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新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领

域,贯穿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中。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解决问题”往往是中下等生

甚至中等生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注重联

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创设生

活情境,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结合生活经验,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

回归生活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59-01

长期以来,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居世界前列,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却世界倒数,因此,“新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

重要的目标领域,贯穿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

践与综合应用中。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解决问题”往

往是中下等生甚至中等生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就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

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并为

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是学生比较乐于接受而又颇具效果的做法。以下,结合自身教学

实际,浅谈几点感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

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意愿与动力。因此,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更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时,我创设了中秋博饼购物的情境:中秋节快到了,班级准备举行博饼

活动,每六人一个小组均可到超市自由购物(课件展示几种物品的

单价:文具盒9.9元、铅笔0.5元、圆珠笔1.5元、尺子0.9元、橡皮擦0.3元、笔记本2.6元、橙汁3.5元、果冻1.8元、薯片4.5元……),请先设计你们小组的购物方案,并且计算出你们所需的金额(总金额不超过60元)。只见老师话音刚落,学生马上乐开了花,按照已经分好的六人小组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来,最贵的文具

盒只能一份送给“状元”,薯片2包共9元、橙汁4瓶14元……由于学生每年都在参加博饼活动,在这样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生们

个个热情高涨,不再觉得小数乘法计算的枯燥,而是全身心地投入

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购物方案很快就设

计好并计算出了金额。

二、结合生活经验,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强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课改以来,新的教材不仅在形式上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内容上也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更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形象化、趣味化。

三、回归生活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最终为生活服务。《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当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学生生活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的魅力。

例如教学完《百分率》后,我开展了一次数学实践课,活动引用了《智慧树》中的一期节目——如何把混合在一起的沙子、铁锈、木屑、盐一一分离出来呢?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了,果然我问题一抛出来学生们就立刻来了兴致,一只只小手

举了起来,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先拿来一块磁铁就能轻松地把铁锈

分离出来,接着把沙子、木屑、盐放进盛有水的水杯里,木屑就会漂浮在水面了,再把水倒进另一个杯里,沙子就会留在杯底,最后把融化了的盐水放在烧杯上烧干,盐也就分离出来了。得出结论后,我让学生分组实验,整个过程学生兴致高昂,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很

多的知识,如磁铁会吸铁,木屑较轻会漂浮,沙子较重会沉积,盐在

水里会溶解等等。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后,最后我又追问他们从盐水到盐的过程中是什么一直在变化呢?一联想到所学的百分率问题,学生们齐声回答:是含盐率一直在变化,因为盐的质量不变,而盐水的质量一直在减少,所以含盐率就越来越高了。我惊叹,学生的思维是如此之快,反应如此敏捷,这也验证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当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富有生

命力且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从而不断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