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问题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问题设置
——以日本一节为例
设计问题是教案设计的核心部分,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主要是由它在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主要功能所决定的。“问题化”课堂教学已在新课标理念的浸润下焕发着勃勃生机。因此,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生发新问题的循环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基本形式。可见,组织课堂教学就必须要设计好问题。但笔者通过校本教研和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发现: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些问题设计并非是科学的,有效的,有的问题设计缺乏针对性,缺乏思考的价值和探究的精神。那么,究竟如何设计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通过对日本一节的教学思考,略谈自己的看法。
一、追踪时事热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而时事热点、重大事件往往是学生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若已此为背景材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点击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推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注入了“催化剂”。例如,我在讲日本的经济时,引用3月11日发生的强地震,并引发海啸这一重大事件,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震撼,进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次强地震、海啸,
不仅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创,甚至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呢?通过这一带有悬念的问题设计,为讲日本经济特征——对外依赖性强埋下了伏笔。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地理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相关,不能流于形式,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言简意赅,直入主题,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探究的热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用充满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
二、整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材的教学内容虽有一定的程序性、关联性,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如果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平铺直叙,就内容讲内容,课堂教学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就会感到索然寡味,也不会主动探究,即使学到的知识也是零碎的、片面的,更不会通过师生的创造性劳动,形成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讲授知识要点、规律、原理时需要设计问题,通过自然流畅的问题引出、引导、引申,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学习品质的养成,而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由此,我不禁联想到我在执教日本这一节课时的内心感受,我在刚上日本自然地理环境时,通过课件展示英国和日本的位置图,让学生比较两国自然地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当我抛出这一问题时,只见班里显得非常平静,并没有平时的积极讨论和热闹,大家不能主动地发言和思考,教学似乎陷入了僵局。课后我认
真进行了教学反思:问题出在我对学生学情的不了解,我设计的问题不科学,超出了学生的现实水平和认知的能力,学生找不出问题的比较点,当然也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和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使学生望而生畏,更谈不上主动探究和思考,于是我重新设计了问题,将以上这一问题改为设置若干子问题。(1)比较两国的领土组成和领土延伸的方向。(2)比较两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3)比较两国的地形。(4)比较两国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可见,这一系列彼此相关的问题既有一定的梯度、层次、思考性,又能促进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通过对此系列问题的回答,使学生对日本、英国的自然地理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再设计这样的问题:日本是如何利用本国自然环境制定本国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师生共同探究达成了认识上的一致:日本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严重匮乏;平原面积狭小且分布在沿海地区,是城市、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正是由于这些地理环境特征,形成了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这样通过问题的不断迭出,使教材的内容不断整合和挖掘,使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前因后果的关系。而且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法论,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毋庸置疑,所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设计问题,收获成功和喜悦。
“我参与,我体验,我收获,我成功,我快乐!”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积极开展课堂活动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新课标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真实写照!例如,我在讲日本的工业分布是,设计
了这样一个具有实践性的问题:假如你是日本一家大型企业的策划人员,你准备将你的企业布局在哪里最好?这种精巧的问题设计是将知识、策略、能力蕴涵在问题情境之中,能够使学生处于情感、兴趣、动机、实践亢奋状态之中,并使之密切联系,相互转化和飞跃,形成主动学习、用心创造的局面,这正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广大师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四、力求答案的多元、开放,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其宗旨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究,形成认识上的达成,但绝不是追求唯一答案。因此,老师设计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要打破思维的定势,力求图新图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我在分析日本经济特征时,设计了这一问题:日本的经济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借鉴作用呢?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技能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积极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我们应该学习日本加大科技的投入,保证产品的质量;有的说:我们应该积极扩大内需,不能像日本严重依赖国外市场;有的说:我们应该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的说:我们不能像日本一样将污染的企业转嫁到发展中国家。针对同学们积极大胆的发言,我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对他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大加赞赏,学生无不喜形于色。但同时我又向学生说明:虽然本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然而,并非是天马行空,随意发挥。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