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再认识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再认识》说课稿
茅坪场镇中心小学徐永红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仁: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四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平均
数的再认识》。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向大家进
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四年级下册学习了平均数 ,初步感受了平均数的意义,利用移多补少来
求平均数。本节课再次基础上,继续认识平均数,使学生明白三点:一是平均数是一
个虚拟的数,具有代表性;二是平均数会因为某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灵敏性;三是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要去掉最大的和最小的数后
再算平均数,就更具有代表性了。为后续学习中位数和众数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目标: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体会平均数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理
解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二、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学
生将采用观察法、分析法、总结归纳进行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收集数据。
1. 师: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数,你对平均数有了怎样的认识呢?(开门见山地提出平均数,勾起学生对平均数的记忆。)
(总数除以个数得来的,移多补少,连续奇数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中间数)
2.游戏导入,“最强大脑”
(1)宣布游戏规则;
(2)游戏并记录。
师过渡:如果我们对这些平均数再继续进行分析的话,还会有新的认识,愿意吗?(因为教材的改制,学生跳过了平均数的一些知识,所以,我利用学生最愿意看的电
视《最强大脑》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探究,分析数据。
1、出示学生的游戏记录单。(寻找一是平均数并不和任何数据相同的记录单,二是某一次的成绩和平均数相同的记录单)
师:这个平均数代表哪一次的成绩?
使学生明白:平均数并不代表哪一次的成绩,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它是一个虚拟的数,不是孤立存在的。
2、借助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平均数。
通过启发提问:平均数为什么会忽上忽下。使学生明白:一组数据中,其中的一个数只要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平均数的变化,平均数很敏感。
3、借助条形统计图进一步分析。
通过两组数据的计算,“平均数为什么从7岁多一下提高到12岁?”使学生明白:在一组数据中,极端数据会影响平均数的大幅波动。
(三)、解决问题,应用解释。
竞赛评分的计算时,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算出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解释其合理性。在解释应用中,使学生明白:这种计算成绩的方法避免了因为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使成绩更公平,更科学,使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四)、梳理知识,总结归纳。
这节课你对平均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课后延伸,提高兴趣。
在统计学这个大家族里,除了今天所学的平均数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吗?那就请教“百度”搜索吧!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了解。
四、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具有代表性;
灵敏性,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