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调研报告留守流动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这个特殊群体的问题不断凸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他们的发展,无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还是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摸清我市留守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提高全社会对这个群体的重视程度,促进我市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的实施以及保护留守流动儿童相关政策的出台,今年我们对我市留守流动儿童状况开展了调研。此次调研覆盖我市三县四区,留守儿童数字统计到村(居),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走访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下发统计表格等形式,对全市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我市留守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我市三县四区共有18岁以下儿童968249人,其中留守儿童171937人,占总数的17.8 %;流动儿童10854人,占总数的1.1 %。
在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7%,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占总数的32%、28.1%、12.9%。留守儿童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在外打工86511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3%;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85420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9.7%。留守儿童主要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约占42.7%,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约占 5.7%,寄养在朋友家里的约占1.2%。
流动儿童大多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以初中为主,有的家长甚至是文盲,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由于流动家庭收入较低,住所基本上都是租房,前店后房的现象比较普遍,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孩子甚至连做作业必须的桌椅也没有。大部分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他们虽然身居城市,但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有近1/3的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二、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流动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或农活,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调研结果看出,大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代沟”问题更加明显。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往往忙于生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心理问题突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有的甚至走上的违法犯罪道路。——意外伤害问题严重。留守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
家庭儿童大。
——留守流动儿童学习情况堪忧。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使得他们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养轻教,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二)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缺乏统一领导协调机构。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仅靠哪个部门的力量都是不够的。全国妇联去年曾牵头下发两个留守流动儿童的文件,省委组织部、省妇联也联合14家单位下发关于大力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文件。按照文件要求,
目前,我市教育、团委、妇联、文明办等部门都在做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但未形成合力,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管理。这种状况不利于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进一步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资金不足。虽我市政府专门拨以奖代补资金,但经过调研发现,我市的留守流动儿童之家财力有限,不少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缺乏必要物力、财力,有些儿童之家虽然设立了图书阅览室,但是儿童书籍却只有寥寥数本,儿童活动器材、设备也相当有限,无活动经费。
——教育条件有待提高。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寄宿制学校少。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定点学校还相对不足,流动儿童就近入学还有一定难度,少数定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入学条件还较高,仍存在少数缴费入学情况。
三、针对留守流动儿童问题采取的措施
为加强农村儿童工作,解决留守流动儿童家庭监护和教育缺失问题,我市从四个方面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一是积极妥善解决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在合肥市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共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定点学校70所,定点小学和初中数分别占市区小学和初中总数近24%和28%。同时执行减免农民工子女借读费政策,去年减免借读费9738人,占农民工子女总数的78.9%。针对留守儿童现状,2005年,市教育局下发了《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批转安庆市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积极采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健全“留守少年儿童”成长纪录袋、构建“代管家长”等措施,逐步建立起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有效机制。
二是在全市推开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其一,出台工作方案。市妇儿工委抓住省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项目推进会的契机,经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关于组织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的方案》,在全市各县区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并拨以奖代补专项经费。我市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由各级妇儿工委牵头组织实施,宣传、教育、团委、妇联等12个单位为责任单位,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其二,开展工作调研。市妇儿工委办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与留守儿童谈心等形式对各县区实施关爱工程情况进行了两轮调研、指导、督导,抽查了16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的组织设施及活动情况,有力推动了工程的实施。其三,召开关爱工程推进会。今年5月,市妇儿工委召开了实施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程推进会,总结项目实施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肥西县妇儿工委、市教育局和庐阳区汲桥社区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其四,形成关爱合力。市妇儿工委充分利用成员单位资源优势,形成关爱合力。今年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将36个成员单位与两纲示范点、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结成帮扶对子,要求各成员单位从物质、资金等方面支持儿童之家的建设。今年的六一期间,每个成员单位都来到结对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为他们送去了图书、录音机、体育器材等基础设备和学习用品,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目前,各县(区)均已成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组织,通过整合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