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化学实验课创新思维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课创新思维教学
随着新课程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已成为每个化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地发展,是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灵魂。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标准》对实验教学功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因此,如何发掘化学实验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科学实验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因素。我从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感到,作为教师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从思维品质着眼,从思维方式着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落实化学教学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所提出的“要重视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教育的要求”,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化学实验课的《标准》规范应用
《标准》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活动实际去获得第一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合理建议。如“燃烧条件的探究”的教学时,对物质燃烧的条件,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一般都有较明确的答案,但怎样用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如何明确、简洁地表达结论?提出问题: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燃烧?猜想与假设:要有燃烧的物质;要引火(引燃);要有空气。制定计划:观察怎样使煤炉烧起来;怎样使它熄灭?访问消防队,火灾是怎样引起的?又是怎样扑灭的?收集证明:1.证明有可燃烧的物质存在时,才可能发生燃烧;2.证明有空气存在时,燃烧才能发生;3.证明可燃烧没有被点燃或没有处于一定温度下,燃烧不能进行。实验设计:水、酒精、食油、铁丝,哪些可以燃烧(用棉花沾这些物质放在酒精灯上,可否引燃?)在密闭容器里可燃物是否可以燃烧?(引燃后盖紧,可燃物是否继续然烧,)证实猜想“酒精、食油、铁丝、纸张、木条煤炭两组可燃物中,哪一种物质更易被点燃?哪一种燃烧所需的温度更低(高)?”解释与结论:(略)反思与评价:实验结论与猜想是否吻合,实验收集到的证据是否足够?表达与交流:我们的结论是这样
的……你是如何探究的?你的结论是什么?提出新的问题:探究出了燃烧的条件,那怎样灭火?过去我们教学中只注重了知识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一次我看见街道垃圾桶失火,在场的围观者很多,有高、高中学生及众多成年人,他们不知所措,甚至有人掏出电话拔打119,我当时迅速过去将盖子盖上火就熄了,众人顿然大悟,这就说明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性。总地来说,以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生认知发生的方式和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探究的机会两个层面,并努力使之融会贯通其基本内容。学生参与围绕科学问题事件或现象展开的探究活动,探究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教师要设法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问题,形成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并为观察结果提供解释。学生分析、解释数据并将他们的观点进行综合,构造模型,利用教师和其它的来源所提供的科学知识阐明概念及其解释。学生拓宽新的理解、发展新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于新的情境。学生和教师共同反思并评价所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化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怎样提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我认为所提问题应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启发性。在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的过程中,提问要与课时目标紧密相连,在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前提下,可以以检查学生的预习和基础知识为目的,也可以给学生构成悬念为目的。如我在讲盐的水解之前提问:“酸碱中和反应都能进行到底吗?酸式盐的水溶液都是酸性吗?”在讲溶液的PH值计算时提问:PH值等于5的溶液稀释1000倍后,PH值就等于8吗?这的提问构成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常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罢而不能”的状态,为教学的继续进行和达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精讲引导学生想想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从根本上讲决定于老师的引导。我在讲课时常注意在“少而精”的原则下尽量做到给学生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系统、导以规律。对重点、难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举例、类比来启发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记忆重点。例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学生马上会想到CO2也有类似的现象。教
师随即照着学生的思路和他们一起思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后又变清的气体是什么?怎样检验SO2和CO2?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SO2、CO2的性质认识也就深刻了。
四、通过实验促进学生的化学兴趣
化学实验过程就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过程。在化学实验中我利用从实验观察和测定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以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在做盐的水解实验时,通过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铵水溶液的PH值,学生得出前者显碱性,溶液中[OH-]>[H+],后者显酸性,溶液中[OH-]<[H+]的结论。这两种盐本身都不会电离出H+或OH-,为什么会显碱性或酸性呢?我引导学生从盐的水解实质进行讨论,通过大家发言肯定了这两种盐在水中发生了水解反应。水的电离平衡被打破是溶液分别显碱性和酸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继续测定碳酸钠和氯化铝以及氯化钠溶液的PH值,并分别分析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还有一些反应由于操作不同,现象也不同,我有目的的让学生做一些这方面操作不同,现象也不同,我有目的的让学生做一些这方面入三氯化铝溶液的操作和三氯化铝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五、通过巧解习题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巧解习题也是开发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为加强思维训练我常要求学生在解题时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审题即明确要求,抓住核心,每道题均有一个核心,只有抓住了核心,才有一个清晰的思维。2.剖析题意,回忆知识点3.突破关键,形成思路确定解题方案4.注意思维的逻辑顺序,细心解题,完成答案5.对题目进行引申和变换,从而开阔思路探寻规律如我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让学生用最佳方法鉴别失去标鉴的四种无色溶液,即A1C13溶液,KCl溶液、CH3COOH溶液、BaCl2溶液。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多种方法。最后在师生共同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用Na2CO3溶液鉴别为最佳方案。对有机化学的一些习题我常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例如,合成题:用丙酸乙酯制取乙烷,顺向思维一筹莫展,我提示同学们回忆甲烷的实验室制法。逆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在化学计算题中也可找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训练的习题。如以酸溶液的浓度求PH值,再由PH值示酸溶液的浓。总之,化学教师只要在教学各个环节重视开发和培养学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