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富民的重要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县富民的重要路径
摘要:文章作者根据通化县林业产业发展实际,论述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性,阐明了该县五业并举发展林业产业的做法与成效,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产业发展的六项对策。
关键词:林业产业;强县富民;成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40-1
林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有资源类型多、产业链条长、发展潜力大、市场空间广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
通化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拓宽了富县裕民的路径,繁荣了县域经济,增加了林农收入。
1 产业发展成效
1.1 审视林情,确立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通化县幅员面积3726.5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00620公顷,有林地面积290650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2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0.5%,是吉林省林业资源大县。
近年来尽管林业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可是却没有成为产业强县。
从资源总量的贡献率来看,还很不适应。
通化县干部群众针对“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县情林情特点,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的共识,确立了“建设林业产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综合开发”的产业发展思路,并结合林情实际,编制了《通化县林业产业发展
中长期规划》,统筹安排,精心实施,林业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2 示范带动,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进程
(1)实施“421”裕民示范工程。
积极扶持建立4个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100个示范户,带动全县林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2)实施“217”富场增效工程。
要求两年内每个国有林业场(圃)上2个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新型产业项目,职工就业率达到70%。
各场积极开发雪糕棒、森林猪、返魂草、蓝莓、文冠果等10个规模化新型项目,总投资达1400多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325万元,效益不断提升。
(3)实施林业“十大重点项目”辐射带动工程。
全力实施红松果材林改扩建、长白山药谷物流园区建设、木材加工贸易园区扩建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辐射带动了全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1.3 五业并举,显现林业产业发展成效
一是林果业形成规模。
发展红松果材林达到32万亩,栽种蓝莓、美国大榛子等速效经济林面积达到2.1万亩。
二是种植业成果丰硕。
发展林地中药材8.1万亩,其中,林下参留存总面积达到4万亩,园参留存面积1万亩,种植五味子、细辛、返魂草等中药材留存面积达3.1万亩;发展刺嫩芽、刺五加、山芹菜等山野菜2.2万亩;培植木段木耳留存总量达到1.1万立方米,地袋木耳500万袋。
三是养殖业快速发展。
立体开发经济沟180条,创建标准化经济沟72条;驯养梅花鹿5000只、野猪3100头、林蛙3300万只。
四是加
工业规模化经营。
通化木材加工贸易园区目前加工企业已达62户,年加工木材8万立方米,创产值2.2亿元,成为全县加工业龙头。
五是旅游业形势喜人。
2012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61.5亿元,增幅21%,农民林业人均收入42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53.5%。
2 存在主要问题
2.1 观念阻滞发展
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集体林主体改革完成后,部分人存在“林地到手,致富不愁”的盲目乐观情绪,滋生了松口气、不想干、怕赔钱的思想,不思进取,导致一些地方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2.2 产业效益偏低
林业产业项目规模化程度不够,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不高,没形成主导产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难以取得规模效益。
2.3 转型发展不快
全县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上步伐较慢,尤其是林下经济开发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已经发展的产业项目,仍然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3 推进发展对策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思想原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刻不容缓。
通过参观学习、研讨提高、整改实践等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五个转变:即在思想观念上,由守旧型向开放型转变;在经营方
式上,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在资源培育上,由求数量型向重质量型转变;在资源利用上,由资源消耗型向非木质型产业转变;在工作职能上,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破除“一木撑天”等传统观念,摒弃观望情绪,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3.2 突出特色,工程带动,提升产业竞争力
根据发展目标和《林业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结合县情林情,谋划实施“六四三”工程:即重点培育干鲜林果、速效经济林、苗木、中药材和山野菜、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医药物流商贸等六个产业基地;着力构建中药材加工、特色森林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森林旅游四个产业带;实施裕民示范、兴林富民和龙头带动三项示范带动工程。
重点依托长白山区资源优势,突出抓好人参、返魂草等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为通化医药城和长白山医药物流产业园提供原料支撑,打造与通化医药城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有机结合的医药产业航母。
抓好项目,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基地,推进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3.3 龙头拉动,促进转型,提升经济发展力
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步伐,由卖原材料为主的低效经营型转为精深加工增值的高效经营型,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大发展。
充分发挥通化东宝、振国药业、吉康公司、通天酒业、通化木材加工贸易园区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公司+企业+农户的模式,对人参、返魂草、木材、山葡萄、蓝莓、红
松果仁等林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简介:王凤利(1969-),男,吉林通化人,大专学历,通化县四棚乡林业工作站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