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电场强度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场强度
1. 关于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点电荷为圆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
B.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
C.电场中某点放人试探电荷q,该点的场强q
F
E =
,取走q 后,该点场强不变 D.电荷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2. (多选)关于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着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在其中的电 荷有力的作用
D.电场只能存在于真空中和空气中,不可能存在于物体中
3. 多选)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B.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致
C.在点电荷Q 附近的任意一点,如果没有把试探电荷放进去,则这一点的电场强 度为零
D.点电荷场强计算式是由库仑定律的表达式221r
q
kq F =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q F E =
推导出来的,其中22r
kq
是带电荷量2q 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带电荷量1q 的点电荷处的场强大小,而
21
r
kq 是带电荷量1q 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带电荷量2q 的点电荷处的场强大小
4. A 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 点放一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B,B 所受电场力为F,A 点的场强为E,则( )
A.若在A 点换上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A 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
B.若在A 点换上电荷量为2q 的试探电荷,A 点的场强将变为2E
C.若移去电荷B,A 点的场强变为零
D.A 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试探电荷的有无及电荷量的大小、正负均无关
5.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q 的金属球,固定在绝缘的支架上,这时球外P 点的电场强度为0E .当把一带电量也是q 的点电荷放在P 点时,测得点电荷受到的静电
力为1F ,当把一带电荷量为aq 的点电荷放在P 点时,测得作用于这点电荷的静电力为2F ,则在国际单位制中( ). A.1F 的数值等于0qE 。

B.2F 的数值等于1aF
C.a 比1小得越多2F 的数值越接近0aqE
D.a 比1小得越多,2F 的数值越接近1aF
6.如图所示,AB 和CD 为圆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0。

将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其位置关于AB 对称且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则该点电荷 ( )
A.可放在A 点,Q=2q
B.可放在B 点,Q=-2q
C.可放在C 点,Q=-q
D.可放在D 点,Q=-q
7.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一个菱形(竖直放置)的四个顶点,∠abc=120°。

0点为菱形对角线的交点,现将三个电荷量均为+Q
三个顶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0指向d B.0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d 指向0
C.d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0点的电场强度
D.d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0点的电场强度
8. (2010.海南卷)如图所示,M 、N 和P 是以MN 半圆弧的圆心,∠MOP=60°,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N 两点,这时O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E :若将N 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 点,则0点的场强大小变为2E ,则1E ,与2E 之比为( ) A.l:2 B.2:1 C.2:3 D.4:3
9.(2009 北京卷)如图所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
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取环面中心0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 轴.设轴上任意点P 到0点的距离为x,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下面给出E 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的场强E,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作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x R x R R x R k E )(
222
2
221
2
1+-
+=σπ
B.x R x R x k E )11(222
2
21
2
+-+=σπ
C. x R x R R x R k E )(222
2221
2
1++
+=σπ
D.x R
x R
x k E )11(2222
212
+++=σπ
10.(2010 福建卷)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布.两圆环的圆心1O 和2O 相距为2a,连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 点在O 点右侧,与O 点相距为r(r<a).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 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 的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 A.2
2
22
2211)()(r a R kqR r a R kqR E -+-++=
B.[][]
2
322
2
2
2
3221
1
)
()
(r a R
kqR r a R
kqR E -+-
++=
C.2
22221)
()
()()(r a R r a kq r a R r a kq E -+--+++=
D.[][]
2
322
2
2
3221
)
()
()
()
(r a R
r a kq r a R
r a kq E -+--
+++=
11. (2012 安徽卷)如图甲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圆形平板,单位面积带电荷量为σ,其轴线上任意一点
P(坐标为x)
的电场强度可以由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
的叠加原理求出:⎥
⎦⎤⎢⎣⎡+-=2/122)(12x R x
k E πσ,方向沿x 轴.现考虑单位面积带电荷量为0σ的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板,从其中间挖去一半径为r 的圆板,如图乙所示.则圆孔轴线上任意一点Q(坐标为x)的电场强度为(
). A.2/1220)(2x r x k +πσ B.2
/1220)
(2x r r
k +πσ C.r x k 0
2πσ D.x
r k 02πσ
12.(2013.江苏卷)下列选项中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0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13.(2013.新课标全国卷I)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c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 A.23R kq B.2
910R kq
C.2R Q q k +
D.2
99R Q q k +
14.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 A.
233l kq B.23l kq
C.
2
3l
kq
D.232l kq
15.已知均匀带电球体在球的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的、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球体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过球心0的直线上有A 、B 两个点,0和B 、B 和A 间的距离均为R,现以
OB 为直径在球内挖一球形空腔,若静电力常量为k,球的体积公式为3
4
r V ⋅=π,
则A 点场强的大小为( ) A.2365R kQ B.2367R kQ
C.2327R kQ
D.2
163R kQ
16. 两个等量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以两电荷连线中点为坐标原点,某一方向为x 轴,x 轴上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与x 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以两电荷连线为x 轴,则图甲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B.若以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为x 轴,则图甲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C.若以两电荷连线为x 轴,则图乙是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若以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为x 轴,则图甲是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17.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两点位于x 轴上,G 、H 两点坐标如图,M 、N 两点各固定一正点电荷,一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置于0点时,G 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

若将该负点电荷移到G 点,则H 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静电力常量用k 表示)( ) A.243a kQ
,沿y 轴正向 B.245a kQ
,沿y 轴正向 C.243a kQ
,沿y 轴负向 D.245a kQ
,沿y 轴负向
18.如图所示,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上各有一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它 它们在上面中心O 形成的合场强大小是( ) A.0 B.
2
968a kq
C.
296a kq D.2
98a
kq
19.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该半球面半径为R,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 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 、N 两点,OM=ON=2R.已知M 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
).
A.E R kq -
22 B.E R kq
-24 C.E R kq -2323 D.E R kq +2
12
20.已知表面电荷均匀分布的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现有表面电荷均匀分布的带电半球壳,如图所示,CD 为通过半球顶点C 与球心O 的轴线. P 、Q 为CD 轴上关于0点对称的两点.则( ).
A.P 点的电场强度与Q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P 点的电场强度与Q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P 点的电场强度比Q 点的电场强度强
D.P 点的电场强度比Q 点的电场强度弱
21. 如图所示,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固定三个点电荷+q 、+q 、-q,则该三角形中心0点处的场强为( ). A.26a kq
,方向由C 指向0 B.26a kq
,方向由0指向C C.
2
3a kq
,方向由C 指向0 D.2
3a kq
,方向由0指向C
22.(2017 合肥模拟)如图所示,A 、B 、C 、D 、E 是半径为r 的圆周上等间距的五个点,在这些点上各固定一个点电荷,除A 点处的电荷量为-q 外,其余各点处的电荷量均为+q,则圆心O 处( ).
A.场强大小为2r kq
,方向沿OA 方向
B.场强大小为2r kq
,方向沿AO 方向
C.场强大小为22r kq
,方向沿OA 方向
D.场强大小为22r kq
,方向沿AO 方向
23.法拉第提出了场的观点,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以下关于电场和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B.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C.在同一个图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越稀疏的地方电场强 度越小
D.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逐渐减小
24. (多选)如图所示, 在等量负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取A 、B 、C 、D 四点, B 、D 关于0点对称,关于这几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D B B A E E E E =>,
B.D B B A E E E E <<,
C.可能有C B A E E E <<
D.可能有B C A E E E <=
25.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0→B 匀速飞过,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所受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 B.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 C.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 D.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
26.(2009 海南高考 多选)如图1-3-32所示,两等量异号的点电荷相距2a. M 与两点电荷共线,N 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到M 和N 的距离都为L,且L≥a.略去n )/(L a (n≥2)项的贡献,则两点电荷的合电场在M 和N 点的强度( ).
A.大小之比为2,方向相反
B.大小之比为1,方向相反
C.大小均与a 成正比,方向相反
D.大小均与L 的平方成反比,方向相互垂直 27. A 、B 在某个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上,在点处放一个静止的自由负电
荷,它将沿电场线由静止向B 点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场线由B
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
B.电场线由B 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由题设条件不能 确定
C.电场线由A 指向B,该电荷做匀加速运动
D.电场线由B 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28.如图所示,真空中Ox 坐标轴上的某点有一个点电荷Q,坐标轴上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m 和0.7m,在A 点放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B 点放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电荷量均为q,A 、B 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都跟x 轴正方向相同,电场力的大小F 跟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 的关系分别如图2中直线a 、b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0.25N/C B.A 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 C.点电荷Q 是正电荷
D.点电荷Q 的位置坐标为0.3m
29.半径为r 的绝缘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 、带正电 荷的珠子,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珠子所受静电力是其重力的3/4倍.将珠子从环上最低位置A 点静止释放,则珠子所能获得最大动能k E 为多少?
30.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绝缘导轨,导轨由水平部分和与它连接的位于竖直平面的半圆环ABC构成.现距环最低点A为L的0处有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水平轨道进入圆环。

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其重力大小相等,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则L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小球在圆环上运动至C的过程不脱离圆环?
答案
1. C
2.ABC
3. AD
4.D
5.C
6.C
7.A
8.B
9.B (割补法 结合单位制判断) 10.D (先由单位制排除AC , 再射r=a 排除C ) 11.A (割补法) 12.B 13.B 14.B 15.B 16.B 17.A 18.B 19.A 20.A 21.B 22.C
23.C 24.CD 25.B 26.AC 27.B 28.D 29.mgr E k 4
1
=
30.R L 2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