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名校:九峰实验学校初中语文考场作文指导(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述与描写(二)

任何行为或事件都在一定时间里发生,而时间不断向前持续延伸,叙述依附于行为或事件,是一条循着时间轴持续延伸演变的线性轨迹。

就像时间分分秒秒累积,线条由无数的点构成,事件轨迹也是有许许多多随时间持续演进的行为元素点构成。这些事件元素点从写作选材的角度看有些是无意义的,有些是有必要的,而有些是重要因素重点环节。

叙述主要负责对记叙文中必要交代但非主要的行为、事件的演变趋向、轨迹的交代;描写则负责对主体事件涉及重要因素必要环节具体展现。叙述是在时间的持续性中连缀衔接行为、事件元素点成为相对完整的事件轨迹或线索;描写由于可以停留在同时存在的人或物上,而且将行动过程本身也当作场景来观察,所以它似乎放慢甚至打断了时间的进程,有助于叙事在空间的展现,因此它就像构成立体的一个平面或者是精心搭建的舞台,从而从容细致多元立体地展现“重点剧情”。

示图一:事件要素构成模拟草图

举一个例子,以下是小明的一段叙述:

早上六点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六点半准时背着书包出门,步行大约五六分钟到公交车站,六点四十分搭上公车。公车穿街越巷,弯上荣乐路,一路向东,遇方塔北路右转,经过两个十字路口,尤其颠簸拥堵了一阵,七点左右,终于到达九峰学校的门口,奔上四楼,正好赶上早自修。

示图二:

小明的老师布置了一篇小作文,题目叫做《小明上学去》,小明灵机一动,把以上那篇“流水账”拿出来交差,结果老师让他滚出去。在小明滚出去之前老师友情提示:“明天上学路上记得不要打瞌睡,试着睁大眼睛观察,留心身边的人、事、哪怕是一两处常见的景、物都不要放过,给我重写一篇!”

小明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第二天上学路上果然留了心眼:他一出门就注意到早上雾霾很重,不远处小区的小树林子看不真切了,还听见几声貌似乌鸦的叫声。一上车小明溜圆了唯恐天下不乱的眼睛东张西望,结果一路无事。只有个别警惕的钱包被紧紧地捂在了小明无辜的视野之外。皇天不负有心人,当车行至荣乐路与方塔北路交汇处,小明赫然发现路旁的空地上黑压压围了好几圈人。所谓“世上本有事,只怕无心人”,今日我有心,果然有戏看!小明怀着十二分好奇心一二分使命感下车实地考察找写作素材去了……

当小明怀着从未有过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尴尬羞愧来到学校,离中午吃饭课下课还不到五分钟。小明在教室门口刚想喊报告——“滚出去!”

于是小明滚到辅导教室把早上的经历写成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著作:《小明上学奇遇记》——

早上六点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六点半准时背着书包出门,刚出门,忽然发现我的近视眼疾一夜间加重了,居然连家门前的小树林子也成老师上课黑板上的1234ABCD之乎者也一团浆糊了,像云像雾又像白内障,揉揉眼睛,卧槽,原来是雾霾!只听得林子里传来乌鸦呱呱的叫声,我的心里不禁蒙上一层不祥的阴霾:今天的体活课看来又要窝在室内泡汤了。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听天由命,我加速步伐来到车站,搭上六点四十分的公车,公车载我穿街越巷,弯上荣乐路,一路向东。

当车行至荣乐路与方塔北路交汇处,我赫然发现路旁的空地上黑压压围了好几圈人。“一定出事了,撞死人了吧!”来不及多想,我已被一股神秘力量揪下车。走近人群,哇噻,连苍蝇蚊子都飞不进去呢!刚顺着空隙一挤,哎呀,又被别人挤出来,刚进去,又出来,人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真叫做是水泄不通,雾霾不侵。我望着人群,正愁无计,眼睛一转,再转转,便计上心来,立马大声哭叫道:“哎呀,那是我爹啊!”一听到哭爹喊娘,无数颗头颅齐刷刷转过来,无数再乘以二的眼睛直愣愣盯着我,他们满脸狐疑一头雾水貌,身体却不由自主一字排开为我这个悲痛欲绝的苦主让出了一条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一边加紧发出杀猪般哭天抢地的嚎叫:“爸爸啊爸爸,您死得好惨啊!”一边以箭步冲进空当一看,顿时傻眼:地上分明躺着一条受伤的小狗!

示图三:

以上例子中,如示图二所展现的,是对“小明上学去”这一事件的叙述,它重在表达“小明上学去”这一事件的整体轨迹或发展趋向,这一轨迹的趋向是由诸如: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背书包出门、步行到车站、搭公交车、到站下车等一系列事件行为的元素点在一定时间里持续演进延伸形成,它强调的是在一段时间里事件、行为的变化发展(戏剧性)的过程,因此表现出不间断快节奏的叙事特点。

而示图三所展现的是对“小明上学奇遇”事件中所涉及的两个重要环节的描写,其中第一个环节简化为“小明出门所见之景”,第二个环节则是“小明路遇围观认狗作父之事”。第一个环节中由“出门”这个行为引出又几乎与这个行为同时发生:出门时看见雾霾下的小树林,听见貌似乌鸦的叫声(景物、环境描写),联想到老师上课时板书的内容(人物心理描写),进而又联想体活课因雾霾被迫禁止室外活动的先例(人物心理描写)。这一环节与后文“奇遇”的主体事件没

有直接关系,但却有间接联系:因为出门上学去,才发生了“奇遇”;更重要的是,此处的环境及人物心理描写表现小明这个人物想象力丰富又有些贪玩厌学的特点,恰与他的“奇遇”以及“认狗作父”的耍小聪明闹笑话的内容相呼应。第二个环节是对“小明路遇围观认狗作父”的主体事件所涉及人(小明、群众)、物(狗)、景(围观的场景)等元素所作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的描摹刻画,多元呈现。我们注意到,这两个重点环节中,描写的笔触就像是一个摄相机镜头,它的视点往往可以停留在同时存在的不同的人、物、景上,而且将行动过程本身也当作场景来观察并展现,所以它似乎打断了时间的进程,有助于叙事在空间的展现,同时表现出可停顿慢节奏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更直观了解叙述与描写不同特点与功能,也进一步了解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优越性。另外,我们发现叙述与描写表达节奏的规律,这种或快或慢或停顿的间歇变化,恰恰造成张弛有度,错落有致的叙事节奏,体现叙事的美学效果。因此,把握叙事的节奏,掌控叙述与描写的频率,符合情节的审美情趣。

思考与训练:

1.参考以上例子,运用事件要素构成模拟草图,构思一篇题为《春游》的记叙文。

2.将《背影》一文中叙述与描写的内容要点以“事件要素构成模拟草图”加以示意。并感受其叙事节奏的变化

以及所产生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