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件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A )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闻 或王命急宣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 并驱如故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人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若为佣耕,何富 贵也
链接中考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 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 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 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一词多义
作青云白鹤观
景观
无从致书以观/遍观全书 阅读 烨然若神人 像,好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及,比得上 若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像 从乡之先达 向 从 当余之从师也。 跟从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却,连词,表转折 久而乃和 可不译,连词,表顺接
5、本文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夹叙夹议方法的运用,从 文中找出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和议论句,抄在下面, 试分析其作用。 答:“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说明求学的艰 苦。 议论句:盖余之勤且艰。作用:揭示道理,画龙点睛、 深化中心。 6、找出表现老师严厉的句子,并说说描写老师严厉的 目的? 答: “未尝稍降辞色 ” “ 或遇其叱咄 ”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 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 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3、作者本是要鼓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写自己艰 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现身说法以此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 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4、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 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 之以情,态度恳切,增强感染力和教育作用,易 于接受。
7、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态度: 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
评价:这种关系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
老师应平易近人,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 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 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 “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 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序,文体名。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 古代的一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 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即序言,相当于前言后记。 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它与书序 的性质不同,为文人之间的赠言。本文即属 此类。
题解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 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 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 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 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 生。 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 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
3.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寓逆旅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听妇前致词 C. 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东坡右手执卷 端 D. ①不敢稍逾约 ②老翁逾墙走 选C
精要练习3
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气特别冷,砚台里的墨水结成了冰,手指不能屈 伸,也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 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不 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 穿的不如其他的人
整 个 求 学 成年时 生 涯
1、幼时抄书之艰 2、成年叩问之难 3、求师奔走之劳 4、住读生活之苦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 中有足乐者(读书)。
对比的写作手法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 对比 师生态度 生:色愈恭,礼愈至 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
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 对师态度:毕恭毕敬, " 色恭 "" 礼至 " 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生活情况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对比
勤 且 艰
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对比突出自己生活的 艰苦,体现自己学习刻苦勤奋、不畏苦难 的思想境界。
通过对比,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 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 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
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 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主旨)
与作者的求学情况相比,作者求学最终学有所成 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结
①刻苦学习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求教
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以读书为乐。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积极主动、敢于发问 4、学习要勤奋刻苦、不畏艰难。
一、根据原文填空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表现作者勤学苦读,不畏艰难的抄书之苦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 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总结第二段文字乃至整篇的一句是
1、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以及“家贫”却“遍观群 书”的原因是什么? 答: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 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坚忍不拔,诚实 守信、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 2、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答:原因:(概括):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 不在意生活的贫困。(原话):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 体会: 现今的不少青少年特别讲究吃穿,穿名牌衣服、戴首 饰、玩手机,无心向学。因此,我们应向作者学习:① 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 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嗜 学 ”与“家贫”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以中 有足乐者”指读书之乐。 (1)“嗜学”与“家贫”的矛盾。解决办法: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走送之。 (2)“益慕圣贤之道”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的矛盾。解决办法: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课文结构梳理。
第一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 ①幼时抄书之艰 ②成年叩问之难 第二段:写从师求学的艰苦情况。 ①求师奔走之劳。 ②住读生活之苦 ③总括:勤且艰
概括形象
宋濂:
学习勤奋刻苦、不畏艰难、 坚守信约、尊重师长 、求学 真诚谦恭、关怀后辈
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 服的
精要练习1
1. 本文作者是我国明代文学家______。 宋濂 2. 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负箧曳屣 ②负者歌于途 B. ①烨然若神人 ②猛浪若奔 C. ①以衾拥覆 ②布衾多年冷似铁 D. ①四肢僵劲不能动 ②风力虽尚劲,然徒 步则汗流浃背 选D
精要练习2
古今异义 走 走送之 古义: 跑 今义: 行走 汤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热水 今义: 食物煮熟后的汁,菜汤 趋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古义: 快步走 今义: 趋势
或 或遇其叱咄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 卒获有所闻 古义: 最终 今义:士兵
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借 今义: 虚假
送东阳马生序
备课人:韩玲雁
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 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 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 时家贫,勤奋好学。从文治 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 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 臣之首”。生平著作很多, 有《宋学士全集》。他的文 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 其长于传记的写作,在当时 影响很大。
观
一词多义
礼愈至 周到,形容词 至舍 到达,动词 来,表目的,连词 无从致书以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为,表原因,连词。以是,因此
以衾拥覆 用,拿,介词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却,连词,表转折 久而乃和 可不译,连词,表顺接
词类活用
手自笔录 (用笔,名词用作状语) 腰白玉之环 (腰佩,名词用作动词)
精要练习4
5. 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 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 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鼓励马生 刻苦、勤奋地学习
精要练习5
6. 用横线勾画出文中的一处对比,并分析其表达作 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画“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通过对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 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7.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 样的学习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重点实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买)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 3、不敢稍逾约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4、益慕圣贤之道 (慕:仰慕) 5、尝趋百里外 (曾经)
句子翻译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 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 行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 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 若人也。 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 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人了。
文章评价
1、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 习的经历,勉励同乡晚辈马君勤奋学习,成 为德才兼备的人。 2、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无书)。求教之难(无师)。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 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 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