动物分布与栖息地

人为影响:人类活动对动 物分布产生影响,如栖息 地破坏、物种入侵等
2
动物栖息地
栖息地的定义和类型
类型:森林、草原、湿地、 海洋、沙漠、极地等
草原栖息地:开阔平坦,植物 种类多样,适合食草动物生活
海洋栖息地:广阔深邃,生物种 类繁多,适合各种海洋生物生活
极地栖息地:寒冷恶劣,冰 雪覆盖,适合耐寒动物生活
海洋:丰富的海 洋生物,如鲸鱼、 海豚、珊瑚等
高山:适应高海 拔环境的动物, 如雪豹、牦牛、 岩羊等
动物分布的影响因素
气候:温度、湿度、降水等 地形:海拔、坡度、地貌等 食物:食物来源和食物链
竞争: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 疾病:疾病和寄生虫的影响
人类活动:狩猎、捕捉、栖息地破坏等
动物分布的规律和趋势
高山:适应高海 拔环境的动物, 如雪豹、岩羊等
沙漠:适应干旱 环境的动物,如 骆驼、沙漠狐等
不同地理区域的动物分布特点
热带雨林:物 种丰富,生物 多样性高
草原:大型哺乳 动物和鸟类为主, 如狮子、大象、 鸵鸟等
沙漠:适应干旱 环境的动物,如 骆驼、蝎子、蜥 蜴等
极地:适应严寒 环境的动物,如 北极熊、企鹅、 海豹等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食物链:动物在 食物链中扮演重 要角色,维持生 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动 物种类繁多,有 助于保持生物多 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动物提供多种生 态系统服务,如 授粉、土壤改良 等
生态适应:动物 适应环境变化, 有助于生态系统 的稳定和恢复
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破坏自然环境:砍伐森林、污染河流、破坏湿地等 改变动物栖息地:城市化、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 影响动物食物链:过度捕捞、狩猎、污染等 影响动物迁徙:道路建设、围栏、城市扩张等

《生物地理学》课件

《生物地理学》课件

PART 03
生物地理学的应用
生态保护与恢复
生态恢复
通过研究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 可以制定出有效的生态恢复计划 ,帮助受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其 应有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监测
生物地理学可以提供生物多样性 的分布和变化信息,为生态监测 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发现和解决 生态问题。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物种保护
通过研究物种的分布和生态习性,制 定出有效的保护策略,防止物种灭绝 和濒危。
促进可持续发展
增进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生物地理学的研 究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危机。
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资 源管理策略,促进可持续发展。
PART 02
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描述物种分布
早期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不同物种的地理分布,以 及物种在地理空间中的变化。
物种分类
早期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还涉及到物种的分类,通过分类来解释物种 的分布特征。
地理隔离与物种形成
早期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还探讨了地理隔离对物种形成的影响,以及 物种在隔离环境中进化的过程。
现代生物地理学的发展
1 2 3
生态位与物种分布
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更深入地探讨了生态位与物 种分布之间的关系,解释了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 适应性。
来物种的传播途径和影响。
0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生物地理学的前沿研究还关注生物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的必要条件。
03
跨学科研究方法
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兴起,生物地理学的前沿研究也涉及与其他学科
的交叉,如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以更全面地理解生物分布和

《鸟的种类介绍》课件

《鸟的种类介绍》课件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探索鸟类生态学
深入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繁殖行为和迁徙规律等生态学问题。
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寻求保护鸟类与合理利用资源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合作研究
加强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鸟类 研究事业的发展。
THANK YOU
鸟类的迁徙
迁徙原因
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 繁殖或避免恶劣气候等。
迁徙路线
不同种类的鸟类有不同的迁徙路 线,如燕子从南半球飞往北半球
繁殖。
迁徙困难
迁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 ,如天敌、恶劣天气等,有些鸟
类甚至因此而死亡。
鸟类的繁殖与栖息地
繁殖习性
鸟类在繁殖期会筑巢、产卵和孵化,有些鸟类还会进行求偶表演 。
植物种子,有助于控制害虫和维持生态平衡。
传播种子
02
许多鸟类会将植物种子带到其他地方进行消化,从而促进植物
的传播和繁衍,有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促进生物多样性
03
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
物多样性的平衡。
鸟类的观赏价值
美丽的羽毛
许多鸟类的羽毛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具有很高 的观赏价值,如鹦鹉、孔雀等。
鸟类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鸟类是一类具有羽毛、翅膀、喙、卵生等特征的脊椎动物,是地球上最庞大、 最繁盛的动物类群之一。
分类
鸟类分为多个目,如雁形目、鹳形目、鸽形目、鸡形目等,每个目下又包含多 个科和种。不同种类的鸟类在形态、习性、食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02
鸟类的分类
鸟类的分类方法
01
02
03
形态分类法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群密度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群密度
特点
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哺乳动物,如牛、羊、马等。
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
杂食动物
以其他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哺乳动物,如狮、虎、豹等。
既吃植物也吃动物的哺乳动物,如熊、猪等。
03
02
01
哺乳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乳制品等食品资源,以及皮毛、药材等原料。
经济价值
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护生态平衡。
国际合作
03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推动全球哺乳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广泛宣传保护哺乳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科普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如观鸟、野生动物摄影、自然体验等,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哺乳动物,增强保护意愿和行动。
土壤与植被
气候条件
气候的冷暖、干湿等因素直接影响哺乳动物的生理需求和生存条件,进而影响其种群密度。
城市扩张导致哺乳动物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影响其地理分布和种群密度。
城市化进程
农业开发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对哺乳动物的栖息地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其地理分布和种群密度。
农业活动
过度捕猎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导致许多哺乳动物种群数量锐减甚至濒危。
志愿服务
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保护哺乳动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野生动物救助、保护区巡护、环保宣传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群密度
目录
哺乳动物概述哺乳动物地理分布哺乳动物种群密度及影响因素哺乳动物地理分布与种群密度关系探讨保护哺乳动物多样性措施与建议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布有影响
竞争关系:不同动物之间 的竞争关系会影响它们的
分布和数量
帮助理解动物的分布和迁徙规律 为保护濒危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策略
动物的分布规律
热带地区: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高
温带地区:物种相对较少,但特有物种 较多
寒带地区:物种稀少,但特有物种较多
促进科学研究:动物的分布规律是生物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促进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地理分布的影 响因素
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 繁殖和分布
降水:影响动物的饮水和 食物来源
湿度:影响动物的生活环 境和生理活动
风速:影响动物的迁徙和 分布范围
山脉:影响动物的迁徙和分布
河流:影响动物的饮水和觅食
干旱沙漠 区:位于 干旱地区, 气候干燥, 动植物种 类特殊
高山冰雪 区:位于 高山地区, 气候寒冷, 动植物种 类特殊
海洋区: 位于海洋 中,气候 湿润,动 植物种类 丰富
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 候条件对动物的分布有重
要影响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动 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有
影响
食物资源:食物资源的丰 富程度和分布对动物的分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汇报人:XX
目录
动物地理区的划分
动物的分布规律

动物地理分布的影 响因素
动物地理分布的演 替
动物地理分布的保 护与利用
动物地理区的划分
热带雨林 区:位于 赤道附近, 气候湿热, 动植物种 类丰富
温带森林 区:位于 温带地区, 气候温和, 动植物种 类多样
寒带苔原 区:位于 北极地区, 气候寒冷, 动植物种 类较少
逆行演替:生态系统向简单、原始 方向发展的过程

动物地理分布

动物地理分布

第二章:动物的地理分布第一节:生物圈(biosphere)生物圈又称生态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由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岩石圈(lithosphere)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组成,范围大致处于自海面下10km、地表下300m以及地表上的大气层(垂直高度约15km)之间。

生物圈内已有记载的生物约250万种,这些生物类群通过食物链紧密联系,并与其相适应的环境组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一、水圈:包括地球表面约71.8%的水域,也是构成大气圈及土壤岩石圈的一部分。

水是生命起源和存在的基本前提,水生生物体内的水分占70%~80%以上,水母和有些软体动物甚至可以高达80%~95%,陆栖动物体内的水分也占50%以上。

它不仅是原生质的最主要成分,也是作为生命代谢活动的氢和有机体体内氧的来源之一。

水还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种介质,因而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

地表的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在高空大气层中遇冷凝结成雨水而复降至地面,构成往复不息的循环。

据测算,每年从海洋表层蒸发的水量约有1m的深度;在陆地则主要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将水释回到大气层。

生物有机体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入水分,在完成代谢作用的生命活动之后又把水排出,这样,也构成一种循环。

水本身的物理特性同样对于有机体的存活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球表面的水体巨大、导热较慢,因而贮存着大量的热能,水的辐射热能为陆栖动物提供有利的生存条件。

水在4℃时具有最大的密度而使冰块漂浮于水面,从而保证了水栖生物得以安全地度过越冬期。

海洋中暖水和冷水垂直对流所导致的海流,对于气候条件以及水生生物的分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气圈:气圈内的大气中,氧约占21%,氮占78%,二氧化碳占0.03%,此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水蒸气和少量惰性气体。

氧的存在及溶解于水的性质,是一切动物呼吸和生存的先决条件。

氮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机体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我国动物地理区划课件

我国动物地理区划课件

根据海洋生物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和温度 属性,可以将海洋生物分为三类:
按温度属性划分的 海洋生物类型 1. 冷水种
寒带种 亚寒带种 2. 温水种 冷温种 暖温种 3. 暖水种 亚热带种 热带种
适合水温
低于4℃ 0℃左右 0~4℃左右 4~20℃左右 4~12℃ 12~20℃ 高于20℃ 20~25℃ 高于25℃
• 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
• 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化存在 着密切的关系,区划的分界线与相应的自 然分界线相当或大体相当。
• 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降雨量以及植被等 条件的不同,中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季 风区、蒙新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
• 在季风区内,又可分为五大温度带:寒温 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及热带。
世界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 海洋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等生态带 (ecological zone)。
• 生态带的划分根据主要是海洋深度及其相 应变化的生态条件。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 压力逐渐增大,光线逐渐减弱,温度逐渐 降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发生变化。
沿海带(coastal zone)是指自海岸 至水深200m的海区。分为潮间带 (intertidal zone)和浅海带(littoral 或 neritic zone)。 潮间带是指大潮高潮线和 大潮低潮线之间的沿岸海滨地带。 浅海带
• 自然区划
• 生态动物地理群
• 根据动物对大区域气候条件适应的共同性, 可以将我国的动物分为七种基本的生态动 物地理群,它们与动物地理区划存在着密 切的关系。
表5-3.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自然区划
界 亚界 区
亚区
自然区 生态地理动物群
东 北 亚 古界

动物的地理分布

动物的地理分布

不同区域所分布动物类群在亲缘关系上 的远近程度。区划主要是依据哺乳类和鸟类 的分布是动物地理区划的主要依据类群。它 们的散布能力强、适应性大、分布广泛。水 域环境的动物地理区划,也将鱼类一起加以 考虑。
整个地球表面先分为大陆动物区系和海 洋动物区系,然后再按区划依据划分为若干 动物地理区域。 大陆动物区系一般分为古北界、新北界、 旧热带界、东洋界、新热带界和澳洲界,各 界又可再细分为若干区和亚区等。海洋动物 区系一般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各带又可分 为若干区。
华南区
本区包括云南与两广的南部、福建省东南沿海 一带,以及台湾、海南岛和南海各群岛。 境内地形以海拔1000m以下的丘陵为主。本区 北部属亚热带,南部属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 沛。 植被类型主要是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动物提 供丰富的食物和很好的隐蔽条件,而且生活环境 多样化。
海洋动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海水温 度、盐度、水深、底质等因素以及大陆 阻限的影响。目前,学术界有几种不同 的海洋动物地理区划系统。
根据海洋哺乳类和鸟类分布,地球 上的海洋可以划分为七个区:北极区、 北太平洋区、北大西洋区、热带印度一 太平洋区、热带大西洋区、南温区 。
中国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我国海区的海洋生物区系分别属于北太 平洋区和热带印度一太平洋区。两区的 分界大体是从长江口北岸至朝鲜济州岛 之间。 根据不同海区的鱼类区系成分及其温度 属性等特点,我国海洋鱼类地理分布区 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区:黄-渤海区 、东 海区 、南海区 。
世界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海洋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等生态带 (ecological zone)。 生态带的划分根据主要是海洋深度及其 相应变化的生态条件。随着海水深度的 增加,压力逐渐增大,光线逐渐减弱, 温度逐渐降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相 应发生变化。

动物世界课件完整的

动物世界课件完整的

内蒙古草原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保护区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约300,000平方公里
自然景观
草原、河流、湖泊、湿地、山脉等
保护对象
野生动物、植物、湿地生态系统
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甘肃省敦煌市西部
自然景观
沙漠、湖泊、河流、绿洲等
保护区面积
约3万平方公里
保护对象
珍稀动物、植物、湿地生态系统
四川达州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四川省达州市境内
保护区面积
约50,000平方公里
自然景观
山峰、峡谷、森林、湿地等
保护对象
金丝猴、大熊猫、黑颈鹤等珍稀动 物
海南岛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保护区面积
海南省中部山区
约120,000平方公里
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瀑布、溪流、湖泊等
保护对象
海南黑冠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瑞鳖等 珍稀动物
02
动物世界的形成
动物世界的形成过程
从无机物质到有机物质
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通过化学反应逐渐演化成为有机物质。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有机物质逐渐聚集形成单细胞生物,再逐渐演化成为多细胞生物。
从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
多细胞生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演化成为陆地生物。
动物世界的形成原因
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断进行变异 和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
生存和繁衍。
遗传和进化
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代代相传的过 程中不断发生改变,导致生物不 断进化。
生存竞争
生物之间存在生存竞争,强者生存 ,弱者被淘汰。
动物世界的形成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动物世界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 的生物种类变得丰富多彩。

动物的地域分布和生态位

动物的地域分布和生态位

传播种子和花粉: 动物在生态系统 中通过摄食、传 播种子和花粉等 行为,促进植物 繁殖和扩散,增 加生物多样性。
3
动物地域分布和生态位的相互关系
动物地域分布对生态位的影响
动物地域分布决定了生态位的大小和范围 动物地域分布影响了生态位的稳定性和变化 动物地域分布对生态位的利用和竞争产生影响 动物地域分布对生态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人类活动对 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态位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动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健康:人类活动对动 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动物资源利用和生态工程的影响
动物地域分布和生态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 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性,为动物资源的合 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 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和角色,包括其生存环 境、食物来源、天敌等。
生态位类型:根据生态位的 不同特征,可以分为基础生 态位、现实生态位和潜在生
态位。
基础生态位:指一个物种 在理想环境中所能占据的 生态位,即其生理和生态 需求得到完全满足的状态。
现实生态位:指一个物种 在实际环境中所占据的生 态位,可能会受到其他物 种的竞争、环境的变化等
生态位的重要性:动物生态位对 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 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生态位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位:动物在环境中的位置和角色
竞争与合作:动物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植被、食物链等
适应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生态平衡:动物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关系
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对动物生态位的 影响和破坏
海洋:丰富的海洋生物, 如鲸鱼、海豚、鲨鱼等

各种各样的乌龟 PPT课件

各种各样的乌龟 PPT课件

猪鼻龟
中 文 名:猪鼻龟 地理分布:布在半干 旱,布满荆棘的草 原中
繁殖方式 :卵生
生活习性:喜欢栖 息在平坦的草地上 食性:植食性,喜 欢吃水果类、多刺 仙人掌、茎叶肥厚 的植
斑点箱龟
中 文 名:豹斑象龟
地理分布:布在半干 旱,布满荆棘的草 原中
繁殖方式 :卵生
生活习性:喜欢栖 息在平坦的草地上
密西西红耳龟
中 文 名:密西西比 红耳龟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 于美国的新墨西哥 东部
繁殖方式 :卵生
生活习性:喜栖于 清澈水塘,中午风 和日丽则喜趴在岸 边晒壳
栖息环境:杂食性
真鳄龟
中 文 名:真鳄龟
地理分布:分布在美 国的路易斯安那州, 阿肯色州,田纳西 州的周边
繁殖方式 :卵生
生活习性:鳄龟生 活在河流、湖泊、 池塘及沼泽中
地龟
中 文 名:地龟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 西、广东、湖南等 地。国外的越南也 比较多
繁殖方式 :卵生
生活习性:生活于 山区丛林、小溪及 山涧小河边
食性:地龟喜欢吃 鲜活的各种小虫子。 例如蚯蚓,蟋蟀, 面包虫等等。
食性:以鱼类、水 鸟、螺、虾,水蛇 等为食
巨蛇颈龟
中 文 名:巨蛇颈龟 地理分布: 中国,台 湾,韩国,日本等国 繁殖方式 :卵生 生活习性:幼龟有 时会留在巢穴中越 冬. 栖息环境:水塘与 沼
印度星龟
中 文 名:猪鼻龟 地理分布:布局限于 澳大利亚北部,伊 里安查亚南部和新 几内亚南部
繁殖方式 :卵生 生活习性:常年生 活于水中 食性:猪鼻龟是十 足的杂食动物,而 略微偏向于植食
食性:植食性,喜 欢吃水果类、多刺 仙人掌、茎叶肥厚 的植
豹斑象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 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地理位置,我国许多陆 栖脊椎动物可以划分为南方型和北方型两 大类。
• 在鸟类方面,这种分布类型的划分主要以 其繁殖区为标准。
• 例如,松鸡科等9个科为我国鸟类的北方代 表科,而和平鸟科等25个科我国鸟类南方 代表科。
11
• 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局限性和起源情况,还 可以把动物划分为:
• 大陆动物区系一般分为古北界、新北界、 旧热带界、东洋界、新热带界和澳洲界, 各界又可再细分为若干区和亚区等。海洋 动物区系一般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各带 又可分为若干区。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北方大陆(即古北界和新北界) 是主要动物类群的发生中心。
• 固有种(indigenous species, 也称为土著 种native species)
• 特有种(endemic species) • 移入种(immigrant species) • 引入种(introduced species)
12
固有种:每一物种只能起源于地球上 某一地区,这个地区称为该物种的发生中 心(发源地),相应地,这种动物便是该 发源地的固有种。
57
58
表5-3.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自然区划
界 亚界 区
亚区
自然区 生态地理动物群
东 北 亚 古界


Ⅰ 东 北 ⅠA 大兴安岭亚区 1

ⅠB 长白山亚区
2
ⅠC 松辽平原亚区 3
Ⅱ 华 北 ⅡA 黄淮平原亚区 4 区
ⅡB 黄土高原亚区 5
季风 区北
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
温带森林—森林草 原、农田动物群

Ⅲ 蒙 新 ⅢA 东部草原亚区 6
温带草原动物群




ⅢB 西部荒漠亚区 7 ⅢC 天山山地亚区 8
西部 高原
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 群
高地森林草原—草
Ⅳ 青 藏 ⅣA 羌塘高原亚区 9
甸、寒漠动物群
区 ⅣB 青海藏南亚区 10
49
50
大陆漂移理论图解
51
52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界 亚界

亚区
Ⅰ东北区
ⅠA 大兴安岭亚区 1
东北亚界 古
ⅠB 长白山亚区
2
ⅠC 松辽平原亚区 3

Ⅱ华北区
ⅡA 黄淮平原亚区 4
ⅡB 黄土高原亚区 5

Ⅲ 蒙新区
ⅢA 东部草原亚区 6
中亚亚界
ⅢB 西部荒漠亚区 7 ⅢC 天山山地亚区 8
Ⅳ 青藏区
33
• 区划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所分布动物类群 在亲缘关系上的远近程度。
• 哺乳类和鸟类的分布是动物地理区划的主 要依据类群。它们的散布能力强、适应性 大、分布广泛。水域环境的动物地理区划, 也将鱼类一起加以考虑。
34
• 整个地球表面先分为大陆动物区系和海洋 动物区系,然后再按区划依据划分为若干 动物地理区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4
• 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除了以动物区系及 其起源为根据以外,在进行动物地理区划 时,还应当综合考虑古环境的演变、我国 的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特点以及人 类活动等因素。
• 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
55
• 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化存在 着密切的关系,区划的分界线与相应的自 然分界线相当或大体相当。
6
7
根据动物分布区的范围大小和连续性, 动物的分布可以分为连续分布、隔离分布、 局限分布和偶然分布等四种主要类型。
8
• 连续分布(continuous distribution): 一个物种或类群(如属或科)的分布区连 成一片的分布状态。
• 隔离分布(discontinuous distribution): 也称间断分布,不连续分布。一个物种或 该类群的分布区不是连续而是间断的,它 们的分布区是由两个或几个相距很远的地 区或水域所组成,在中间地区里没有该物 种或类群的存在。
13
• 特有种:只自然地局限分布于某一地区而 不见于其他地区的某种生物。
• 移入种:一个由邻近地区扩散、迁移到另 一新地区的物种。
• 引入种:被人类有意识地引入并生存在某 一新地区的某种生物。
14
15
垂直分布:在山地条件下,随着海拔高 度的变化,植被类型和动物类群也呈现与 纬度梯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相类似的变化, 称之为垂直分布。
• 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降雨量以及植被等 条件的不同,中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季 风区、蒙新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
• 在季风区内,又可分为五大温度带:寒温 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及热带。
• 自然区划
56
• 生态动物地理群 • 根据动物对大区域气候条件适应的共同性,
可以将我国的动物分为七种基本的生态动 物地理群,它们与动物地理区划存在着密 切的关系。
1
2
3
• 栖息地(habitat): • 能够提供给某种动植物生存所必需条件的
地方。例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和 荒漠等。栖息地的范围因种类而异,可大 可小。
4
5
• 分布区(distribution area): • 某一动植物科、属或种或群落类型,在地
表的整个分布范围。按分布区的形状,可 分为连续分布和间断分布等。
9
• 局限分布(local distribution)的种类, 存在脊椎动物的各类群当中。我国大熊猫 的分布类型就是属于局限分布。
• 偶然分布(occasional distribution)现象, 主要是发生在一些鸟类当中。如分布于澳 洲的鹭科白鹭属鸟类——白脸鹭(Egretta novaebollandiae)偶见于厦门,属于偶然 漂泊而至的迷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动物区系(fauna)是指有关地区在历史发 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和在现今生态条件下所 生存的动物群。
• 动物区系的地区差异,构成动物地理区划。 因此,动物地理区划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动 物分布的区域差异。
ⅣA 羌塘高原亚区 9
ⅣB 青海藏南亚区 10
53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续)
界 亚界

亚区
Ⅴ 西南区 ⅤA西南山地亚区
东 中印亚界 Ⅵ 华中区

界 Ⅶ 华南区
ⅤB 喜马拉雅亚区 ⅥA 东部丘陵平原亚区 ⅥB 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ⅦA 闽广沿海亚区
ⅦB 滇南山地亚区
ⅦC 海南岛亚区
ⅦD 台湾亚区
ⅦE 南海诸岛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