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与实践(附小 凌丽萍 )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内容的观察性
根据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 点,在新的内容前后安排了学生感兴趣的观察作业。观察 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本 质规律。
[案例] 如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茶壶图的情境图,指导学生自己 体验,改变观察方位,感受观察到的形状的变化,使学生 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 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 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 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课余时间,从正面、上面、 侧面三个方面观察自己的文具盒,把看到图形画下来;小 组内共有4个积木,位置随便放,还是从三个方向看,把看 到的图形画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另外,表现性作业、合作型作业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激励作用。 它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动机,支持学生的创新,使 困难学生也能有成功的体验。它还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 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作业,也应该成为 实现三维目标的途径,只有这样,作业设计才有意义,设计的作业 才是有效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凌丽萍 2016.10.14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仿例题做的题目太多,创新运用的题目少,很多学 生简单重复地应付完成,不求甚解,因此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巩固, 很难推陈出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单纯计算的题目较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缺少对 数学应用价值的体现。作业内容乏味重复,学生态度消极,不利 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这与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数学素质发 展相去甚远。
(二)内容的针对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根据他的年龄特点,比较容易受 外界事物的吸引,注意力容易受到干扰,要让他在家里能 够安安静静地坐好做功课,这早已经成为广大家长都非常 头疼的一件事了,因此,常有不少的家长就向老师提出: 能少布置点作业吗?我家孩子晚上做作业做到10点都还没 做完。作业减负的声音随之而来。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合 理有效,首先布置的量要适宜,就一个数学学科而言,教 师布置低年级的作业量最好能让学生在半小时左右完成, 最多不能超1小时。
案例1 小学数学第一册要求刚入学的孩子学习有关“分类”的 知识,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把同一类的事物按照 其相似程度再细分为不同的类别,能按照自己提出的分类依 据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根据初 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以体验为主的实践 活动作为课后作业,力求体现问题与情景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与思考,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并能学以致用,体现“人人 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感悟三方 面均衡发展。
要力求通过适当的作业设计,既达到减轻学习负担,又 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业设计
按完成时间分:课内作业、课外作业 按完成方式分:个体型作业、合作型作业 按形式分:书面作业、实践型作业(真实性、表现性作业 ) 实践型作业又可细分为: 体验型、调查型、制作型、研究型、综合型
以合作方式完成的实践型作业在诊断功能上除了具备对知识的 测量外,还能反映学生的能力, 揭示其非认知“行为”,如态度、 责任心、合作精神等。
●第三,要求单独完成的题目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少, 忽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没有充分地利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大 环境,没有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
课标下的数学作业设计
丰富作业内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式,促进学生发展
●作业首先应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注意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作业设计的活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其次要紧扣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求,结合 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差异性和开放性。
统计 “低碳生活”的公益广告
每个月的家庭用电、用水情况 每个学期,每个学生用去或丢失铅笔、橡皮擦的数量 班级中家里有汽车、机动车的学生的人数
(四)“做数学”的实践 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活动开始的,如果切断 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利用已有知识动手实 践,体验课堂所学知识,通过体验将知识升华内化为自己是实际能 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有了生长点,这也是课外作业设计的一个 思路。因为书本学习无法替代动手体会和学生的感悟,外部知识的 内化,体验这一步不可缺少。因此,在学习了基础知识后,在课后 的作业中,也应该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 究、应用所学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是正处于以 动作、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布置一 些实践操作性强的课外作业,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作业内容 (1)“我带爸妈去购物”——家长列出购物清单,由孩 子带领家长到商场采购。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整理自己的书包。 (3) 参观图书馆或书店“ ,与同伴说一说图书是怎样分 类的。 (4)“我帮爸妈来打包”——与家长在超市购物后,把 物品分装在袋子中,想想怎样放合适。
实践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孩子们对于这样的“作业”非常雀跃。 首先,对他们来说,这与其是作业不如说是游戏,其次, 这些活动使他们有很强的自我认同感(“自己的事情自己 做”——独立整理自己的书包)。另外,这些活动能满足 孩子们与他人(父母、同伴)交流的需要,提高交际能力; 还可以“带”、“帮”别人,使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因此,这些活动能吸引学生参加,使之在“趣中学、 “动中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在作业完成的时间的限制下,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 业时要有针对性,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 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
(三)内容的生活性
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信息,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已成为每个人应有的基本素养。
“课标”指出:“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 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