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题后记

合集下载

诗词格律随笔

诗词格律随笔

诗词格律随笔律诗要讲平仄,反之则非也。

讲平仄,论格律诗一种束缚,但掌握后就如鱼得水,萧洒自然。

事有方圆,违之则不成其形。

平仄和用韵紧密相连又相互制约相承。

近体诗是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平仄格律字数要求严格紧密,一般有三种,绝句,律诗,排律。

绝句一般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一五言绝句的平仄基本格式:平仄最基本的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里的平是指阴和阳平,仄是指上声和去声。

2 五言绝句的各种格式:分为四种首句平起首句仄起首句入韵首句不入韵之分1》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仄起首句入韵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3》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首句入韵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七言绝句的平仄基本格式:平仄最基本的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1》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二七言绝句的平仄基本格式:平仄最基本的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1》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2》平起首句入韵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起首句入韵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律诗一般有五言,七言律诗两种一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1》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仄起首句入韵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3》仄起首句入韵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4》平起首句入韵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1》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4》平起首句入韵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1》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3》平起首句入韵式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摘要:一、前言二、诗词格律的重要性三、诗词格律的起源和发展四、诗词格律的分类和特点五、诗词格律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六、总结正文:一、前言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便以其优美的词句、独特的韵律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

诗词格律,作为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则,对于诗词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诗词格律进行详细的评述。

二、诗词格律的重要性诗词格律是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则,对于诗词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诗词格律不仅体现在字数、句式、韵脚等方面,还体现在平仄、押韵、对仗等技巧上。

正是这些严谨的规则,使得诗词具有了优美的音韵、和谐的节奏、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诗词格律的起源和发展诗词格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诗经》和《楚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格律特点。

随着文学的发展,格律逐渐完善,到了唐代,诗词格律达到了巅峰。

唐代诗人王之涣、杜甫、白居易等人创作了大量符合格律的佳作,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宋、元、明、清各代,诗词格律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

四、诗词格律的分类和特点诗词格律主要有两种分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主要指《诗经》、《楚辞》等先秦诗歌,其特点是形式自由,不拘泥于格律。

近体诗则主要指唐以后的格律诗,其特点是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技巧,形式严谨。

此外,还有词、律赋等不同类型的诗词格律,各具特色。

五、诗词格律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尽管在现代社会,诗词创作已经不再拘泥于严格的格律,但诗词格律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格律是诗词的基本特点,学习格律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

其次,格律技巧可以提高诗词创作的水平,使得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最后,诗词格律对于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六、总结诗词格律作为我国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则,对于诗词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诗词格律的书籍,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要素和特点。

读完这本书,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词格律书评》中,作者首先从诗词格律的概念入手,对于格律的定义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他指出,诗词格律是古代文人在创作诗词时所遵循的规则和要求,它包括了韵律、平仄、字数、句式等方面的要素。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解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美学特点。

接着,作者以不同的诗体为切入点,介绍了各种不同格律的特点和应用。

他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为例,详细解读了它们的构成要素和创作技巧。

通过对这些经典诗体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之美。

除了对于格律的解析外,作者还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为案例,向读者展示了格律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

例如,他通过对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静夜思》等名篇的分析,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杰出诗人是如何运用格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

此外,作者还在书中穿插了一些对于格律创作的实践指导,为有兴趣学习古代诗词创作的读者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技巧。

通过这些实用的指导,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格律创作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的来说,《诗词格律书评》是一本对于中国传统诗词格律进行全面介绍和解析的好书。

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构成,还能够提升读者对于古典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读物。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近年来,随着文化艺术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古典诗词和格律的研究。

诗词格律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它不仅对于保持古典诗词的纯正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篇文章将对《诗词格律》一书进行深入的评析,探讨其切实的学术价值和对于培养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诗词格律》是一本由中国文化研究院编写的诗词格律教材,旨在通过系统化的介绍和详细的解读,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古代诗词格律的原理和应用。

该书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格律要求,包括音律、字调、韵脚等方面。

通过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解读,本书将复杂的格律规则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创作古代诗词作品。

与其他类似的诗词格律教材相比,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丰富的例证,将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格律规则更加具体可见。

例如,在讲解韵脚的章节中,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古代韵脚例子,并深入剖析其造成音韵美感的原因。

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读者对于格律规则的理解,还为读者提供了运用格律进行创作的实践参考。

通过实例的引导,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和领悟古代文人创作诗词的艰辛和智慧。

除了对于格律规则的深入探讨,本书还特别强调了格律对于提高诗词艺术审美和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格律不仅是诗词的基本要求,更是展现作者才华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读格律,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作品的内涵和美感,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同时,掌握格律规则,能够帮助读者在创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诗词的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法,从而使作品更富魅力和内涵。

因此,学习诗词格律不仅是对古代文化传统的继承,更是对个人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诗词格律》一书的课文选择和编排也值得称道。

本书精选了各个时期的重要诗词作品,覆盖了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能够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古代诗词的多样性和魅力。

同时,每一篇课文都配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格律要求和表达技巧。

2023年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

2023年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

2023年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格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它运用了格律,以及严谨的构建和优美的语言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____年,我有幸能够学习这部经典之作,深入研究其中的内涵和形式,以下是我对这部诗集的心得体会。

首先,格律诗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严谨的构建和精确的表达。

格律诗的构建是非常有规则的,它要求每首诗都要符合特定的格律,包括字数、韵脚、平仄等等。

这种严格的构建给我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规律感,使我在朗读和欣赏诗歌时能够感受到它们的韵律之美。

然而,格律诗并非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规定,它也注重表达内容的准确和精细。

格律诗作为一种高度压缩和精炼的文体,要求诗人通过有限的语言和字数来传达深邃的意境和思想。

因此,格律诗的语言往往非常精练,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意蕴,每一句话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斟酌。

在学习格律诗的过程中,我深受其影响,开始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细性,尽量用简练而有力的表达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格律诗让我更加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格律诗的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学习格律诗,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观察。

这些通过格律诗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都能够引发我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求速度和效率,很少有时间去体味和思考生活的细节和内涵。

学习格律诗使我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我开始更加珍惜和体验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格律诗还开阔了我的文学眼界,并使我对世界文学有了更广泛的了解。

格律诗在中国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也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学习格律诗让我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格律诗的存在和应用。

我开始读一些外国经典的诗歌,了解不同文化中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这样的扩展和拓宽让我对诗歌的认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

诗词格律读书笔记

诗词格律读书笔记

诗词格律读书笔记一、诗韵和平仄(《诗词格律》第334页)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而声律只有两件事:第一是韵,第二是平仄。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一收音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也就是放在句尾。

什么是平仄?说起来似乎很简单。

古代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平、下平或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平声以外,其余三声都是仄声。

然而在普通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已经消失了,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关键是归入阴平、阳平的入声仍然是仄声,这就必须查询《入声字表》。

(书中说到可查上海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的《诗韵新编》)大概平仄格式上标明仄声而普通话读平声的字,多半都是古入声。

据我所知,现在大多是按《平水韵》查询。

最近,我还特意将《平水韵》(完整版)中的“今平古仄”的入声字单独列表,以方便查询,只是常常却想不到去查询,还是会出现差错。

作者在附录《诗词的平仄》中指出,前人有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个口诀是不面全的,诗论家批评了它。

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一般是要论的。

特别是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字仄仄平”这一类句型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否则叫做犯孤平。

有时候,诗人要在这种地方用一个仄声字,则在五言第三字,七主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

二、五言绝句(《诗词格律》第347页)绝句都是四句。

五言绝句可以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

律绝一般只用平声韵,而平格式则有四种。

第一种:①(仄)仄平平仄,②平平仄仄平。

③(平)平平仄仄,④(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③(平)平平仄仄,④(仄)仄仄平平。

①(仄)仄平平仄,②平平仄仄平。

第三种:④(仄)仄仄平平,②平平仄仄平。

③(平)平平仄仄,④(仄)仄仄平平。

第四种:②平平仄仄平,④(仄)仄仄平平。

①(仄)仄平平仄,②平平仄仄平。

五言绝句有四种句式:①平仄脚(仄)仄平平仄②仄平脚平平仄仄平③仄仄脚(平)平平仄仄④平平脚(仄仄仄平平)这四种五言绝句,都是由这四种句式错综变化而成。

《诗词格律:插图版》随笔

《诗词格律:插图版》随笔

《诗词格律:插图版》读书随笔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书籍背景介绍 (2)2. 作者介绍及前言 (3)二、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4)1. 诗词的押韵规则 (5)(1)押韵的概念和种类 (7)(2)诗词中常见的押韵方式 (8)2. 对仗与平仄 (9)(1)对仗的技法 (10)(2)平仄的运用 (11)三、诗词格律的实践应用 (12)1. 近体诗的格律特点 (13)(1)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 (14)(2)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 (16)2. 词曲的格律分析 (17)(1)词的格式和曲调特点 (18)(2)词的押韵和平仄运用 (19)四、插图版特色分析 (21)1. 插图版的特点及优势 (22)(1)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3)(2)易于理解和记忆 (24)2. 插图版中的经典案例解析 (25)(1)经典诗词的插图展示 (26)(2)案例中的格律分析 (28)五、个人读书心得 (29)一、书籍概述《诗词格律:插图版》是一本深入浅出的诗词入门书籍,它以插图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这本书不仅介绍了诗词的基本格律知识,还通过具体的诗词作品,引导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的瑰宝。

书中插图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也有现代的书法作品、篆刻艺术等,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书中还附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作品。

《诗词格律:插图版》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不仅可以作为诗词爱好者的参考书,还可以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辅助教材。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诗词读物。

《诗词格律:插图版》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优秀诗词读物。

它以插图为媒介,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中华诗词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书籍背景介绍《诗词格律:插图版》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诗词格律的入门级教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

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

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

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格律诗》是一本关于诗歌创作的经典著作,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诗歌的构成、韵律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于《格律诗》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格律诗》让我对诗歌的构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除了表达情感和思想外,还有一定的结构和形式上的要求。

《格律诗》详细地介绍了诗歌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等部分的构成,以及不同类型的诗歌应该具备的特点。

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在创作诗歌时,合理安排诗句的结构,使其更具有美感和感染力。

其次,学习《格律诗》让我对诗歌的韵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歌的韵律是指诗句中的音韵规律,它可以为诗歌增添节奏感和韵律感。

《格律诗》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韵律模式,包括押韵、头韵和尾韵等。

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在诗歌中运用不同的韵律模式,使诗句更加和谐、流畅。

另外,学习《格律诗》让我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它可以通过对于音、色、香、味、触等感官的描述,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格律诗》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等表达手法,让我更加理解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诗歌的美和力量。

此外,《格律诗》还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诗歌的构成、韵律和意境,这让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书中的理论知识。

通过阅读这些例子,我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诗歌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结构、韵律和意境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的。

这不仅在理论上加深了我的认识,也为我自己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参考。

学习《格律诗》让我对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诗歌不仅是一种写作的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它可以用简短的文字,传递出深入人心的感悟和情感。

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情感世界的缩影,它可以让读者在默读或朗诵时与作者产生共鸣,分享其中的喜怒哀乐。

因此,我愿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诗歌这一美妙的艺术形式传递给他人。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

诗词格律书评(原创实用版)目录一、诗词格律的概述二、诗词格律的重要性三、书评:对《诗词格律》一书的评价四、结论:对诗词格律的总结与思考正文一、诗词格律的概述诗词格律是指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规范,包括韵律、字数、句式、用韵、对仗等方面。

这些规范在古代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为诗人们提供了创作的准则和审美的标准。

二、诗词格律的重要性诗词格律对于古代文学的创作和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格律规定了诗词的音韵、字数、句式等形式,使得诗词在朗诵和吟咏时具有和谐优美的音韵和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格律也是诗人们表现思想情感、描绘生活世界的重要手段。

同时,格律对于诗词的传承也有重要意义,它使得诗词的形式和内容得以规范,方便后人的学习和研究。

三、书评:对《诗词格律》一书的评价《诗词格律》是一本关于诗词格律的专门著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诗词格律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诗词格律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使得读者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诗词格律的知识。

书中对诗词格律的历史演变做了详细的梳理,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等,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揭示了诗词格律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内在逻辑。

同时,书中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详细讲解了诗词格律的具体应用,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词格律。

总的来说,《诗词格律》是一本内容丰富、解析透彻、实用性强的学术著作,对于学习和研究诗词格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结论:对诗词格律的总结与思考诗词格律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规定了诗词的形式,又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今天,虽然诗词格律已经不再是文学创作的主要规范,但是,它所包含的美学观念和艺术精神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诗词格律全集_笔记

诗词格律全集_笔记

《诗词格律全集》读书札记目录一、诗词格律基本概念 (2)1.1 诗词格律的定义 (3)1.2 诗词格律的分类 (5)二、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 (5)2.1 诗的格律 (7)2.1.1 五言绝句 (8)2.1.2 七言绝句 (9)2.1.3 五言律诗 (10)2.1.4 七言律诗 (12)2.1.5 五言排律 (13)2.1.6 七言排律 (14)2.2 词的格律 (15)三、诗词创作技巧与方法 (17)3.1 诗词创作的主题选择 (18)3.2 诗词创作的意象运用 (19)3.3 诗词创作的结构布局 (20)3.4 诗词创作的修辞手法 (22)四、诗词鉴赏与批评 (23)4.1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24)4.2 诗词批评的流派与标准 (26)4.3 诗词鉴赏与批评的实例分析 (27)五、诗词格律在现代应用 (28)5.1 诗词格律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29)5.2 诗词格律在现代歌词创作中的应用 (31)5.3 诗词格律在现代散文创作中的应用 (32)六、诗词格律研究展望 (33)6.1 当前诗词格律研究的不足与挑战 (34)6.2 未来诗词格律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35)一、诗词格律基本概念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指在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需要遵循一定的韵律、节奏和音韵规律。

这些规律既包括平仄、押韵等声韵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对词牌、句式、修辞等方面的规范。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程中,诗词格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诗人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工具,也是研究古代文学史和文化的重要线索。

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指诗句中汉字的声调高低。

在古代汉语中,共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平仄的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和谐优美,增强音韵美感。

在《诗词格律全集》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诗体(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的平仄规律。

押韵:押韵是指诗词中的相邻两句或多句在音韵上相互呼应。

王力《诗词格律》

王力《诗词格律》

王力•《诗词格律》第一章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第一节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

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

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

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

例如"公"字拚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

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凈无苔(t 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一水护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l ái )。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 "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 ào ,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拚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以“诗词格律”为题,下面是我的3000字文章:在中华古代文学史上,诗歌和其相配套的五律、七律、九律格律显示出辉煌的成就,传承至今仍深受世人爱戴。

从《尚书诗》到《诗经》,从《楚辞》到《诗运》,从《集句》到《怀州集》等,每一个文学时期都留下了前人诗词流传的足迹,其中,以五律为主要格律的“诗词格律”尤为特出,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也是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诗词格律”是一种以音律和对称构造形成的诗歌表达方式,它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来说,此种格律包括五律、七律、九律等,均以诗句韵律为基础,但具体实施却不尽相同,每种格律都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如五律就要求作品每句拍数均相等,如果是五律,每句应该有5个拍子,每句划分为两个小句,每个小句有2个拍子,而七律法则比五律复杂一些,它有节、句、节句之分,七律句中的节字数为两个,以及节的拍数应为1,2,3,依此类推,九律更是由三句组成,前两句有2个拍子,最后一句有4个拍子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诗词格律”,古人在诗歌写作中曾广泛应用,一直流传至今。

古人采用“诗词格律”来构建诗歌,可以赋予诗歌更加精确、有规律的结构,使之变得更加丰富和完美。

因此,阅读新作者写的诗句,抑或仔细研究古人的作品,了解这种格律的使用,都可以增强读者的诗歌鉴赏力,更好地发现诗中的闪光点。

古典文学的代表人物,自然不能够少了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家,而他们的作品更是公认的优秀之作,他们大多利用“诗词格律”来构筑诗歌。

比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白居易的《登鹳雀楼》以及李白的《将进酒》,三首作品均采用了五律格律,由此可见“诗词格律”在古代诗歌写作中的重要性。

除了“诗词格律”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形式的古典格律,如句、押韵、重字韵等,都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楚辞》等,都以句为主,其中的押韵、重字韵等形式更是文句精美;或有以“六言”、“四言”、“双四”和“双六”等形式的押韵形式,多数集中在《诗经》中,对其他作品也有重要的影响;有以两句、四句、八句组成的“古诗体”,多用于《怀州集》及其他文学作品中等。

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评课稿

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评课稿

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评课稿1. 引言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是广东省教育厅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本评课稿将对该教材进行细致评析,以期探讨教材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建议,从而促进该教材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教材结构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分为六个单元,涵盖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格律。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对应的诗词文本、注释、赏析和练习题等内容。

2.1 第一单元:诗词的美与鉴赏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诗词的基本定义、构成要素以及鉴赏方法。

教材提供了大量经典诗词的原文和翻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2 第二单元:从格律到变体第二单元着重介绍了诗词的常见格律,包括平仄、韵律等概念。

该单元通过对比不同格律的诗词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格律。

2.3 第三单元:五言古诗第三单元以五言古诗为主要内容,通过解读不同流派、不同主题的五言古诗,培养学生对五言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4 第四单元:七言古诗第四单元主要讲解了七言古诗的特点和样式。

通过学习和分析七言古诗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七言古诗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5 第五单元:词第五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词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

通过学习和赏析不同时期的名词,培养学生对古代词的鉴赏能力。

2.6 第六单元:现代诗第六单元以现代诗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现代诗的语言特点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优点在对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进行评价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优点:3.1 格律体系的系统性教材中对古代诗词的格律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从平仄到韵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格律,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3.2 经典诗词的精选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经典诗词,这些作品无论在意境、修辞手法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具有较高水平。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024年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

2024年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

2024年学习《格律诗》心得体会《格律诗》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它有着固定的音韵行数和平仄规律。

作为一名学生,在2024年我有机会学习和研究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诗歌形式。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对《格律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格律诗》让我更加了解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

《格律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还承载着他们的思想、哲学和社会观念。

通过阅读和研究《格律诗》,我接触到了许多古代文人的作品,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静夜思》等。

这些作品不仅给我带来审美上的享受,还让我对古人的思考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学习《格律诗》也让我提高了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格律诗》要求诗人在固定的音韵行数和平仄规律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对于写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需要理解这些规律,还要灵活运用它们并与个人的情感相结合。

通过多次练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如如何选用合适的字词、如何构建韵脚和平仄等。

这些技巧的学习不仅对于写作《格律诗》有帮助,也对于其他文章和作文的写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另外,学习《格律诗》还让我更加注重细节和修辞的运用。

在《格律诗》中,每个字词的选用都非常讲究,它们需要既能符合音韵行数和平仄规律,又要能够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因此,学习《格律诗》让我更加注重每个字词的选择和运用。

我开始注意到字词的音律和意境,善于利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美感和表达力。

在我写作其他文体的作品时,这些细节和修辞的运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的作品更加精彩和生动。

学习《格律诗》不仅让我提高了写作技巧,还让我更加审美和情感上的满足。

在阅读和欣赏《格律诗》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它们所带来的美感和情感共鸣。

《格律诗》通过优美的音韵和精心的构思,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氛围,使人们感受到它们的深情和细腻。

每当我阅读一首《格律诗》时,我都能沉浸其中,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的力量。

漫话《诗词格律》(之二)

漫话《诗词格律》(之二)

漫话《诗词格律》(之二)鸟语花香香书馆欢迎您漫话《诗词格律》(之二)二,律诗1。

诗的种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为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

从数字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很少见),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1)古体和近体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

古体诗是不受近体的格律的束缚的。

所以,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 歌”,“行”等。

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A。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

押平声韵;C。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D。

每篇必须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但很少见。

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

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叫排律。

绝句的字数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分古绝和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

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要依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所以归入近体诗。

总之,古风属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2)五言和七言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五古和七古。

所谓的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尔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诗词格律与人生》答案

《诗词格律与人生》答案

∙《诗词格律与欣赏》期末考试(20)成绩:92.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不属于二冬韵的是()。

(1.0分)1.0分∙A、重∙∙B、钟∙∙C、翁∙∙D、容∙我的答案:C2温庭筠的《忆江南》所表达的感情是()。

(1.0分)1.0分∙A、年轻少妇在等待和思念着自己的夫君∙∙B、待嫁的少女在猜想自己未来丈夫的模样∙∙C、少女在思念自己的初恋情人∙∙D、宫女的寂寞与惆怅之情∙我的答案:A3辛弃疾《清平乐》里,“拄杖东家分社肉”的“社”意思是()。

(1.0分)1.0分∙A、腌制过的∙∙B、新鲜的∙∙C、土地庙∙∙D、宗祠∙我的答案:C4岳飞的“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一句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志向?()(1.0分)1.0分∙A、期望归来之后继续青云直上,当大官∙∙B、期望归来之后能淡出名利场,去求道修仙、解甲归田∙∙C、期望归来之后能回归家庭生活∙∙D、期望归来之后能够辅佐皇上∙我的答案:B5“白足禅僧”的典故是出自()。

(1.0分)1.0分∙A、《史记》∙∙B、《酉阳杂俎》∙∙C、《东京梦华录》∙∙D、《高僧传》∙我的答案:D6王维的“太乙近天都”中的“太乙”指的是以下哪座山?()(1.0分)1.0分∙A、泰山∙∙B、终南山∙∙C、五台山∙∙D、华山∙我的答案:B7格律诗萌芽于梁朝永明年间,以()为首的文人发现在诗中有规律地安排平仄能造成诗歌的音韵美。

(1.0分)1.0分∙A、刘勰∙∙B、沈约∙∙C、庾信∙∙D、钟嵘∙我的答案:B8“月涌大江流”的平仄规律是()。

(1.0分)0.0分∙A、仄仄平仄仄∙∙B、仄仄仄平平∙∙C、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平平∙我的答案:C9“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属于以下哪种对联格式?()(1.0分)1.0分∙A、秋千格∙∙B、卷帘格∙∙C、徐妃格∙∙D、白首格∙我的答案:B10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引用了以下哪首诗中的句子?()(1.0分)1.0分∙A、李白《赠汪伦》∙∙B、孟浩然《过故人庄》∙∙C、白居易《井底引银瓶》∙∙D、鲍照《白头吟》∙我的答案:D11若律诗第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第二句的平仄为()。

诗词格律 试题参考答案

诗词格律 试题参考答案

诗词格律试题参考答案诗词格律试题参考答案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诗词创作中的一种规范和约束。

在古代,诗词格律是诗人们必须熟练掌握的技巧之一,它不仅要求作品的内容表达准确,而且要求形式上符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本文将从平仄、韵脚和字数三个方面来探讨诗词格律的要点和规范。

一、平仄平仄是指诗句中音节的发音高低。

在古代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给诗句带来韵律美和节奏感。

平仄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平声即声调平缓的音节,仄声即声调高低变化的音节。

在五言诗中,每句诗都有五个音节,其中有两个平声和三个仄声,这种格律称为“仄平平仄仄”。

而在七言诗中,每句诗都有七个音节,其中有三个平声和四个仄声,这种格律称为“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韵脚韵脚是指诗句中末尾的音节,它们在发音上有相似之处。

在古代诗词中,韵脚的运用是诗句韵律的重要体现。

在五言诗中,每句诗的末尾两个音节需要押韵,这种格律称为“仄仄平平仄”。

而在七言诗中,每句诗的末尾四个音节需要押韵,这种格律称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字数字数是指每句诗中的字数,它决定了诗句的长度和节奏感。

在古代诗词中,字数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五言诗每句诗有五个字,七言诗每句诗有七个字。

这种字数的限制使得诗句更加简练,同时也增加了创作的难度。

综上所述,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诗人在创作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平仄、韵脚和字数是诗词格律的重要要点,它们决定了诗句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诗词格律的运用需要诗人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功底,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规则,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词作品。

诗词格律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古代文学中,现代诗词创作中也可以看到其影响。

虽然现代诗词形式相对自由,但是诗人们仍然在创作中注重平仄、韵脚和字数的运用,以求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因此,学习和掌握诗词格律对于诗词爱好者和创作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诗人在创作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格律诗词讲座心得体会(2篇)

格律诗词讲座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格律诗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格律诗词讲座,聆听专家讲解诗词格律及创作技巧,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格律诗词的基本概念讲座伊始,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格律诗词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词是指遵循一定的韵律、平仄、对仗等规律创作的诗歌。

与自由诗相比,格律诗词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但这种约束并非束缚,而是对诗歌艺术的一种提升。

通过学习格律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节奏、韵律美感,提高文学素养。

二、格律诗词的韵律之美在讲座中,专家重点讲解了韵律在格律诗词中的重要性。

韵律是诗歌的灵魂,它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在格律诗词中,韵脚、平仄、押韵等都是韵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掌握韵律,我们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通过运用押韵、平仄等手法,展现了诗歌的韵律之美。

三、格律诗词的平仄之美平仄是格律诗词中的又一重要元素。

平仄是指声调的平仄变化,它使诗歌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在格律诗词中,平仄的变化与韵脚、对仗等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

专家在讲座中举例说明了平仄在诗词创作中的应用,使我对平仄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格律诗词的对仗之美对仗是格律诗词中的另一大特点。

对仗是指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语在结构、意义、声调等方面相互呼应。

对仗使诗歌更具节奏感、音乐美,同时还能增强诗歌的意境。

在讲座中,专家详细讲解了对仗的技巧,使我了解到对仗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五、格律诗词的创作技巧讲座的最后,专家为我们讲解了格律诗词的创作技巧。

首先,要掌握诗词的基本格律;其次,要注重诗歌的意境、情感表达;再次,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最后,要不断积累诗词素材,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心得体会通过此次格律诗词讲座,我对诗词格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诗词创作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后记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后记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后记编者按:说来本号《晫见》的命名者便是本文作者,很荣幸首发他历时十五年的一本几乎不能完成的著作的后记。

读了他的文章便会知晓,这位并非山大中文78“亲”同学的史学者对汉语言文学的守望多么令人肃然起敬,对手足同门的情分更让人潸然泪下,感念不已。

这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是已故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鲍思陶兄遗著。

鲍思陶兄逝世已十五年,此书终于整理出版,鲍子诗学,必堪传焉。

鲍思陶,本名时祥,以心仪陶渊明而自改名,安徽枞阳人。

1956年生,1978年从江西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82年考取本系古代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殷孟伦先生。

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

1995至2002年调入齐鲁书社做图书编辑工作,后复回山东大学文学院执教。

2006年8月24日病逝。

鲍兄自幼年承祖父指授学习诗古文辞,其家学有清代以来“桐城派”文学渊源。

在大学和研究生时期,即使是在历史系考古专业就读的鄙人,即已素闻鲍兄善诗、精古文的大名。

我虽学习考古专业,但也从中学起即十分爱学诗词,高中时已读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小册子,大学时从图书馆借阅王力先生大部头的论著《汉语诗律学》,平时常按王先生书中所述,揣摩学作“仄仄平平仄”的律诗。

研究生毕业留校后,1986年9月,我调入中文系参加牟世金先生的古代文艺理论科研项目,也加入古代文学的教学团队。

1989年牟世金先生溘然病逝,我在中文系不免陷于困境。

此后直到2002年我应聘调走到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其间十来年世情冷暖自知。

而所庆幸的是得与鲍兄结识和深交,使我的诗词爱好,得到他最热情、最当行的指导,使我不断获得传承诗词写作文化传统的激励和称许。

这份因诗结缘的友谊,是我永难忘怀的。

1990年9月,系里安排我和鲍兄(还有谭好哲兄)带领87级同学到沂南县做实习,我们同住一屋十多天。

此前我与鲍兄不熟,这次我做了准备,事先抄录了几首近期写作的五、七言律诗,特地请鲍兄指教。

鲍兄先是给予热情鼓励,然后是温和细心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格律》题后记(学格律小记)
记得在念初中时,曾尝试写过几首小诗,不古不今,不懂皮毛,总觉得很不是滋味。

遂从父母处讨了几个钱,赶去黄泽新华书店购了一册《诗词格律概要》(王力),饶有兴趣的自学起来。

终因格律太过繁杂,尤其平仄,不知所云,未能通之。

仅留与往后的一点印象,无非诗词有平仄这么一回事儿,还有作者王力,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

2006年春,出差途中,夜晚闲逛书店,得《格律诗词写作》(余浩然)。

翻了几个章节,没耐心看完,忙于琐事,复束之高阁矣。

去年夏秋之际,远游归来,整理游记,忽来雅兴,提笔欲凑雅句,不究格律,终不是办法。

尔后,又逢国庆60周年,甲子之期,有所感言。

2010年元旦假期,兴冲冲的登四明山红佛寺观赏雪景,下来时因台阶雪滑,不慎致脚扭伤,无奈忍痛下山,更使伤势加剧。

不得已卧床休养10多天,无事可做,寂寥之余,即从网上下载了《诗词格律简捷入门》(齐越),宁心敛神,细细琢磨起来。

两三日后,阅毕,豁然开朗矣。

始晓格律为何物,欣喜若狂矣。

自此再回顾唐宋诗,似乎多了透视眼,结构脉络自现,奥妙之处无穷尽也。

乃曰:古诗三百首,上下几千年;格律为何物,迷津已豁然。

旋即淘得该书以常备,温故而知新。

随后,按律又对先前尚存的若干诗句略加修整等等。

尔今,刚从当当网上购得《诗词格律》(王力)、《严羽集》(含《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王国维)与《随园诗话》(袁枚)等几册,兴趣陡然而浓矣。

沧浪先生云: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也。

(2010年2月22日,阿听007记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