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克拉申监控理论角度看目的语输入的加强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13bf36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b.png)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一、引言监控理论是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用于解释人们如何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
该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本文将对克拉申的监控理论进行述评,旨在阐明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发展历程以及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二、克拉申监控理论概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假说:习得-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其中,习得-学习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通过潜意识的语言习得过程实现的,而学习是有意识的过程。
监控假说则认为,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会根据情况选择使用习得的知识或学习的知识。
三、克拉申监控理论的发展自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提出以来,它一直是语言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虽然该理论在某些方面仍有争议,但它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监控理论的各个假说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理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克拉申监控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该理论强调了可理解性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这为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其次,监控假说启示我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应注意运用习得的知识,而非仅依靠学习的知识。
最后,情感过滤假说提醒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以降低情感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它为我们理解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该理论强调可理解性输入、习得-学习差异以及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尽管监控理论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需要未来的研究加以解决和完善。
例如,如何准确定义“可理解性输入”以及如何有效降低情感过滤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便更好地将监控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中。
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3cc7d18cc17552707220855.png)
14
2、两种习得过程
• 这一假说区分了两种习得过程: – “自然习得顺序”反映的是“习得”的过程。 – “课堂语言学习”——“学习”的过程。
15
3、区别或差异的原因
• 克氏认为, – 课堂学习,无法改变自然习得顺序,习得过程只能在即时言语 表达中得到体现或反映; – 课堂学习,只能对学习过程起作用, • 原因在于 – 教师的教学大纲是一个学习大纲,而学习者的内在大纲则是 一个系的大纲。
11
(二)争议
• 争议1 – 在时间上,很难界定学习者到底处于何种状态——即何时是学 习状态,何时是习得状态。 – 争议的原因在于: Kranshen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讲学习——意 识,习得——下意识联系起来,使得学者们无法考察和检验二 者的区别。克氏并没有对学习和习得的概念严格定义,因而很 难界定学习者在时间上,何时是习得的状态,何时是学习的状 态。
• 克氏认为,监控合理者才是真正的习得者,能有效从环境中获得 足够的吸纳,同时也能从课堂中有效获得监控手段并加以利用, 其情感过滤器相对较低。
22
4、使用监控的条件
• 克氏为了回答,监控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二语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才 能有意识的运用学习的知识(语法规则)?就提出了使用监控的三条件: – (1)充足的时间 • 即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并有效运用学习的知识,以便监控语言输 出的质量。 • 监控的运用受到语言使用方式的制约: – 口语中,以表达清楚意义为目的,因而较少关注语法的正确与否, 往往各种语法形式脱落。наверное всё знают. » 她呀,大概,大家都知道。 – 书面语中,通常由于时间准备充裕,因而,往往语言的语法形式的 准确性大大提高。
17
争议3
• 语言任务影响语言表现。原因: – 自然习得顺序假说依赖于考察对象的语言表现,而语言表现是由考察 对象的不同任务决定的。例如, • 即便是母语者,在面对不同交际任务时,也会有不同的语言表现— —对于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来说,和他进行语言学方面的讨论,使 用的词语必然是极其流畅和专业的,可是你让一个对语言学完全没 有所少了解的人和他谈论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必然出现不流畅和不 理解的现象。 – 其次,语言监控模式是一种“二元能力模式”,即认为学习者只有两 种对立的、互不干扰的语言获得能力。 • 但实际上是,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现象都具有左中右三种 状态,甚至更多的中间状态,因而人的获得语言的方式或能力也不 例外,必然在习得和学习之间存在某些中间状态。 • 正是这种二元能力模式,无法解释学习者由于交际任务和环境的不 同造成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上的差异,从而遭到学者的质疑。
克拉申监控理论论文: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监控理论论文: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04b696cf242336c1eb95e87.png)
克拉申监控理论论文: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摘要] 主要讨论了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下的输入假说理论,其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启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克拉申监控理论输入假说大学英语教学克拉申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他所倡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外语学习理论之一。
他的著名的监控理论分为5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这五个假说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在语言学界该理论虽受到了不少挑战,但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
可以说,克拉申的理论极大影响了最近几十年外语教学。
一、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输入假说”是克拉申于1977年、1981年、1982年和1985年多次在他的著作及文章中阐述的理论。
他认为“输入假说”是外语习得的中心部分,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
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
“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可理解性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音。
2.既有趣又有关联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3.非语法程序安排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
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仅仅靠几道练习题、几篇短文是不够的,它需要连续不断地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fc9df2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0.png)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在研究背景部分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在于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研究意义则在于提高汉语教学效果。
正文部分首先概述了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探讨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且提出了重视输入环境、注重学习者情感体验、促进语言自主学习、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和提高教学效果等五点启示。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克拉申、监控模式、输入环境、学习者情感体验、语言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效果、启示、研究方向、指导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是二语习得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旨在解释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如何调节使用内部语法知识和外部环境信息的关系。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运用。
随着中国的全面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领域。
在实践中,教师们往往面临着学生语言输入不足、学习动机不高、学习者自主性不强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借鉴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帮助教师们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也需要借助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来支持和指导,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深入分析该理论对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通过对比理论与实际教学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监控模式”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意义
![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e749527b4daa58da0114a65.png)
的 意 义 和价 值 : 监 控 理 论 ” 为乔 姆 斯 基 范式 在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领 域 的 延 伸 , 发 挥 了乔 姆 斯 基 范 式 的 优 势 , “ 作 既 也 暴 露 了该 范 式 的应 用局 限 。
“ 按次序进行” 的信号数量 。这时母亲的话就可以说是儿 向语言( h dd et nug ) C i i c dl gae 或用克拉 申 l r e a
的话 说 “ 护人 语言 ” Crtkrsec ) 看 ( ae e eh 的雏形 了。 a p
收 稿 日期 :0 l -6 21 2。
国腔 ”m i ; +1水平 的句子 :hlw aesm ad i ? Mo myj c i ue Sa ehv o esnwc l h 例4 i 水平 的句子 : yyug ; +1水平 的句 子 :uet oasee dyf o 。 Wh o o i I s e dl r vr a rod n l y of
大 多数语 言学家 都认 为 , 解 比交 流要 早得 多 。在第 一 语言 习得 中 , 习者 普遍 要先 学 习 “ ” 而 理 学 听 , 后 才会学 习 “ ” 说 。玛 雅和 特诺尼 克 ( ae& rnc ) M yrToi 报告 称 5个月 大左右 的 时候 , 儿就 可 以对 母亲 说 k 婴 话 时音调 上 的变化 、 法从 句 的完成 做 出反 应 , 母 亲 会根 据 儿 童 做 出 的反 应 来 调整 她 们 已经 发 出的 文 而
浅析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浅析克拉申的“输入假说”](https://img.taocdn.com/s3/m/ee393bfc580216fc710afd7a.png)
浅析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提要:在众多的二语习得理论中,Krashen的“输入假说”影响深远,也颇具争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输入假说”的内容,以及此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启示,然后指出了其局限性。
关键词:克拉申输入假说可理解性输入外语教学一、引言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的研究存在很大分歧,一直都没有一个定论。
Krashen(1985)提出了著名的监察理论(The Monitor Theory),其中语言输入假说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因为这个假说主要回答了语言习得是如何产生以及怎样才能习得语言这个重大问题。
二、“输入假说”的理论内容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方式。
输入在二语习得中是学习者所接触到的目标语材料。
这个“接触”包括听到或看到。
他认为促成语言习得成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丰富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二是学习者本身应具有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
学习者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大量接触略高于自己现有语言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遵循自然语言习得顺序,最佳的输入量是“i+1”,其中“i”指的是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指的是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层次水平。
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输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就可以从i发展到i+1的阶段。
因此,Krashen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注重意义的语言交际,语言输入应该是相互关联的、有趣的。
三、Krashen的“输入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Krashen的“输入假说”影响广泛,对外语课堂教学很有启发意义。
首先,必须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量。
课堂上教材中使用的语言和教师话语都应是可理解输入,课外的可理解书目更可以多种多样,报纸杂志、文学名著、科技文章等都是便利高效的输入资源。
大量的、多样化的输入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接触语言的机会,满足外语学习的先决条件。
克拉申“监控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克拉申“监控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cadac2998fcc22bdd10d15.png)
克拉申“监控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张弓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年第05期一、引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监控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最全面,最可接受的一种理论”。
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核心是五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克拉申试图以情感过滤假说来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也不同。
按照克拉申的观点,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学习者差异的存在不仅是由于他们接受的可理解语言输入的量不同,还在于不同的情感过滤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这些情感因素包括学习态度和动机、自信心、焦虑感。
动力大的人、自信心强的人习得量较多;焦虑程度低的人有利于语言习得。
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创造一种情感过滤程度低的环境,排除心理障碍,这是语言输入的前提和输出效果的保障。
习得者不仅要理解语言输入,而且还要愉快地接受语言输入。
通过全面分析母语习得模式和外语学习模式之间差异的基础,即母语习得者与外语学习者在认识、情感、生理等方面的差异,文化和语用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以及学习的过程存在的差异,依据语言输入的理论,本文提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案,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母语习得模式和外语学习模式的差异语言学家伯曼把母语的习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伴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第一阶段:前语法期。
是指儿童依赖非语言信息理解他人说话,在互相交际的过程中习得第一语言。
第二阶段:语言知识的语法化阶段。
儿童对听到的语言接收和体验之后,语法结构便开始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儿童开始注意习得用法。
语法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话语功能。
经过这三个阶段后,儿童特别习惯于听和使用自己的母语。
伯曼认为,一旦母语的语言结构和用法被掌握并达到自动化程度,儿童便成为母语说话者。
有关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的几点看法
![有关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的几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5392239e314332396893fd.png)
有关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的几点看法本文就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克拉申输入假说作为二语习得理论提出的停留于语言习得现象的陈述,并未对产生这种现象的机理做出的解释;二是在论证“无接口理论”时其反证和引文都有瑕疵;三是有关语言规则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论述过于绝对,难以让人信服。
标签:输入假说无接口理论规则普遍语法伴随着沉浸式教学法的成功,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语言监控模式)自提出以来,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同时也引起了诸多争议。
以下是我们对这一理论的几点看法。
一、停留于现象陈述的理论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所提出的五个假说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总结了所发现的语言习得现象①,其理论以假说的形式提出,对人们如何习得语言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较有信服力并自成体系的解释。
但在总结语言习得现象时,该理论并未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做出解释,所以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只能被评价为一个停留在描述语言习得现象层面而未深入探索其原因的假说。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由五个假说构成,这五个假说各陈述了一种语言现象。
(一)存在无意识的习得和有意识的学习两种学习语言的不同状态,这是对学习语言的两种不同方式和状态的概括。
(二)通过学习获得的系统知识对言语行为只起监控作用(对输出的语形式进行检查和控制),并不形成语言能力。
(三)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是获取足量可理解输入②,这一假说是整个理论的核心,但是输入的可理解性和足量是语言习得的常识。
作为二语习得理论真正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可理解输入导致了习得,这一点,克拉申并没有提及。
(四)人们习得语言规则有一个可以预测的共同顺序,这一顺序不受学习者的母语、年龄和课堂教学顺序的影响。
这一假说作为实验调查得出的结果,对产生这一语言规则习得顺序的机制和缘由并未给出解释;(五)强烈的情感过滤(如焦虑情绪)阻碍了言语输入到达用于语言习得的大脑区域③,作为对于消极情绪阻碍语言习得这一语言现象的解说,该假说未就情感对语言输入产生主观影响等核心问题做出解释。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7d8d63bb90d6c85ec3ac6d1.png)
1 克 拉 申的 监 控 理 论 1 习得 — — 学 习假 说 . 1 K ahn 为 成 人 学 习 第 二 语 言 可 以通 过 两 种 方 式 — — 语 言 rse 认
习 得 ( nu g c usi ) 语 言 学 得 ( nu g ann ) 1 gae q i tn 和 a a io 1 g ael rig 。语 言 a e
这个假说认 为 , 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 的环境并不能保证学生 就可 以学好 目的语 , 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 言 吸收( t e , i a )习得才能发生 。此外 , 二语 言习得的过程还要 nk 第 受许 多情感因素 的影 响 。例如 , 习动机 、 学 自信 、 焦虑感 等 , 它们 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 , 从而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 情感过滤是 “ 无意识的 , 由于缺乏 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 的” 。如果
在课堂上加强对性格内向和后进的同学提问老师可以先布置一些话题让他们课前做好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回答这样他们就会渐渐克服自己的弱点增强自信心同时他们也会加强对老师的信任从而爱屋及乌喜欢上这门功课提高学习效率以至形成良性循环
塾
No. 9 T M E C T O I E DU A l N I S p e b r e tm e
口 克 拉 申的监 控 理 论 对 英 语 教 学 的
由 .; = =
、
徐 强
摘要 : 第二语 言习得理 论是 应用语言 学的一 个重要 分支学科 , 主要研 究人们 学习第二语 言的过程和结果 , 目的是对语 言学习者 其 的语言能 力和 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 和科 学解释 。早期的 第二语 言 习得理论是教 学法 的附属 , 为服务提 高教 学质 量而存在 ,97 16 年 Lr en e在《 言迁移》 aySl kr 语 r i 这本专著第一 次提 出中介语理论 , 第二语 言 习得理论从 此有 了 自己的研 究领域而 开始 成为一 门独立 的学
课题研究论文: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课题研究论文: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7b6693549649b6649d7471c.png)
学科教育论文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克拉申(Stephen.D.Krashen)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提出了著名的“监控模式”理论,轰动二语习得界,对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及其研究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当然,该理论也存在不少缺陷,引来诸多的非议与批判。
本文就“监控模式”理论进行述评,并简要探讨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意义。
二、“监控模式”理论介绍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由五大假说构成,即:习得-学得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
(一)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在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中,区分“习得”与“学得”是其理论假说的基础。
习得是潜意识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与儿童习得语言相类似,习得过程关注的是意义而非形式。
学得则指有意识地学习和了解语法形式与规则,并能感悟这些规则。
同时,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得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转换关系,但学得的知识可以“监控”习得的知识。
(二)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监控假说建立在“习得-学得假说”的基础上[9]。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得的作用各不相同,习得的知识是用来表达意义的,而学得的知识则起监控或编辑输出的作用。
其作用的发挥须满足三个条件:1.时间充裕。
语言使用者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
2.了解语言规则。
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的知识。
3.注重语言形式。
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于语言形式,考虑语言的正确性。
(三)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人类获得某种语言须遵循一定的自然顺序,这种自然顺序是语言习得系统的产物,不会受到学得系统的干扰[9],即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00938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1.png)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摘要】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提出了语言习得的关键阶段,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启示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习者进入监控模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途径包括提供大量的输入和创设语言环境,以及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真实交际。
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关键,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学习者语言能力、自主学习、有效教学方法1. 引言1.1 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监控模式理论本身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监控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监控模式理论也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效率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概述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是指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过程和策略。
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通过对目标语言的输入进行监控和调控,来实现对目标语言的掌握和使用。
克拉申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语言输入、语言学习和语言产出。
在语言输入阶段,学习者需要通过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来建立对目标语言的认知基础。
在语言学习阶段,学习者通过对输入的语言进行监控和修正来逐渐学会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词汇。
在语言产出阶段,学习者通过输出语言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并继续优化自己的语言能力。
述评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
![述评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4e17a8f6f1aff00bfd51e42.png)
述评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作者:祁佳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04期【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由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语言教学工作中影响甚远,该理论由五个假说构成。
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五个假说,同时对该语言学习理论做了相应的评价,最后提出了它们对外语教学工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监控理论二语习得述评一、引言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为著名,但也存在诸多争议的一个理论就是由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汉译名:克拉申)提出的语言监控理论。
该理论由五个著名的假说构成,分别为:习得-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五个假说之间互为影响并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监控理论“被认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
该理论对语言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二、五大假说1.习得-学得假说。
克拉申认为获得第二语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即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和学得(Language learning)。
前者是一种潜意识、非正式、日常暗含的学习方式,儿童掌握第一语言正是采用这种方式。
而后者是一种有意识、正式、明确的学习方式,在外语课堂中主要通过该方式进行语言学习,即教师通过教学计划和教材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通过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从而达到对所学语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自然顺序假说。
自然顺序假说认为,人们学会一门语言规则有固有的顺序,这一顺序似乎不是单纯由这些规则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的,也不依赖于语言课堂上所授语言内容的次序。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模式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cde4f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e.png)
说话能力是自然产生的不是被教会的。
克拉申还提出了两条推论:
01
“说”是习得的结果,而不是习得的起因。
02
如果学习者理解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那么他们所需的语法知识就已经被自动输入到大脑中。
03
可理解输入假说从外部环境来说明第二语言习得是如何发生的及其发生的条件。
04
“情感”是指与学习者的动机、态度等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是造成学习者语言习得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正式的课堂教学针对的是明确的意识过程,只能对学习过程起作用。
学习者在课堂学习的语言规则,在习得之前在自然交谈中是不会出现的。
Krashen认为,教师控制的教学大纲是一个“学习大纲”(learning syllabus) ;学习者的“内在大纲”(built-in syllabus)则是一个“习得大纲”(acquisition syllabus),前者是无法改变后者的。
03
02
01
语言监控模式的含义
语言监控模式也被称作第二语言发展监控模式。这个模式最初是Krashen(1979)在70年代提出来的。
后来,Krashen(1981,1982,1985)先后提出了“可理解输入”及“输入假设”的概念,使他最初的语言监控模式更加完善。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在70-80年代是最为全面的理论模式,享有很高的威望。后来,由于该模式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尽管如此,该模式对二语习得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对该模式感兴趣的是语言教师,而不是二语习得研究者。
02
母亲话语句法比较简单,句型易于理解,易于再生成。
1
母亲对儿童的话语(i+1)是一种粗略调整,而不是精细调整。
2
这些话语以某种交际为目的,但并非有意识地教幼儿某种语言结构。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e67d1f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79.png)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尼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是一个研究学习教学的经典理论,它提出学习者应该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关注学习环境中自己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为自己设置正确的学习目标,有正规的诊断、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促进学习质量和进步,在学习中有适当和有效的复习,并且在情感层面留有明确的认知体验,使学习过程有效而有趣。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尼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的启示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构建学习情境,强调学动搭配,让学生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正确的定位目标,以便达到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能够利用尼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建立健全考察、诊断、反馈、复习等机制,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任务,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师生共享欢乐,且只有成功和快乐才是长久之计,才有可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
要正确把握尼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同学们可以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认真听课,动起来,及时反馈,不断加强实践,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学习有规律、时间分配有度,逐渐形成自我激励,实现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尼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可以为提高英语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理论支撑,是研究学生学习的实用理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逐渐掌握英语的技能,从而实现学习的有效进步。
从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看语言输入调整策略
![从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看语言输入调整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3d60c8f83d049649b6658d7.png)
第 l 4卷 第 3期 20 年 9 06 月
成 都 理工 大 学学 报 ( 会 科学 版) 社
J OURNAL OF CHENGDU NI U VERS TY I OF TECHNOIOGY ( o il ce c s S ca S in e )
v r mp r a tt a e u e o n u g d f a in O c a g h n u n o c mp e e sb e o e n t i wa e y i o t n O m k s fl g a e mo i c t s t h n e t e ip ti t o r h n i l n .I h s a i o y,c n we p o t a r q ii o .M e n i h r c s f S c n a g a e Ac ust n i a wh l e r e sa e n tsmp y t e p s sv e ev r f ln u g n u ,t e e,la n r r o i l h a s i e r c ie s o a g a e i p t h y
W ANG u— h u H i o ,Z z 0U h n,HE Xu C a e
( h n d i e st fTe h o o y,Ch n d 6 0 5 , hi a C e g u Unv r i o c n lg y egu 10 9C n )
Ab t a t sr c :On ft e b s n wn a d mo t ifu n i l h o is o LA SKr s e ’ o i rTh o y ( T). n t i t e r , e o h e t k o n s n l e ta t e re fS i a h n SM nt e r M o I hs h o y h s mma ie f e y o h s s Ac u st n Le r i g, Na u a Or e , M o io Hy o he e , I p t n Afe tv Fi e e u rz d i h p t e e : v q i i — ann io trl dr ntr pt ss n u a d fc ie lr t Hy o h s s Of t e e h p t e e , I p t Hy o h ss i o r a mp ra c ih i a p a i g t a y t a h n r g a p t ee . h s y o h s s n u p t e i s f g e t i o t n e wh c s p e l O m n e c i g p o r mme n d s nr e i e s,e i r ft a h n t ras n e c e s g d t so e c i g ma e i l 。a d t a h r .Aswe k o ,S i a q ie h o g r c s i g c mp e e sb e i u ,i o nw L c ur d t r u h p o e sn o r h n i l s np t .
克拉申监控理论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监控理论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cc29dcd5901020207409cf4.png)
克拉申监控理论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作者:王欣宇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10期文/王欣宇【摘要】克拉申在1979年提出了“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该模式具体从五个假说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问题和规律。
其不仅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且对实际的外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行的范式。
本文旨在探讨克拉申语言监控理论每个假说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指导与启示。
【关键词】克拉申;监控理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作者简介】王欣宇(1997-),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一、监控理论的主要构成与内涵“语言监控模式”(Monitor Model) 也被称作“第二语言发展监控模式”Monitor Model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此理论主要由五大假说组成:习得与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 ,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Hypothesis) ,五个理论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这个模式最初是由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 在1979年所提出。
后来,克拉申再一次补充完善了“可理解输入”及“输入假设”的概念,使他最初的语言监控模式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的重点主要在于其第三假说——监控假说,含义为第二语言产出时,为了保证语言结构的准确性,需要调动大脑中的控制机构——监控器(Monitor)进行监察。
尽管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有很多细节需要继续研讨和完善,但它的提出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和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在其他语言研究领域都存在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简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acca26ed630b1c59eeb556.png)
简论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各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开设英语课程不仅培养了大量专业语言人才,也能够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朝着国际化方向改革发展。
理论研究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必备工作,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体系,可指导本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进而促进专业课程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语习得理论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为主,分析了大学英语理论研究与教育的相关问题,从各个理论阶段探究大学英语教育的技巧。
【关键词】二语习得监控理论阶段教育技巧【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4-02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研究了人类获取语言知识能力的相关机制,融合了语言学、教育学、社科学、心理学、神经学等多项理论知识。
详细划分,二语习得又包括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二语习得的环境论、克拉申的监控论等几个主要分支,掌握这些理论能够科学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师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
一、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概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是近代语言教育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对各国的语言课程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不同语言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先进性的指导。
斯蒂芬·克拉申教授长期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理论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探索活动中,其逐渐对监控理论进行细化处理,最终总结成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等几个基本理论。
克氏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
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
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1]。
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本监控。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455650477232f60ddcca197.png)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潘影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第04期[摘要] 主要讨论了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下的输入假说理论,其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启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克拉申监控理论输入假说大学英语教学克拉申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他所倡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外语学习理论之一。
他的著名的监控理论分为5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这五个假说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在语言学界该理论虽受到了不少挑战,但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
可以说,克拉申的理论极大影响了最近几十年外语教学。
一、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输入假说”是克拉申于1977年、1981年、1982年和1985年多次在他的著作及文章中阐述的理论。
他认为“输入假说”是外语习得的中心部分,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
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
“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可理解性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音。
2.既有趣又有关联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3.非语法程序安排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
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由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引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由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引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b0bacca5fbfc77da269b1f6.png)
教学的思考
口 彭 莆
重庆理工大面 追求英语 考试的 通过 率, 对 英语
口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2 )教师所采用 的一些教学方法 比较机械、枯燥 ,教学效果不好 ; ( 3 )部分教师的个人 能 力有待提高; ( 4 )大班教学使学生 口语训练机会不多; ( 5 ) 口语教学的氛 围不好 ; ( 6 )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以上 所提到的这些 问题 已经成为英语 口语能力提高的障碍,使 口语教学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准 们 害 , 怕 表 说 达 英 错 语 误 , 在 l 制 课 出 堂 矢 上 诂 沉 破 默 雹 不 帅 语 车 Ⅱ 。 学 取 关 , 此 , 他
由克拉 中的监控理l 论
‘ ■ - 大 高 部 职 分 高 专 高 英 职 语 高 口 专 语 院 教 校 学 的 现 公 状 共 英 语 是 强 调 听
【 摘 要1克拉 申的监控理论在 目前世界上语言教 学理诞 中非常 具有 影 响力
,
是 由 五 个 互 相 联 系 的核 心 假 说
| 提高 高 职高专 英语口 语教 学 效果的方 法
■■ ●
成, 本文 拟探讨一下由 该理论引 发的对于大学英语教
的 思考 , 以 期 能 找 出行 之 有 效 的 方 法 来 有 效 地 帮助 学 生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 关键词】 克拉 申;二语 习得 ;监控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f 中图分类号】 H 3 1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3 ) 0 6 — 0 0 8 6 — 0 2
情 景 对 话 训 练 法 是 口 语 教 学 的 最 基 本 方 法 , 通 过 对 Ⅱ 号 I 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克拉申监控理论角度看目的语输入的加强在众多的二语习得理论里,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最大、最引人关注的。
其五个假说在目的语输入方面的运用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对克拉申监控理论的剖析,提出对目前目的语输入策略的积极调整。
监控理论目的语策略调整语言输入
外语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应试者外语能力的考核。
外语能力,即为外语学习者目的语输出的能力。
而高质量的输出来自与对其“合理”的输入。
在诸多第二外语学习理论模式中,影响最大、解释最全面、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克拉申krashen的监控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克拉申于1982年提出的第二语言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建立在五个假说的理论基础上: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情感性过滤假说;监控假说。
并且从1978 到1985 年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对其监控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使之成为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理论。
但是正如歌德所说:“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总是灰色的。
”深奥的理论总是需要不断钻研和灵活运用,才能放其光彩。
因此,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运用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一、克拉申监控理论的五大假说
1.习得和学习假说 (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
krashen认为,“习得”不同于“学得”,后者是有意识的过程,而前者潜意识的过程;前者来自于有意的教授,而后者来自于自然
的交际;前者的系统不一定在语言区,而后者的系统一定在语言区,是语言产生的根本,二者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所谓的转换关系。
2.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
在习得和学得假设基础上,krashen提出二语学习者习得的语言特别是在最初阶段会有种种偏误。
此时,学得的知识可以起到检测、纠正、编辑等监控作用。
这样,语言在“学得的知识”的监控下会逐步完善。
3.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krashen认为,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 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
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即为
i+2,或者底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即为i+0,就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语言学习者只有在充分理解含有i+1的语言输入,并按照自然序列,才能从i层次过渡到i+1层次,也就是习得新的语言知识。
语言输入假说也是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正如克拉申自己所说:“在五大假说中,语言输入假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最具重要性。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语言材料的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
语言材料要既有趣又有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要有足够的输入量(enough input);不必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
4.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krashen的这个假说认为,习得语言知识是按照自然的顺序进行的,不跟教授语法的顺序一致,甚至可以说不受其影响。
人可以自然地先掌握难的语言知识。
5.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除了可理解性输入,krashen同时认为对情感因素注入的考虑也很重要。
他认为影响习得语言的情感因素是: (1)动力。
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2)性格。
自信,性格外向,乐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进步较快。
(3)情感状态。
主要指焦虑和放松。
焦虑感较强者,情感屏障高,获得的输入少。
习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i+1 的可理解输入,二是低或弱的情感过滤作用,以便让输入转化为吸入。
二、krashen监控理论基础上的目的语输入的策略调整与优化
1.对目的语输入环境的调整——更加自然化
传统的课堂环境无法满足krashen在其习得和学习假设中所强调的培养习得环境的要求。
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只是人为地进行学习,无法产生交际环境下生成的语言能力。
实际上,自然语言环境是语言习得最佳的途径,自然语言环境即非正式语言环境,可以说用以指三种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人环境。
它是指学习者将注意力放在交际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
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讲,自然环境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我们可以尽量让语言输入环境贴近自然,模拟自然。
比如,增加无序语料输入的数量,可以
暂时不考虑语法习得的自然顺序,单纯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构建虚拟语言应用环境,模仿自然语言环境,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逼真的虚拟环境;打破课堂授课的定式,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下去放松心态学习语言,并自然地使用它。
2.对目的语输入内容的调整——更加真实化
从krashen对理想输入特点的描述中可见,学生需要的最佳输入要可懂、有趣、相关、并丰富。
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
高质量的教材有以下共同
特点:语言真实地道;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 能够用来进行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在做到知识环环相扣的基础上,尽量保持目的语素材的趣味性和信息量。
另外,对于课外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则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时随地选择自主学习,在生活中自助博采各种各样的信息源,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
3.对目的语输入方式的调整——更加情感化
krashen监控理论中强调了学生情感因素在其学习语言中所起
的过滤作用。
学生在目的语学习中情感的保持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表现,即学生和教师。
教师除了要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外,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状态,要细心注入情感因素,才能顺利地输入目的语。
教师可以组织生动的课堂演练,开办外语角,或者开展有趣的外语讲座,总之用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方式来给学生降压,舒缓焦虑。
同时,学生也应主动去参加一些外语竞赛,
跨文化交际活动,外语夏令营等实践活动,想尽一切办法去亲近目的语。
4.对目的语输入目的的调整——更加目标化
krashen认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漫无目的地学习语言得不到有效的反馈来促进语言能力的增长,会降低学习的效率。
教师即使语言技能再过硬,如果对所教授的课程不熟悉,对学生的要求不了解,也会阻碍目的语的输入。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甚至性格,才会更有的放矢。
学生也要在学习中明确自己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
千篇一律,更不能心中无数。
参考文献:
[1]krashen,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王惠舟,邹灿,何雪.从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看语言输入调整策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刘庆伟.克拉申“监控模式”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岳中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7).
[5]何丽芬.英语课堂自然语言环境的培养.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6).
本文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克拉申监控理论的
目的语输入的最佳创设与策略调整》;课题号:p201000069;批准立项时间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