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宪法讲宪法 主题班会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 财物的行为。
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 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 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 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 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 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任何事物 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 贼偷菜起,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
法律知多少?
你 知 道 的 法 律 有 哪 些 ?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 《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常见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
• 《通知》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 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 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 治社会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 造良好法治环境。
• 最后,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有助于在国际社 会树立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我 国宪法的国际影响。设立专门的宪法日或 者纪念日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一些国家设 有固定的宪法节,还有许多国家都把自己 国家通过、颁布或实施宪法的那一天确定 为宪法日或宪法纪念日。
活动通知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组织开展好今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 传日期间的宣传活动,近日,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 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 活动的通知》,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 法治中国”为主题,对活动作出部署。活 动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学宪法讲宪法 主题班会
九(1)班 2017年10月9日
阿姆斯壯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2012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1 周年。91载艰苦卓绝,91载荣耀辉煌。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 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 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 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光荣史篇。
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 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 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 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 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 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一、旷课、夜不归宿
• 有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行为的人不外乎 有几种情况: • 一是学习较差,对自己已经失望; • 二是受家长、教师的批评; • 三是受社会上不三不四哥们的拉拢,经常 在外游乐。由于他们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 加上脱离家长、学校的监控,往往容易走 上歧途。
二、携带管制刀具
•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
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 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
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 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 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 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 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 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
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 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1、在电影院、公共汽车站等场所起哄、吵闹、滋事、斗 殴。 2、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妨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故意损毁、移动施工路段覆盖物、标志ຫໍສະໝຸດ Baidu围栏,妨害 公共安全。 4、偷窃、勒索少量公私财物。 5、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 6、破坏草坪、花卉、树木。 7、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不听劝阻。 8、骑自行车双手离把或两人扶肩行驶,妨碍交通。 9、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无正当理由而中途辍学。 10、损害他人的荣誉,如对获得光荣称号的模范人物进 行挖苦、讽刺、打击。
• 《通知》明确,今年活动的宣传重点是:要深入学 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 会《决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更好 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深入学习宣传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总目标,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学习宣传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 得新进展。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把宣传和树立宪 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在全社 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所确立的 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原则、活动准则,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教育引导各级组织和全体公民 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履行维护 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 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 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 喝血酒,干坏事。 •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 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 乃至行凶打人。 •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接 触 毒 品
打 架 斗 殴
沉 迷 网 络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 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 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 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 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 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 带管制刀具等等。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有什么?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私财物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常见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处 罚条例的行为
指出下列行为,属哪种违法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私财物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 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
• 再次,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2011年4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 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决议》第一 部分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 传,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确立的我国的国体 政体、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等主要内容和精神,进一步增强公 民的宪法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的良好氛围。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有利于 落实《决议》精神,而且也有利于深化法 制宣传教育的内涵,发挥法制宣传在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法治是我们实现梦想 的有力保障
节日起源
宪法在我心中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 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 久的呼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 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 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各族人民、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 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 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 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 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标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1、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4、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7、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9、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0、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1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们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1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13、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1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5、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1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7、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8、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 21、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 立法 •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 宣传教育活动。
节日意义
• 首先,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依宪治 国,发挥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 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今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 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 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 其次,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普及宪法知 识,有助于公民通过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感 受宪法的价值,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 尊重宪法、实施宪法、维护宪法,实质上 就是尊重民主、维护民主、实施民主。开 展国家宪法日活动,能够培养广大人民群 众的公民意识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 有利于不断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营造 建设政治文明的良好氛围。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 讲文明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 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 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 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 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 • 谦让名人轶事: 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任芝加哥大学 的校长,有人怀疑他那样年轻是否是能胜任大学 校长职位,他知道后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 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 的地方是那么多”。就短短这一句话,使那些原 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放心了,对他敬意倍增。我 们经常讲一句话,叫有理也要让三分。我们在平 时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应学习这位校长忍让的胸 怀。
常见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
•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行业要根据实际, 组织召开学习宪法座谈会、报告会,认真学习贯 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学习 宣传宪法。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与中央电视台举 办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特别节目“宪法 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 CCTV 2014年度法治人物 颁奖礼”。教育部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 种形式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新闻媒体开设 宪法专题学习宣传专版、专栏,制作专题节目, 播放宪法宣传主题公益广告。司法部、国信办、 全国普法办组织开展“百家网站暨中国普法官方 微博宪法知识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