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十三五”数字三明专项规划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十三五”数字三明
专项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明政办[2016]142号
【发布部门】三明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11.23
【实施日期】2016.11.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十三五”数字三明专项规划的通知
(明政办〔2016〕14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三明市“十三五”数字三明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23日
三明市“十三五”数字三明专项规划
2016年11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发展现状和机遇
第一节发展现状
第二节存在问题
第三节发展机遇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总体思路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主要任务
第一节基础支撑领域
第二节电子政务领域
第三节城市管理领域
第四节民生服务领域
第五节产业发展领域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
第二节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
第三节构建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节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
第五节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六节探索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
前言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紧抓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数字福建”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强调研摸清实情,注重顶层规划设计,积极探索执政能力建设、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改革等方面建设的新路径,确立了信息化条件下新政务、新经济、新生活、新城市的三明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和信息经济崛起的时间窗口,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将信息化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力工具,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三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为全面提升数字三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水平,根据《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科学编制《三明市“十三五”数字三明专项规划》,阐明未来五年数字三明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该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市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也是我市各行业各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规划期为2016— 2020年。
第一章发展现状和机遇“十三五”时期,数字三明建设既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
风险增多的严峻挑战,也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现阶段数字三明建设分散、协同不够、创新不足等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短板依然存在。
同时,智慧城市、互联网+、大数据、共享经济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新兴信息产业的重大利好政策相继发布,为数字三明带来了空前的历史机遇。
第一节发展现状(一)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信息通信建设方面,我市综合通信能力不断增强,网络容量、用户规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电话用户总数280.67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40.75万户,宽带用户55.47万户,城市无线局域网络基本实现了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方面,建设了三明市政务信息网和政务外网,市级政务信息网已接入264家单位,政务外网横向接入58家单位。
电子政务机房建设方面,多部门自建机房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分别承载部门应用系统。
其中,市数字办按国家B级标准完成了市级电子政务机房的建设,面积约为180平方米,为三明市各类应用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格局初步形成。
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方面,目前我市已搭建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初步编制35个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统一管理、发布、查询和定位服务。
业务信息资源共享方面,构建了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为三明市政务信息资源的目录服务、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应用集成提供统一支撑。
证照电子化方面,建成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实现相关部门电子证照的生成和管理,完成与网上办事大厅、电子签章系统等平台的整合。
信息公开方面,全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24672条,2015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制作政府信息45661条。
(三)电子政务应用稳步推进。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建设统一网站平台,建成“一个主站”(市政府门户网站),18个子站(政府部门网站)。
公文交换传
输方面,构建公文交换系统,供203个单位共同使用,全年约有上万份电子公文通过此系统进行流转。
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方面,2015年8月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除保密事项外,已进驻40个单位的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12个县级分厅已进驻单位共计610个,提供共计2412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四)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管理领域,建立了三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并整合热线电话12319到12345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案件的统一受理。
截至2015年底,已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8845件,处置率为98%。
城市交通领域,建成公路路网管理中心与应急处置平台,道路视频监控39个点,可变情报板11块,全面完成全市现有754辆城市公交车辆车载GPS定位系统的安装和运行工作,在市中心架设47块电子车牌。
公共安全领域,我市重点推动资源大共享,整合接入了治安卡口、电子警察等视频应用系统,实现了视频应用系统共1000路视频监控的全部联网和资源共享。
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加强林政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环境在线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制造领域,全市列入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43项,普诺维、三钢、机科院海西分院等3家企业列入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沙县列入全省第一批2个省级县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之一。
防灾减灾领域,建立了三明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指挥决策支持、洪水预警报及监控等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在防灾减灾工作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便捷惠民服务逐步深化。
社会保障领域,建立了三明市民生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并实现了社会保障卡作为银行卡、医疗就诊一卡通使用,在社会保障、医疗就诊、公用事业、代收代付、小额支付等民生领域广泛应用。
医疗健康领域,开展卫生信息化一期和二期工程的建设,搭建市级平台,建立了居民健康信息系统、部分区域影像系统,实现了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全覆盖。
养老保障领域,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
保险信息系统,以该系统作为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办理的主要平台。
就业服务领域,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我市是全国6家试点城市之一,并且试点工作通过了人社部和省厅的验收。
教育领域,全面推动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便民服务领域,建设“12345政务服务平台”等便民服务项目,到2015年底,共受理转批群众诉求8830件,累计办理完毕件8547件,办结满意率达100%。
民生警务领域,建成“网上警局”,已实现143项公安业务网上全流程办事服务。
共有注册用户281174个,办理业务103万多件,通过“网上警局”完成的办事量占窗口服务总办事量的30.1%。
农村信息服务领域,整合全市“三农”服务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三农”信息、精准扶贫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土地流转等服务。
(六)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一是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提升。
全市约30%的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B2B网上贸易,其中成本明显降低的企业在60%以上,客户增长显著的企业超过74%。
二是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加快发展。
300多家中小企业在网上展销平台注册,销售产品1000多种,网络浏览量达1千万次。
三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通过引进电商龙头企业扶持本地发展,已在三元、建宁、宁化等7个县(区)建成350个电商服务站。
(七)制度环境日益优化。
将信息化发展任务融入到卫生、教育、人社等多领域专项规划,指导各项信息化建设能够在全市统一的顶层设计框架下开展,使信息化项目建设能够在统筹集约、健康有序的环境下顺利进行。
第二节存在问题我市各领域信息化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和不足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增强。
受传统管理体制的约束,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信息业务协同不强。
城市人口、法人等公共基础数据存在数出
多源,信息资源缺乏共享,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数字三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因素。
(二)城市管理信息化协同能力有待提升。
城市管理对自动感知和事件智能处理能力方面偏弱,城市管理各领域缺乏业务协同,不利于掌控城市全局及对于城市的综合治理、指挥和决策。
(三)民生领域信息化融合服务有待深化。
存在文化资源共享不足,教育现代化水平不高,医疗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深化民生各领域业务的横向整合和服务渠道深度融合,实现市民一体化服务。
(四)现代产业信息化支撑体系尚未形成。
以融合发展为特征的信息化产业体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现代产业信息化应用比例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第三节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市老工业基地、老区苏区和精神文明创建等优势日益凸显,为“十三五”数字三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国家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也为数字三明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一)政策利好,助推电子政务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其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2015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等文件。
为响应国家总体信息化发展战略,福建省也相继出台了多份文件,对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管理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信息经济迅猛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应用、扩大信息消费、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内容,以信
息产品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信息经济,正成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三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三)互联网+大数据,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正在将产业从以“流程”为核心带向以“大数据”为核心,大数据将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
互联网和大数据将创造从改变消费者个体的行为到改变各个行业、政府乃至社会的新时代,对带动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开创互联网经济新思路意义更为重大。
(四)多项国家试点示范,提升数字三明整体发展水平。
三明市被确定为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等多个国家级试点,为数字三明发展带来众多“机会窗口”;探索和创新大型信息化工程统筹规划管理建设模式,也为数字三明带来建设新机遇和发展新空间。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总体思路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城乡统筹规划为纲,以“共享与安全并重、建设与管理并存”为原则,以“夯实基础,横向整合,集约建设”为指导,以“互联网+城乡应用”为抓手,构建“云+网+端”的信息化技术体系,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形成统一、高效的数字三明智慧应用体系,协调推进信息化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能力,开创数字三明建设新篇章。
第二节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中的统领作用,坚持需求和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融合发展,开放共享。
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共享协同保障机制。
(三)信息惠民,城乡一体。
以信息惠民、城乡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学习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培育产业,创新发展。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将信息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不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产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五)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在重点领域应用上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循序渐进,以示范和试点应用推进城市信息化协同发展。
第三节发展目标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重点,实现“资源集约共享化、政府治理高效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民生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高端化”的数字三明发展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
——构建绿色融合、集约共享的基础设施新环境。
加快推进城市光网、无线城市、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感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00%完成未通光纤行政村光纤接入工作,完成城市家庭100Mbps及以上、农村家庭3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建设工作。
实现行政村以上区域的4G网络无缝覆盖,推进5G网络应用。
搭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云计算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实现政务基础设施信息化从单部门建设、管理和运维向集约化建设、集中式管理、一体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打造高效协同、精准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通过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应
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社会诚信等社会管理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智慧应用。
到2020年,管理对象智慧化覆盖率达70%,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显著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和行政效能大幅提升。
——形成以人为本、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新气象。
以公众为中心,围绕教育文化、医疗健康、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民生服务应用建设。
到2020年,民生服务应用智慧化覆盖率达70%,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普惠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两化融合、协同创新的智能制造新体系。
加快开发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到2020年,全市机械化装备数控化率达30%以上。
建设一批面向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工业生产过程信息共享、系统整合、智能控制和协同制造,提高精准制造、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形成开放共享、万众创新的互联网经济新格局。
以大数据发展战略为动力,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将培育互联网经济作为三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到2020年,互联网经济总规模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鼓励企业和公众开发利用政府开放的数据资源,促进大数据在创新应用和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数据开放共享、万众创新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新格局。
——构建安全有效、制度完善的保障措施新机制。
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资金保障、人才队伍、市场机制、宣传推广等方面建立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并重点加强运维监控与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和长效发展机制体制与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为我市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章主要任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