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精编)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战国时期: 地主阶级改革
李 悝
吴起
2.战国时期: 地主阶级改革
魏国李悝变法: 公元前445年
李 悝 1)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 2)推行“平籴法” 3)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率 先 强 盛
楚国吴起变法:公元前386年
1)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爵禄 成 2)强令旧贵族迁居
吴起
3)裁减冗员,节余养兵和奖励军功.
选修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知识链接:先秦时期的历史
BC2070-1046
BC771 BC770
BC476 BC475
BC221-207
夏商 朝朝
禅让制 世袭制
西 周
宗法制 分封制 礼乐制 井田制
东 周 春 战 秋 国
奴隶社会瓦解
秦 朝
封建社会形成
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建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铁犁牛耕、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1、实行原因 ①农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利于社会稳定。②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 生产,危及封建政权统治。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 决定性因素。 2、目的:直接目的: 保护小农经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3、发展过程:①商周时期统治者重视并鼓励民间商业的发展; ②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③汉代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 打击;④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⑤明清时期,统 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商业活动。
4)要求官员秉公执法
为 强 国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归纳变法背景)
1.改革的必要性 偏居关中,经济、政治、文化落后
2.改革的可能性
(1)有利条件: 国君权力集中,支持变法 君民认同法家学说 民风质朴尚武 (2)机遇: “三家分晋”削弱宿敌 “士人”追求建功立业,提供人才 (3)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1)战国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 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 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
4、与守旧大臣辩论
守旧大臣:利不百,不 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商鞅: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秦孝公在朝堂上召开宫廷会 议,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讨论。 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认 为“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 变法而治”。商鞅为实行新法, 与他们展开了论战。经过对保 守派的批判,商鞅宣传了变法 的必要性和意义。
秦 国 背 景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经济、政治、军事、 时代背景:
文化)
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大变革历史潮流(根本原因)
②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直接原因、目的) ③秦孝公重用商鞅(前提条件) ④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理论武器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 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 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 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 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春秋战国 新气象
秦国 何处去
商鞅 受重用,立志变法
变法纷起
变法图强
时代的发展把商鞅推上了历史舞台
第2讲
“为秦开帝业” ——变法的内容
一、商鞅入秦,变法准备
1、出身贵族,热衷法家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
商鞅
(约前390年—前338年)
问题探究:秦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 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一、改革变法的背景
1.经济 (基础):
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 生产关系形成
私田增多 地主、自耕农 井田衰败 土地私有
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2.政治 (前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政治改革
贵族政治 (1)世卿世禄——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2)封邑制——俸禄制 封建专制 (3)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中央集权制
法家理论为指导 进行思想舆论准备
5、南门立木(徙木立信)
取信于民 令行禁止
商鞅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说是如 果有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就赏十金。老百姓对这事感 到很奇怪,没人敢搬。商鞅便又下令说:“如果有人 能搬就给五十金。”有一个人来搬了,商鞅果真赏他 五十金。
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 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 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 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 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 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 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 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 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实行县制;为田开阡陌封疆;统一度量衡。
百家争鸣
第一讲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变法背景
阅读课文第一个标题的内容回答: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时期,出现 两大趋势:分裂走向统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形成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局面。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大发展
一、改革变法的背景
3.军事: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1)春秋: 争霸战争
(2)战国: 兼并战争 (3)改革变法的动力: 富国强兵
4.文化: 私学兴盛,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法家思想为变革提供了理பைடு நூலகம்基础
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 奴隶主阶级改革 (1)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
实质上承认土地的私有 (2)鲁国: “初税亩” “履亩而税” 公开承认土地的私有
二、变法措施及积极作用
领域 内 容 意 义
经 济
废井田, 开阡陌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确立封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建土地 私有制; 保护了个体生产,促 促进封 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建经济 发展 便利赋税征收; 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探究——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 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